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是教育素质改革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这样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数学中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详细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一、引言
现阶段,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素质改革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尤其是在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创新能力的前提、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数学中的教学方法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是为了顺应教学大纲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灵活的掌握数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自如的运用所学知识。
(一)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师生关系,营造学习氛围,提升学习兴趣
教学环境和师生之间的关系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培养创新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下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没有心理负担的前提下,扩展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反,如果在数学课堂上,教学氛围严肃、压抑,学生就会感到恐慌和害怕,进而挫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会顺着教师的思维思考问题,完全丧失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最终逐渐磨灭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除了要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外,还要有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团结、友好、互助关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用师生之间相互平等的关系教导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适当的进行交流和沟通,让教师时刻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同时与学生一起学习、思考问题以及讨论问题,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做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实践活动与有趣的游戏,通过这种有形的数学活动,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与分析,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归纳和总结,逐渐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探索和思考能力。这样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不断进行探索的推动力,也是学生逐渐接受新鲜事物的开始,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从心底挖掘自身所具有的创新意识,逐渐提升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教学环境,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启发式教学逐渐融入到教学环境中,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才能够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使该种思维能够对学习过程做出判断。在教学大纲全面改革的条件下,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逐渐将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将“强硬灌输式”、“填鸭式”教学逐渐改变成“开放式”、“引导式”教学。数学是一门结构较为严谨,逻辑性较为严密的学科,它需要有合理的推理和证明。教师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传授,引导、启发学生加强知识的运用。教师在课堂上,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多提问、多思考、多动手,使学生能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的状态下,独立探索,进行创新式学习。
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上,教师需要不断培养学生对创新的探索能力。例如,将3/4和7/8两个不同的分数进行比较大小。在解题过程中要求学生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方式解答。学生就会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解题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其他不同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归纳出得出结论的规律,或者根据这个问题,再自己出一个和这个类型相似的题目等等,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学生质疑,提高创新勇气
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的勇气,创新的勇气来源于对问题的探索,而探索的前提就是对问题的质疑。领悟到这个道理,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答案进行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动机,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授学生知识已经不再是目的,而是一种方式,也就是通过教授知识这一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式、方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才是关键、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大胆的问出“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勇气。例如,学生在掌握了圆柱体表面积的求解方式之后,学生问对于正方体或者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能不能也用类似求解圆柱体表面积的方式求解。此时,教师不应该不理会学生的问题,而是肯定学生的问题,并给与学生问题的答案,让学生明白不同问题答案的相通性。老师的肯定能够给学生莫大的鼓励,学生就会在以后的课堂上积极提出自己的质疑,上时间进行下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有所提升,并且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发掘适合学生本身的学习方式。
三、总结
随着教学大纲的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从小学生开始,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是一种有效进行自我激励的过程,能够从小就开始培养他们一种特殊的学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独立解决问题,以此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田玉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J]. 赤子(中旬),2014,01(10):128.
[2] 李珺.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J]. 学周刊,2014,12(19):197.
[3] 任红波.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 科技与企业,2014,02(14):24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一、引言
现阶段,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素质改革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尤其是在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创新能力的前提、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数学中的教学方法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是为了顺应教学大纲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灵活的掌握数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自如的运用所学知识。
(一)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师生关系,营造学习氛围,提升学习兴趣
教学环境和师生之间的关系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培养创新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下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没有心理负担的前提下,扩展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反,如果在数学课堂上,教学氛围严肃、压抑,学生就会感到恐慌和害怕,进而挫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会顺着教师的思维思考问题,完全丧失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最终逐渐磨灭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除了要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外,还要有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团结、友好、互助关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用师生之间相互平等的关系教导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适当的进行交流和沟通,让教师时刻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同时与学生一起学习、思考问题以及讨论问题,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做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实践活动与有趣的游戏,通过这种有形的数学活动,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与分析,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归纳和总结,逐渐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探索和思考能力。这样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不断进行探索的推动力,也是学生逐渐接受新鲜事物的开始,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从心底挖掘自身所具有的创新意识,逐渐提升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教学环境,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启发式教学逐渐融入到教学环境中,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才能够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使该种思维能够对学习过程做出判断。在教学大纲全面改革的条件下,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逐渐将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将“强硬灌输式”、“填鸭式”教学逐渐改变成“开放式”、“引导式”教学。数学是一门结构较为严谨,逻辑性较为严密的学科,它需要有合理的推理和证明。教师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传授,引导、启发学生加强知识的运用。教师在课堂上,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多提问、多思考、多动手,使学生能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的状态下,独立探索,进行创新式学习。
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上,教师需要不断培养学生对创新的探索能力。例如,将3/4和7/8两个不同的分数进行比较大小。在解题过程中要求学生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方式解答。学生就会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解题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其他不同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归纳出得出结论的规律,或者根据这个问题,再自己出一个和这个类型相似的题目等等,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学生质疑,提高创新勇气
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的勇气,创新的勇气来源于对问题的探索,而探索的前提就是对问题的质疑。领悟到这个道理,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答案进行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动机,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授学生知识已经不再是目的,而是一种方式,也就是通过教授知识这一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式、方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才是关键、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大胆的问出“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勇气。例如,学生在掌握了圆柱体表面积的求解方式之后,学生问对于正方体或者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能不能也用类似求解圆柱体表面积的方式求解。此时,教师不应该不理会学生的问题,而是肯定学生的问题,并给与学生问题的答案,让学生明白不同问题答案的相通性。老师的肯定能够给学生莫大的鼓励,学生就会在以后的课堂上积极提出自己的质疑,上时间进行下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有所提升,并且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发掘适合学生本身的学习方式。
三、总结
随着教学大纲的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从小学生开始,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是一种有效进行自我激励的过程,能够从小就开始培养他们一种特殊的学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独立解决问题,以此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田玉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J]. 赤子(中旬),2014,01(10):128.
[2] 李珺.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J]. 学周刊,2014,12(19):197.
[3] 任红波.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 科技与企业,2014,02(1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