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牡1号杨苗期生长性状评价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评价中牡1号杨苗期遗传稳定性及适应性。[方法]选择不同地点,对中牡1号杨苗期生长性状、抗性性状及叶面形态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中牡1号杨主要生长性状苗高、地径和胸径较对照小黑杨分别提高25.63%、33.58%和66.18%;锈病指数及黑斑病指数较小黑杨分别降低43.24%和59.05%;单株叶面积较小黑杨提高154.17%。不同地点间多重比较结果以海林市旧街乡杨林村最好,品种间多重比较结果以中牡1号杨最好。[结论]为中牡1号杨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中牡1号杨;苗期;性状;评价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2-11370-02
  Evaluation on Growing Traits of Poplar Zhongmu 1 at Seedling Stage
  ZOU Wei, WANG Qingbin, TAO Shuangyong et al
  (Mudanjiang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Mudangjiang,Heilongjiang 157009)
  Abstract [Objective] The genetic st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of poplar Zhongmu 1 at seedling stage were evaluated. [Method] The growth traits, resistant traits and leaf morphology traits of poplar Zhongmu 1 at seedling stage from different sites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Result] The seedling height, base diameter and DBH were 25.63%, 33.58% and 66.18% more than Populus X. The infection indexes of rust disease and melisma were 43.24% and 59.05% less than Populus X. The leaf area of individual seedling was 154.17% more than Populus X. The result of multiple comparisons of different test sites and clones showed that Hailin site and poplar Zhongmu 1 had the best performance. [Conclusion] The results provide referenc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oplar Zhongmu 1.
  Key words  Poplar Zhongmu 1; Seeding stage; Traits; Evaluating
  中牡1號杨是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出来的杨树新品种[1],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虫及抗寒能力强的特点,在推广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笔者通过在不同地点进行苗期生长性状、抗性性状及叶面形态指标测试,评价了中牡1号杨苗期遗传稳定性及适应性,以期为新品种的
  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北安乡丰收村、绥阳林业局二道岗子林场、海林市旧街乡杨林村、迎春林业局科研所苗圃。各试验点主要气象要素见表1。
  表1                          各试验点气象要素值
  地点年平均温度
  ℃年最高温度
  ℃年最低温度
  ℃年有效积温
  ≥10 ℃积温类
  型区年降水量
  mm无霜期
  d
  海林市旧街乡杨林村3.534.0-33.02 600Ⅱ520130
  绥阳林业局二道岗子2.537.0-33.01 950Ⅴ540110
  牡丹江市北安乡丰收村3.433.0-35.02 550Ⅲ500125
  迎春林业局科研所苗圃2.733.3-41.72 300Ⅳ570120
  1.2  试验品种
  试验品种为中牡1号杨、A号杨及小黑杨(对照)。
  1.3 试验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50株小区,3次重复,试验地采取常规杨树扦插育苗抚育管理措施[2]。生长性状主要调查苗高、地径、胸径和茎干重;抗性性状调查锈病指数、黑斑病指数及冻害指数。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3],方差分析采用多因变量线型方差分析模型[4]。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性状及抗性性状
  由表2可知,苗高、地径、胸径及茎干重均以中牡1号杨生长最快,分别为228.65 cm、1.79 cm、1.13 cm和 91.38 g,较对照小黑杨分别提高25.63%、33.58%、66.18%和97.92%,与总体平均值相比,分别提高17.09%、17.76%、29.89%和36.14%;A号杨除苗高生长量外,其他生长指标均高于小黑杨。扦插成活率以A号杨最高,小黑杨次之,中牡1号杨最低,成活率分别为94.58%、91.05%和85.92%。   抗性性状测试结果表明,锈病指数以中牡1号杨最低,A号杨略高,分别为11.50和13.43,分别较小黑杨降低43.24%和33.71%,分别较总体平均值降低23.64%、10.82%,中牡1号杨抗锈病能力最强;黑斑病指数以A号杨最低,中牡1号杨次之,分别为4.70、6.36,分别较小黑杨降低69.74%、59.05%,分别较总体平均值降低46.95%、28.22%;冻害指数均为0。
   多点、多变量生长性状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品种生长性状苗高、地径、胸径、茎干重及扦插成活率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苗高和茎干重品种×地点交互作用差异极显著,地径和胸径品种×地点交互作用差异显著,成活率交互作用不显著;抗性性状锈病指数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黑斑病指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黑斑病指数品种×地点交互作用差异显著,方差分析结果与直观表现一致。
  采用Duncan’s新復极差法进行地点间、品种间多重比较,以具体判断其差异显著性。不同地点间生长性状比较结果表明,在苗高、地径和胸径性状上,杨林、二道岗子分别与其余2个试点差异显著,以杨林最好,二道岗子次之,迎春和丰收较差;在茎干重性状上,杨林与其他3个地点、二道和迎春与其他2个地点差异显著,以杨林最好,二道岗子次之(表3)。
  表2              多点平均生长性状及抗性性状综合统计
  品种苗高∥cm地径∥cm胸径∥cm茎干重∥g成活率∥%锈病指数黑斑病指数冻害指数
  中牡1号杨228.651.791.1391.3885.9211.506.360
  A号杨175.201.440.7963.8194.5813.434.700
  小黑杨182.001.340.6846.1791.0520.2615.530
  平均值195.281.520.8767.1290.5215.068.860
  表3 地点间生长性状多重比较
  地点苗高∥cm地径∥cm胸径∥cm茎干重∥g
  丰收164.4 a1.26 a0.69 a42.3 a
  迎春177.3 a1.29 a0.62 a 59.3 b
  二道183.6 b1.63 b0.88 b 64.2 b
  杨林249.3 c1.88 c1.23 c 112.0 c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
   不同品种间生长性状比较结果表明,在苗高和地径生长性状上,中牡1号杨与其他2个品种差异显著,苗高性状以中牡1号杨最好,小黑杨次之;地径性状以中牡1号杨最好,A号杨次之;在胸径和茎干重生长性状上,3个品种间均差异显著,以中牡1号杨最好,A号杨次之(表4)。
  2.2 叶面形态指标
  由表5可知,单株叶面积、单株叶鲜重、单叶面积均以中牡1号杨最大,分别较小黑杨提高154.17%、147.25%、159.00%,分别较总体平均值提高54.90%、49.10%、47.96%,表明中牡1号杨光合效率较高,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及节间长也以中牡1号杨最大,分别较对照小黑杨提高82.47%、40.60%、28.88%和31.04%,也都高于总体平均值。中牡1号杨节间数最小,表明其叶片数量少,叶片大。
  表4                       品种间生长性状多重比较
  品种苗高∥cm地径∥cm胸径∥cm茎干重∥g
  A号杨175.2 a 1.44 a0.79 b63.81 b
  小黑杨182.0 a1.34 a0.68 a46.17 a
  中牡1号杨228.7 b 1.79 b1.13 c91.38 c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
  表5                 苗期多点平均叶片形态指标统计
  品种单株叶面积∥cm2单株叶鲜重∥g单叶面积∥cm2叶片长∥cm叶片宽∥cm叶柄长∥cm节间数∥个节间长∥cm
  中牡1号杨10 828.75243.00197.2319.9815.037.2343.224.39
  A号杨5 882.75147.72126.5213.4613.996.1348.243.72
  小黑杨4 260.5098.2876.1510.9510.695.6153.983.35
  平均值6 990.67 163.00 133.30 14.80 13.24 6.32 48.48 3.82
  3 结论
  中牡1号杨多地点育苗试验,表现出生长速度快、抗性强的优良特性,苗高、地径、胸径生长量、茎干重分别较小黑杨提高25.63%、33.58%、66.18%、97.92%,且均高于总体平均值。
  中牡1号杨抗病能力及抗寒能力强,锈病指数、黑斑病指数分别较对照小黑杨降低43.24%、59.05%,冻害指数为0,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
  多点、多变量生长性状方差分析,不同品种生长性状苗高、地径、胸径、茎干重及扦插成活率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苗高和茎干重品种×地点交互作用差异极显著,地径和胸径品种×地点交互作用差异显著;不同品种锈病指数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黑斑病指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方差分析结果与直观表现一致。
  不同地点间多重比较,以旧街乡杨林村最好,绥阳二道岗子林场次之,迎春局科研所苗圃和北安乡丰收村较差。综合不同品种间多重比较结果,以中牡1号杨最好,A号杨次之,小黑杨较差。
  中牡1号杨主要叶面形态指标单株叶面积、单株叶重、单叶面积分别较小黑杨提高154.17%、147.25%、159.00%,表明其光合作用效率较高。
  参考文献
  [1]
  王庆斌.中牡1号杨引种选育[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2):17-19.
  [2] 郑世锴,高瑞桐.杨树丰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55-62.
  [3] 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4] 顾万春.统计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在阐述日照市“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的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创建环境优美乡镇过程中还存在诸如认识不够、机制不
结构的减震控制技术是土木工程的前沿领域。本文阐述了该领域的研究状况,通过评价各种结构控制方法的优劣,指出被动控制是结构减震的主要手段。
工程信息具有形式复杂和内容分散的特点,其结构的关联性和数据的兼容性直接影响着数字化工程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特别是在工程信息的长期安全保存和可靠调用过程中
金华火腿,是我国传统肉类腌腊食品的精华,具有悠久的历史,驰名中外,现已远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各地,1915年获得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一等奖.
近日,北京市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北京市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动员大会”,从而拉开了全市各部门、各区县全员行动,确保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不受侵犯的帷幕。
摘要[目的] 提高烟梗在卷烟中利用效率。[方法] 采用蒸汽-微波协同膨胀技术制备复合膨胀烟梗,将其分切成梗丝,应用于某品牌卷烟中与原烟样品进行对比,并以不同比例掺配,对感官质量进行分析。 [结果]试验表明,利用卷烟厂制梗丝线现有设备可顺利完成复合膨胀烟梗制梗丝;与传统梗丝相比,成型梗丝颜色形态接近叶丝,具有良好的掺混均匀性;应用于成品卷烟后在卷烟物理指标和主流烟气指标上,与对照样接近,均满足卷烟工
一报刊是否享有首发权1998年第2期的<编辑之友>杂志刊登了一篇名为<维护报刊首发权>的文章,该文作者通过对现行法律的解释,认为报刊社存在一种可以制约作者一稿多投行为的首
摘要 根据多年农田水利的工作经验,结合南陵县实际情况,针对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对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加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措施,提高对农田水利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 农田水利;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5-08808-02  Abstract Based on years of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