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攻克的课题。本文通过剖析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结合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实际,提出应优化国土空间開发格局、倡导绿色集约发展、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等建议,以期为新时期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关 键 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集约发展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7)11-0059-06
收稿日期:2017-04-07
作者简介:汪京序(1984—),男,吉林辉南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的理论意蕴
(一)何谓生态文明
学界对于生态文明概念的阐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从生态文明概念的构成要素来阐释。邱耕田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优化和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1]俞可平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所做的全部努力以及所取得的全部成果,表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包括除了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之外,还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组织和实际行动。[2]由此可见,第一种观点对生态文明概念的阐释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人类通过对生产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以改善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促进生态系统自身恢复能力的提升,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环境,即构成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另一方面,人类通过生态意识觉醒改进思维方式,创造并发展出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等学科以及相关法律制度,即构成了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另一种观点则从文明序列的角度出发进行阐释。余谋昌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渔猎社会是前文明时代;农业社会是第一个文明时代;工业社会是第二个文明时代;现在即将进入第三个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人类的新文明。[3]申曙光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狩猎与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新的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较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更伟大的文明。生态文明将脱胎于工业文明,在工业文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自己,同时要注意避免工业文明的弊端与缺陷,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社会的持续发展。[4]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更多地是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出发,可以将其理解为“狭义的生态文明”;第二种观点更多地是从生态文明的外延出发,可以将其理解为“广义的生态文明”。两种观点相互联系,第一种观点是第二种观点的起始状态,第二种观点是第一种观点的最终状态。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层次
生态文明是人类新的文明形式,是人类在反思工业文明后期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基础上对工业文明的否定之否定,是对于工业文明的超越,其必然成为人类文明史螺旋上升发展过程的一个环节。同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一样,生态文明时代也要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丰富并提高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也应该包含两个层次,即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层次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层次。[5]
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层次不仅包括保护自然环境,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还包括改变工业文明时代的生产方式。传统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是由原料到产品再到废弃物的一种线性非循环的生产方式,其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这种生产方式是工业文明后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资源日渐枯竭的根源所在。而建设生态文明则需要由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再到产品的非线性可循环的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在减少资源能源消耗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对废弃物的利用率,提高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我国大力倡导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就是要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层次。[6]
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层次包括提高人的生态意识以及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对此,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层次包括但不等同于增强人的生态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其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盛行,人成为了衡量万物的尺度,自然界只具有相对于人来说的使用价值。而生态文明价值观则强调自然界价值的存在。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探索的生态补偿制度、碳交易试点地区运行和领导干部生态问责制度等都是承认自然界价值存在的体现,这对于形成生态文明价值观意义重大,是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层次的重要方面。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任务: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人口数量、经济规模的增长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对我国的国土空间承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国土空间,不断提高国土空间对于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力,关系到人民幸福和国家安全。二是促进资源节约。高速的经济增长、粗放的生产方式和过度消费必然导致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应强化资源节约意识,还子孙后代绿水青山。三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系统,其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7]不靠“人治”靠法治,建立并完善多种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严格规范环境监管,加大对生态文明的宣传引导力度。
二、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
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生态建设取得实效。长白山林区生态系统修复、黑土地保护治理、西部盐碱地改造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松花江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启动,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3.9%,湿地湖泊恢复改善面积1300平方公里。白城‘海绵城市’试点进展顺利。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获批。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持续加强。”过去几年里,吉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特别是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这对于一个生态大省、农业大省来说意义重大,既关系人民的福祉又关乎未来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中的各要素应该全面协调发展,而查找存在的问题就是在补齐存在的短板。 (一)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
⒈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方面。近年来,吉林省开展了三大主体功能区系统性生态修复工作,基本完成了东部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修复、中部农防林建设、西部生态屏障建设规划布局。通過优化国土空间,开展生态修复,有效地遏制了自然生态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生态资源总量得到了明显增加。目前,吉林省各地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正在不断增多。东部地区实施的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规模较大,包括生态景观美化、森林小镇和绿美示范村屯创建以及对裸露山体进行大规模修复等,累计建设森林小镇54个、绿美村屯400个,修复裸露山体11.4万平方米。中部地区实施的绿色屏障工程以保护耕地、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增加植树造林面积,构建了完备的绿色屏障。西部地区实施的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对湿地进行生态修复,采取引水保湿、退耕还湿等方法,有效地缓解了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
⒉环境治理与资源节约方面。在大气污染防治上,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降低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推动劣质能源退出市场。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了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落后和过剩产能进行淘汰,关停众多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大幅提升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的生产率。针对重点地区的大气污染,开展省、市、县联动专项行动;在水污染防治上,实施水资源取用管理,在源头上实行量化管控,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重视水资源保护,完善水资源保护考核评价体系和取水许可审批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使用水资源。结合生产和生活用水的特点来提升水资源使用效率。对水生态系统进行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治地下水饮用水源污染,水污染惩罚力度加大,水污染的发生频率有所降低;在土壤污染防治上,对耕作层土壤实施剥离保护,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对西部脆弱的土壤系统进行改良修复,逐步恢复东部地区因过度开采而破坏的土壤生态环境。通过采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防治管控等办法提高对重点区域的土壤修复治理程度。大力推广和引导农民提高有机肥的使用量,倡导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量。
⒊优化空间与绿色发展方面。吉林省东部地区实施了绿色转型发展战略。通化市根据自身特色优势,提出“健康+N”的发展模式,把健康产业与养生、旅游等概念结合起来,作为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近几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达21.2%,初步构建起了绿色医药健康产业体系。白山市改变过去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木材、煤炭和铁矿石的局面,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绿色建材、绿色材料等新行业相继崛起。同时,利用丰富的矿泉水资源打造地方特色产业,利用自然资源高效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依托长白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将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延边地区集中力量发展民族特色食品工业,将地方特色优质资源就地加工转化,抢占国内朝鲜族特色食品的高端市场。目前,延边地区的民族特色食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也远销韩国、日本等地。可以说,吉林省东部地区通过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使绿色转型发展有了很大的突破。[8]
吉林省西部地区是典型的草原和湿地生态系统,由于过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可持续发展任务日趋艰巨。近几年来,西部地区通过生态经济建设,使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恢复日益协调统一。如白城市开展生态恢复工程建设,通过河湖连通、土壤改良、应急调水等措施,将湿地面积由2012年的669万亩增加到现在的742万亩,大片的盐碱地变成了绿色植被和水面,气候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根据风力资源丰富的特点,积极发展风电产业。目前,白城市风电并网装机330.5万千瓦,年发电45亿千瓦时以上,清洁能源已经产生了经济效益。
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吉林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仍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一系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的制定,使原有的政策法规之间实现了更好的衔接,从而更加完善、更加具有系统性。如:在源头防治方面,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区管理制度、清洁生产制度、通过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制度、节能节水制度以及节约资源制度等;在过程管控方面,制定了包括污染物排放许可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考核制度、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制度以及环境监测制度等;在惩罚处置方面,维护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权威性,通过相关制度实现地方环保行政执法机关与国家司法机关的衔接,坚决打击破坏、污染生态环境的犯罪分子。与此同时,吉林省还出台了《吉林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明确规定了对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领导干部追究监管责任,强化领导干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职责,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真正发挥作用。
(二)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⒈生态示范区建设还有待加强。吉林省是全国较早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省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如:产业转型升级较慢,绿色产业体系构建不完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优势得不到有效释放;省级生态市县(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和生态工业园区的示范效应得不到充分体现,好经验、好做法没能得到有效推广;一些地区防污治污设施不完善,用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投入不够,部分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等等。
⒉环境治理任务艰巨。2015年吉林省城市污染物排放量依旧很大(见下表),特别是固体废弃物、废水以及废气的排放量更大。农业污染形势严峻,化肥、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农田土壤氮、磷负荷持续升高,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地下水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化学元素和重金属元素过量残留在土地和农产品中,不仅污染了生态环境,也给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带来了障碍,对周边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土壤污染使耕地质量下降,土壤中有机质流失加速,黑土地面积逐年缩小。这一系列问题急需得到解决。 ⒊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不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和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不成体系;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度的途径不多。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保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政府部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充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两层皮”现象,不能准确把握二者的统一性、协调性。环境保护部门与其它部门相互合作、制约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监督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三、促进吉林省生态文明
建设的建议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⒈加强主体功能区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优化空间结构,引导产业布局,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从而形成科学的城镇化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吉林省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条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等实际情况,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战略文章。东部地区以恢复生态保育为主,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中部地区以创新转型为主,培育高端智能绿色制造业;西部地区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大力构建科学完善的生态产业体系。
⒉加快绿色城镇化建设。将绿色低碳发展视为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发展理念,合理布局城镇发展空间。以人为本、高效集约地促进省内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更加科学地开展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合理控制城镇开发强度和开发边界。根据各自的自然地理条件建设形态多样、特点突出的小城镇。构建绿色城市,倡导城市居民养成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⒊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科学合理地划定生态红线,合理利用生态空间,重视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的保护工作,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红线间的协调关系。扩大自然保护区所占国土面积的比重,扩大珍惜物种的种群范围,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加强培育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湿地生态系统。
(二)倡导绿色集约发展
⒈针对吉林省农业和工业高耗能的情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工业节能技术改造进程,发展节能技术产业,建设节能示范型项目。发展循环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节约使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通过对城镇低效用地和工矿废弃地的整治提高二者的使用效率。加强矿产资源的节约利用。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探索在矿产勘查、开发和利用各环节开展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和利用工作。
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服务。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制定出一系列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绿色产业发展中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使之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整合并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新能源与绿色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污染治理防控、环保产品、清洁生产等领域的创新成果转化。
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淘汰过剩和落后产能,逐步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及水平。在环保、节能以及资源综合利用这三大领域建设一些示范项目。对绿色产业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倡导并鼓励节能环保产品消费。改善传统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⒈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对已有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梳理衔接,增强其针对性,提升互补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形成体系。加快制定吉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水体污染防治条例、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并完善已有的地方性法规。探索逐步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保护等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⒉完善绿色产业、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制定能耗、水耗、生态红线以及节能评价等方面的地方性标准。加强绿色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构建绿色能源领域、低碳绿色产业领域和生态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地方性标准体系;加强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出符合省情的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等地方环保标准。
⒊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能够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考核机制、奖惩机制、目标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将生态效益、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因素作为考核指标,量化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之中,提升考核所占权重。根据区域主体的功能定位,实行差异化考核办法。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清单,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参考文献】
[1]邱耕田.对生态文明的再认识——兼与申曙光等人商榷[J].求索.1997,(02):84-87.
[2]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04):4-5.
[3]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J].长白学刊.2007,(02):138-140.
[4]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學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3):31-37+127.
[5]张旭平.“生态文明”概念辨析[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02):86-90.
[6]徐春.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理论阐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61-63
[7]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01):2-13.
[8]毕玮琳等,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我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建设综述[N].吉林日报,2017-05-20.
(责任编辑:刘 丹)
关 键 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集约发展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7)11-0059-06
收稿日期:2017-04-07
作者简介:汪京序(1984—),男,吉林辉南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的理论意蕴
(一)何谓生态文明
学界对于生态文明概念的阐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从生态文明概念的构成要素来阐释。邱耕田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优化和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1]俞可平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所做的全部努力以及所取得的全部成果,表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包括除了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之外,还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组织和实际行动。[2]由此可见,第一种观点对生态文明概念的阐释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人类通过对生产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以改善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促进生态系统自身恢复能力的提升,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环境,即构成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另一方面,人类通过生态意识觉醒改进思维方式,创造并发展出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等学科以及相关法律制度,即构成了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另一种观点则从文明序列的角度出发进行阐释。余谋昌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渔猎社会是前文明时代;农业社会是第一个文明时代;工业社会是第二个文明时代;现在即将进入第三个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人类的新文明。[3]申曙光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狩猎与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新的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较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更伟大的文明。生态文明将脱胎于工业文明,在工业文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自己,同时要注意避免工业文明的弊端与缺陷,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社会的持续发展。[4]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更多地是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出发,可以将其理解为“狭义的生态文明”;第二种观点更多地是从生态文明的外延出发,可以将其理解为“广义的生态文明”。两种观点相互联系,第一种观点是第二种观点的起始状态,第二种观点是第一种观点的最终状态。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层次
生态文明是人类新的文明形式,是人类在反思工业文明后期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基础上对工业文明的否定之否定,是对于工业文明的超越,其必然成为人类文明史螺旋上升发展过程的一个环节。同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一样,生态文明时代也要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丰富并提高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也应该包含两个层次,即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层次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层次。[5]
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层次不仅包括保护自然环境,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还包括改变工业文明时代的生产方式。传统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是由原料到产品再到废弃物的一种线性非循环的生产方式,其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这种生产方式是工业文明后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资源日渐枯竭的根源所在。而建设生态文明则需要由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再到产品的非线性可循环的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在减少资源能源消耗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对废弃物的利用率,提高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我国大力倡导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就是要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层次。[6]
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层次包括提高人的生态意识以及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对此,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层次包括但不等同于增强人的生态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其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盛行,人成为了衡量万物的尺度,自然界只具有相对于人来说的使用价值。而生态文明价值观则强调自然界价值的存在。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探索的生态补偿制度、碳交易试点地区运行和领导干部生态问责制度等都是承认自然界价值存在的体现,这对于形成生态文明价值观意义重大,是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层次的重要方面。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任务: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人口数量、经济规模的增长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对我国的国土空间承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国土空间,不断提高国土空间对于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力,关系到人民幸福和国家安全。二是促进资源节约。高速的经济增长、粗放的生产方式和过度消费必然导致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应强化资源节约意识,还子孙后代绿水青山。三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系统,其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7]不靠“人治”靠法治,建立并完善多种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严格规范环境监管,加大对生态文明的宣传引导力度。
二、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
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生态建设取得实效。长白山林区生态系统修复、黑土地保护治理、西部盐碱地改造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松花江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启动,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3.9%,湿地湖泊恢复改善面积1300平方公里。白城‘海绵城市’试点进展顺利。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获批。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持续加强。”过去几年里,吉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特别是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这对于一个生态大省、农业大省来说意义重大,既关系人民的福祉又关乎未来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中的各要素应该全面协调发展,而查找存在的问题就是在补齐存在的短板。 (一)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
⒈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方面。近年来,吉林省开展了三大主体功能区系统性生态修复工作,基本完成了东部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修复、中部农防林建设、西部生态屏障建设规划布局。通過优化国土空间,开展生态修复,有效地遏制了自然生态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生态资源总量得到了明显增加。目前,吉林省各地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正在不断增多。东部地区实施的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规模较大,包括生态景观美化、森林小镇和绿美示范村屯创建以及对裸露山体进行大规模修复等,累计建设森林小镇54个、绿美村屯400个,修复裸露山体11.4万平方米。中部地区实施的绿色屏障工程以保护耕地、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增加植树造林面积,构建了完备的绿色屏障。西部地区实施的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对湿地进行生态修复,采取引水保湿、退耕还湿等方法,有效地缓解了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
⒉环境治理与资源节约方面。在大气污染防治上,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降低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推动劣质能源退出市场。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了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落后和过剩产能进行淘汰,关停众多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大幅提升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的生产率。针对重点地区的大气污染,开展省、市、县联动专项行动;在水污染防治上,实施水资源取用管理,在源头上实行量化管控,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重视水资源保护,完善水资源保护考核评价体系和取水许可审批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使用水资源。结合生产和生活用水的特点来提升水资源使用效率。对水生态系统进行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治地下水饮用水源污染,水污染惩罚力度加大,水污染的发生频率有所降低;在土壤污染防治上,对耕作层土壤实施剥离保护,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对西部脆弱的土壤系统进行改良修复,逐步恢复东部地区因过度开采而破坏的土壤生态环境。通过采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防治管控等办法提高对重点区域的土壤修复治理程度。大力推广和引导农民提高有机肥的使用量,倡导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量。
⒊优化空间与绿色发展方面。吉林省东部地区实施了绿色转型发展战略。通化市根据自身特色优势,提出“健康+N”的发展模式,把健康产业与养生、旅游等概念结合起来,作为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近几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达21.2%,初步构建起了绿色医药健康产业体系。白山市改变过去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木材、煤炭和铁矿石的局面,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绿色建材、绿色材料等新行业相继崛起。同时,利用丰富的矿泉水资源打造地方特色产业,利用自然资源高效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依托长白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将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延边地区集中力量发展民族特色食品工业,将地方特色优质资源就地加工转化,抢占国内朝鲜族特色食品的高端市场。目前,延边地区的民族特色食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也远销韩国、日本等地。可以说,吉林省东部地区通过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使绿色转型发展有了很大的突破。[8]
吉林省西部地区是典型的草原和湿地生态系统,由于过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可持续发展任务日趋艰巨。近几年来,西部地区通过生态经济建设,使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恢复日益协调统一。如白城市开展生态恢复工程建设,通过河湖连通、土壤改良、应急调水等措施,将湿地面积由2012年的669万亩增加到现在的742万亩,大片的盐碱地变成了绿色植被和水面,气候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根据风力资源丰富的特点,积极发展风电产业。目前,白城市风电并网装机330.5万千瓦,年发电45亿千瓦时以上,清洁能源已经产生了经济效益。
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吉林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仍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一系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的制定,使原有的政策法规之间实现了更好的衔接,从而更加完善、更加具有系统性。如:在源头防治方面,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区管理制度、清洁生产制度、通过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制度、节能节水制度以及节约资源制度等;在过程管控方面,制定了包括污染物排放许可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考核制度、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制度以及环境监测制度等;在惩罚处置方面,维护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权威性,通过相关制度实现地方环保行政执法机关与国家司法机关的衔接,坚决打击破坏、污染生态环境的犯罪分子。与此同时,吉林省还出台了《吉林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明确规定了对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领导干部追究监管责任,强化领导干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职责,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真正发挥作用。
(二)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⒈生态示范区建设还有待加强。吉林省是全国较早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省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如:产业转型升级较慢,绿色产业体系构建不完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优势得不到有效释放;省级生态市县(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和生态工业园区的示范效应得不到充分体现,好经验、好做法没能得到有效推广;一些地区防污治污设施不完善,用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投入不够,部分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等等。
⒉环境治理任务艰巨。2015年吉林省城市污染物排放量依旧很大(见下表),特别是固体废弃物、废水以及废气的排放量更大。农业污染形势严峻,化肥、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农田土壤氮、磷负荷持续升高,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地下水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化学元素和重金属元素过量残留在土地和农产品中,不仅污染了生态环境,也给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带来了障碍,对周边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土壤污染使耕地质量下降,土壤中有机质流失加速,黑土地面积逐年缩小。这一系列问题急需得到解决。 ⒊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不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和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不成体系;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度的途径不多。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保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政府部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充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两层皮”现象,不能准确把握二者的统一性、协调性。环境保护部门与其它部门相互合作、制约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监督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三、促进吉林省生态文明
建设的建议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⒈加强主体功能区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优化空间结构,引导产业布局,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从而形成科学的城镇化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吉林省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条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等实际情况,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战略文章。东部地区以恢复生态保育为主,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中部地区以创新转型为主,培育高端智能绿色制造业;西部地区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大力构建科学完善的生态产业体系。
⒉加快绿色城镇化建设。将绿色低碳发展视为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发展理念,合理布局城镇发展空间。以人为本、高效集约地促进省内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更加科学地开展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合理控制城镇开发强度和开发边界。根据各自的自然地理条件建设形态多样、特点突出的小城镇。构建绿色城市,倡导城市居民养成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⒊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科学合理地划定生态红线,合理利用生态空间,重视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的保护工作,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红线间的协调关系。扩大自然保护区所占国土面积的比重,扩大珍惜物种的种群范围,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加强培育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湿地生态系统。
(二)倡导绿色集约发展
⒈针对吉林省农业和工业高耗能的情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工业节能技术改造进程,发展节能技术产业,建设节能示范型项目。发展循环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节约使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通过对城镇低效用地和工矿废弃地的整治提高二者的使用效率。加强矿产资源的节约利用。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探索在矿产勘查、开发和利用各环节开展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和利用工作。
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服务。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制定出一系列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绿色产业发展中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使之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整合并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新能源与绿色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污染治理防控、环保产品、清洁生产等领域的创新成果转化。
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淘汰过剩和落后产能,逐步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及水平。在环保、节能以及资源综合利用这三大领域建设一些示范项目。对绿色产业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倡导并鼓励节能环保产品消费。改善传统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⒈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对已有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梳理衔接,增强其针对性,提升互补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形成体系。加快制定吉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水体污染防治条例、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并完善已有的地方性法规。探索逐步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保护等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⒉完善绿色产业、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制定能耗、水耗、生态红线以及节能评价等方面的地方性标准。加强绿色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构建绿色能源领域、低碳绿色产业领域和生态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地方性标准体系;加强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出符合省情的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等地方环保标准。
⒊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能够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考核机制、奖惩机制、目标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将生态效益、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因素作为考核指标,量化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之中,提升考核所占权重。根据区域主体的功能定位,实行差异化考核办法。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清单,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参考文献】
[1]邱耕田.对生态文明的再认识——兼与申曙光等人商榷[J].求索.1997,(02):84-87.
[2]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04):4-5.
[3]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J].长白学刊.2007,(02):138-140.
[4]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學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3):31-37+127.
[5]张旭平.“生态文明”概念辨析[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02):86-90.
[6]徐春.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理论阐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61-63
[7]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01):2-13.
[8]毕玮琳等,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我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建设综述[N].吉林日报,2017-05-20.
(责任编辑:刘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