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明生长在污浊的淤泥中,它却能绽放出圣洁的花。
明明生活在糜烂的乱世中,它却能保持住真实的心。
它,从古至今都被世人称赞。原因自然是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本质。它从一颗小而圆的种子开始,就被一团团污泥包围。最初,人们并不相信它能绽放出什么娇艳的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成天与烂泥做伴的它,又会开出怎样的奇迹?人们对此嗤之以鼻。可是,自从它长出了一个嫩茎,人们就惊奇起来。然后,它舒展硕大的绿叶,再开出一瓣瓣的花朵。它在荡漾的水波中盛放,碧绿的叶衬着粉红的花,彰显它的纯洁与高雅。它绝世而独立。
从之前的惊鸿一瞥到令人哑然,莲就是这样,周敦颐正是它的知音。千古名篇《爱莲说》,无比完美地诠释了它最真的本质。
他,从古至今都被世人称赞。称赞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心境。他生活在那样黑暗的朝代,官吏们官官相护,皇帝听信佞臣,朝廷昏庸腐败。一切的一切都让他感到失望,甚至绝望。可他并没有放弃心中一直以来的信念。于是,他与夫人翟氏,隐居世外。“夫耕于前,妻锄在后”,这正是两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每天过着这样充实的日子,每日与一壶清酒做伴,“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比之前单调乏味的日子似乎强上许多。“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也绝不后悔。他厌恶以往的生活,厌恶每天都以一张面具示人,也厌恶在那样的日子里迷失自我。
陶渊明就是这样,他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心中承载的光明与美好的世界,无比完美地阐述了他最真的本质。
像它,像他。
它无染,他无染……
无论是莲,还是陶渊明,能不受外界环境沾染,做真实的自我,不忘初心,才最可贵。
生活好似一口大染缸,我们便如同白绸在里翻转。但是,无论如何,请不要忘记最初的自己。
(指导教师:施凤伟)
本文荣获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4—2015)初中组三等奖。
明明生活在糜烂的乱世中,它却能保持住真实的心。
它,从古至今都被世人称赞。原因自然是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本质。它从一颗小而圆的种子开始,就被一团团污泥包围。最初,人们并不相信它能绽放出什么娇艳的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成天与烂泥做伴的它,又会开出怎样的奇迹?人们对此嗤之以鼻。可是,自从它长出了一个嫩茎,人们就惊奇起来。然后,它舒展硕大的绿叶,再开出一瓣瓣的花朵。它在荡漾的水波中盛放,碧绿的叶衬着粉红的花,彰显它的纯洁与高雅。它绝世而独立。
从之前的惊鸿一瞥到令人哑然,莲就是这样,周敦颐正是它的知音。千古名篇《爱莲说》,无比完美地诠释了它最真的本质。
他,从古至今都被世人称赞。称赞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心境。他生活在那样黑暗的朝代,官吏们官官相护,皇帝听信佞臣,朝廷昏庸腐败。一切的一切都让他感到失望,甚至绝望。可他并没有放弃心中一直以来的信念。于是,他与夫人翟氏,隐居世外。“夫耕于前,妻锄在后”,这正是两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每天过着这样充实的日子,每日与一壶清酒做伴,“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比之前单调乏味的日子似乎强上许多。“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也绝不后悔。他厌恶以往的生活,厌恶每天都以一张面具示人,也厌恶在那样的日子里迷失自我。
陶渊明就是这样,他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心中承载的光明与美好的世界,无比完美地阐述了他最真的本质。
像它,像他。
它无染,他无染……
无论是莲,还是陶渊明,能不受外界环境沾染,做真实的自我,不忘初心,才最可贵。
生活好似一口大染缸,我们便如同白绸在里翻转。但是,无论如何,请不要忘记最初的自己。
(指导教师:施凤伟)
本文荣获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4—2015)初中组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