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战略部署。
2017年4月13日,古蔺县委书记李万忠(右二)深入椒园镇犀牛村贫困户家中调研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实现这一布局长远、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美好愿景和宏伟蓝图,基础和前提是要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首要任务是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上下功夫,鼓足干劲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坚决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机遇与挑战并存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中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引,是贫困地区、贫困县各级干部必须学深悟透的关键所在,必须认真学习贯彻。
党的十八大以来,古蔺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要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举全县之力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成效明显,问题却不能忽视。虽然全县贫困对象逐年减少,但脱贫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古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通过奋力攻坚,截至2017年底,累计减少贫困村67个、贫困人口7.48万人,取得阶段f生成效。目前,全县尚有4.21万贫困人口、50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5_b%。按照2019年摘掉贫困县帽子的目标,今后年均要减少贫困村25个、贫困人口2万多人,全县的减贫任务艰巨繁重。同时,脱贫攻坚越到后面,面临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减贫难度还十分大。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但公共服务还相对滞后缓慢。近年来,全县从交通、水利、电力等硬件方面全方位出击,加快推进脱贫攻坚进程。叙古高速通达太平,结束了古蔺不通高速的历史;新改建村组硬化路2000多公里,实现村村通硬化路;实施安全饮水工程1791处,安装管道3415千米,解决7.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65个农村电网改造工程。这些基础设施项目的完工,极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新了脱贫致富观念,拓宽了致富奔康渠道。但与此同时,按照县“一低三有”、村“一低六有”、户“一超六有”脱贫退出标准,教育医疗、创业就业、文体活动等公共服务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这些都制约了古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产业发展不断进步,但稳定脱贫的路径还需拓展。古蔺是传统农业大县,仅有白酒、煤炭两大支柱产业,产业结构单一,发展缺乏支撑。近年来,古蔺县着力破除产业带动能力不强的痛点,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全域旅游产业、新兴产业等,甜橙、肉牛等特色农产品得到市场认可,让群众获得了收益。但产业发展仍然局限于不成规模、覆盖面小、品质化不高的困境,稳定脱贫、长久致富的路径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提升。同时,贫困人口因资源匮乏、环境条件差和自身文化程度低、能力欠缺、少数存在“等靠要”思想等制约,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强,导致稳定脱贫的难度较大,存在返贫风险。
2017年6月15日,古蔺县委书记李万忠调研双沙镇河屯村聚届点玩具厂
责任与压力共担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特别是要在做实上下功夫,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聚焦重点、攻克难点,全力打好“产业就业、基础设施、住房安全、动力提升”四大攻坚战,不断把脱贫攻坚头等大事引向深入、推向前进,坚决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力打好产业就业攻坚战。坚持“大产业带动大脱贫”理念。结合古蔺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基础优势,打造郎酒旗舰、水口世界白酒圣地、优质肉牛扶贫产业、中药材产业、黄荆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五大特色产业”和生态畜牧、山地烤烟、优质果蔬茶、道地中药材“四大优势农业”。特别是要做大做强做优农业特色产业,全力打造形成甜橙、猕猴桃、肉牛、丫杈猪“四大百里农业特色产业”。同时,紧紧围绕让贫困群众增收这个核心和关键,全方位、多渠道构建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户“捆绑”在产业链上获得收益。坚持“每个家庭至少1人实现就业”目标。持续推行“一扶三免一补一确保”,即扶贫小额贷款(每户可申请小额贴息贷款3万~5万元用于发展增收产业),免费就业培训、免费职业介绍、免费就读职高并每人每年补助生活费2000元,确保具备劳动力的贫困户家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
全力打好基础设施攻坚战。抢抓中央、省、市扶贫开发政策机遇,大力实施全域交通、全域水利、全域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彻底破除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制约。交通方面,持续深入开展交通大会战,加快实施叙古高速太平至习水段、赤水河农村扶贫公路、通村通组硬化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古仁高速、泸贵高速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建成川南黔北交通节点城市。水利方面,大力实施安全饮水提升工程,优先解决4.2万名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稳步推进非贫困人口饮水改善提升。电力方面,全面完成全县26个乡镇269个行政村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更为可靠的用电保障。此外,全面配套完善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公共服务,扎实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全力打好住房安全攻坚战。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保障贫困群众住房安全的重要措施,按“进场镇、进景区、进产业带、进中心村”的思路,规划建设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按照“标准统一、相对集中、带状安置、便于配套”的思路,稳步推进分散安置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力争提前完成全县“十三五”搬迁安置任务。同步配套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因人因户落实产业就业、社会保障等后续帮扶工作。多渠道筹措并用好各类资金,统筹推进乌蒙新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避险搬迁等,全面保障人民群众住房安全。
全力打好动力提升攻坚战。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扎实推进“四好村”创建,深入开展“八倡导、八革除”活动,综合采取开设农民夜校、建立完善村规民約、培养脱贫帮带明白人、评选勤劳致富典型、颁发脱贫光荣证等方式,对贫困群众进行激励鞭策和感恩教育,帮促他们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同时,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不断激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农户分类信用积分管理制度,通过村规民约方式,建立完善贫困户“负面清单”、非贫困户“正面清单”,让贫困户紧张起来、让非贫困户参与进来,营造人人支持脱贫、人人参与脱贫、人人积极脱贫的良好局面。
2017年4月13日,古蔺县委书记李万忠(右二)深入椒园镇犀牛村贫困户家中调研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实现这一布局长远、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美好愿景和宏伟蓝图,基础和前提是要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首要任务是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上下功夫,鼓足干劲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坚决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机遇与挑战并存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中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引,是贫困地区、贫困县各级干部必须学深悟透的关键所在,必须认真学习贯彻。
党的十八大以来,古蔺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要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举全县之力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成效明显,问题却不能忽视。虽然全县贫困对象逐年减少,但脱贫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古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通过奋力攻坚,截至2017年底,累计减少贫困村67个、贫困人口7.48万人,取得阶段f生成效。目前,全县尚有4.21万贫困人口、50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5_b%。按照2019年摘掉贫困县帽子的目标,今后年均要减少贫困村25个、贫困人口2万多人,全县的减贫任务艰巨繁重。同时,脱贫攻坚越到后面,面临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减贫难度还十分大。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但公共服务还相对滞后缓慢。近年来,全县从交通、水利、电力等硬件方面全方位出击,加快推进脱贫攻坚进程。叙古高速通达太平,结束了古蔺不通高速的历史;新改建村组硬化路2000多公里,实现村村通硬化路;实施安全饮水工程1791处,安装管道3415千米,解决7.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65个农村电网改造工程。这些基础设施项目的完工,极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新了脱贫致富观念,拓宽了致富奔康渠道。但与此同时,按照县“一低三有”、村“一低六有”、户“一超六有”脱贫退出标准,教育医疗、创业就业、文体活动等公共服务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这些都制约了古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产业发展不断进步,但稳定脱贫的路径还需拓展。古蔺是传统农业大县,仅有白酒、煤炭两大支柱产业,产业结构单一,发展缺乏支撑。近年来,古蔺县着力破除产业带动能力不强的痛点,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全域旅游产业、新兴产业等,甜橙、肉牛等特色农产品得到市场认可,让群众获得了收益。但产业发展仍然局限于不成规模、覆盖面小、品质化不高的困境,稳定脱贫、长久致富的路径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提升。同时,贫困人口因资源匮乏、环境条件差和自身文化程度低、能力欠缺、少数存在“等靠要”思想等制约,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强,导致稳定脱贫的难度较大,存在返贫风险。
2017年6月15日,古蔺县委书记李万忠调研双沙镇河屯村聚届点玩具厂
责任与压力共担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特别是要在做实上下功夫,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聚焦重点、攻克难点,全力打好“产业就业、基础设施、住房安全、动力提升”四大攻坚战,不断把脱贫攻坚头等大事引向深入、推向前进,坚决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力打好产业就业攻坚战。坚持“大产业带动大脱贫”理念。结合古蔺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基础优势,打造郎酒旗舰、水口世界白酒圣地、优质肉牛扶贫产业、中药材产业、黄荆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五大特色产业”和生态畜牧、山地烤烟、优质果蔬茶、道地中药材“四大优势农业”。特别是要做大做强做优农业特色产业,全力打造形成甜橙、猕猴桃、肉牛、丫杈猪“四大百里农业特色产业”。同时,紧紧围绕让贫困群众增收这个核心和关键,全方位、多渠道构建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户“捆绑”在产业链上获得收益。坚持“每个家庭至少1人实现就业”目标。持续推行“一扶三免一补一确保”,即扶贫小额贷款(每户可申请小额贴息贷款3万~5万元用于发展增收产业),免费就业培训、免费职业介绍、免费就读职高并每人每年补助生活费2000元,确保具备劳动力的贫困户家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
全力打好基础设施攻坚战。抢抓中央、省、市扶贫开发政策机遇,大力实施全域交通、全域水利、全域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彻底破除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制约。交通方面,持续深入开展交通大会战,加快实施叙古高速太平至习水段、赤水河农村扶贫公路、通村通组硬化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古仁高速、泸贵高速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建成川南黔北交通节点城市。水利方面,大力实施安全饮水提升工程,优先解决4.2万名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稳步推进非贫困人口饮水改善提升。电力方面,全面完成全县26个乡镇269个行政村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更为可靠的用电保障。此外,全面配套完善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公共服务,扎实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全力打好住房安全攻坚战。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保障贫困群众住房安全的重要措施,按“进场镇、进景区、进产业带、进中心村”的思路,规划建设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按照“标准统一、相对集中、带状安置、便于配套”的思路,稳步推进分散安置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力争提前完成全县“十三五”搬迁安置任务。同步配套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因人因户落实产业就业、社会保障等后续帮扶工作。多渠道筹措并用好各类资金,统筹推进乌蒙新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避险搬迁等,全面保障人民群众住房安全。
全力打好动力提升攻坚战。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扎实推进“四好村”创建,深入开展“八倡导、八革除”活动,综合采取开设农民夜校、建立完善村规民約、培养脱贫帮带明白人、评选勤劳致富典型、颁发脱贫光荣证等方式,对贫困群众进行激励鞭策和感恩教育,帮促他们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同时,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不断激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农户分类信用积分管理制度,通过村规民约方式,建立完善贫困户“负面清单”、非贫困户“正面清单”,让贫困户紧张起来、让非贫困户参与进来,营造人人支持脱贫、人人参与脱贫、人人积极脱贫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