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应在教师的指导、辅助下,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对新知识建构意义,即找到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运用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以本人在商务英语中教授正确撰写英语简历并顺利参加面试这一教学目标为例,从上述四大要素浅谈课堂教学设计。
关键词:建构主义 情景设计 协作和会话 意义建构 课堂设计
一、引言
本人最初在高职高专公外基础英语教学中,发现公外的学生背景参差不齐,有的达到了二本的录取分数线,有的则是“三侨生”(中专升上来的)。基础较差的学生连基本的音标也读不准,连一般过去时态和过去完成时态也分不清楚。所以课堂中有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神情呆滞、茫然,坐在教室的最后面,玩手机,开小差,不做笔记,不关心授课内容。
建构主义认为,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指导作用,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意义建构的主人。换句话说,教师是学生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才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本人在不断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一直不断实践、摸索学习、再实践,现借鉴建构主义关于“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的观点,将自己的一些基于实践的教学发现总结出来。论文主要以本人在商务英语中教授正确撰写英语简历并顺利参加面试这一教学目标为例,从上述四大要素谈谈课堂教学设计。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效地指导进行课堂设计,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新的知识建构意义,不断提高授课效率。
二、课堂情景设计
教师可以用剧情、故事、多媒体手段等导入,在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嫁接点,激发学生兴趣。情景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所以作为教师,不能只注重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悉心创设一种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努力创设新异、惊愕、幽默、悬念等各种教学情景,良好的情景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一些面试的着装、礼仪、技巧、常识等;学会正确、规范地撰写英文简历;能顺利接受求职面试。围绕这一教学目标,本人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情景设计。一开始,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一个模拟工作面试的2段对比视频片段,还有不同面试者的神情、坐姿、发型、服装搭配等一组具有反差性的对比图片;接着展示两份对比英文简历,其中一份格式规范、新颖,所填写信息丰富,描述了与所申请职位相应的资格证书、技能、相关工作经历,英语措辞准确、谦虚,很好地显示了应聘者具有完全胜任这份工作的素质。另一封英文简历则内容苍白,形式粗糙、不规范,英语措辞错误多,没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读者的心,没有很好地展示自我、推销自我。接着,教师提出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的话题:英文简历应如何撰写才能在外资企业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获得面试的机会?如果获得面试机会,面试者在行为、神情、举止、服装、措辞等方面又应注意些什么?应聘面试是学生今后必须经历的过程,所以此话题迎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激起他们浓厚的探索和思考兴趣。
三、学生间协作和会话
学生间协作和会话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因为协作中必然有会话的参与。建构主义认为,协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学习资料的搜集、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过程;小组成员只有通过会话商讨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计划,并且共享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其中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
在上述的两个思考问题提出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4到6人不等。每组先讨论,然后选出一个作总结发言的学生,概括所有组员的意见和观点,其他组员也可随后做补充。教师只是从旁记录要点,而不做干涉或评价,让学生大胆自由发挥。当所有组都发言完毕后,教师才播放PPT,呈现比较完整标准的答案,进行点评,分析学生讲的对的,指出讲的不完善、缺漏的地方,对某些地方展开讲解。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开展了积极的讨论,会话作为其中重要的、必要的手段,组员之间进行分析、辩论、交换意见,接着在各组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最后由老师进行归纳点评或展开,引导学生拥有更全面的认识,去伪存真,帮助学生形成最后的认知建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本人在课堂实践中发现,学生很喜欢对此类话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在与同龄人的大脑风暴、思想冲击中,比起教师填鸭式的单边灌输,他们思维更活跃,更善于学习,更善于在原有的知识和认识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掌握得也更牢固,这与他们自己参与知识意义建构,形成认知“图式”是分不开的。
四、 意义建构
意义建构是最终的目标。建构主义认为“建构”指找到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大脑中把这种理解建构一种长期的认知存储“图式”或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的学习,就是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他人(教师、同学)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交流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教师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五、 结束语
陶行知说:“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积极主动构建的。应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但也不能否定教师的作用,只有在教师的指导、辅助下,重视“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的相互作用,精心进行课堂设计,才能帮助学生更快地找到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是艺术,教师也是艺术工作者,应富有教学创造性。换言之,教师不能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机械教学,引起学生的脑神经疲劳,厌学或被动学习。应重视过程与方法,精心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情景活动,注重学生的协作与会话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建构新的知识意义。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克莱恩所说:“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尤.克(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2. 张芳,王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9(12)
3.邓春梅.高职高专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出路.中国成人教育,2009(13)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http://baike.baidu.com/view/79065.htm
关键词:建构主义 情景设计 协作和会话 意义建构 课堂设计
一、引言
本人最初在高职高专公外基础英语教学中,发现公外的学生背景参差不齐,有的达到了二本的录取分数线,有的则是“三侨生”(中专升上来的)。基础较差的学生连基本的音标也读不准,连一般过去时态和过去完成时态也分不清楚。所以课堂中有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神情呆滞、茫然,坐在教室的最后面,玩手机,开小差,不做笔记,不关心授课内容。
建构主义认为,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指导作用,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意义建构的主人。换句话说,教师是学生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才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本人在不断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一直不断实践、摸索学习、再实践,现借鉴建构主义关于“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的观点,将自己的一些基于实践的教学发现总结出来。论文主要以本人在商务英语中教授正确撰写英语简历并顺利参加面试这一教学目标为例,从上述四大要素谈谈课堂教学设计。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效地指导进行课堂设计,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新的知识建构意义,不断提高授课效率。
二、课堂情景设计
教师可以用剧情、故事、多媒体手段等导入,在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嫁接点,激发学生兴趣。情景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所以作为教师,不能只注重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悉心创设一种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努力创设新异、惊愕、幽默、悬念等各种教学情景,良好的情景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一些面试的着装、礼仪、技巧、常识等;学会正确、规范地撰写英文简历;能顺利接受求职面试。围绕这一教学目标,本人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情景设计。一开始,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一个模拟工作面试的2段对比视频片段,还有不同面试者的神情、坐姿、发型、服装搭配等一组具有反差性的对比图片;接着展示两份对比英文简历,其中一份格式规范、新颖,所填写信息丰富,描述了与所申请职位相应的资格证书、技能、相关工作经历,英语措辞准确、谦虚,很好地显示了应聘者具有完全胜任这份工作的素质。另一封英文简历则内容苍白,形式粗糙、不规范,英语措辞错误多,没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读者的心,没有很好地展示自我、推销自我。接着,教师提出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的话题:英文简历应如何撰写才能在外资企业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获得面试的机会?如果获得面试机会,面试者在行为、神情、举止、服装、措辞等方面又应注意些什么?应聘面试是学生今后必须经历的过程,所以此话题迎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激起他们浓厚的探索和思考兴趣。
三、学生间协作和会话
学生间协作和会话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因为协作中必然有会话的参与。建构主义认为,协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学习资料的搜集、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过程;小组成员只有通过会话商讨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计划,并且共享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其中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
在上述的两个思考问题提出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4到6人不等。每组先讨论,然后选出一个作总结发言的学生,概括所有组员的意见和观点,其他组员也可随后做补充。教师只是从旁记录要点,而不做干涉或评价,让学生大胆自由发挥。当所有组都发言完毕后,教师才播放PPT,呈现比较完整标准的答案,进行点评,分析学生讲的对的,指出讲的不完善、缺漏的地方,对某些地方展开讲解。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开展了积极的讨论,会话作为其中重要的、必要的手段,组员之间进行分析、辩论、交换意见,接着在各组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最后由老师进行归纳点评或展开,引导学生拥有更全面的认识,去伪存真,帮助学生形成最后的认知建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本人在课堂实践中发现,学生很喜欢对此类话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在与同龄人的大脑风暴、思想冲击中,比起教师填鸭式的单边灌输,他们思维更活跃,更善于学习,更善于在原有的知识和认识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掌握得也更牢固,这与他们自己参与知识意义建构,形成认知“图式”是分不开的。
四、 意义建构
意义建构是最终的目标。建构主义认为“建构”指找到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大脑中把这种理解建构一种长期的认知存储“图式”或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的学习,就是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他人(教师、同学)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交流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教师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五、 结束语
陶行知说:“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积极主动构建的。应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但也不能否定教师的作用,只有在教师的指导、辅助下,重视“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的相互作用,精心进行课堂设计,才能帮助学生更快地找到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是艺术,教师也是艺术工作者,应富有教学创造性。换言之,教师不能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机械教学,引起学生的脑神经疲劳,厌学或被动学习。应重视过程与方法,精心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情景活动,注重学生的协作与会话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建构新的知识意义。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克莱恩所说:“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尤.克(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2. 张芳,王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9(12)
3.邓春梅.高职高专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出路.中国成人教育,2009(13)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http://baike.baidu.com/view/790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