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UFB2基因与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脑损伤的关系

来源 :中国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fg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NDUFB2基因与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脑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GEO数据库下载表达谱数据GSE29540,通过生物信息方法 进行目的 基因筛选,将筛选出的基因在临床样本及细胞模型中进行验证.结果 GSE29540表达谱数据含有140例样本,其中神经功能预后良好(CPC 1~2分)84例,神经功能预后不良(CPC 3~5分)56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NDUFB2基因的预测价值最佳,因此将NDUFB2基因作为本研究的目的 基因.临床水平及细胞水平验证均发现NDUFB2基因高表达与PCAS的神经功能恶化相关.结论 NDUFB2基因有望成为PCAS神经功能的生物标志物及潜在的干预靶点.
其他文献
平滑肌肉瘤是一种恶性软组织肉瘤,也是侵袭性最强的肉瘤之一,常见于子宫、腹膜后间隙、腹腔脏器及四肢软组织等.原发性骨平滑肌肉瘤是一种罕见疾病,而原发性脊柱平滑肌肉瘤更为罕见,现有的病例报道较少.由于原发性脊柱平滑肌肉瘤的罕见性,传统的诊断、治疗方式和效果仍存在争议性,因此本文根据目前已发表文章对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教育部目前在高校实施的“双万计划”旨在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是一门面向高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纠正传统的现场救护观念为出发点,从多方面展开,达到学生们建立正确、先进的现场救护理念,并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在伤病突发现场能迅速、正确、有效的实施初步现场急救措施.2021年3月,本课程被湖南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本科课程(金课).本文从课程概述、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环境、教学方法 、创新特色、教学效果六个方面介绍本课程的说课设计.
目的 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肋间臂神经损伤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患者术中发生肋间臂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病历资料,统计患者术中肋间臂神经损伤发生情况并据此将患者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多因素回归分析导致肋间臂神经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50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中有15例(10.00%)术中发生肋间臂神经损伤.2组患者BMI、实施腋窝溶脂操作、术中保留胸小肌、腋淋巴结清扫解剖途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P<0.05).结论 BM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Toll样受体2(TLR2)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14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分泌性中耳炎组,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急性组(63例)和慢性组(77例);同期将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0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TLR2 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HMGB1、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
巨大纵隔肿瘤是指直径大于10 cm的纵隔肿瘤,因其位置较深,操作空间有限,同时邻近重要血管脏器,手术难度较大.血管外皮瘤是间叶组织来源的罕见脉管肿瘤,血供极其丰富,因靠近胸廓上口,更是外科治疗的难题.2019年9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了1例巨大纵隔血管外皮瘤患者,因肿瘤靠近左侧胸廓上口且血供丰富,解剖游离困难.该例患者于穿刺活检后急诊行体外循环下纵隔血管外皮瘤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期间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现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该例巨大纵隔血管外皮瘤临床诊疗过程中的特征,以提高对纵隔血管外皮瘤的认识和诊治水
心脏瓣膜病是结构性心脏病的常见病、多发病,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血栓形成、瓣下血管翳形成伴机械瓣功能障碍,生物瓣膜置换术后瓣膜退行性病变,成形术后瓣膜继发病变,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均是再次心脏瓣膜手术的常见原因[1].
鲜红斑痣又称葡萄酒样痣,系真皮乳头层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畸形,发病率为0.3%~0.5%[1] ,好发于面、颈部,一般不会自行消退,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多年来脉冲染料激光是治疗鲜红斑痣的金标准,然而皮损完全清除的患者却很少,部分患者在接受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对脉冲染料激光治疗产生抵抗[2].目前我国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在治疗鲜红斑痣的领域中处于领先水平[3] ,其主要原理是经静脉注射海姆泊芬后,病变组织集中了光敏剂,在有氧条件下,经激光照射后产生大量活性氧物质,选择性靶向损伤病变组织
目的 探讨生物电阻抗(NICOM)技术用于危重患者休克类型快速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2月入住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00例行NICOM监测联合被动抬腿试验的休克患者,包括心源性休克(A组,33例)、感染性休克(B组,36例)及低血容量性休克(C组,31例),对其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收集所有患者NICOM数据,包括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搏出量指数(SVI)、总外周血管阻力(TP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TPRI)、胸腔液体含量(T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及合并症的治疗过程中存在多重用药现象,由此导致的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NMS)、抗帕金森病撤药恶性综合征和5-羟色胺综合征(SS)可交织存在.本文报道1例生前误诊为“脓毒症”的高热、肌强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横纹肌溶解及精神异常的PD病例,可能同时存在NMS、抗帕金森病撤药恶性综合征和SS三种危重病综合征,解析其相关病理生理过程,并认为帕金森高热综合征(PHS)的内涵是在PD诊治中以高热为突出表现的病理过程,可涵盖NMS、抗帕金森病撤药恶性综合
目的 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硝普钠、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对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血流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住院的高血栓负荷STEMI并行PCI的患者120例,采用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尿激酶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尿激酶原组患者冠状动脉内依次注射rh-proUK(20 mg)、硝普钠(200μg)、替罗非班(10μg/kg);对照组患者冠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