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的历史
我国清明节的传统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介子推,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条柳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放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年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要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节各地美食
历史上的食品多数寓意深刻,种类也很丰富,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汤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寒食节的食品到现在大多已经失传,但也有一些流传至今。
江南的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桂林的“马打滚”
清明节是年后第一个传统节日,人们过了一个冬天,冬去春来,借着扫墓的机会,郊外去踏青,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因为乍暖还寒,早晨出门吃的点心喊“马打滚”,就是刚油炸出来的三角油堆,再在糖粉里滚一遍,蘸上糖粉好吃不烫嘴巴。夜饭有一道主菜粉蒸肉。早也粉,晚也粉,这就是清明节美食的特色。
陕北吃“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面花,也叫蒸大馍。用酵糟发面,夹核桃、红枣、豆子之类蒸食,取意子孙多福。做面花是古时陕北女人的拿手好戏。她们凭自己灵巧的双手,用最平常不过的梳子、剪刀、锥子、镊子等,就能将发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种形状的面花,与红豆、黑豆、花椒籽和食用色素等配合出各种栩栩如生、犹如艺术品般的“大馍”,令人爱不释手,舍不得吃。有些地方习惯做成飞燕,用柳条穿起来挂在窑洞顶或窗框边,让孩子们慢慢享用。这样风干的面花,能一直吃到第二年的清明节再续上。
浙江清明果
浙江各地清明前户户磨糯米粉、采“清明草”或艾叶做清明果。艾叶我们都见过,“清明草”俗称绵菜、米菜、佛耳草、鼠曲草,在清明时节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以糯米粉。白色的米粉遇到绿绿的艾叶汁或绵菜汁顿时变得通体碧绿,鲜嫩欲滴。馅儿有豆腐干和着韭菜的,有熏肥肠拌芥菜末的。有包成团子的,有做成圆饼的,也有包成饺子样但更精致些的,那皱褶的花边一个个碧绿剔透,美丽极了。
清明吃在闽粤一带
一只烧猪是必不可少的,还有甘蔗,还有其他的饼和水果之类,这是广州这边的风俗。
吃清明螺。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在闽东,家家户户则要煮“乌稔饭”。它是将糯米用洗净煮熟的乌稔树叶浸泡后蒸煮而成,颜色乌黑但却米香扑鼻,别有一番风味。此外,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吃“芥菜饭”,据说可以终年不长疥疮。
在泉州及闽南一带清明常吃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再卷入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芫荽等混锅菜肴。此类食物品种多样,荤素搭配,主副食都有,既营养丰富又美味可口,类似的还有温州人的清明饼和潮汕人的薄饼。
老北京传统的“寒食十三绝”
姜丝排叉,不但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茶菜的一个品种。茶菜是满族、回族礼仪性食品。满族人在设席宴客时,习惯用茶及茶食为先,然后才是冷荤、热菜、甜食、汤等,一定按顺序上。回族人不饮酒,但为了礼节,多以茶代酒,因而茶菜是必不可少的。
硬面饽饽,是一种似烧饼大小的混糖戗面火烧,入口有咬劲,微甜且香,用手一掰掉渣。现在已经“无影无踪”。
焦圈,形似炸面包圈,色泽深黄,形如手镯,焦香酥脆,常作为另一种北京特有小吃豆汁儿的配菜食用。但是在今天的营养学看来,太过油腻, 最好少吃。
糖卷馃,可以说是最具特色的清真节日食品,主料为山药和大枣,皆有滋补作用,也是一道药膳。
豌豆黄,是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豌豆利小便、止渴,和中下气。按北京习俗,农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黄。因此每当春季豌豆黄就上市,一直供应到春末。北京的豌豆黄分宫廷和民间两种,故事里又和慈禧老佛爷有关,据传说西太后最喜欢吃了。
艾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原为“御艾窝窝”,后来在明代传入民间,《金瓶梅》中记录当时流行的美味中就有艾窝窝。
马蹄烧饼,两层薄皮,内空,形似马蹄,现在也已没有售卖的了。
螺蛳转儿,因其形似而得名,旧时小吃店常把当天售不完的螺蛳转儿,用微火烤干水分再卖,烤干了叫“干迸儿”,用于下酒,所以北京有句口头语“干迸儿就酒嘎巴脆”。
馓子麻花,古名为“环饼”、“寒具”,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中十分清楚地交待说:“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可见馓子麻花的古老。
驴打滚,豆面糕又称驴打滚,以黄豆面为其主要原料,为何称“驴打滚”呢?似乎是一种形象比喻,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如驴打滚扬起灰尘似的。《燕都小食品杂咏》中就说:“黄豆黏米,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炒豆面中,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
蜜麻花,又称糖耳朵,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得名。
糖火烧,老北京人都知道通州有三宝,其中之一就是大顺斋的糖火烧,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来访的外国政要还特意带它回国呢。
芝麻酱烧饼,无需多说什么。它的一个兄弟“澄沙烧饼”倒有点意思,因为豆沙馅要从边上露出一些,别名“蛤蟆吞蜜”。
(编辑 王琳琳)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的历史
我国清明节的传统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介子推,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条柳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放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年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要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节各地美食
历史上的食品多数寓意深刻,种类也很丰富,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汤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寒食节的食品到现在大多已经失传,但也有一些流传至今。
江南的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桂林的“马打滚”
清明节是年后第一个传统节日,人们过了一个冬天,冬去春来,借着扫墓的机会,郊外去踏青,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因为乍暖还寒,早晨出门吃的点心喊“马打滚”,就是刚油炸出来的三角油堆,再在糖粉里滚一遍,蘸上糖粉好吃不烫嘴巴。夜饭有一道主菜粉蒸肉。早也粉,晚也粉,这就是清明节美食的特色。
陕北吃“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面花,也叫蒸大馍。用酵糟发面,夹核桃、红枣、豆子之类蒸食,取意子孙多福。做面花是古时陕北女人的拿手好戏。她们凭自己灵巧的双手,用最平常不过的梳子、剪刀、锥子、镊子等,就能将发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种形状的面花,与红豆、黑豆、花椒籽和食用色素等配合出各种栩栩如生、犹如艺术品般的“大馍”,令人爱不释手,舍不得吃。有些地方习惯做成飞燕,用柳条穿起来挂在窑洞顶或窗框边,让孩子们慢慢享用。这样风干的面花,能一直吃到第二年的清明节再续上。
浙江清明果
浙江各地清明前户户磨糯米粉、采“清明草”或艾叶做清明果。艾叶我们都见过,“清明草”俗称绵菜、米菜、佛耳草、鼠曲草,在清明时节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以糯米粉。白色的米粉遇到绿绿的艾叶汁或绵菜汁顿时变得通体碧绿,鲜嫩欲滴。馅儿有豆腐干和着韭菜的,有熏肥肠拌芥菜末的。有包成团子的,有做成圆饼的,也有包成饺子样但更精致些的,那皱褶的花边一个个碧绿剔透,美丽极了。
清明吃在闽粤一带
一只烧猪是必不可少的,还有甘蔗,还有其他的饼和水果之类,这是广州这边的风俗。
吃清明螺。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在闽东,家家户户则要煮“乌稔饭”。它是将糯米用洗净煮熟的乌稔树叶浸泡后蒸煮而成,颜色乌黑但却米香扑鼻,别有一番风味。此外,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吃“芥菜饭”,据说可以终年不长疥疮。
在泉州及闽南一带清明常吃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再卷入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芫荽等混锅菜肴。此类食物品种多样,荤素搭配,主副食都有,既营养丰富又美味可口,类似的还有温州人的清明饼和潮汕人的薄饼。
老北京传统的“寒食十三绝”
姜丝排叉,不但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茶菜的一个品种。茶菜是满族、回族礼仪性食品。满族人在设席宴客时,习惯用茶及茶食为先,然后才是冷荤、热菜、甜食、汤等,一定按顺序上。回族人不饮酒,但为了礼节,多以茶代酒,因而茶菜是必不可少的。
硬面饽饽,是一种似烧饼大小的混糖戗面火烧,入口有咬劲,微甜且香,用手一掰掉渣。现在已经“无影无踪”。
焦圈,形似炸面包圈,色泽深黄,形如手镯,焦香酥脆,常作为另一种北京特有小吃豆汁儿的配菜食用。但是在今天的营养学看来,太过油腻, 最好少吃。
糖卷馃,可以说是最具特色的清真节日食品,主料为山药和大枣,皆有滋补作用,也是一道药膳。
豌豆黄,是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豌豆利小便、止渴,和中下气。按北京习俗,农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黄。因此每当春季豌豆黄就上市,一直供应到春末。北京的豌豆黄分宫廷和民间两种,故事里又和慈禧老佛爷有关,据传说西太后最喜欢吃了。
艾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原为“御艾窝窝”,后来在明代传入民间,《金瓶梅》中记录当时流行的美味中就有艾窝窝。
马蹄烧饼,两层薄皮,内空,形似马蹄,现在也已没有售卖的了。
螺蛳转儿,因其形似而得名,旧时小吃店常把当天售不完的螺蛳转儿,用微火烤干水分再卖,烤干了叫“干迸儿”,用于下酒,所以北京有句口头语“干迸儿就酒嘎巴脆”。
馓子麻花,古名为“环饼”、“寒具”,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中十分清楚地交待说:“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可见馓子麻花的古老。
驴打滚,豆面糕又称驴打滚,以黄豆面为其主要原料,为何称“驴打滚”呢?似乎是一种形象比喻,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如驴打滚扬起灰尘似的。《燕都小食品杂咏》中就说:“黄豆黏米,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炒豆面中,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
蜜麻花,又称糖耳朵,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得名。
糖火烧,老北京人都知道通州有三宝,其中之一就是大顺斋的糖火烧,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来访的外国政要还特意带它回国呢。
芝麻酱烧饼,无需多说什么。它的一个兄弟“澄沙烧饼”倒有点意思,因为豆沙馅要从边上露出一些,别名“蛤蟆吞蜜”。
(编辑 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