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之闻斋杂碎]之五
两岸艺术交流,在弥补过去数十年来的隔阂;互相观摩、研究创造的成果;共同探讨、切磋艺术的思想观念;交流经验,发展友情,增进联谊。这一切都很有意义。
但是,这里面有几个大不相同的层次:第一,艺术交流最重要的内容,当然是两岸艺术作品的展示与观摩。比如两岸前辈画家的画展或当代画家各种不同方式的展览。这是以艺术作品为主体的层次。第二,是艺术交流的学术层次。比如对上述艺术作品与画家的评介、研究与评论;对世界各种艺术创作与艺术思潮两岸艺术界的反应与讨论;对中国文化与艺术种种问题的探讨、研究与前瞻;以及对上述种种的回应与批评。第三个层次,是偏重“人的层次”。即为两岸艺术界人士各种自由的交流活动。包括团体与个人的画展、参观访问、交游联谊、饮宴酬酢等等活动。
这三个层次的交流活动,其意义与影响很不一样,似乎很少受到两岸艺术界的关注。我觉得这三个层次的交流,各有其意义与功能,但若缺乏轻重主次的认知,缺乏适宜的机制与途径,不能均衡兼顾,互相关联,并以充分的学术研讨与艺术评论为主导,艺术交流便难以达到促进艺术的提升,激发创造的灵感,增进彼此的了解,交流思想观念与经验等宏大的目标。最糟的情形是越交流越造成误解与劣币驱逐良币的反作用。
二三十年来两岸艺术交流,第一、第二层次做的少,交流活动大多表现在第三层次,许多藉种种机会早着先鞭、汇缘求进者奔走两岸,交际应酬,互相利用,互相抬举,名利双顾,皆大欢喜。期间因为彼此没有深入了解为政治与人情,提供名利客许多可操作之机会,也因完全缺乏两岸文化学术界经由协商研议展开均衡交流的良好机制与策略,也缺乏严肃认真的艺术批评与学术内涵。某些擅长利用两岸混沌的局面,擅长技巧的交际手腕的“艺术活动家”成为要角,更使不欲随波逐流者甘于没世逃名,两岸艺术交流很难不沦为长袖善舞者竞逐名利的市场。“交流”这一美事出现这么不美的景象,令人扼腕。
古语不是有“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吗?在这高尚与卑俗,艺术与骗术,真与假混淆不清的时代,交流有流弊,良有以也。
两岸艺术交流,在弥补过去数十年来的隔阂;互相观摩、研究创造的成果;共同探讨、切磋艺术的思想观念;交流经验,发展友情,增进联谊。这一切都很有意义。
但是,这里面有几个大不相同的层次:第一,艺术交流最重要的内容,当然是两岸艺术作品的展示与观摩。比如两岸前辈画家的画展或当代画家各种不同方式的展览。这是以艺术作品为主体的层次。第二,是艺术交流的学术层次。比如对上述艺术作品与画家的评介、研究与评论;对世界各种艺术创作与艺术思潮两岸艺术界的反应与讨论;对中国文化与艺术种种问题的探讨、研究与前瞻;以及对上述种种的回应与批评。第三个层次,是偏重“人的层次”。即为两岸艺术界人士各种自由的交流活动。包括团体与个人的画展、参观访问、交游联谊、饮宴酬酢等等活动。
这三个层次的交流活动,其意义与影响很不一样,似乎很少受到两岸艺术界的关注。我觉得这三个层次的交流,各有其意义与功能,但若缺乏轻重主次的认知,缺乏适宜的机制与途径,不能均衡兼顾,互相关联,并以充分的学术研讨与艺术评论为主导,艺术交流便难以达到促进艺术的提升,激发创造的灵感,增进彼此的了解,交流思想观念与经验等宏大的目标。最糟的情形是越交流越造成误解与劣币驱逐良币的反作用。
二三十年来两岸艺术交流,第一、第二层次做的少,交流活动大多表现在第三层次,许多藉种种机会早着先鞭、汇缘求进者奔走两岸,交际应酬,互相利用,互相抬举,名利双顾,皆大欢喜。期间因为彼此没有深入了解为政治与人情,提供名利客许多可操作之机会,也因完全缺乏两岸文化学术界经由协商研议展开均衡交流的良好机制与策略,也缺乏严肃认真的艺术批评与学术内涵。某些擅长利用两岸混沌的局面,擅长技巧的交际手腕的“艺术活动家”成为要角,更使不欲随波逐流者甘于没世逃名,两岸艺术交流很难不沦为长袖善舞者竞逐名利的市场。“交流”这一美事出现这么不美的景象,令人扼腕。
古语不是有“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吗?在这高尚与卑俗,艺术与骗术,真与假混淆不清的时代,交流有流弊,良有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