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由于“电梯事故”频发,电梯维保单位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2015年7月30日,杭州市下城区新华坊小区发生电梯致人死亡的惨剧,随后下城区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电梯事故技术鉴定小组出具了鉴定结果,“维保单位对电梯维保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实际上,这也基本上是目前已知的各类电梯事故报告中,最常见到的说辞。
然而,在某特种设备检验部门专家周伟(化名)看来,“维保不到位”的说法本身存在标准模糊的问题。
“没有按要求维保属于维保不到位,那按规定维保了,但是维保项目与要求里面没有涉及到引发事故的那项内容,算到位还是不到位呢?”周伟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达了这样的疑惑。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高级顾问孙立新在一篇文章中已经提供了这样的案例。“某特检技术机构”对检验合格、正常维保、通过了2015年开始的“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排查的123部电梯进行制动能力抽查,发现仍有8部电梯制动力严重不足,占抽查总数的6.5%。
“我询问过当事电梯检验员与电梯维保员是什么原因,得到的回答是,没有制动力检测要求!”孙立新在文章中透露。
“正常维保的电梯尚且如此,而不到位的维保背后,则充斥着使用单位为省钱不维保、维保行业低价竞争、维保质量难保证等种种乱象。”一位有20多年电梯维保经验的电梯厂商王明(化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作为在中国平均每天有超过两亿人乘坐的一种特殊交通工具,电梯能否安全运行,维修保养毋庸置疑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但是什么样的维保能起到真正的安全保障作用,在《瞭望东方周刊》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是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问题。
过度维保的副作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09)》,将电梯维保分为半月、季度、半年和年度4种,并分别列出了不同维保内容与对应要求。
其中,半月一次的日常维保项目包括机房、滑轮间环境保持清洁、门窗完好、照明正常,手动紧急操作装置齐全并在指定位置,曳引机运行时无异常震动和异常声响等28条。季度的维保要求除符合半月维保要求之外,还有13条专门内容,半年和年度的维保要求以此类推,内容逐级增加。
对于目前被媒体广泛报道的维保单位低价竞争问题,王明给本刊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北京10年前大概一部10层电梯一年的维保费在8000~10000元,现在反而都在8000元以下了。”
本刊记者随机致电两家北京的电梯维保企业,被告知一年的正常维保在5000元左右,具体价格还可以再谈。
为什么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电梯的维保价格却在下降呢?
“以前电梯维保是个新行业,企业数量没那么多,市场竞争没那么激烈。再加上那时候电梯故障率高,维保企业即便在人工上不挣钱,零部件更换也是有利可图的。但是现在电梯本身质量可靠,不需要经常维修更换部件,维保单位就失去了一部分收入来源。当维保工作被简化为做做清洁、打扫就可以的时候,收多低的钱都有人愿意干,大不了连清洁也走过场。”王明说。
另外,由于不做复杂的维保项目短时间内也看不出来问题,所以一些取得维保资质的单位就可以招募价钱较低的学徒工挂靠,而不是持有正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专门技术人员。
这些大量的“江湖游医”按15天一次的频率对电梯做不专业的维保,“不仅不能保证安全,反而会损害设备,导致越修越坏,继而增大电梯安全风险。”张乐祥说,“电梯维保本来就属于高危行业,不专业的操作也让电梯维保人员的安全更加得不到保障。”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开的一份数据,2014年全年全国电梯事故共上报49起,死亡37人,其中就有18人是电梯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
在张乐祥看来,过度维保一定会产生副作用,历史上也已经有过惨重的教训,“要知道,人类迄今最大的人造灾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就是由维保导致的。”张乐祥举例称。
维保的“15天频次”从何而来
2015年7月26日荆州电梯事故发生后,公众对电梯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提高,“电梯至少每15天要维保一次”的规定被大力传播,也成为居民们拿来对照自己小区维保是否“到位”的根据。
但实际上,每15天一次的维保规定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属于过度维保。
“汽车的使用工况比电梯恶劣得多,如果要求每15天就维保一次,这样的车会有人敢买吗?”中国电梯协会副秘书长张乐祥在接受《瞭望东方刊》采访时表示。
王明对本刊记者介绍说,“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在用的电梯数量有340多万台,一部10层楼的电梯,符合规定的日常维保一次就需要大概2个小时。每月这种频次的维保工作量太大,维保人员根本忙不过来,责任感不强的就应付差事,导致维保流于形式、质量低下。”
“电梯质量可靠性在提高,但是相应的管理方式却没有与时俱进。”王明认为,维保的根本问题就出在现行的维保制度上。
河南迅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晓军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原来的电梯产品,比如曳引机是蜗轮蜗杆式的,需要经常添油,所以强制大家每月检查两次。现在曳引机用的是技术更先进的永磁同步,几乎无需用油,不仅减少了火灾隐患,而且彻底免除了油污的困扰。不过考虑到电梯使用频次高,受到的外部影响大,尽管技术在进步,维保还是按照每月两次的要求来。”
但是在王明看来,“如果维保多多益善的话,为什么不规定10天一次或者一周一次,偏偏是15天一次呢?”从业20多年的王明至今没有找到对这个问题权威的解释和依据。 张乐祥也认为,“相关监管部门最好尽早放开这些以时间为基准的维保要求,把基于时间的维保原则转化到基于设备状况或基于风险的维保上来,以鼓励企业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大幅度减少维保的频次,降低维保的人工成本,从而节省社会的劳动资源。”
“也就是要提高维保的针对性和效率。”周伟总结说。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一位负责人2015年7月2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了当前4大电梯安全隐患:制动器问题、门系统问题、平衡系数问题、扶梯使用环境问题。
如孙立新关于“坠梯事故频发的原因与整治”的文章中提到的,除了123部电梯中有8部存在制动力不足问题,国家质检总局抽查的2523台老旧电梯中,“将近三分之一的老旧电梯平衡系数检测项目存在问题”。
“对应于全国360万部电梯总数,6.5%与30%是一个很庞大的数目,大幅降低这两个数字是电梯行业的当务之急。”孙立新写道。
而根据现行的电梯定期检验规则、电梯维保规则,有电梯制动器几何尺寸与状态的检查项目,但没有电梯制动器制动能力的检查项目。
2015年7月22日,在沈阳市一部电梯因制动器制动力不足导致12名乘客受伤的事件发生一周后,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发布了一项《关于加强在用电梯工作制动器安全检查的通知》。
但是从《通知》的内容来看,“加密日常维护保养的频次”、“强化监督检查与定期检验”等,“仍然是缺乏可操作性的泛泛而谈。”周伟评论。
如何科学维保
“目前维保属于微利行业,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频繁维修造成的成本压力会使得维保企业和用户都难以承受。”张乐祥告诉本刊记者。
据他介绍,国际上一般采用的是基于风险或设备状况的预防性维保方式,设备采用了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视和维修专家系统,不但维修次数大大降低,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也可以大大提高。 “目前这方面的技术是成熟的并且成本很低,在国内作为产品标准配置大规模使用是没有问题的。”张乐祥说。
“我们除了有全球统一的维保质量标准和流程、严格的培训机制等内容,还有网络化的维保运营管理工具,如VIEW系统(对方说没有具体的中文名称)、客户门户网站、GIS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解释:有全称,但是没有官方中文名称)等,形成了覆盖全方面的维保体系。” 德国蒂森克虏伯电梯(中国)市场总监杨隽一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日立电梯公司也回复《瞭望东方周刊》称,“对于电梯售后保养,日立电梯依托云系统和大数据平台,结合MUG电梯保养计划(Maintenance Up Grade,通过互联网实现全国电梯用户的统一管理)、电梯服务支援系统、Ele-Cloud移动终端等信息化技术,对电梯产品进行全面的跟踪与维护。通过构建电梯遥监系统,运用大数据的技术收集电梯的运行情况,对已预警的部件提前采取妥善及时的维保措施,打破电梯原有的先发现故障后维修的传统维保方式,使安全隐患在事故前就被消除,确保电梯长期稳定地运行。”
采用基于风险或设备状况的维保会促使企业提高设备本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减少设备的维修次数和成本。
但是,张乐祥始终认为,维保对于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十分重要,但维保不应是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应该在技术和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需要人为操作的维保工作,而将重点放在产品本身品质的提升上。
遗憾的是,直到今天公众接收到的主要信息仍然是“电梯安全隐患主要在维保”或者“如何正确乘梯”、“如何自救”的保命口诀。而电梯本身的设计和制造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却鲜有追问和解答。
“实际上,根据欧洲的经验,每在设备制造环节多投入1欧元,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就减少10欧元以上的维修成本,社会效益显著。”张乐祥告诉本刊记者。
2015年7月30日,杭州市下城区新华坊小区发生电梯致人死亡的惨剧,随后下城区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电梯事故技术鉴定小组出具了鉴定结果,“维保单位对电梯维保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实际上,这也基本上是目前已知的各类电梯事故报告中,最常见到的说辞。
然而,在某特种设备检验部门专家周伟(化名)看来,“维保不到位”的说法本身存在标准模糊的问题。
“没有按要求维保属于维保不到位,那按规定维保了,但是维保项目与要求里面没有涉及到引发事故的那项内容,算到位还是不到位呢?”周伟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达了这样的疑惑。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高级顾问孙立新在一篇文章中已经提供了这样的案例。“某特检技术机构”对检验合格、正常维保、通过了2015年开始的“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排查的123部电梯进行制动能力抽查,发现仍有8部电梯制动力严重不足,占抽查总数的6.5%。
“我询问过当事电梯检验员与电梯维保员是什么原因,得到的回答是,没有制动力检测要求!”孙立新在文章中透露。
“正常维保的电梯尚且如此,而不到位的维保背后,则充斥着使用单位为省钱不维保、维保行业低价竞争、维保质量难保证等种种乱象。”一位有20多年电梯维保经验的电梯厂商王明(化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作为在中国平均每天有超过两亿人乘坐的一种特殊交通工具,电梯能否安全运行,维修保养毋庸置疑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但是什么样的维保能起到真正的安全保障作用,在《瞭望东方周刊》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是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问题。
过度维保的副作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09)》,将电梯维保分为半月、季度、半年和年度4种,并分别列出了不同维保内容与对应要求。
其中,半月一次的日常维保项目包括机房、滑轮间环境保持清洁、门窗完好、照明正常,手动紧急操作装置齐全并在指定位置,曳引机运行时无异常震动和异常声响等28条。季度的维保要求除符合半月维保要求之外,还有13条专门内容,半年和年度的维保要求以此类推,内容逐级增加。
对于目前被媒体广泛报道的维保单位低价竞争问题,王明给本刊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北京10年前大概一部10层电梯一年的维保费在8000~10000元,现在反而都在8000元以下了。”
本刊记者随机致电两家北京的电梯维保企业,被告知一年的正常维保在5000元左右,具体价格还可以再谈。
为什么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电梯的维保价格却在下降呢?
“以前电梯维保是个新行业,企业数量没那么多,市场竞争没那么激烈。再加上那时候电梯故障率高,维保企业即便在人工上不挣钱,零部件更换也是有利可图的。但是现在电梯本身质量可靠,不需要经常维修更换部件,维保单位就失去了一部分收入来源。当维保工作被简化为做做清洁、打扫就可以的时候,收多低的钱都有人愿意干,大不了连清洁也走过场。”王明说。
另外,由于不做复杂的维保项目短时间内也看不出来问题,所以一些取得维保资质的单位就可以招募价钱较低的学徒工挂靠,而不是持有正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专门技术人员。
这些大量的“江湖游医”按15天一次的频率对电梯做不专业的维保,“不仅不能保证安全,反而会损害设备,导致越修越坏,继而增大电梯安全风险。”张乐祥说,“电梯维保本来就属于高危行业,不专业的操作也让电梯维保人员的安全更加得不到保障。”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开的一份数据,2014年全年全国电梯事故共上报49起,死亡37人,其中就有18人是电梯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
在张乐祥看来,过度维保一定会产生副作用,历史上也已经有过惨重的教训,“要知道,人类迄今最大的人造灾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就是由维保导致的。”张乐祥举例称。
维保的“15天频次”从何而来
2015年7月26日荆州电梯事故发生后,公众对电梯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提高,“电梯至少每15天要维保一次”的规定被大力传播,也成为居民们拿来对照自己小区维保是否“到位”的根据。
但实际上,每15天一次的维保规定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属于过度维保。
“汽车的使用工况比电梯恶劣得多,如果要求每15天就维保一次,这样的车会有人敢买吗?”中国电梯协会副秘书长张乐祥在接受《瞭望东方刊》采访时表示。
王明对本刊记者介绍说,“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在用的电梯数量有340多万台,一部10层楼的电梯,符合规定的日常维保一次就需要大概2个小时。每月这种频次的维保工作量太大,维保人员根本忙不过来,责任感不强的就应付差事,导致维保流于形式、质量低下。”
“电梯质量可靠性在提高,但是相应的管理方式却没有与时俱进。”王明认为,维保的根本问题就出在现行的维保制度上。
河南迅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晓军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原来的电梯产品,比如曳引机是蜗轮蜗杆式的,需要经常添油,所以强制大家每月检查两次。现在曳引机用的是技术更先进的永磁同步,几乎无需用油,不仅减少了火灾隐患,而且彻底免除了油污的困扰。不过考虑到电梯使用频次高,受到的外部影响大,尽管技术在进步,维保还是按照每月两次的要求来。”
但是在王明看来,“如果维保多多益善的话,为什么不规定10天一次或者一周一次,偏偏是15天一次呢?”从业20多年的王明至今没有找到对这个问题权威的解释和依据。 张乐祥也认为,“相关监管部门最好尽早放开这些以时间为基准的维保要求,把基于时间的维保原则转化到基于设备状况或基于风险的维保上来,以鼓励企业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大幅度减少维保的频次,降低维保的人工成本,从而节省社会的劳动资源。”
“也就是要提高维保的针对性和效率。”周伟总结说。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一位负责人2015年7月2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了当前4大电梯安全隐患:制动器问题、门系统问题、平衡系数问题、扶梯使用环境问题。
如孙立新关于“坠梯事故频发的原因与整治”的文章中提到的,除了123部电梯中有8部存在制动力不足问题,国家质检总局抽查的2523台老旧电梯中,“将近三分之一的老旧电梯平衡系数检测项目存在问题”。
“对应于全国360万部电梯总数,6.5%与30%是一个很庞大的数目,大幅降低这两个数字是电梯行业的当务之急。”孙立新写道。
而根据现行的电梯定期检验规则、电梯维保规则,有电梯制动器几何尺寸与状态的检查项目,但没有电梯制动器制动能力的检查项目。
2015年7月22日,在沈阳市一部电梯因制动器制动力不足导致12名乘客受伤的事件发生一周后,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发布了一项《关于加强在用电梯工作制动器安全检查的通知》。
但是从《通知》的内容来看,“加密日常维护保养的频次”、“强化监督检查与定期检验”等,“仍然是缺乏可操作性的泛泛而谈。”周伟评论。
如何科学维保
“目前维保属于微利行业,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频繁维修造成的成本压力会使得维保企业和用户都难以承受。”张乐祥告诉本刊记者。
据他介绍,国际上一般采用的是基于风险或设备状况的预防性维保方式,设备采用了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视和维修专家系统,不但维修次数大大降低,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也可以大大提高。 “目前这方面的技术是成熟的并且成本很低,在国内作为产品标准配置大规模使用是没有问题的。”张乐祥说。
“我们除了有全球统一的维保质量标准和流程、严格的培训机制等内容,还有网络化的维保运营管理工具,如VIEW系统(对方说没有具体的中文名称)、客户门户网站、GIS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解释:有全称,但是没有官方中文名称)等,形成了覆盖全方面的维保体系。” 德国蒂森克虏伯电梯(中国)市场总监杨隽一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日立电梯公司也回复《瞭望东方周刊》称,“对于电梯售后保养,日立电梯依托云系统和大数据平台,结合MUG电梯保养计划(Maintenance Up Grade,通过互联网实现全国电梯用户的统一管理)、电梯服务支援系统、Ele-Cloud移动终端等信息化技术,对电梯产品进行全面的跟踪与维护。通过构建电梯遥监系统,运用大数据的技术收集电梯的运行情况,对已预警的部件提前采取妥善及时的维保措施,打破电梯原有的先发现故障后维修的传统维保方式,使安全隐患在事故前就被消除,确保电梯长期稳定地运行。”
采用基于风险或设备状况的维保会促使企业提高设备本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减少设备的维修次数和成本。
但是,张乐祥始终认为,维保对于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十分重要,但维保不应是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应该在技术和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需要人为操作的维保工作,而将重点放在产品本身品质的提升上。
遗憾的是,直到今天公众接收到的主要信息仍然是“电梯安全隐患主要在维保”或者“如何正确乘梯”、“如何自救”的保命口诀。而电梯本身的设计和制造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却鲜有追问和解答。
“实际上,根据欧洲的经验,每在设备制造环节多投入1欧元,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就减少10欧元以上的维修成本,社会效益显著。”张乐祥告诉本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