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招待所旁的巨兽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7060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文心,江湖上人称张大旗,1989年生于安徽合肥。2014年4月,凭一组《五夜,水族馆》入选三影堂摄影奖。这组照片合有20张,分五组,每组三数张不等。乍看之下,很飘忽,还有某种疏离感。有趣的,是她在照片之外,又辅以五篇短写,合讲了五夜的故事。依她,其中的第一和第五组是真实的,其他三组则为虚构。这种呈现方式,确实吸睛,她显然是一个会玩的人。就像她一直想要做的,要去创造一些没有人创造过的东西。
  我所知的大多艺术摄影创作者,多惜墨。报道摄影一类,文字则多是一种注脚。其他,如时人熟知的荒木经惟,在他的“私摄影”里,不乏日记之类,文多大白话。文心这两年来尝试的,是另一种结合方式。在她的新系列《瀑布招待所旁的巨兽》里,也采用了。对这种结合,在之前《城市画报》刊的一个访谈里,文心曾说:“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觉得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讲故事应该是完全自由的。在《五夜,水族馆》这个故事里,文字是必要的。我的文字并非作为图片的注释而存在,我在《五夜,水族馆》的碎片化的文字故事里使用了极强的视觉型语言,它们成为了隐形的照片和悠悠的背景音。我选人《五夜,水族馆》中的五篇短文都似真似幻,它们不会给观者灌输整个故事的某个统一性的意义,而是会让观者在试图阐释整个故事时多了一重不确定性。”
  对她,这种不确定性,正是好玩之处。恰如她喜欢的许多作家,如卡尔维诺,如骆以军等,他们的写作,常常怀疑世界的真实,并重新定义它。或是从小生活在城市,文心对所谓的田园生活并无兴趣。她的世界,更多的指向城市。在五夜系列,即是合肥和旧金山两城。虽然照片不尽是在这两地拍摄的。
  合肥是她的老家。她说:“我是出生在这个无聊的城市,并居住了17年的人。这是个不怎么聪明的地方,外表尚好,细节却都一塌糊涂,不加注意的话,很容易被传染上随便应付的毛病。”她想逃离。小时她就想往的,是西方的城,更美的。日后,她到了旧金山,一刹仿觉来到了多年梦想之地,十分称心。算不得吊诡的是,这里过于温和的天气,呆久了也未免令人厌倦,而不由她想念起老家的粗糙来。往返于两个国家之间,一处有一处的沮丧,简直无处逃遁。她说,觉得自己像是困在水缸里的鱼。有一点点自在的空间,日子还算安好,但始终无法痛快地游于江河湖海之中。
  水缸再大一点,也就是一个水族馆而已。是的,水族馆,她找到了一个好玩的隐喻。平常的人,大多难直接潜入海洋看鱼,弥补的方式之一,是选择到水族馆观赏。水族馆是一种奇怪的存在,它模拟了海洋,像是真实的,又是虚构的,有一种暖昧在。这其实很像催眠中的状态,难说是梦是醒。借此,文心将之扩展为记忆和幻想的交接地带。
  在她的照片里,片中的场地,是一切上演之处。依她自己的话说,是“在这水族馆中,故事是水族箱标签,人们是鱼儿,城市景观则变成了水族箱里的微型雕塑。”时空有了,鱼要怎么找呢?这些鱼,不是她自己,更多的是她遇见的人,过往的,梦里的。她的拍摄方法,是先列出一张角色清单,而后在生活找寻对的人来演。怎么找的,她给我讲了几个例子,“比如有一个男人,郁郁寡欢,刚离了婚,很想拍他,他的身体。比如有一个女孩,名字跟我一模一样,脸上长很多青春痘,我就想到我以前的生活,然后我就拍她。”以此,她拍下的,还是自己的心绪。
  文心拍摄时所使用的相机,是宾得67,出来的效果颇为精细。看得到,这些人物照片多是在室内所拍,做成灯箱展览后,尤有一种类似于水族馆的幽闭感。这成了整组片子的一个基调。而据说鱼是光溜溜的,她的人物,亦多裸露。背后,原有她对人之身体的好奇。她说,“陌生人就像是一块陌生的疆土”。认识新的陌生人,如此就等于一趟未知的旅程。她说,也许是因为内心怯懦,所以更去追求勇敢。
  这种好奇,同于冒险。日常太平淡了,对她是尚不堪承受的,必要去搅动一番才甘愿。她常常的憋着一股劲在走,颇有野性在。很好的,这样生活,新鲜,带劲。只是这种往前往前的节奏,也是遗忘产生的节奏。她常说,要趁忘记前,赶紧做,过了,怕就做不出来。
  五夜系列的拍摄之初,始点即是回忆,“回忆我22岁之前的生活,情结、欲望、失落”。这个时段,大抵即是她尚未出国之前的生活了。与大多拍摄原乡情结的摄影师不同,文心对此兴趣很寡淡。家人之间的亲密感之类,也不甚吸引她。她说,“我想创作一种虚构的叙事,哪怕拍家里人,也是将他们当作一种角色,而不是拍他们的生活。”
  她的拍摄,却是从家人开始的。一开始是自己的母亲,而后有奶奶,亲戚等,前后拍了一千多张。最后用的,不过是一张,就是第一夜里,那张躺在浴缸里的妈妈。就这样慢慢地拍着,前后拍了一年多。以仍在中美之间往返,一些对异乡、他国的幻想元素,也加入了进来。在随后的几夜里,多少可见。与它们相对的,就是文心对过时东西甚至制度的缅怀,对曾经历时代的感念。
  她说:“我从小长大,慢慢抛弃一种制度,来迎接另一种制度,其实是有一些健忘的。我在里面埋藏了很多以前制度的一些生活的一些因素。”譬如熊男,文心说他代表的,是过时的东西,无用,但动人。就像一个人的不堪、脆弱、虚伪,亦是动人之处。我也很难说清这背后的所指,究竟有什么,毕竟所有的隐喻,都有言不及义之处。但不管如何,我却以为这个故事是五篇里最好的。为什么呢?或就是因了那种无用感,那种不知如何适从是好的东西。
  我试图多一点理解这组照片,但隔阂还是始终在。这组片子,仍给我一种血气不畅的感觉,有拧结在。她自己对此,似乎是清明的,自承这是一段“充满密闭感却又可随心绪无限延伸,看似亲密却又内在冷感的时光”。挡住我的,大概就是这种密闭感。但又显然的,你可感受到她的照片有张扬之处。这种看似的分裂,糅在一起,化成一种内在的躁动,一种偷偷的狂野。而这,跟她的成长难分开。以时下流行的话说,跟她的原生家庭有关。
  文心回忆她的童年说:“我爸是完全放任我,很自由,每天带我出去玩儿,经常带我公路旅行之类的。我妈就是完全把我锁在家里,让我变成乖乖女,什么都不做,每天听她的。”是这样交杂地生活了好多年,她因此而对整个生活感到了很多的怀疑。但她又是内向的,找寻出口的结果就演变成一场场自我催眠,以此来告诉自己生活的意义。而这预示着:生活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创造的。
  她接下的一段话,在我看来,很可拿来理解她的创作方式。她说:“既然这样,那我不如虚假到底,因为没有真实啊。我就创造虚假的故事,充满虚情假意,反而创造出一种真实。因为虚假到底了,创造了虚假的美丽与情节,而你在阅读这些故事时,你的思绪是清空的,达到了一种真实。看故事就是用故事里人物的生活替换自己生活,交谈、看电影都是。所以我喜欢虚构东西,创造从不曾存在,也永远不可能存在的。”
  这让我想起她说自己做决定时的出发点,是人只活一次,干嘛那么弱?!所以即便虚假,也要彻底。世界的运转是远而逝,逝而返的,这样走过了头,反触摸到了一种真实。她就走在这种自我反动里,很多乐趣,也很丰盛。不过这样做,并不是全没有后遗症的,之一就是到现在还有点抗拒现实生活,会恐惧太现实的东西。
  把这放到摄影里,就成了“我不喜欢拍太明确的照片,我觉得单纯依靠照片叙事会让照片负担太重,不够理想。我喜欢照片很散,很含蓄,充满隐喻。我埋了很多意义在照片里,但不告诉别人。这也是在生活里寻找意义的一种方式。”如此,也可理解她的迂曲了。
  究竟是些什么意义,于我倒是不重要的了。在跟她实在不算多的聊天里,能感受到她是一个很倔强的人。她的反叛,她的创作背后,其实是很真性情的底子。看着她在成长,在做新作,我知道她还会更强悍。如此,要祝福的。
  末了,她说不妨想象下,你自己身处的水族馆是什么样的。我笑,不答。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第一家拍卖公司“嘉德拍卖”的老板,同时也是泰康保险公司老板的陈东升出资1.2亿元,为其母校武汉大学捐建了一座万林艺术博物馆。2015年5月9日正式开馆,同时举办“聚变:193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展览。  陈东升远见卓识,开中国企业收藏当代艺术、支持当代艺术发展的先河。一方面,泰康收藏从一开始就将理性化、体系化、学术性作为目标,以收藏作为梳理历史、书写历史,从而再造现实
期刊
摄影作品的结集出版从来就是摄影者创作生涯的纪念碑。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摄影书,除了作品集,从摄影史早期的照片贴册,到传统洗印时期延续到现在的家庭相簿,从配合摄影展览制作的图录,到摄影家的手工书等等,书就是照片天然的展现方式。  摄影书就是阅读者手中的摄影画廊。在阅读者与作品近乎无间的观看、翻阅过程中,照片与照片之间,照片与阅读者之间演化出伴随着时间流动而不断成长的内在关联。在自媒体时代,当影像在互联
期刊
优秀的综合像质及操控性能,是尼康D810最大的特点,该机取消了光学低通滤镜,并使用了在尼康D4S上受到好评的EXPEED 4影像处理器,因而在像质上有了明显进步。而全新的调焦系统和机身模具,则使得该机的操控性能和把持舒适性以及环境适应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综合像质  D810拥有3535万有效像素,能够胜任绝大多数专业摄影师在影像放大印制时对像质的要求。由于取消了低通滤镜,其像质细腻程度较之D
期刊
PARIS PHOTO的巴黎国际照片展销博览会,自2013年4月从欧洲首闯美国,便选择落脚在世界娱乐中心的好莱坞,插足洛杉矶搞出其第一个美国版展销博览会Paris PhotoLA,到2015年已经是第三个年头。  2015年的Paris Photo LA气若长虹,共有来自世界17个国家的79个画廊和摄影媒体等机构,携参展艺术家265名共襄盛会。5月1日至3日的洛杉矶周末风和日丽,中黄底色的Pari
期刊
每个人都有一段或几段难忘的记忆,不论记忆中的故事怎样,我们都会将记忆安置在一个场景里。青年摄影师黄奔则将记忆定格在曾经居住的故乡场景里,通过画面中所展示的空间、物件我们似乎也慢慢想起了曾经的往事。  问:你所拍摄的场景是按自己的回忆布置的,还是真实的场景?  答:这些都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场景,我并没有去改变它的原貌,只是进行了一次记录与传达。不过,从另外一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不是最初的那个场景了,因
期刊
阅览海波的照片,如读古风词令,语句简约,意境浩渺。王国维《人间词话》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海波的影像神髓,看是实景实物,实为情感所悟。悟得个中三昧,端的是历练过看山看水的那几重境界。  以视觉语言纾解心中块垒,海波的影像抒发的尽是其经世之感怀,点点滴滴皆出自一个人对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海波的创作成果,每每被归之于“当代艺术”,而这个范畴莫测的概念术语,往往又被名之曰“观念艺术”。将所谓的“
期刊
苏查的大名,是苏杰浩,我们都不习惯叫。从认识时,他就常常一个人开一辆车,去各地拍照,人却是很安静的。及看到照片,知他内里有一个诗的世界,丰而茂。  2014年夏天,苏杰浩在洛杉矶做了一个展,名为“寻找家园”。这是他目下所有摄影的落点。他说:“透过探索现实与记忆,我想理解的是‘家园’的意义,并试图与之重新建立起联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寻求某种归属感或慰藉。”  这样一种找寻,却是如何开始的?所有的憧憬
期刊
4月11日,由中共仪征市委、仪征市人民政府、《中国摄影》杂志社、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主办,中共仪征市委宣传部、扬州市文联承办,扬州市摄影家协会、仪征市文联协办的“多彩仪征”——“中国扬州·烟花三月·光影周”活动在扬州拉开序幕。  据悉,此次摄影活动结合扬州茶文化节活动,整整持续一周。4月18日,在仪征盛成广场举行了活动的开镜仪式。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摄影家协会主席沈遥,扬州市文联主席刘俊等出席活动并讲话
期刊
1985年,美能达推出世界首款一体化设计的自动调焦相机a7000,真正开启了摄影的AF(Auto Focus,自动调焦)时代。但是长期以来,自动调焦系统似乎是日本摄影器材公司的“专利”,直到2002年德国产的禄来6008AF系统问世。2014年,中国摄影器材厂商永诺发布了中国品牌的第一款自动调焦镜头——永诺50ram f/1.4,宣告中国品牌首次进入自动调焦时代。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永诺50mm
期刊
本刊在2015年第8期刊登了王瑞先生的《数码影像之风声水起》,文章阐述了Photoshop的来历以及该软件对于摄影创意的巨大作用;作者在本文中则将影像处理比作一把双刃剑,并结合国内外诸多"Ps风波",探讨了影像的真实性与欺骗性等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