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2日-8月17日,受今年副热带高压北抬影响,上海在短短27天内,史无前例地连续遭受4次台风的袭击,其中2018年第10号台风“安比”、第12号台风“云雀”和第18号台风“温比亚”相继直接登陆上海,在登陆次数、频率方面,都创下了上海有气象历史以来的新纪录,给上海城市安全运行带来了严峻考验。
众志成城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防总的科学指导下,各区、各部门、各单位众志成城、戮力同心,成功经受住了4次台风的严峻考验,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安全。
领导重视、靠前指挥。据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台风影响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自始自终对防御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李强书记多次致电市防汛指挥部,2次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了解台风最新情况和防御措施落实情况,并提出明确要求;应勇市长多次召开市防汛指挥部会议,专题部署防御工作;时光辉副市长、黄融副秘书长全程坐镇指挥台风防御工作;尹弘、陈寅、诸葛宇杰、翁铁慧、许昆林、彭沉雷等市领导高度关注台风防御工作,并分赴各区督导防台工作。国家防总全力支持上海防台防汛工作,多次派工作组来沪指导各项防御工作落实。
恪尽职守、部署有力。市、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特别是各区政府在组织协调和应急处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台风期间,全市近10万名防汛干部按照李强书记“严肃防汛工作纪律”的要求进岗到位、全天候应急值守,围绕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25万次,妥善转移安置42万人次,全市100台移动排水泵车和100多支排水突击队枕戈待旦,作好抢排准备。解放军和武警部队7000余名官兵整装待命随时作好抢险准备。
广泛动员、全民参与。防御台风过程中,市气象局、市防汛指挥部及时准确发出台风预测、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信息,为全市战前预警、紧急动员赢得主动。同时,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特别是电视、广播、报纸、新媒体,滚动播发台风预警信息和市防汛指挥部编写的安全提示,提醒市民关门、关窗、收物,防止高空坠物伤人,增强市民群众的避险自救意识,减少不必要外出。广大市民群众也给予了积极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体现出了上海市民的良好素质。广大新闻记者深入一线,进行全程跟踪采访,发出了大量及时、生动的新闻报道。
薄弱环节不少 体制机制尚待理顺
尽管本市成功抵御了4次台风的侵袭,未发生因台风、暴雨等灾害而导致的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事故,实现了“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目标,城市运行总体平稳有序,但反思4次防御台风的过程,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容易产生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近年来,本市汛情总体平稳,一直没有出现严重的汛情和灾情,很多新上任的防汛干部还没有经受过最现实、最直接的考验,也没有经历过类似2013年台风“菲特”风、暴、潮、洪“四碰头”的严峻局面,对台风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对部署的防御工作在落实上存在一定差距,部分还产生了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从而造成了部分单位存在执行上级指令不迅速、不全面等问题,因此在责任落实方面急需进一步加以夯实。
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理顺。此次台风的防御过程中出现了信息传递沟通不及时的情况。比如,部分区的分区预警响应结束后,市交通委没能及时收到解除应急响应的指令,致使部分区的高速限行解除时间大大滞后于应急响应终止时间。部分单位由于体制机制问题导致指挥调度存在困难的情况,也给灾情报送的及时准确造成影响。比如迪士尼国际旅游度假区、上实集团崇明相关单位、临港集团等游离于常规的联系范围以外,正常程序的指挥命令接收不到,有关动态或灾情也无法第一时间报送至市防汛指挥部,影响防汛防台指挥决策。
灾情报送机制还需进一步强化。存在数据报送不及时,市、区口径不一致,数据不准确等问题,特别是各区人员转移安置、船只进港避风、树木倒伏、广告牌坠落、农田受淹等数据,各区、各部门视频上报的与市防汛指挥部汇总呈报领导的存在差距。
海塘专用岸段存在安全隐患。本市尚有86.1公里专用岸段未达标,部分海塘外坡栅栏板破损、外平台块体下沉,主体结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督促各专用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及时开展海塘达标建设,尽快消除防汛安全隐患。
消除高空坠物风险刻不容缓。在台风“摩羯”影响期间,黄浦区南京东路一商店店招在无风无雨状态下突然意外脱落,当场砸到过路群众,导致3人死亡6人受伤。如何规范建筑幕墙、广告设施、店招店牌、施工塔吊、空调外挂机等高空构筑物、悬挂物特别是广告设施和店招店牌的管理,及时消除隐患,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城镇排水建设标准需进一步提升。台风带来的短时强降雨,导致部分排水薄弱点出现一定的积水现象。目前中心城区排水标准基本为1年一遇,标准仍然很低;郊区城镇化地区雨水排水设施建设进度滞后于城镇化进程。下一步应尽快将中心城区排水标准全面提高至5年一遇,并逐步提升郊区排水标准。
下立交设施仍需加大改造力度。近年来,在路政部门和各区的大力推进下,本市已经完成了一批严重积水下立交的改造,但易积水的下立交仍有45座,其中12座在台风影响本市期间发生了积水。
人员撤离转移工作有待完善。台风期间发现部分区人员转移之后,被转移地区并未落實禁行标志,也无专人进行看守,导致其他人员和车辆仍然可以随意进入沿海地区,进而造成极大的安全风险,撤离转移工作中诸如此类的细节仍需不断完善和加强。
抓落实促整改 尽快补齐短板
针对防抗4次台风过程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相关部门今后要加快推进灾后薄弱环节整改,全力以赴尽快补齐防汛防台短板,着力保障防汛防台安全。
抓好责任落实,加强督查指导。进一步发挥市防汛指挥部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灾时指挥调度和信息发布,确保全市防汛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协同配合、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同时加强对基层防汛防台工作的指导和督查,进一步指导规范各区、各单位作好灾情统计报送,持续对值守情况开展检查和抽查,严肃防汛责任和纪律。深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防台责任制。加大对防汛责任人的培训,提高应对处置能力。完善防汛防台责任追究制度。 加快专用岸段建设。加快推进本市海塘专用岸段的达标建设,由市防汛指挥部和市河长办牵头成立工作组开展达标建设专项督查,督促专用岸段单位尽快落实资金,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尽快完成海塘达标建设。
完善设施体系。抓好中小河道治理、水库除险加固、易积水点排水能力建设、基层防汛预警能力建设等工作,尽快补齐防汛基础设施短板,全力保障防汛安全,全面提升防台能力。
完善信息传递。针对部门沟通不及时问题,开展相关部门意见征询,形成意见清单,根据意见清单进一步优化市防汛指挥信息传递发布流程,补齐信息不对称短板。针对信息准确性问题,建立“市区街镇村居”联络员制度,定岗定人,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交叉审稿制度,提高稿件准确性。
完善应急处置。加强防汛、气象部门的沟通协调,特别是作好业务部门的及时会商,不断提升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充分发挥全市防汛排水应急抢险队伍和移动泵车的作用,快速处置道路、小区积水等各类突发险情和灾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城市正常运行。
完善社会动员。指导各区不断完善基层防汛防台方案预案体系,明确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和风险隐患,细化转移避险方案,强化培训和演练。加强防汛宣传,完善信息发布制度,正确引导媒体;加强防灾避险知识普及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宣传“风暴潮洪”的危害程度和避险措施,提高群众防灾自救能力。加强基层防汛防台应急队伍建设;及时补充消耗的物资器材。
相关链接
“安比”
首个袭击上海的台风是第10号台风“安比”,于7月22日12时30分,在崇明区东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10级,强度为强热带风暴级,是1949年以来第三个直接登陆上海的台风。由于该台风结构松散且不对称,其所带来的降雨主要集中在浦东新区和崇明区,沿江沿海地区没有出现超警戒的水位。全市紧急撤离转移并妥善安置19.29万人,近2000余艘船只进港避风;19条道路短时积水,1.8万棵树木倒伏,2.09万亩农作物受灾,50条电力线路受损。
“云雀”
第12号台风“云雀”是继“安比”之后半个月内第二个登陆上海的台风,于8月3日10时30分在金山区沿海登陆,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力9级,强度为热带风暴级。受“云雀”台风直接影响,8月2日夜里起上海地区出现明显的风雨天气,沿江沿海高潮位均低于警戒水位,仅黄浦江上游、支流及边界部分出现超警戒水位。全市紧急撤离转移并妥善安置15.14万人,2559艘船只进港避风;57条道路短时积水,14户居民住宅进水,1709棵树木倒伏,4462亩农作物受淹,6块店招店牌坠落,2条电力线路受损。
“摩羯”
第14号台风“摩羯”于8月12日23时35分在浙江温岭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10级,强度为强热带风暴级,是4次之中惟一没有在上海地区登陆的台风,但本市仍然出现了明显的风雨天气,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黄浦江干流、长江口、杭州湾潮位全线超警戒。全市紧急撤离转移并妥善安置17213人,2813艘船只进港避风;38条道路短時积水,157棵树木倒伏,6条电力线路受损。
“温比亚”
第18号台风“温比亚”成为了今年第三个直接在上海地区登陆的台风,于8月17日4时05分前后在浦东新区南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9级,强度为热带风暴级。受“温比亚”影响,本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由于天文潮位整体不高,仅部分站点出现超警戒水位。98条道路短时积水,12处下立交积水,16346棵树木倒伏,3900亩农作物受淹,70条电力线路受损。
众志成城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防总的科学指导下,各区、各部门、各单位众志成城、戮力同心,成功经受住了4次台风的严峻考验,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安全。
领导重视、靠前指挥。据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台风影响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自始自终对防御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李强书记多次致电市防汛指挥部,2次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了解台风最新情况和防御措施落实情况,并提出明确要求;应勇市长多次召开市防汛指挥部会议,专题部署防御工作;时光辉副市长、黄融副秘书长全程坐镇指挥台风防御工作;尹弘、陈寅、诸葛宇杰、翁铁慧、许昆林、彭沉雷等市领导高度关注台风防御工作,并分赴各区督导防台工作。国家防总全力支持上海防台防汛工作,多次派工作组来沪指导各项防御工作落实。
恪尽职守、部署有力。市、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特别是各区政府在组织协调和应急处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台风期间,全市近10万名防汛干部按照李强书记“严肃防汛工作纪律”的要求进岗到位、全天候应急值守,围绕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25万次,妥善转移安置42万人次,全市100台移动排水泵车和100多支排水突击队枕戈待旦,作好抢排准备。解放军和武警部队7000余名官兵整装待命随时作好抢险准备。
广泛动员、全民参与。防御台风过程中,市气象局、市防汛指挥部及时准确发出台风预测、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信息,为全市战前预警、紧急动员赢得主动。同时,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特别是电视、广播、报纸、新媒体,滚动播发台风预警信息和市防汛指挥部编写的安全提示,提醒市民关门、关窗、收物,防止高空坠物伤人,增强市民群众的避险自救意识,减少不必要外出。广大市民群众也给予了积极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体现出了上海市民的良好素质。广大新闻记者深入一线,进行全程跟踪采访,发出了大量及时、生动的新闻报道。
薄弱环节不少 体制机制尚待理顺
尽管本市成功抵御了4次台风的侵袭,未发生因台风、暴雨等灾害而导致的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事故,实现了“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目标,城市运行总体平稳有序,但反思4次防御台风的过程,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容易产生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近年来,本市汛情总体平稳,一直没有出现严重的汛情和灾情,很多新上任的防汛干部还没有经受过最现实、最直接的考验,也没有经历过类似2013年台风“菲特”风、暴、潮、洪“四碰头”的严峻局面,对台风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对部署的防御工作在落实上存在一定差距,部分还产生了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从而造成了部分单位存在执行上级指令不迅速、不全面等问题,因此在责任落实方面急需进一步加以夯实。
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理顺。此次台风的防御过程中出现了信息传递沟通不及时的情况。比如,部分区的分区预警响应结束后,市交通委没能及时收到解除应急响应的指令,致使部分区的高速限行解除时间大大滞后于应急响应终止时间。部分单位由于体制机制问题导致指挥调度存在困难的情况,也给灾情报送的及时准确造成影响。比如迪士尼国际旅游度假区、上实集团崇明相关单位、临港集团等游离于常规的联系范围以外,正常程序的指挥命令接收不到,有关动态或灾情也无法第一时间报送至市防汛指挥部,影响防汛防台指挥决策。
灾情报送机制还需进一步强化。存在数据报送不及时,市、区口径不一致,数据不准确等问题,特别是各区人员转移安置、船只进港避风、树木倒伏、广告牌坠落、农田受淹等数据,各区、各部门视频上报的与市防汛指挥部汇总呈报领导的存在差距。
海塘专用岸段存在安全隐患。本市尚有86.1公里专用岸段未达标,部分海塘外坡栅栏板破损、外平台块体下沉,主体结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督促各专用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及时开展海塘达标建设,尽快消除防汛安全隐患。
消除高空坠物风险刻不容缓。在台风“摩羯”影响期间,黄浦区南京东路一商店店招在无风无雨状态下突然意外脱落,当场砸到过路群众,导致3人死亡6人受伤。如何规范建筑幕墙、广告设施、店招店牌、施工塔吊、空调外挂机等高空构筑物、悬挂物特别是广告设施和店招店牌的管理,及时消除隐患,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城镇排水建设标准需进一步提升。台风带来的短时强降雨,导致部分排水薄弱点出现一定的积水现象。目前中心城区排水标准基本为1年一遇,标准仍然很低;郊区城镇化地区雨水排水设施建设进度滞后于城镇化进程。下一步应尽快将中心城区排水标准全面提高至5年一遇,并逐步提升郊区排水标准。
下立交设施仍需加大改造力度。近年来,在路政部门和各区的大力推进下,本市已经完成了一批严重积水下立交的改造,但易积水的下立交仍有45座,其中12座在台风影响本市期间发生了积水。
人员撤离转移工作有待完善。台风期间发现部分区人员转移之后,被转移地区并未落實禁行标志,也无专人进行看守,导致其他人员和车辆仍然可以随意进入沿海地区,进而造成极大的安全风险,撤离转移工作中诸如此类的细节仍需不断完善和加强。
抓落实促整改 尽快补齐短板
针对防抗4次台风过程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相关部门今后要加快推进灾后薄弱环节整改,全力以赴尽快补齐防汛防台短板,着力保障防汛防台安全。
抓好责任落实,加强督查指导。进一步发挥市防汛指挥部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灾时指挥调度和信息发布,确保全市防汛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协同配合、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同时加强对基层防汛防台工作的指导和督查,进一步指导规范各区、各单位作好灾情统计报送,持续对值守情况开展检查和抽查,严肃防汛责任和纪律。深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防台责任制。加大对防汛责任人的培训,提高应对处置能力。完善防汛防台责任追究制度。 加快专用岸段建设。加快推进本市海塘专用岸段的达标建设,由市防汛指挥部和市河长办牵头成立工作组开展达标建设专项督查,督促专用岸段单位尽快落实资金,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尽快完成海塘达标建设。
完善设施体系。抓好中小河道治理、水库除险加固、易积水点排水能力建设、基层防汛预警能力建设等工作,尽快补齐防汛基础设施短板,全力保障防汛安全,全面提升防台能力。
完善信息传递。针对部门沟通不及时问题,开展相关部门意见征询,形成意见清单,根据意见清单进一步优化市防汛指挥信息传递发布流程,补齐信息不对称短板。针对信息准确性问题,建立“市区街镇村居”联络员制度,定岗定人,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交叉审稿制度,提高稿件准确性。
完善应急处置。加强防汛、气象部门的沟通协调,特别是作好业务部门的及时会商,不断提升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充分发挥全市防汛排水应急抢险队伍和移动泵车的作用,快速处置道路、小区积水等各类突发险情和灾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城市正常运行。
完善社会动员。指导各区不断完善基层防汛防台方案预案体系,明确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和风险隐患,细化转移避险方案,强化培训和演练。加强防汛宣传,完善信息发布制度,正确引导媒体;加强防灾避险知识普及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宣传“风暴潮洪”的危害程度和避险措施,提高群众防灾自救能力。加强基层防汛防台应急队伍建设;及时补充消耗的物资器材。
相关链接
“安比”
首个袭击上海的台风是第10号台风“安比”,于7月22日12时30分,在崇明区东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10级,强度为强热带风暴级,是1949年以来第三个直接登陆上海的台风。由于该台风结构松散且不对称,其所带来的降雨主要集中在浦东新区和崇明区,沿江沿海地区没有出现超警戒的水位。全市紧急撤离转移并妥善安置19.29万人,近2000余艘船只进港避风;19条道路短时积水,1.8万棵树木倒伏,2.09万亩农作物受灾,50条电力线路受损。
“云雀”
第12号台风“云雀”是继“安比”之后半个月内第二个登陆上海的台风,于8月3日10时30分在金山区沿海登陆,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力9级,强度为热带风暴级。受“云雀”台风直接影响,8月2日夜里起上海地区出现明显的风雨天气,沿江沿海高潮位均低于警戒水位,仅黄浦江上游、支流及边界部分出现超警戒水位。全市紧急撤离转移并妥善安置15.14万人,2559艘船只进港避风;57条道路短时积水,14户居民住宅进水,1709棵树木倒伏,4462亩农作物受淹,6块店招店牌坠落,2条电力线路受损。
“摩羯”
第14号台风“摩羯”于8月12日23时35分在浙江温岭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10级,强度为强热带风暴级,是4次之中惟一没有在上海地区登陆的台风,但本市仍然出现了明显的风雨天气,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黄浦江干流、长江口、杭州湾潮位全线超警戒。全市紧急撤离转移并妥善安置17213人,2813艘船只进港避风;38条道路短時积水,157棵树木倒伏,6条电力线路受损。
“温比亚”
第18号台风“温比亚”成为了今年第三个直接在上海地区登陆的台风,于8月17日4时05分前后在浦东新区南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9级,强度为热带风暴级。受“温比亚”影响,本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由于天文潮位整体不高,仅部分站点出现超警戒水位。98条道路短时积水,12处下立交积水,16346棵树木倒伏,3900亩农作物受淹,70条电力线路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