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你是自由的。这种自由感其实是一种轻松感,你无需小心谨慎说什么话,也无需刻意把一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你是安全的。
这种轻松还表现在,你在对方那里,可以节省下好多心眼。再也不用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你可以撕下伪装,可以城门四开。总之,与舒服的人在一起,你不用绷着,你只需为自己活就足够了。人生的好多疲惫,其实都沦陷在心眼那里。如果与一个人相处,你累垮了,不是对方心眼太多,就是你需要拿出太多心眼对付。干活累不死人,但繁密的心眼可以把人拖垮。
生活中,能与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是一种造化。造化的意思是,彼此的相逢,是一种意外。意外的意思是,这样的人很难得,另一层意思是,一旦拥有,必须要格外珍惜。问题是,在舒服的人那里,我们有时候表现得太无所顾忌。人性,往往有着天然的骄纵,你要是随意,他就敢给你随便。所以,不用担心说错话办错事,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说话,可以随便做事。也就是说,没心眼不能最后变成缺心眼。最好的相处,依然出自彼此合适的尊重。缺乏尊重的相处,无论曾经多合适,最终都会相处不来。
你需要怎样的尊重,就给别人怎样的尊重。就像你怎么宽容别人,也会得到别人对等的宽容一样。
如果一直遇不上一个舒服的人,也许你本身就并不让人舒服。人总是苛责別人容易,反观自己很难。你自私,就不能要求别人无私对你。你锱铢必较,绝换不来别人对你的宽容大度。
有些造化看似从天而降,其实还是源自个人的修行。你总是遇上好人,必然是自己修到了春风化雨。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人世间的好,是一颗心与另一颗心换来的。没有那么多无缘无故,只有彼此以心交付的绵长回响。
当然,无论彼此有多好,最好各自还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不黏合,不依附,不羁绊。好到一塌糊涂,是对交往的一种巨大伤害。不必为取悦别人,而成为另一个自己,纡尊降贵本身就是一件委曲求全的事。当一个人为相处而刻意为他人去做什么的时候,已然不舒服了。
生活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就是身心愉悦的质量。与他人能相处两不厌,相看两不烦,除了有共同的审美,一定还有必然的人性的共鸣。但生活不会安排那么多心仪的人降临到自我的世界里。自古赏心只有三两枝,熙来攘往的,更多是为利益而结合的人。利益的好处是可以一拍即合,利益的坏处是也可以一拍两散。所以,有些亲昵不经推敲,有些结合不值得艳羡。好好活自己,活到宽广而温暖,然后遇到一个相似的好人,我觉得就是好运了。
宇宙可以浩瀚无穷,每个人却只有短短的几十载。与温暖而善良的人相携前行,让每个日子赏心悦目,便是全部。选自《请原谅生活对你的所有刁难》
我是一个蛮喜欢阅读的人,从小就开始读书,后来有幸进了北京大学,大学四年整个宿舍基本上比的就是谁读了什么书,很少会去比谁找了什么女朋友,因为当时反正也找不着。
非常庆幸我在做公司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我读到好书会不自觉写书评,写完书评就会发到媒体上,让更多人分享我的读书感悟。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一年翻阅一百多本书,认真读的书达到十几本到二十本。读书量还是蛮大的,非常杂,主要依据两条线。
一条线是所谓无用的书籍,归入精神享受类的书籍,不是指导你的日常生活,不是菜谱,也不是告诉你一个工具如何使用,也不是告诉你这个企业是如何管的,这种书籍对我的吸引力非常大。因为我是北大文科出身,喜欢读历史、哲学、文化之类的书,包括现在年轻人的网络小说、网络诗歌散文,也都是我阅读的方向。
第二条线是有用的书,对我来说有用的书,某种意义上是能够指导我把教育行业和产业做得更好的书。这一类书包括科技类的作品,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哪个行业都不能离开科技。从李彦宏的《智能革命》到吴军的《智能时代》、李开复的《人工智能》都是我阅读的书籍,包括现代企业管理、能源管理、领导力等书籍。
我的阅读习惯有三个方面:
这种轻松还表现在,你在对方那里,可以节省下好多心眼。再也不用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你可以撕下伪装,可以城门四开。总之,与舒服的人在一起,你不用绷着,你只需为自己活就足够了。人生的好多疲惫,其实都沦陷在心眼那里。如果与一个人相处,你累垮了,不是对方心眼太多,就是你需要拿出太多心眼对付。干活累不死人,但繁密的心眼可以把人拖垮。
生活中,能与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是一种造化。造化的意思是,彼此的相逢,是一种意外。意外的意思是,这样的人很难得,另一层意思是,一旦拥有,必须要格外珍惜。问题是,在舒服的人那里,我们有时候表现得太无所顾忌。人性,往往有着天然的骄纵,你要是随意,他就敢给你随便。所以,不用担心说错话办错事,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说话,可以随便做事。也就是说,没心眼不能最后变成缺心眼。最好的相处,依然出自彼此合适的尊重。缺乏尊重的相处,无论曾经多合适,最终都会相处不来。
你需要怎样的尊重,就给别人怎样的尊重。就像你怎么宽容别人,也会得到别人对等的宽容一样。
如果一直遇不上一个舒服的人,也许你本身就并不让人舒服。人总是苛责別人容易,反观自己很难。你自私,就不能要求别人无私对你。你锱铢必较,绝换不来别人对你的宽容大度。
有些造化看似从天而降,其实还是源自个人的修行。你总是遇上好人,必然是自己修到了春风化雨。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人世间的好,是一颗心与另一颗心换来的。没有那么多无缘无故,只有彼此以心交付的绵长回响。
当然,无论彼此有多好,最好各自还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不黏合,不依附,不羁绊。好到一塌糊涂,是对交往的一种巨大伤害。不必为取悦别人,而成为另一个自己,纡尊降贵本身就是一件委曲求全的事。当一个人为相处而刻意为他人去做什么的时候,已然不舒服了。
生活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就是身心愉悦的质量。与他人能相处两不厌,相看两不烦,除了有共同的审美,一定还有必然的人性的共鸣。但生活不会安排那么多心仪的人降临到自我的世界里。自古赏心只有三两枝,熙来攘往的,更多是为利益而结合的人。利益的好处是可以一拍即合,利益的坏处是也可以一拍两散。所以,有些亲昵不经推敲,有些结合不值得艳羡。好好活自己,活到宽广而温暖,然后遇到一个相似的好人,我觉得就是好运了。
宇宙可以浩瀚无穷,每个人却只有短短的几十载。与温暖而善良的人相携前行,让每个日子赏心悦目,便是全部。选自《请原谅生活对你的所有刁难》
我是一个蛮喜欢阅读的人,从小就开始读书,后来有幸进了北京大学,大学四年整个宿舍基本上比的就是谁读了什么书,很少会去比谁找了什么女朋友,因为当时反正也找不着。
非常庆幸我在做公司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我读到好书会不自觉写书评,写完书评就会发到媒体上,让更多人分享我的读书感悟。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一年翻阅一百多本书,认真读的书达到十几本到二十本。读书量还是蛮大的,非常杂,主要依据两条线。
一条线是所谓无用的书籍,归入精神享受类的书籍,不是指导你的日常生活,不是菜谱,也不是告诉你一个工具如何使用,也不是告诉你这个企业是如何管的,这种书籍对我的吸引力非常大。因为我是北大文科出身,喜欢读历史、哲学、文化之类的书,包括现在年轻人的网络小说、网络诗歌散文,也都是我阅读的方向。
第二条线是有用的书,对我来说有用的书,某种意义上是能够指导我把教育行业和产业做得更好的书。这一类书包括科技类的作品,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哪个行业都不能离开科技。从李彦宏的《智能革命》到吴军的《智能时代》、李开复的《人工智能》都是我阅读的书籍,包括现代企业管理、能源管理、领导力等书籍。
我的阅读习惯有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