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起聊聊《摄影之友》

来源 :摄影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lihong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之友》杂志2016年4月刊全新升级!关于这次改版的七嘴八舌不断飘来,并在微信“读者群”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此,我们节选了部分读者对于内容、板块、视觉设计等方面给予的建议与意见,以及他们对杂志不同方面需求的声音。《摄影之友》的全体编辑期待您的声音!
  NEW VERSl0N改版
  全新改版第一期,新版增加了摄影师介绍的比重,我发现目录的子栏目和之前稍微有变化,然而很多内容都有保留,如果仔细观察并没有消失,只不过在另一个栏目里存在。
  收到新的《摄影之友》,内容很棒哦,建议在大众化的同时多点当代的东西,摄影师访谈,作品推荐什么的。即是很棒的内容,也是对当代摄影的梳理。
  好久没这么认真的读一本杂志了,窗外烟雨,静静地一个下午。一直东拍西拍,放下相机,静下心来,才能感受摄影的魅力。
  摄影杂志面对的主流人群为摄影人,攘外必先安内,摄影之友改版就能看出其意。
  无论任何出版物,除内容外,版面设计、开本、纸张都是很重要的。毕竟阅读不仅仅是关于读取的动作,是视觉,触觉,甚至味觉的综合体验。新版刊的厚度重量贴心即满足掌上阅读的书本体验,又Get到很多肌无力的痛点。颜色更加时尚看得出美编是真的用心哦!
  V0lCE呼声
  感觉《摄影之友》介绍世界的太多,而民族的太少。我觉得《摄影之友》要走向世界,更离不开中国传统美学这片土壤。例如,舞蹈家杨丽萍把民族的美通过吃穿住行,通过镜头升格为一道道亮丽的中国风景,而非仅仅局限在舞蹈之中。中国传统文化既博大精深,又根植于大众土壤,摄影的美学与绘画美学相互交织,建议《摄影之友》还可在“民族风”上下些功夫,将传统服饰、节气、农耕、音乐、美术等等民族元素符号融入,寓教于乐,做出中国特色。
  《摄影之友》中的“友”字,我想能再下下功夫。改版后,对于那些把《摄影之友》当做工具书似的读者,可能会渐渐偏移到《影像视觉》。
  习摄三年多,期间《摄影之友》每期都买来看。杂志生存与发展的事给不了什么建议,我更习惯于在纸面上的精彩画面寻找感觉,这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FUTUlRE未来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摄影文化会让他们敬而远之,可对于摄影读者来说,这是一种享受,是精神熏陶的过程。不爱学习的人就算奖学金再高也没用,不爱运动的人就是算自身体型多难看,他都有各种的理由拒绝运动。提高受众群体(非摄影人,即普遍大众)的审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非《摄影之友》之力所能及的。是要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消费水平的提升,才能带动受众群体进—步地接受在艺术上的消费。
  一本杂志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加强读者黏性和坚持高质量内容输出,我觉得好的杂志有审美和专业的引导性,而不是在追踪大众的口味。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探讨三阶梯俯卧位对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 年 1 月至2019 年1 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54 例胃食管反流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
一画一话  《高逸图》,又名《竹林七贤图》,是唐代孙位创作的一幅彩色绢本人物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这幅图所描绘的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的故事,现存的《高逸图》为《竹林七贤图》残卷,图中只剩四贤。  《高逸图》采用早期横卷式结构,四位人物分别列坐于华美的地毯上,动作、情态各具神采,人物之间用芭蕉、菊花、松树、湖石等相隔。其画风在六朝的基础上更趋精巧,开启了五代画法的先路。  画作中最右边的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