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驱动力及县域碳排放时空分布研究r——以河南省为例

来源 :环境科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qst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河南省终端消费为例,利用LDMI因素分解法对碳排放驱动力进行分析.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构建县域降尺度碳排放估算模型,对全省县域碳排放时空分布与演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能源强度为碳排放增长最主要驱动因素,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增长呈负相关关系;第二产业占比、能源强度对碳排放总量解释作用最为明显;从空间分布来看,全省碳排放量中北部高,南部低,整体处于下降趋势,且碳排放和排放强度的差异性逐年降低.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把握产业布局,找到控制碳排放的政策着力点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铊是一种剧毒的重金属元素,微量的铊会对动植物和人类带来危害,合理制定工业废水中铊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控制铊污染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制定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的关键因素是水源地安全保障.以江西省某河流作为预测场景,在枯水期水文条件下,利用二维水质模型分析三种临界情形下废水中的铊排放后对水源地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排污口设置在水源地上游保护区上游范围外,废水中铊排放浓度设定为5μg·L-1时,水源地铊浓度可达到水源地标准限值要求.
过度使用化石燃料导致的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促使中国在未来积极寻求清洁和自给自足的能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氢气因其清洁、丰富、高能量密度和高转化效率的优势而成为一种有前途的替代品.然而,中国要成功的大规模使用氢能,必须克服多个挑战.中国氢能的发展在基础研究、政策体系和示范项目方面具有一定基础,但在政策支持、关键技术、使用成本、基础设施、需求差异、政策标准和公众接受度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最后,将中国与日本和澳大利亚氢能发展的路径策略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氢能后续发展提供支持.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了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