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关系密切相关,刺激相关产业经济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了企业的总成本;扩大了企业的市场经营范围,促进区域内经济合作;促进城市经济均衡发展;影响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定位等。总之,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各城市应通过合理规划交通基础设施,推进城市经济现代化发展。文章以交通建设为切入点,浅析周口市交通教学资源开发研究。
关键词:交通条件;城市发展;教学研究;周口市
引言
周口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东南部,地处沙河、颍河、贾鲁河交汇处。东临安徽省阜阳市,西接河南漯河市、许昌市,南与驻马店市相连,北与开封、商丘市接壤。经调查,周口市交通教学资源丰富,交通布局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和网络化方向的发展和变化,不仅对人们的生产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类生存的空间——聚落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大家所熟知的——河南省周口市东新区为例,在几年之前还是农村里面的一片农耕地,而随着新区的规划、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这块土地吸引着很多的投资者。那么,它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从过去—现在—未来的变化过程中,我们能发现什么呢?本文通过对周口地区的交通资源的分析并结合相关教学方式的阐述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周口市交通概况
地理教学中的主要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以及管道运输,这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各有利弊。铁路运输的优势在于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受自然影响小,连续性好,但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灵活性较差;公路运输的优势在于发展快,应用广,地位日趋重要,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但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的优点在于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缺点在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的优势在于,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运输方式,弊端在于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但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周口市定位清晰,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建设为重点,大办交通,办大交通,努力搭建周口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交通平台,在全省率先构建了公铁水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一、公路网络四通八达
全市公路总里程24294公里,位居全省第四,其中高速公路451公里,境内大广、南洛、永登、周商四条高速公路,百平方公里密度达3.8公里,是全省为数不多的高速环城的省辖市之一,初步形成了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高速公路网络。干线公路1388公里,逐步实现“县县畅、乡乡联”和“农村骨干路网等级化”目标。
二、铁路建设
郑合高铁(郑州经周口至合肥高速铁路),又称郑合客运专线,是河南省规划的“米”字型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口境内约130公里,途径扶沟县、西华县、川汇区、淮阳县、项城市、沈丘县等县市区进入安徽省境内。速度目标值350km/h,初步规划前期开行列车44对,满足开行列车57对。
三、内河航运通江达海
周口古称周家渡口,因航运而得名,因航运而振兴。境内拥有沙河、颍河、涡河、贾鲁河、汾泉河五条具备航运开发条件的河流,总里程约430公里。通航里程、航运生产、船舶拥有量等均位居全省第一。沙颍河常年通航,周口已成为河南航运的“桥头堡”,直通华东地区。船舶从周口启航,经项城、沈丘进入安徽界首,进入淮河、经过蚌埠、五河,进入洪泽湖,与京杭大运河连接,进入华东航道网,往南经杨州,入长江,至黄海。
2 交通教学资源研究
2.1 交通资源
机西高速是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至周口西华的高速公路,是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的重点项目。建成后的机西高速公路可沟通连接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等多条高速,显著提高高速路网连通水平,提成战时交通保障能力。有利于全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2 周口历史交通资源
周口市在历史上就受到交通资源的影响,从明代中期以后,周口就是一个水旱码头,南船北马兼而有之。京汉铁路计划从周口经过,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就是它的地理优势。在京汉铁路经过漯河之前,漯河只不过是相当于现在的一两个行政村。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漯河都没有优势。由于袁世凯的干预,贯通南北的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绕道漯河而偏离周口,改变了两座城市的命运,造成了今日周口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历史之痛。袁世凯的狭隘与偏见,使周口失去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袁世凯不但没有照顾好老乡,反而使周口一带的经济滞后了半个多世纪。倘若袁世凯当年能换个角度看问题,有一点地理教学思维,对修筑铁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试看今日的漯河灣、周家口......
以周家口这个非常典型的能够说明交通运输布局的时空变化的例子,形象的展现了由于交通线规划的变化,交通线发展或者交通线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和发展速度的快慢。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推理能力。
3教学研究交通布局特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原来在市中心的住宅区和占地大的工业由于地价不断上涨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向外围地区转移,而商业和服务业则向市中心集聚。在郊区,由于交通的改善缩短了市区和郊区的距离,人们逐渐前往郊区居住,随之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及休闲设施也向郊区迁移。
下面我们就以大家熟悉的城市—周口市为例,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
周口地处平原地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没有山区的地级市,平原地形对陆路交通线的布局限制性较小,交通线的布局特点适当的照顾了沿线重要的经济点,并适当的从城市的边缘经过。有车站必繁华,双车站定中心,以周口市新汽车站、火車站为例,新车站的选址,向南发展,远离市中心,从而很好的实现了人员分流,不仅很好的减轻了市区交通拥堵的压力,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而且很大程度的拉大了城市框架,为周口市预留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水路: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缺点在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自然因素决定港口的位置,经济腹地决定港口的兴衰,城市决定港口的发展。
周口港,位于周口市沙河南岸,西距周淮铁路桥500米沙颍河航运开发。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运作机制。周口基本满足内陆沿河地区的筑港条件,完善周口“公铁水一体化”大交通格局,建设周口港,能使周口快速融入华东经济圈,标志着周口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又迈出可喜的一步。
结语
本文通过对周口市的地理优势及交通资源的分析,结合高中地理的教学方式,阐述了周口市交通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情况。将高中课本交通知识与学生所在城市的交通资源的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关键词:交通条件;城市发展;教学研究;周口市
引言
周口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东南部,地处沙河、颍河、贾鲁河交汇处。东临安徽省阜阳市,西接河南漯河市、许昌市,南与驻马店市相连,北与开封、商丘市接壤。经调查,周口市交通教学资源丰富,交通布局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和网络化方向的发展和变化,不仅对人们的生产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类生存的空间——聚落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大家所熟知的——河南省周口市东新区为例,在几年之前还是农村里面的一片农耕地,而随着新区的规划、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这块土地吸引着很多的投资者。那么,它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从过去—现在—未来的变化过程中,我们能发现什么呢?本文通过对周口地区的交通资源的分析并结合相关教学方式的阐述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周口市交通概况
地理教学中的主要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以及管道运输,这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各有利弊。铁路运输的优势在于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受自然影响小,连续性好,但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灵活性较差;公路运输的优势在于发展快,应用广,地位日趋重要,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但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的优点在于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缺点在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的优势在于,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运输方式,弊端在于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但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周口市定位清晰,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建设为重点,大办交通,办大交通,努力搭建周口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交通平台,在全省率先构建了公铁水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一、公路网络四通八达
全市公路总里程24294公里,位居全省第四,其中高速公路451公里,境内大广、南洛、永登、周商四条高速公路,百平方公里密度达3.8公里,是全省为数不多的高速环城的省辖市之一,初步形成了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高速公路网络。干线公路1388公里,逐步实现“县县畅、乡乡联”和“农村骨干路网等级化”目标。
二、铁路建设
郑合高铁(郑州经周口至合肥高速铁路),又称郑合客运专线,是河南省规划的“米”字型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口境内约130公里,途径扶沟县、西华县、川汇区、淮阳县、项城市、沈丘县等县市区进入安徽省境内。速度目标值350km/h,初步规划前期开行列车44对,满足开行列车57对。
三、内河航运通江达海
周口古称周家渡口,因航运而得名,因航运而振兴。境内拥有沙河、颍河、涡河、贾鲁河、汾泉河五条具备航运开发条件的河流,总里程约430公里。通航里程、航运生产、船舶拥有量等均位居全省第一。沙颍河常年通航,周口已成为河南航运的“桥头堡”,直通华东地区。船舶从周口启航,经项城、沈丘进入安徽界首,进入淮河、经过蚌埠、五河,进入洪泽湖,与京杭大运河连接,进入华东航道网,往南经杨州,入长江,至黄海。
2 交通教学资源研究
2.1 交通资源
机西高速是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至周口西华的高速公路,是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的重点项目。建成后的机西高速公路可沟通连接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等多条高速,显著提高高速路网连通水平,提成战时交通保障能力。有利于全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2 周口历史交通资源
周口市在历史上就受到交通资源的影响,从明代中期以后,周口就是一个水旱码头,南船北马兼而有之。京汉铁路计划从周口经过,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就是它的地理优势。在京汉铁路经过漯河之前,漯河只不过是相当于现在的一两个行政村。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漯河都没有优势。由于袁世凯的干预,贯通南北的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绕道漯河而偏离周口,改变了两座城市的命运,造成了今日周口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历史之痛。袁世凯的狭隘与偏见,使周口失去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袁世凯不但没有照顾好老乡,反而使周口一带的经济滞后了半个多世纪。倘若袁世凯当年能换个角度看问题,有一点地理教学思维,对修筑铁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试看今日的漯河灣、周家口......
以周家口这个非常典型的能够说明交通运输布局的时空变化的例子,形象的展现了由于交通线规划的变化,交通线发展或者交通线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和发展速度的快慢。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推理能力。
3教学研究交通布局特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原来在市中心的住宅区和占地大的工业由于地价不断上涨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向外围地区转移,而商业和服务业则向市中心集聚。在郊区,由于交通的改善缩短了市区和郊区的距离,人们逐渐前往郊区居住,随之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及休闲设施也向郊区迁移。
下面我们就以大家熟悉的城市—周口市为例,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
周口地处平原地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没有山区的地级市,平原地形对陆路交通线的布局限制性较小,交通线的布局特点适当的照顾了沿线重要的经济点,并适当的从城市的边缘经过。有车站必繁华,双车站定中心,以周口市新汽车站、火車站为例,新车站的选址,向南发展,远离市中心,从而很好的实现了人员分流,不仅很好的减轻了市区交通拥堵的压力,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而且很大程度的拉大了城市框架,为周口市预留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水路: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缺点在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自然因素决定港口的位置,经济腹地决定港口的兴衰,城市决定港口的发展。
周口港,位于周口市沙河南岸,西距周淮铁路桥500米沙颍河航运开发。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运作机制。周口基本满足内陆沿河地区的筑港条件,完善周口“公铁水一体化”大交通格局,建设周口港,能使周口快速融入华东经济圈,标志着周口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又迈出可喜的一步。
结语
本文通过对周口市的地理优势及交通资源的分析,结合高中地理的教学方式,阐述了周口市交通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情况。将高中课本交通知识与学生所在城市的交通资源的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