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调节课堂气氛和平衡学生日常心理状态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改革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教师不但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因素。教育实践证明,注重情感因素可以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变被动为主动,变自卑为自信,大大提高学习效果。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愈发重要了。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英语教学的不足之处,然后说明了情感对学习的影响,进而通过事例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教师应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组织人文主义活动,把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而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英语教学 情感 情感因素 教学效果
传统的英语教学片面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情感因素。花在单词和课文讲解上的时间长,学生上课开口说英语的时间比较短,尽管很多老师意识到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重要性,但实际上采取的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掌握书本内容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模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的时候,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不能得到发展和实现。而只有用真实,对个人的尊重和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然而,传统教育片面强调知识和智力,严重忽视学生学习活动及创造潜能发展相关的情感因素,从而导致学生的被动与盲从,导致认知和情感的分离。英语教学中表现为授课成为语言知识的机械传授,知识成为师生交流的唯一纽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畸形的“独木桥式”的关系必然导致课堂教学中师生缺乏情感的交流,导致学生上课参与意识不强、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等现象。
从英语课程的情感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看出,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情感教学,它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他们英语学习策略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和形成他们的积极情感,做到认知教学目标与情感教学目标的和谐、互动和统一,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当代外语教育思想。教育要以人为本,在教育中受教育者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学习者。因此要解决英语学习问题,首先要解决情感问题。情感因素涉及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涉及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外语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认知和情感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学习理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认为,人的智力发展和情感发展同等重要。
情感策略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和运用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兴趣、态度、动机、信心和情感因素的策略。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策略,就是要让学生树立学习外语的信心;对学习有积极的态度;认识外语学习的意义;善于发现外语学习中的乐趣;在外语学习中克服害羞和焦虑心理;使用外语时不怕犯错误;注意并调整外语学习中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乐于向其他学生提供帮助等。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掌握知识、形成高尚完美品格的重要组成因素,有人甚至认为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以达到一定目的的源动力。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外部动机指影响学生学习外语的外部因素。例如,学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会受到老师的赞扬,同学的羡慕从而提高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内部动机指来自于学生内部的动力,如对所学科目的喜好,对老师的喜欢是最直接的驱动因素。
不过,即使学生已有了内部动机,要使其变成经常起作用的、有效的动力,也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激发。只有这样,才能使有关的需要由潜伏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成为实际上起作用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常采取的方式和主要措施有下列几种:
1.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教师在讲授课程之前,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学习的具体目的、任务和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在实践中所占的地位,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一个不明白学习的具体目的和意义的学生,就很难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当他知道了学习的具体意义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愿望,推动他去积极主动地学习。
2.创设“问题”的情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课文相关的若干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知道自己学习的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可以提高学习的热情,增加努力的程度。同时又可以通过反馈的作用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激发起上进心,及时改正。
4.表扬与批评,奖与惩的作用。关于奖励与惩罚、表扬与批评作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问题,心理学家作了较多的研究。奖励具有推动学习的作用,但用得过多则可能失去效力,甚至产生消极的效果。但奖励一般可以得到好的效果,而惩罚则不然,它往往会产生与教育者的愿望相违背的效果。当然这并不是说适当的批评就完全没有效果,只是要讲究方式和采用巧妙的办法,适当地把鼓励和批评结合起来运用,在表扬时指出其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其成绩和进步,也会得到好的教育效果。
二、克服焦虑情绪,巩固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过程既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磨砺其健康心理的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对其学好英语具有不可低估的功效。目前许多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意志力薄弱英语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继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焦虑。不少研究结果证明,学生的焦虑感越强,外语学习成绩往往越差,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越来越下降。因此积极的学习情感和适中的焦虑水平对提高整个英语学习的效率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如何克服焦虑感,巩固学习兴趣是我们的目标。对此我们可以这样做: 1.建立与学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Rogers 的人文教学理论指出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互助的学习环境,因为这不但能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人格。
2.调动课堂气氛。营造愉快、轻松的环境使用幽默、丰富,而又富有美感的语言。教师在创设语境、讲解课文时要语中带情,声情并貌。教师通过运用语言、语速、语调的变化及组合,展示优美和热烈等语境。
3.教师要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及学习策略与动机。教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及不同的进步速度。教师对所有学生应采取接受和宽容的态度,考虑每个人的情绪空间。学生难免犯错误,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冷嘲热讽,势必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破坏学生最为宝贵的求知欲、好奇心。教师要正确理解犯错误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必经之路,减轻学生运用目的语时怕犯错误的心理压力。
4.教师要学会控制与调节。当学生在英语教学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的情况时,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学生情感因素的调节与控制。另外教师在上课时要把与教学无关的所有情绪和念头暂时封存起来,决不能让自己的心境影响课堂教学。而且当教师面队各种偶发事件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偶发事件导致的消极情绪笼罩课堂。
三、开展移情教学,力求潜移默化
所谓移情是指一个人的意识通过想象活动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移情就是人类思想、情感及观点的相互理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自身的思想、情感和观点帮助学生获得移情体验,即通过自身的情感改变对学生的认识和情感,产生新的认识和情感,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应具备熟悉感、和睦感、理解感信任感和责任感。熟悉感就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熟悉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等情感因素,以便因材施教;和睦感是指师生之间关系平等、融洽,教师有一定的亲和力,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理解感就是教师设身处地理解、体察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接纳与自己不同的行为表现、观点、意见和价值观,不强求学生完全照搬和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信任感是指教师相信学生,期待学生能够积极进取、获得成功,能够看到学生的进步,使学生信赖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感到有教师支持和帮助的安慰,师生情感产生互动;责任感就是教师领悟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价值,热爱本职工作,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工作的执着、尽心尽责,用自己的榜样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情感。
教师的情感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移情性体验,产生亲近感(愿意接近教师)、安全感(在老师身边感到安全放心)、共鸣感(对老师有感激之情)、依赖感(相信教师的言行)和使命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怀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教师只有把握了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才能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体现移情特征,发挥移情的功能。
四、加强师生合作,促进情感交流
教学中师生合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情感的合作,二是认识的合作。情感合作是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情感高度一致,共同处于兴奋激动的状态。认识的合作是指教学中教师于学生的思维处处呼应,时时合拍,步调一致,达成共识。师生情感合作是认识合作的基础,是为认识的合作服务的,如果没有师生情感的合作,在认识中很难达到一种愉悦的体验、提高教学效率。
情感合作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教师应不断完善自我、增强自身魅力,重视提高自身素质,仪表端正、师德高尚、知识渊博,有很强的教学能力和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其次,经常与学生进行教育性的交往,以自己的真诚和无私对待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在交往中增进师生感情,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再则,对所教的学生充满热爱的情感,关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和前提,师生关系好与否,不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一个感情问题。
综上所述,情感因素对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且当前,关注情感态度是国际基础教育改革趋势的重要特征之一。英语学科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列为课程目标之一,把学生掌握知识的认知策略纳入了情感教学的目标的范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应充分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及时,适当的挑战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致力于知情并进。在教学活动中,只有确立情感教学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做到智力与情感的同步发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暴丽颖,徐万林.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英语教学课程设置[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2]于爱平.心理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
[3]王明昌.谈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山东教育科研,2004.
[4]杨元刚.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
[5]陈琳.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7]李建平.实施英语情感教学 培养中学生运用情感策略的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
【关键词】英语教学 情感 情感因素 教学效果
传统的英语教学片面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情感因素。花在单词和课文讲解上的时间长,学生上课开口说英语的时间比较短,尽管很多老师意识到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重要性,但实际上采取的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掌握书本内容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模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的时候,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不能得到发展和实现。而只有用真实,对个人的尊重和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然而,传统教育片面强调知识和智力,严重忽视学生学习活动及创造潜能发展相关的情感因素,从而导致学生的被动与盲从,导致认知和情感的分离。英语教学中表现为授课成为语言知识的机械传授,知识成为师生交流的唯一纽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畸形的“独木桥式”的关系必然导致课堂教学中师生缺乏情感的交流,导致学生上课参与意识不强、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等现象。
从英语课程的情感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看出,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情感教学,它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他们英语学习策略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和形成他们的积极情感,做到认知教学目标与情感教学目标的和谐、互动和统一,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当代外语教育思想。教育要以人为本,在教育中受教育者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学习者。因此要解决英语学习问题,首先要解决情感问题。情感因素涉及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涉及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外语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认知和情感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学习理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认为,人的智力发展和情感发展同等重要。
情感策略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和运用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兴趣、态度、动机、信心和情感因素的策略。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策略,就是要让学生树立学习外语的信心;对学习有积极的态度;认识外语学习的意义;善于发现外语学习中的乐趣;在外语学习中克服害羞和焦虑心理;使用外语时不怕犯错误;注意并调整外语学习中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乐于向其他学生提供帮助等。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掌握知识、形成高尚完美品格的重要组成因素,有人甚至认为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以达到一定目的的源动力。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外部动机指影响学生学习外语的外部因素。例如,学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会受到老师的赞扬,同学的羡慕从而提高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内部动机指来自于学生内部的动力,如对所学科目的喜好,对老师的喜欢是最直接的驱动因素。
不过,即使学生已有了内部动机,要使其变成经常起作用的、有效的动力,也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激发。只有这样,才能使有关的需要由潜伏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成为实际上起作用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常采取的方式和主要措施有下列几种:
1.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教师在讲授课程之前,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学习的具体目的、任务和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在实践中所占的地位,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一个不明白学习的具体目的和意义的学生,就很难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当他知道了学习的具体意义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愿望,推动他去积极主动地学习。
2.创设“问题”的情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课文相关的若干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知道自己学习的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可以提高学习的热情,增加努力的程度。同时又可以通过反馈的作用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激发起上进心,及时改正。
4.表扬与批评,奖与惩的作用。关于奖励与惩罚、表扬与批评作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问题,心理学家作了较多的研究。奖励具有推动学习的作用,但用得过多则可能失去效力,甚至产生消极的效果。但奖励一般可以得到好的效果,而惩罚则不然,它往往会产生与教育者的愿望相违背的效果。当然这并不是说适当的批评就完全没有效果,只是要讲究方式和采用巧妙的办法,适当地把鼓励和批评结合起来运用,在表扬时指出其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其成绩和进步,也会得到好的教育效果。
二、克服焦虑情绪,巩固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过程既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磨砺其健康心理的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对其学好英语具有不可低估的功效。目前许多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意志力薄弱英语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继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焦虑。不少研究结果证明,学生的焦虑感越强,外语学习成绩往往越差,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越来越下降。因此积极的学习情感和适中的焦虑水平对提高整个英语学习的效率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如何克服焦虑感,巩固学习兴趣是我们的目标。对此我们可以这样做: 1.建立与学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Rogers 的人文教学理论指出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互助的学习环境,因为这不但能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人格。
2.调动课堂气氛。营造愉快、轻松的环境使用幽默、丰富,而又富有美感的语言。教师在创设语境、讲解课文时要语中带情,声情并貌。教师通过运用语言、语速、语调的变化及组合,展示优美和热烈等语境。
3.教师要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及学习策略与动机。教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及不同的进步速度。教师对所有学生应采取接受和宽容的态度,考虑每个人的情绪空间。学生难免犯错误,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冷嘲热讽,势必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破坏学生最为宝贵的求知欲、好奇心。教师要正确理解犯错误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必经之路,减轻学生运用目的语时怕犯错误的心理压力。
4.教师要学会控制与调节。当学生在英语教学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的情况时,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学生情感因素的调节与控制。另外教师在上课时要把与教学无关的所有情绪和念头暂时封存起来,决不能让自己的心境影响课堂教学。而且当教师面队各种偶发事件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偶发事件导致的消极情绪笼罩课堂。
三、开展移情教学,力求潜移默化
所谓移情是指一个人的意识通过想象活动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移情就是人类思想、情感及观点的相互理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自身的思想、情感和观点帮助学生获得移情体验,即通过自身的情感改变对学生的认识和情感,产生新的认识和情感,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应具备熟悉感、和睦感、理解感信任感和责任感。熟悉感就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熟悉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等情感因素,以便因材施教;和睦感是指师生之间关系平等、融洽,教师有一定的亲和力,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理解感就是教师设身处地理解、体察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接纳与自己不同的行为表现、观点、意见和价值观,不强求学生完全照搬和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信任感是指教师相信学生,期待学生能够积极进取、获得成功,能够看到学生的进步,使学生信赖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感到有教师支持和帮助的安慰,师生情感产生互动;责任感就是教师领悟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价值,热爱本职工作,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工作的执着、尽心尽责,用自己的榜样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情感。
教师的情感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移情性体验,产生亲近感(愿意接近教师)、安全感(在老师身边感到安全放心)、共鸣感(对老师有感激之情)、依赖感(相信教师的言行)和使命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怀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教师只有把握了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才能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体现移情特征,发挥移情的功能。
四、加强师生合作,促进情感交流
教学中师生合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情感的合作,二是认识的合作。情感合作是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情感高度一致,共同处于兴奋激动的状态。认识的合作是指教学中教师于学生的思维处处呼应,时时合拍,步调一致,达成共识。师生情感合作是认识合作的基础,是为认识的合作服务的,如果没有师生情感的合作,在认识中很难达到一种愉悦的体验、提高教学效率。
情感合作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教师应不断完善自我、增强自身魅力,重视提高自身素质,仪表端正、师德高尚、知识渊博,有很强的教学能力和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其次,经常与学生进行教育性的交往,以自己的真诚和无私对待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在交往中增进师生感情,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再则,对所教的学生充满热爱的情感,关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和前提,师生关系好与否,不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一个感情问题。
综上所述,情感因素对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且当前,关注情感态度是国际基础教育改革趋势的重要特征之一。英语学科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列为课程目标之一,把学生掌握知识的认知策略纳入了情感教学的目标的范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应充分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及时,适当的挑战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致力于知情并进。在教学活动中,只有确立情感教学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做到智力与情感的同步发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暴丽颖,徐万林.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英语教学课程设置[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2]于爱平.心理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
[3]王明昌.谈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山东教育科研,2004.
[4]杨元刚.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
[5]陈琳.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7]李建平.实施英语情感教学 培养中学生运用情感策略的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