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多媒體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从“苦学”走向“乐学”谈一些浅显的看法。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三、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四、使用电教媒体,发展学生的说写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 学习兴趣 审美情感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81-01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进入情景,真切感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其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课文中的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这时候若光靠教师讲解,学生是不易理解的。“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赫尔巴特语)因此,兴趣的激活、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化难为易。
如教学《悯农》时,可以设计动画效果:“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辛勤的农民手拿锄头弯着腰用力地耕种,大颗大颗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下来,滴入田地里。农民不时地拿抹布擦脸。”此情此景,学生已经有深刻的感性认识,我们的粮食来之不易啊!随后再在黑板上出示古诗,诗句和图象对照,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时,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朗读就能入情入景,能体现出农民的辛劳,自己也从中学到了道理。使学生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产生“情”的冲动。(同时教育小朋友们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
二、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1.色彩斑斓的画面传递情感信息
画面能传递出一定的感情意味,传递出牵动人的情感信息,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利用教材为学生展示不同色彩的画面,从而引起情感的共振。如《月光曲》这篇课文的难点是《月光曲》的 内容及贝多芬演奏时所表达的情感。如果老师只是生硬的分析、讲解,是不容易把学生带到《月光曲》的意境中去的。但是如果教师课前把这个难点做成CAI课件,课堂上把一幅带有配乐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月光洒在蔚蓝的海面上。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上刮起了大风……学生仿佛置身海边,陶醉其中,就能从蓝色的大海、银色的月光感受到音乐的舒缓。此时,《月光曲》美的意境油然而生。由此可见,画面能产生移情入景的效果。
2.活跃流动的声音蕴含情感功能
文章不仅要表达人的思想,而且也表达人的情感,而声音最为突出的功能便是表情功能,声音引起上升——昂扬及激越、欢快、振奋,下降——低沉及幽婉、哀伤、呜咽等情绪反应。如《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南方生长着美丽的大榕树,那茂盛的榕树便是鸟的天堂。大榕树是美的,百鸟鸣叫是悦耳的,如何让学生顺利地获得这种审美情感呢?在讲授鸟的动态时,用CAI辅助教学,学生不仅能欣赏到茂盛的大榕树,更能真切地听到各种鸟的叫声……而且课件通过对音质、音量、音力、节奏等因素的调控,再现了鸟儿的叫声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由一声到几声再到百鸟鸣叫,由此,学生的精神愉悦便不言而喻了。
三、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培养学生灵活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展开丰富的联想。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凄惨感人,学生如果光去听,还无法感受到当时的情景。于是,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把这个经典童话改编成小动画播放,并突出大雪很厚,她的衣服上到处都是补丁,光着脚坐在地上的特点。还把她每次划火柴时,幻象中出现的画面放大并一瞬间消失,来让学生体会女孩美好的愿望与现实的残酷,激起他们强烈的同情心。
2.注重自主探究,互动实践
“让孩子独立发现就是一种创造。”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广阔的探索空间,充分的探究原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读、悟悟、演演、画画、写写,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
如《麋鹿》这一课,学生对麋鹿飞行行感兴趣。除了教师提供的挂图、录象及生活习性外,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比如:麋鹿经历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目前还有多少只?主要分布情况怎样?国家对他们主要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等等。于是,应让学生自由在网上搜集资料,并对所获取资料进行重新整理,通过独立地查、看、画,使学生掌握麋鹿的信息更为丰富。
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师生的积极性,使教师从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中走了出来,更使学生从“苦学”走进了“乐学”,激活小学语文教学,从而让语文教育真正走向时代的教育前沿。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版12期.
[2]《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宝库》,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版.
[3]《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关键词】多媒体 学习兴趣 审美情感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81-01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进入情景,真切感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其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课文中的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这时候若光靠教师讲解,学生是不易理解的。“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赫尔巴特语)因此,兴趣的激活、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化难为易。
如教学《悯农》时,可以设计动画效果:“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辛勤的农民手拿锄头弯着腰用力地耕种,大颗大颗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下来,滴入田地里。农民不时地拿抹布擦脸。”此情此景,学生已经有深刻的感性认识,我们的粮食来之不易啊!随后再在黑板上出示古诗,诗句和图象对照,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时,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朗读就能入情入景,能体现出农民的辛劳,自己也从中学到了道理。使学生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产生“情”的冲动。(同时教育小朋友们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
二、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1.色彩斑斓的画面传递情感信息
画面能传递出一定的感情意味,传递出牵动人的情感信息,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利用教材为学生展示不同色彩的画面,从而引起情感的共振。如《月光曲》这篇课文的难点是《月光曲》的 内容及贝多芬演奏时所表达的情感。如果老师只是生硬的分析、讲解,是不容易把学生带到《月光曲》的意境中去的。但是如果教师课前把这个难点做成CAI课件,课堂上把一幅带有配乐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月光洒在蔚蓝的海面上。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上刮起了大风……学生仿佛置身海边,陶醉其中,就能从蓝色的大海、银色的月光感受到音乐的舒缓。此时,《月光曲》美的意境油然而生。由此可见,画面能产生移情入景的效果。
2.活跃流动的声音蕴含情感功能
文章不仅要表达人的思想,而且也表达人的情感,而声音最为突出的功能便是表情功能,声音引起上升——昂扬及激越、欢快、振奋,下降——低沉及幽婉、哀伤、呜咽等情绪反应。如《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南方生长着美丽的大榕树,那茂盛的榕树便是鸟的天堂。大榕树是美的,百鸟鸣叫是悦耳的,如何让学生顺利地获得这种审美情感呢?在讲授鸟的动态时,用CAI辅助教学,学生不仅能欣赏到茂盛的大榕树,更能真切地听到各种鸟的叫声……而且课件通过对音质、音量、音力、节奏等因素的调控,再现了鸟儿的叫声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由一声到几声再到百鸟鸣叫,由此,学生的精神愉悦便不言而喻了。
三、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培养学生灵活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展开丰富的联想。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凄惨感人,学生如果光去听,还无法感受到当时的情景。于是,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把这个经典童话改编成小动画播放,并突出大雪很厚,她的衣服上到处都是补丁,光着脚坐在地上的特点。还把她每次划火柴时,幻象中出现的画面放大并一瞬间消失,来让学生体会女孩美好的愿望与现实的残酷,激起他们强烈的同情心。
2.注重自主探究,互动实践
“让孩子独立发现就是一种创造。”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广阔的探索空间,充分的探究原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读、悟悟、演演、画画、写写,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
如《麋鹿》这一课,学生对麋鹿飞行行感兴趣。除了教师提供的挂图、录象及生活习性外,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比如:麋鹿经历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目前还有多少只?主要分布情况怎样?国家对他们主要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等等。于是,应让学生自由在网上搜集资料,并对所获取资料进行重新整理,通过独立地查、看、画,使学生掌握麋鹿的信息更为丰富。
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师生的积极性,使教师从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中走了出来,更使学生从“苦学”走进了“乐学”,激活小学语文教学,从而让语文教育真正走向时代的教育前沿。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版12期.
[2]《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宝库》,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版.
[3]《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