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的小说在《第五号屠宰场》中的作用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ul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运用“小说中的小说”这一独特手法在《第五号屠宰场》中充分展现出来的历史现实主义。本文主要分析冯内古特在《第五号屠宰场》中关于虚构小说手法的运用,并以书中三部小说为例分析其对《第五号屠宰场》的作用。
   关键词:小说中的小说 《第五号屠宰场》 作用
  《第五号屠宰场》作为享誉世界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作者巧妙运用“小说中的小说”这一叙述手法,扩大小说的意义范围,突出一系列中心主题,有力地批判战争与人性的残酷,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可读性。
  《第五号屠宰场》是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创作一部长篇反战小说,该书出版于1969年。作为荒诞派非线性作品,《第五号屠宰场》将科幻小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并加入了自己在1945年初盟军对德累斯顿进行燃烧弹袭击时,被德军俘虏的经历。《第五号屠宰场》作为后现代主义的先锋作品,冯内古特在文中引用了许多小说,包括真实存在的美国作家斯蒂芬·雷恩的《红色英勇勋章》,以及由作者虚构出来的作家基尔戈尔·特劳特所创作的虚构小说《四维空间里的疯子》和《来自星际空间的福音》等。作者“通过运用互文和叙事的共同点,将历史和虚构相联系”,在“事实化”虚构的同时,又对事实进行虚构。
  正如鲁宾斯坦教授所說:“一个伟大的作品需要深深扎根于作家时代的生活。”库尔特·冯内古特在年轻时应征入伍,被派遣到欧洲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布尔日战役中被德国人俘虏。他在德累斯顿被关押期间,遭遇盟军轰炸该市,在被囚禁的屠宰场中避难并幸存下来。受该战争经历影响,冯内古特在《第五号屠宰场》中构建了一个类似的空间,摆脱传统叙事手段的束缚,揭露一系列关于人性、战争和社会的主题。冯内古特还擅长运用大量与小说有关的互文文本,如《红色英勇勋章》、《四维空间里的疯子》和《来自星际空间的福音》,其中,后两部是由作者虚构的作家基尔戈·特劳特所写,该作家也是冯内古特在小说中思想的“发言人”。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方法建构出小说新的文本意义。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关于“小说中的小说”的文学研究,但对于小说《第五号屠宰场》的研究却并不多见。Tony Tanner将《第五号屠宰场》中的这些虚构小说定义为“以适当的事实或虚构模式,对历史与幻想之间的关系进行动人的沉思”。Linda Hutcheon提出“历史元小说”这一概念。这是一种通过整合大量各种历史和虚构来源的引文而建立的小说。本文将重点剖析《红色英勇勋章》、《四维空间里的疯子》和《来自星际空间的福音》这三部“小说中的小说”对《第五号屠宰场》的作用。
  一.“小说中的小说”的总体作用
  本文分析的这三部“小说中的小说”扩展了《第五号屠宰场》的主题意义范围。首先,他们强调战争带来的可怕影响,批判因战争导致的去人性化。在《第五号屠宰场》中出现的前陆军上尉埃利奥特·罗斯瓦特是作者的另一部作品《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的主人公,他“用枪打死了一个十四岁的消防员,只因把他错看为德国兵。”而主人公毕利“目击了欧洲历史上最大的屠杀,即轰炸烧毁德累斯顿。”结果在战后,“他们都发现生活毫无意义”。为了找到一些生活的意义,这两个人物都在科幻小说中寻求“重新创造自己的宇宙”以此逃避现实。基于此,基尔戈·特劳特的科幻小说为他们提供了“奇妙的新谎言”以便“继续生活”。其次,他们把历史平行性与破坏性联系在一起,指出人类本性残忍是具有历史周期性的。历史上战争一次又一次带给人类的只有无尽的痛苦,可人类还是在不断创造战争,周而复始。虚构的来源“突出了我们在历史名言中描述的残酷和荒谬的世界中对幻想的需要”。
  二.《红色英勇勋章》的作用
  《红色英勇勋章》是美国一部重要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在美国内战期间在勇气和懦弱之间摇摆不定的故事。“红色英勇勋章”在小说中暗示年轻的主人公毕利还未明白自己正在战斗就被德军俘虏,不同于原小说主人公,毕利却没有展示自己勇气的机会。正如该作品的标题所暗示的一样,小说的主题是年轻的亨利·弗莱明试图证明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勇敢战士,一个兼顾传统和浪漫的英雄。然而,在小说《第五号屠宰场》中,冯内古特所要传达的主题其实是去英雄化。战争的残酷让年轻人被迫学着成长,被迫接受战争带来的伤痛,战争过后,何去何从,又该如何治愈自己?作者为我们寻找了一条出路。作者不希望年轻的毕利被迫成为战场上的英雄,所以他没有“红色的英勇勋章”。同时,作者精心构思,巧妙安排,由小说中的老埃德加·德比拿着这本书,替作者表达该主题。文章中的老埃德加·德比是一位来自印第安纳波利斯的热情、勇敢的中年英语老师,他在德国战俘营照顾生病的毕利·德比。文中他与上尉的谈话正体现了该思想:
  “你知道,我们只能在这儿想象战争,我们一直以为战争是由像我们这样年纪大的人打的。我们忘记了战争是由孩子们打的。当我看到那些刚刮过胡子的面孔时,我大吃一惊。‘上帝呀,我的上帝——’我对自己说,‘这是儿童十字军呀。’”
  三.基尔戈·特劳特及其两部科幻小说的作用
  (一)基尔戈尔·特劳特实际上是平行时空的作者本人。作为科幻作家,基尔戈·特劳特不被评论家所知。埃利奥特·罗斯瓦特是“唯一听说过他的人”。罗斯瓦特虽然非常欣赏他的小说,但承认“基尔戈尔·特劳特不受欢迎是毫无疑问的。他的作品很可怕。只有他的想法是好的”。《第五号屠宰场》中的基尔戈尔·特劳特这一虚构作家展现了冯内古特对作者在社会中的角色的关注。正如他自己所解释的:“我同意斯大林、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观点,即作家应该为他的社会服务。对于作家应该如何服务,我与独裁者意见不同。我认为它们应该是—而且从生物学上必须—是变革的推动者。”
  (二)在《四维空间里的疯子》中,特劳特提出了一个理论,认为精神疾病只能在四维空间才能被治愈;“三维空间的地球上的医生根本不可能查出或甚至想象出病因来”。这本小说对毕利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小说主人公毕利用它来想象541号大众星人,这些外星人是在四维空间中进行交流,从而将小说的科幻部分与小说本体紧密相连。《四维空间里的疯子》可以看做人类有限知识的无限想象。然而,这也提出了一个戏剧性的问题,正如玛丽亚·多洛雷斯·赫雷罗·格拉纳多斯所说,“这部小说反映了病态的社会状态。”   (三)《来自星际空间的福音》则重新诠释对福音和基督形象,强调人类对爱和慈悲的极端需要。该小说讲述的是关于星际空间的一个来访者,外形很像541号大众星上的生物。这位来访者对基督教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他想了解基督教徒为什么这么容易变得残酷无情。他的结论是:至少部分原因是《新约》里讲的故事太马虎。他认为,福音的首要宗旨是教育人们在任何情形中都要仁慈,甚至对低贱人中最最低贱的人也要慈悲为怀。但福音实际上是这样教育人的:在你杀死某个人时。要绝对有把握他没有富有的亲戚。在这个外星人看来,基督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存在之子”,而不是他所宣扬的爱和慈悲的真正信息。来自外太空的福音使毕利能够与圣经基督联系在一起,正如马文·奥斯汀所说:“毕利就像基督一样,清白但痛苦。然而,作为一个人,毕利更像是特劳特小说中描述的无名小卒基督,而不是圣经中描述的基督。这种比较的效果是创造出一种每个人(或“无名小卒”)与基督的关系。而毕利和基督之间的对应关系显然不是绝对的,因为“与基督不同,比利没有目的,完全不了解他扮演的角色”。通过对比这种差异,冯内古特强调了这个精神分裂症主角的神性特征。
  小说中的小说,无论是真实存在,还是由作者虚构的,都使得小说的意义范围扩大。《红色英勇勋章》表达了战争带给年轻人的残酷;《四维空间里的疯子》反映了社会的病态空心状态;《来自星际空间的福音》则对基督形象重新诠释,旨在强调世界上对爱和慈悲的极端需要。然而,对于冯内古特来说,现实充满了战争和苦难,这不是像毕利那样只要一闭眼看就能看到事情的全貌,也不是简单的一句“就这么回事”就能过去的。
  参考文献
  [1]Austin, Marvin F. “The Novels of Kurt Vonnegut, Jr.: A Confrontation with the Modern World.” Diss. U of Tennessee, 1975.
  [2]Borges, Jorge L. Ficciones. Madrid: Alianza, 1984.
  [3]Bradbury, Malcolm. La novela norteamericana moderna. México: Fondo de Cultura Económica, 1988.
  [4]Hutcheon, Linda. “Historiographic Metafiction: Parody and the Intertextuality of History.” Intertextuality and Contemporary American Fiction. Ed. Patrick O’Donnell and Robert C. Davi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 1989. 3-32.
  [5]Loeb, Monica. Vonnegut’s Duty-Dance with Death: Theme and Structure in Slaughterhouse-Five. Umeá: Umeá Studies in the Humanities, 1979.
  [6]王戀斯.文本转移的力量——《五号屠宰场》的互文性解读[D].北京:北京大学,2012.
  [7]林玉珍.索宇环.胡全生.胡开宝.《20世纪英美文学选读(后现代主义卷)》[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50-169.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文章内容都涉及到了感恩教育,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利用语文课程,渗透感恩励志教育。通过对文章进行剖析,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感情。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改变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让学生理解对与错,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父母、老师、自然和社会所表现出的善良。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本文并读懂其深层含义。同时,老师们还应提供优秀的课外文章,以丰富学生
期刊
内容摘要: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的作家苏童和毕飞宇,“文革”影响了他们的少年时期,这段记忆成为了他们小说的精神资源。两位作家在新世纪创作的长篇小说《河岸》与《平原》均以“文革”乡村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对乡村风物的描写、乡村权力的解构以及村民生存状态的揭露,追溯了那个特殊历史年代的民间文化形态,展现了权力陷阱下人性的扭曲与生命的荒诞。通过分析这两部小说,我们能够领会独屬于60年代作家的乡村记忆,亦能体
内容摘要:源于对俗世人生的忧患和人性异化的考量,迟子建的作品是苍凉的。在对众生命运挣扎的无奈又不甘的扼腕中,试图为他们构筑一个安放身心的文学家园,诠释了一个作家直面生存的坦诚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关键词:迟子建 文学家园 守望  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行为范式和思维方式。在社会转型的当下,尽管家园的意义被图解、实体被解构、内核被悬置,但家园的根性决定了她始终是一种萦绕终极的生命惦
内容摘要:高中阶段所选取的文章篇目富有教育启发的重要内涵,在悠久的历史文明传承中,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值得被学生认识、接受、效仿。在《短歌行》中,除了曹操个人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胸怀抱负之外,所反映的也是建安文风慷慨悲壮的风格。通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到在艰难困苦中生命所迸发出的力量和光彩。   关键词:高中语文 《短歌行》 建安风骨  在高中教学的诸多的篇目中,通常会以时代为线索来串联去所有的名家
内容摘要:《汤姆叔叔的小屋》和《飘》是描述美国内战期间种族歧视的优秀文学作品,从中可以看到黑人蓄奴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和即使蓄奴制废除后人们心中仍根深蒂固存在着的歧视。   关键词:美国南北战争 种族歧视 《飘》 《汤姆叔叔的小屋》  美国的种族歧视可以追溯到欧洲的奴隶贸易时期,通过三角贸易路线,欧洲人将黑人作为廉价劳动力出售给美洲的种植园。在此过程中,黑人没有人权可言。奴隶贩子总是使黑人人数增
内容摘要:本文围绕世界观、人生观、民族观三方面,通过探讨《夜叉国》与《鲁滨逊漂流记》两则故事的文化背景、主人公、情节走向,展现明清之际中西方世界观、人生观、民族观之巨大差异。   关键词:《夜叉国》 《鲁滨逊漂流记》 世界观 人生观 民族观  《夜叉国》记录了商人徐某在夜叉国的故事。《鲁滨逊漂流记》记录了商人鲁滨逊流落孤岛的故事。两者不乏相似。首先,两则故事的大致创作于同一时段,蒲松龄生于1640
内容摘要:《人面桃花》作为格非沉寂十年之后的回归之作,诞生于21世纪初。虽然是面向新世纪的小说,但文中的怀旧气息与革命想象跃然纸上,于中我们可以看到新世纪的创作者如何穿越八九十年代众声喧哗的文学潮涌,依靠经验与想象重返历史现场。   关键词:《人面桃花》 新启蒙主义 文学思潮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追溯三代人的百年追梦史讲述了桃源遗梦的建构与节节溃败,其开卷之作《人面桃花》从革命女性陆秀米的视角切
内容摘要:近年来,关于“非虚构”的研究愈加火热。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经典外国文学的译介引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非虚构小说的开山之作,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代表作In Cold Blood曾经55周雄踞美国畅销书榜第一,先后被译成37种文字,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通过WorldCat Identities发现,In Cold Blood由全球10,191个会员图书馆馆藏,中国馆藏量却不大;该
内容摘要:《厨房的钟》是德国作家沃尔夫冈·博尔歇特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故事从旁观者视角描述了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在战争中失去亲人,孤苦无依,只能和一只厨房的钟相依为命的悲惨命运。本文将结合叙事学理论,分析博尔歇特经典短篇小说《厨房的钟》的叙事特色,剖析其中的深刻内涵。战争的痕迹渐行渐远,但仍然要铭记,战争带来的沉重伤痛。  关键词:沃尔夫冈·博尔歇特 《厨房的钟》 叙述特色 叙述视角 象征符号  
内容摘要:英美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割裂了作者、读者以及作品三者之间的关系,跳脫出传统诗学的框架,倾向于对文本语言与形式的分析,并以此突出文本的个性。郑敏的《金黄的稻束》在文本细读中呈现出三种反差特征:亮与暗的色彩反差;近与远的场景反差;实与虚的物象反差。这三种反差特征保留了诗意的想象空间,平衡了诗中感性的诗情与理性的诗思,在意象的跳跃以及新奇的联想中完成了生命体验向生命哲思的转化,“金黄的稻束”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