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K区油井泵效探讨

来源 :石油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p0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泵效作为标识机采井举升效果的关键指标,直接反映油井动态管理的水平,是油田机采井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对K区油井日产液量和理论排量进行分析,确定通过降低泵径来提高油井泵效的方法,截至2019年9月,累计实施小直径抽油泵41井次,措施井平均泵效由18.1%提高至44.0%,K区平均泵效达到了28.0%,相比2018年10月,泵效提高了3.9%。
  关键词:泵效;抽油泵
  前言
  抽油泵作为机采“三抽”设备中的重要设备,泵效的高低与油井设备利用情况及实际管理水平的高低有密切的联系,需要选用适当的抽油泵,既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又将泵效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1]。
  1 K区油井泵效低的原因分析
  1.1 油井供液不足,日产液量低
  K区块平均渗透率13~84.4×10-3μm2,是典型的低渗~特低渗油藏,裂缝发育且方向性强,注水开发后注入水沿裂缝方向突进,水淹水窜严重,通过周期注水来控制含水上升,地层能量得不到有效补充,油井供液能力差。油井平均日产液为4.5t,日产液低于6t的油井有173口,占比为78.6%。
  1.2 理论排量高
  如果按照泵效为40%计算,则日产液4.5t对应的抽油泵理论排量应该为11.3t。而K区抽油泵平均理论排量为18.8t,理论排量高于20t的油井有85口,占比为38.6%,远高于理想的11.3t。
  2 降低理论排量方法的优选
  2.1 调整冲程
  2.1.1设备新度系数低,冲程调整难度大
  K区抽油机以8型游梁式抽油机和10型游梁式抽油机为主,90.1%的抽油机的最大冲程为3m。抽油机使用年限较长,86.5%的抽油机使用年限超过了10年,42.6%的抽油机使用年限超过了16年,设备新度系数低,调抽油机冲程有安全隐患。
  2.1.2沖程调小,泵效提高不明显
  K区油井冲程以2.5m和3m为主,平均泵效分别为25.8%和24.0%,相差不大。假设将目前冲程为3m的抽油机全部调至2.5m或更低,在日产液及冲次不变的情况下,187口井泵效将变为28.8%,220口井的泵效将变为28.1%。
  结论:不选用调整抽油机冲程。
  2.2 调整冲次
  K区油井平均冲次为4.1次/分,如果继续下调冲次则会出现以下问题。
  2.2.1皮带轮包角小,皮带易打滑
  按照目前的抽油机传动系统,如果达到冲次为3次/分的要求,则需要更换小直径的皮带轮,小带轮的包角小,皮带所产生的摩擦力下降,将导致皮带在小带轮上打滑,出现丢转现象,使抽油机处于不正常的生产状态,也缩短了抽油机皮带的寿[2]。
  2.2.2调低冲次,抽油泵漏失量增加,实际液量下降
  抽油泵在工作时,会从泵筒内壁与柱塞之间的间隙漏失一定的液量,当冲次较低时,漏失量会增加,油井的实际产液量会下降。K区油井随着平均冲次的降低,日产液量降低,平均泵效也低。
  2.3 调小泵径
  K区油井的抽油泵泵径以38mm为主,占比达到了59.5%,平均泵效为24.2%,平均泵效最高的油井泵径为32mm,平均泵效为26.9%。假设将K区目前的38mm和44mm抽油泵均降低1个档,通过计算得到K区油井泵效为31.2%。
  综上分析,将提高K区机采井泵效的方法定为应用小直径抽油泵。
  3 应用情况及效果分析
  截止到2019年9月份,在K区油井上应用小直径抽油泵41井次,措施井平均泵径由37.0mm降至30.8mm,平均泵效由18.1%提高至44.0%,提高了25.9个百分点,其中调小泵径的32口井,平均泵效由16.1%提高至43.0%,提高了26.9个百分点。
  2019年9月,K区开井210口,平均泵效为28.0%,相比2018年10月,泵效提高了3.9个百分点。泵效低于30%的油井由160口减少至126口,减少了12.7个百分点,泵效高于30%的油井由60口增加至84口。尤其是泵效高于50%的油井由27口增加至37口。
  结论及建议
  1、通过实施换小直径泵,措施井平均泵效由18.1%提高至44.0%,K区油井平均泵效达到了28.0%,同比提高了3.9%,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提高机采井泵效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虽然将泵径调小后K区油井泵效得到提高,但仍然相对较低,调小泵径具有局限性,进一步提升泵效难度大。建议推广变频电机、智能间抽等设备技术,保障油井处于最合理的生产状态,抽油泵工作效率最高。
  参考文献:
  [1] 梁健巍. 特低渗透油田泵效影响因素分析及提高措施[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
  [2] 刘斌.降低地产井抽油机冲次的方法[J].油田地面工程,1991。
其他文献
摘要:油田井下作业时安全防范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不仅仅是为了油田生产,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油田井下作业得到更好的安全保障,这也是油田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本文就油田井下作业的安全防范以及相应的对策分析,针对性的应用多种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进一步的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还能在作业实践过程中达到最佳的油田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  关键词:油田井下作业;全防范;对策  引言  油田井下作业
期刊
摘要:消防安全管理是一门具有科学性、技术性、专业性、群众性的系统工程。消防安全管理涉及各个方面,我国的消防安全管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较为滞后。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消防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人民群众消防意识淡薄,消防安全宣传不到位。因此提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概念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石油行业消防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石油
期刊
摘要:天然气销售企业根据位于不同的城市,而具有明显的差异,在薪酬核算的过程中,也会根据天然气销售企业所处的城市而有所差异。薪酬核算对企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将信息化管理运用在天然气销售企业的薪酬核算工作中,对于企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很有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天然气销售企业;薪酬核算  前言:  天然气销售企业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各项制度的建设的建设也有待提升。在薪酬核算的过程中,存在着
期刊
摘要:石油企业党建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直观体现。针对于石油企业基层党建过程中存在的创新问题及党建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新矛盾。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共产党党建理论,根据石油企业基层组织的特定工作模式进行探讨。对新矛盾、新思想、新模式进行简要构思。  关键词:石油企业;党建;新思想  前言  在国企改革新局势下,党建工作作为企业中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独有的社
期刊
摘要:石油长输管道安全作为一个危险系数高、事故影响大的大型安全管理项目,在提升管理水平中所需要面临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主要以石油长输管道安全管理理论为基础,简单分析了目前石油长输管道运行安全管理存在的部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提出了一些相对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石油长输管道;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一、石油长输管道安全管理理论  石油长输管道的安全管理理论主要分为管道完整性管理PIM及管道风险评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也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而迅猛发展,管道工程施工管理是保证油企生产经营稳定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对社会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影响。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管理  前言:在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新时代,科学技术带动油气行业不断发展进步;油气管道工程建设中一些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被广泛采用,使得建设的速度和质量都有较大程度的进步,与此同时,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原油开采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冲击与不断到来,我国的传统的原油开采也不断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进一步进行相关的“数字化油田”的建设与改革,而这也成为了众多油田进行原油开采的主要意愿。油田的数字化开采展现出的优势有很多,其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减少对石油的浪费,而且还可以降低石油开采的成本,实现我国石
期刊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光纤通信技术更加成熟,而在石油企业要实现通信的有效利用就需要光纤技术的应用,能够降低通信传输中的损耗以及增加传输的效率,保证石油企业通信系统建设的完整性,使油田通信的功能得到提升。文章首先阐述了光纤技术的基本概述,说明了光纤技术对通信系统的优点;接着讲述了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光网络的智能化、全光网络、光器件集成化等三个方面;最后列举了光纤技术在油田通信中的应用策略,包括
期刊
摘要:综合录井仪可以实现复杂井、水平井等钻井的井下状况预测,不论是新老区的钻井开发工程中,它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综合录井仪的用途很多,它是一种对井下参数可以实时监测的技术,但是由于人员和技术的限制,使得该技术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让综合录井仪能够更好的体现它的作用在,则需钻井工作人员不断的对该技术进行优化,才能保证我国钻井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综合录井仪;钻井工程;应用和发展  1引言: 
期刊
摘要:剩余油潜力分析是特高含水后期进行开发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TNIS套管成像剩余油监测技术,可以在高难度、复杂井中进行测试,并具有分辨率高、精度高等优点,北二东层系重组试验区利用该项技术进行了剩余油监测和措施调整,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剩余油;TNIS套管成像剩余油监测技术;开发效果  1 TNIS套管成像剩余油监测原理  TNIS是一种基于脉冲中子发生器的Sigma(Σ)型的饱和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