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之父:打造大国重器

来源 :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onezhao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可知道?2016年9月25日,中国西南,苗岭深处,“天眼”在贵州睁眼,中国从此添了一件大国重器,傲视宇宙,深探苍穹!今天我们就去看看这“天眼”的创造者吧。
  他,面容沧桑,皮肤黝黑,如果初次见面,大概每个人都会觉得他是个农民,就连他自己都自称是农民。可是你知道吗?就是这位“农民”,造出了一口世界最牛的“大锅”,叫“天眼”,震惊了全世界!
  “天眼”到底有多牛?它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大国重器,苍穹之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灵敏度高10倍,比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综合性高10倍,它一开机,就能收到1351光年外的电磁信号,未来可用于捕捉外星生命信号!2016年“天眼”刚竣工,国家领导人就发来贺信,因为它让中国天文赶超了西方!
  强悍的学霸生涯
  他叫南东仁,1945年出生于吉林辽源,从小就是个妥妥的学霸,高考时夺得吉林省理科状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学习。他也是当地十年间,唯一考入清华的高材生。
  学业这么牛,南东仁一定是书呆子吧?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不仅是学霸,还是一个浪漫的冒险家。大学时,他就利用大串联的机会,从广州到新疆天山,潇洒游遍大半个中国。毕业后,正赶上“文革”,他被下放到吉林的车间,他干什么像什么,无所不精,开山放炮、水道、锻造……临了还当上了厂里的技术科长。在才艺方面,南东仁也毫不逊色。刚被下放时,他留着一头长发,活脱脱一副艺术家的气质。他的绘画水平也十分精湛。
  如此多才多艺的他,核心技术遭遇封锁,关键材料需要攻关,想建一个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都很难,可南东仁竟然还想建一个直径500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那可更是难上加难啊!可他又来起了那股倔劲,不能放弃,先自己干起来再说。
  要比其他国家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时效,选址就是关键。于是南东仁带着咸菜,扛起锄头,这个曾经深爱西装的海归科学家,变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他带着三百多幅卫星遥感图,跑遍全国各地,什么荒郊野外都去过,在祖国西南的一座座大山里冲锋!山险路难,很多地方,当地老农都不敢走,他却从不回头,从1994年到2005年,为了找到最好的地址,他就在祖国各地的奔波中,度过了十一年!云贵高原喀斯特洼地,成为“天眼”的最终落脚地。
  一边选址,还要一边为工程立项奔波。南东仁清楚地知道,要建一个500米口径的大家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块头,需要大资金,必须得充分论证,尽快立项。不立项就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团队,没有团队一切都是徒劳。
  他无时无刻不在拼命,他为自己的这个项目起名叫:FAST。就是希望项目尽快完成。为了项目材料尽快审批成功,他逐字逐句推敲,几乎每天都干到了凌晨。他满中国各地跑,没经费就自己掏钱买火车票,一家挨一家地谈,在他的努力下,最后立项申请书上多出了二十多个合作单位的名字。就这样,他一个科学家,又被立项逼成了推销员,那几年里,無论大会小会、国外国内,他逢人就推销自己的大望远镜项目。他曾自嘲道:“我开始拍全世界的马屁,让全世界来支持我们。”
  度过了举步维艰的最初十年,FAST项目在世界上渐渐有了名气,这当然和他的个人影响力也分不开。2006年,就曾在他不在场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科学家推选他为:国际天文学会射电专业部主席。接下来在国内,FAST项目跟各大院校合作的技术也有突破性进展。
  可到了2006年,立项还是没下来!在2006年中国科学院会议上,他再也忍不住了,激动地对着所有人说:第一,我们干了十几年,没有名分,我们要名分,FAST到底有没有可能立项?这么多人参与了。第二,我们身无分文,别人搞大科学工程预研究,上千万,上亿,我们囊空如洗。就这样,在他的不断争取下,历经十二年,射电望远镜立项书终于提交到最后的国际评审环节。到了2007年,国家终于批复了他的立项申请。2011年,村民搬迁安置完毕,他心心念念的FAST项目终于动工了!
  大国重器——“中国天眼”正式动工
  南东仁是FAST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他本可以遥控指挥,却偏偏事事都要亲力亲为。亲自参与工程的每一个部分,因为来之不易,他要求就是要做到:尽善尽美。
  整个工程中,他既能上钢架去拧螺丝,也能用扁铲去削平钢材,还能在高空梁山上打孔套丝,更能看试播器调整设备……
  他身边的同事都说:“术业有专攻,在这个项目里,我们要么不懂天文,要么不懂无线电,要么不懂金属工艺,要么不会画图,要么不懂力学,这几条能做到一条就算不错了,可南老偏偏什么都懂。”可他却说:“我谈不上有高尚的追求,没有特别多的理想,大部分时间是不得不做。人总得有个面子吧,你往办公室一摊,什么也不做,那不是个事。我特别怕亏欠别人,国家投了那么多钱,国际上又有人说你在吹牛皮,我就得负点责任。”
  南东仁坚守初心,仰望苍穹,二十二年如一日地坚持着,尽管项目需要两亿美金,尽管随时困难重重,可在他十几年“太过努力”的付出之后,2016年9月25日,中国的“天眼”——FAST项目终于完工!
  消息一出,全中国都沸腾了!总书记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全世界也轰动了!英国媒体报道:“中国的巨型射电望远镜,是其远大科学雄心的象征。”其他外国媒体说:“中国终于进入了观天时代,它将持续领先世界二十年!”
  英雄落幕,“天眼”睁开
  古有十年磨一剑,今有二十年铸“天眼”。二十年,一个人可以干很多事,开发商能变成首富,手机能出二十多代,可他用二十年,就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天眼”!他带领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克服了不可想象的困难,实现了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跨越。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天眼”工程完美交工了,可当初热血的他已经苍老,洪亮的嗓音变得嘶哑,曾跑遍全中国的双腿已不再矫健。他把仿佛挥洒不完的精力,全部留给了“天眼”,自己却病倒了……就在天眼投入运行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国“天眼之父”南东仁,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
  南东仁,干干净净地来,默默无闻地走,留存的是一位科学家的淡泊与风骨。
  书香寄语
  亲,一个民族,正是因为有南东仁这样的人报效祖国,无私奉献,我们的民族振兴才有了希望。是的,虽然英雄已落幕,但“中国天眼”已打开,正以它独特的方式仰望星空,傲世独立!
其他文献
亲爱的习爷爷,您在看吗?我有许多许多的心里话想跟您说,您愿意听我的倾诉吗?  习爷爷,我是一名湖南大学子弟小学五年级的小学生。您知道吗?我有很多心里话想要向您述说。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跟着妈妈和大学生哥哥姐姐一起,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农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促使我写下了这封信。  还记得2013年,我第一次“三下乡”的情景。在飞仙桥镇,老旧的小学教室、破烂的板凳桌椅、脏乱的蹲坑厕所……都让我
期刊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我爱故乡的橘树,更爱那黄澄澄的果实。  春天,橘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小巧的嫩叶来。每片叶子之间缀着许多小花,洁白如玉,花蕊微微颤动,散发出阵阵清幽的暗香,如涓涓流水,沁人心脾。一阵微风吹来,花瓣随之飘落,像是下了一场橘花雨,美不胜收。  夏天,橘树像撒娇的少女,懒懒地把枝条伸向四方,密密丛丛的,翠绿色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漂亮极了!  秋天,一
期刊
爱心义卖,能帮助许多人,比如:残疾人、留守儿童、灾区的百姓。  这一天,学校组织了一次爱心义卖,整个校园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有的留在自己班的摊位上叫卖,有的去“逛街”献爱心,还有的同学就坐在班级摊位边,安心地当着后备力量。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最低三元起价,最高不超过十五元!”这时,我们班的“大喇叭”使出大招了,听她这么一吆喝,我们也像个小喇叭似的,一起大声叫卖起来。时间转瞬即逝,眨眼一个小时
期刊
哇,校园里真热闹,听那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校园什么时候变成集市了呢?这到底怎么回事?要不,咱们去一探究竟?  “瞧一瞧,看一看,过了这村,就没这店。快来买呀!”  操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在我耳边萦绕。这是在干什么呢?原来,我们学校正在开展“爱心义卖”活动呢!  我带了十元钱,准备去“淘宝”。一走进“市场”,就看到许多大大小小的摊位。摊位上的商品琳琅满目:有可爱的洋娃娃
期刊
话说这位诗人留存的诗仅仅六首,可名气倒不小哦。他的《登鹳雀楼》在2011年9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排行榜》一书中,排名第四位!知道他是谁了吗?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王之涣!  风云说史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景恢弘广阔,壮观苍凉,诗风慷慨激昂,沉雄浑厚,多大气磅礴的诗啊!据说清代的慈禧太后可喜欢这首《凉州词》啦,有一天,慈禧太后让一个书法很好的大臣把
期刊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果部》中记载:“橘实小,其瓣味微醋(即酸),其皮薄而红,味辛而苦。”现在我们即将走进橘子的世界,品味橘子的味道。親,让味蕾幸福地在舌尖绽放吧!  “剥开黄澄澄的外皮,里面就像一个个小小的饺子,很团结地聚拢在一起。”你们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吗?是橘子哦。  扁圆形的橘子,跟我的拳头般大小,橘子皮是橘黄色的,皮有疙瘩,远看就像一盏小灯笼。  在我家,妈妈每年都会买一些橘子过年,拿起那些
期刊
家乡的花,美如画;家乡的海,蓝如天;家乡的雾,迷若仙。家乡的美,是古朴的美,是独特的美。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现在正值清明,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闪现出了农民伯伯的身影。欢乐的小鸟站在枝头欢唱,美丽的花儿露出了笑脸,不远处的山上,人们都在忙碌着。  我刚一走进田野,就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无边无际的田野上,到处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叶碰着叶,花挨着花,一团团,一簇簇,一丛丛,像一个个金黄色的小绣球
期刊
在大自然中,你最喜欢什么?是白皑皑的雪,是千变万化的云,还是缠缠绵绵的雨?我最喜欢的是神奇迷人的雾。  早上,我打开窗户一看,哇,好浓的雾啊!远远望去,大树、楼房、高山全都被浓雾盖住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好似披上了隐身衣。近处的楼房、大树好像穿上了一件薄薄的白纱衣,隐隐约约,模模糊糊。在微风吹拂下,浓雾一会儿聚拢,一会儿分散,眼前的景物一会儿像海市蜃楼,一会儿像蓬莱仙境,一会儿像天庭月宫……让人感觉
期刊
你可知道,在豫之南,皖之西,有一个撼人心魄的孝行故事正在古老的菊乡大地震撼上演?  李家帮,今年13岁,是南阳市内乡县夏馆镇葛条爬中心小学一名五年级的学生,这个自强不息、阳光向上的小男孩,用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给人们留下了诸多感动和感悟。  李家帮全家三口人,奶奶刘玉荣双目失明,父亲李富军患股骨头坏死,平时只能依靠双拐行走。家里唯一新翻修的房子,也是去年政府给的3万元危房改造补助款
期刊
怀化是我的家乡,位于湖南省西部,是一座用火车拖来的城市。这里不仅山清水秀,而且物产丰富,被誉为“水果之乡”。这里盛产红彤彤的山下红、紫莹莹的刺葡萄、酸甜可口的杨梅……可我最爱吃的水果还是黄澄澄的冰糖柑。  阳春三月,细雨如絲。一棵棵柑子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长青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里欢笑着。  到了四月份,在那稠密的绿叶中开出了一朵朵洁白的小花,像雪花一般晶莹。微风拂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