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利信息化是水利行业走向现代化的措施和手段,同时也可以说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以水利信息化促进和带动水利现代化,是水利部的大政方针。对于水利行业来说,信息化建设既是机遇,又是对体制与机制的挑战。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建议
1 水利信息化现状
水利行业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同时也是信息十分密集的行业,其信息化工作开始于“七五”期间,至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1)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相对滞后。水利工作的三大任务是防治洪涝灾害,解决干旱缺水和治理改善保护水环境。随着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需要开发的水利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但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加上系统的维护管理经费渠道始终未得到很好地解决,致使目前我国在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服务方面,与国际的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未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及信息化的质量还不能适应水利现代化的需要。
(2)对信息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水利系统的干部和职工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有一部分员工对信息化工作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机制,水利信息化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甚至部分单位还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
(3)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
1)从事水利信息化规划的相关人员对IT技术发展把握不够深,造成了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刚刚完成的信息化应用建设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成了落后的产品。此外,整体性规划的不完善或实施不利而导致各个系统的兼容性差,信息流不畅,致使信息化的大量投入所建设的仅是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孤岛”。2)从事水利信息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相关机构对行业应用理解不够深,造成了水利信息化产品的易用性、实用性差,甚至无法推广或交付使用。3)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条件不足。水利信息化工作面广、量大,信息化技术发展快,而现在国家某些投资政策和项目管理制度不太适应信息化建设要求,导致长期以来在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水利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本身是一个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目前在水利系统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此外,水利信息化队伍的人才缺乏、技术储备不足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 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行业特点:社会公益性事业,国家投资为主。
专业特点:涉及到水利行业的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各个专业。
资源特点:水利信息资源与其它行業和企业信息资源有较大的不同的特点是,尽可能地实现资源共享。
系统特点:上至中央下到地方和具体的工程管理部门,都要尽可能地实现网络系统的畅通无阻。
技术特点:所有IT领域、通信技术、测试技术、各类先进的和常规性的仪器设备,上至卫星下至普通的信息采集手段和方法,都要用到。系统要求较高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扩展性、可维修性和可更换性。
建设特点:土建工程、各类基本的仪器埋设、通信设备安装、计算机网络建设等等。
管理特点:原始信息资料的管理、分析、存储、权限、调度、控制、指挥等等,有很强的技术性、政策性和法规性。
应用特点:预测预报模型、洪水调度模型、决策支持模型、控制标准、资源共享准则等等。
社会特点: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与政治、经济、城镇、农村等等社会关系密不可分,与能源、交通、通信、气象等等行业更是脱不了干系。
水利信息化各类建设项目,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技术更新换代很快,其中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本身就是研究课题,因此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又具有“科研项目”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很容易被当成“科研项目”按照传统的项目攻关、鉴定、报奖的老套路去运作,项目完成评奖之后,其运行维护和升级换代过程中的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则无人问津,从而导致建设单位陷入困难境地。另一方面,按照传统方式运作的“科研项目”在攻关和实施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科研成果,常常被束之高搁,不能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并有效地服务于市场的需要,这种局面是十分尴尬的。
众所周知,在IT业界、信息化建设、计算机应用这些高科技领域中,硬件、系统、软件等方面都有许多共性,具有较大范围的技术复用性。而类似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如果各地区各部门仍然各自为政各行其事,必然造成大量的重复科研和重复开发,规范化和网络信息的兼容性将更为突出,这对于水利信息化大系统来说,很难达到系统整体最优。
3 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水利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有些单位和个人对信息化存在抵触和畏难情绪,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同志特别是领导同志信息化意识淡薄,认为信息化可有可无。
3.2一些地方和单位还没有成立专门的信息化工作机构,有的信息化工作机构职能较弱,难以适应水利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3.3很多的水利信息化项目建设还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导致低水平开发和重复建设:不少水利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下,开发利用效益不高。
3.4一些单位重投资建设、轻维护管理,没有稳定的运维经费渠道,导致已建的水利信息系统不能充分发挥效益。
3.5水利信息化知识普及程度不高.既熟悉水利业务、又精通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仍然偏少.水利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滞后。
4 进一步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水利信息化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克服工作中的畏难情绪,加强学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全而提升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水平.
各单位的一把手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水利信息化建设放到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明确职责和任务.把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成效列入单位和领导绩效考核的内容,建立或明确水利信息化丁作机构.理顺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的体制机制。
水利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而且技术复杂、投资大。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实施顶层设计.必须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围绕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结合本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长期与近期日标,区分轻重缓急,全面、合理地制定发展规划。在制定信息化实施标准及细则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水利信息资源共享打下基础.
除了要将水利信息化建设纳入各级计划部门的水利基本建设计划外,还应积极争取将水利信息化科目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优先支持水利信息化发展所急需的基础性、公益性工作:要完善并严格实施招投标、政府采购政策,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和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要进一步健全运行保障体系,完善和强化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和绩效评估等各种规章制度:切实加强运行维护工作.依照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定额标准.将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足额保障,加强运行维护队伍建设,完善运行维护手段,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长期发挥效益.
要针对水利信息化工作的需要,做好人才需求分析,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从生活待遇、激励培养、提拔任用等多方面创建一个有利十稳定和吸引信息化人才的良好环境。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逐步建立一支既熟悉水利业务.又精通信息化技术的骨干队伍。
5 结束语
水利信息化要走向市场化,为熟悉行业和专业应用的IT企业提供了巨大商机。工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优秀人才聚集的IT企业,必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建议
1 水利信息化现状
水利行业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同时也是信息十分密集的行业,其信息化工作开始于“七五”期间,至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1)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相对滞后。水利工作的三大任务是防治洪涝灾害,解决干旱缺水和治理改善保护水环境。随着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需要开发的水利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但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加上系统的维护管理经费渠道始终未得到很好地解决,致使目前我国在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服务方面,与国际的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未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及信息化的质量还不能适应水利现代化的需要。
(2)对信息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水利系统的干部和职工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有一部分员工对信息化工作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机制,水利信息化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甚至部分单位还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
(3)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
1)从事水利信息化规划的相关人员对IT技术发展把握不够深,造成了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刚刚完成的信息化应用建设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成了落后的产品。此外,整体性规划的不完善或实施不利而导致各个系统的兼容性差,信息流不畅,致使信息化的大量投入所建设的仅是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孤岛”。2)从事水利信息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相关机构对行业应用理解不够深,造成了水利信息化产品的易用性、实用性差,甚至无法推广或交付使用。3)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条件不足。水利信息化工作面广、量大,信息化技术发展快,而现在国家某些投资政策和项目管理制度不太适应信息化建设要求,导致长期以来在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水利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本身是一个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目前在水利系统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此外,水利信息化队伍的人才缺乏、技术储备不足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 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行业特点:社会公益性事业,国家投资为主。
专业特点:涉及到水利行业的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各个专业。
资源特点:水利信息资源与其它行業和企业信息资源有较大的不同的特点是,尽可能地实现资源共享。
系统特点:上至中央下到地方和具体的工程管理部门,都要尽可能地实现网络系统的畅通无阻。
技术特点:所有IT领域、通信技术、测试技术、各类先进的和常规性的仪器设备,上至卫星下至普通的信息采集手段和方法,都要用到。系统要求较高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扩展性、可维修性和可更换性。
建设特点:土建工程、各类基本的仪器埋设、通信设备安装、计算机网络建设等等。
管理特点:原始信息资料的管理、分析、存储、权限、调度、控制、指挥等等,有很强的技术性、政策性和法规性。
应用特点:预测预报模型、洪水调度模型、决策支持模型、控制标准、资源共享准则等等。
社会特点: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与政治、经济、城镇、农村等等社会关系密不可分,与能源、交通、通信、气象等等行业更是脱不了干系。
水利信息化各类建设项目,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技术更新换代很快,其中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本身就是研究课题,因此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又具有“科研项目”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很容易被当成“科研项目”按照传统的项目攻关、鉴定、报奖的老套路去运作,项目完成评奖之后,其运行维护和升级换代过程中的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则无人问津,从而导致建设单位陷入困难境地。另一方面,按照传统方式运作的“科研项目”在攻关和实施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科研成果,常常被束之高搁,不能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并有效地服务于市场的需要,这种局面是十分尴尬的。
众所周知,在IT业界、信息化建设、计算机应用这些高科技领域中,硬件、系统、软件等方面都有许多共性,具有较大范围的技术复用性。而类似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如果各地区各部门仍然各自为政各行其事,必然造成大量的重复科研和重复开发,规范化和网络信息的兼容性将更为突出,这对于水利信息化大系统来说,很难达到系统整体最优。
3 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水利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有些单位和个人对信息化存在抵触和畏难情绪,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同志特别是领导同志信息化意识淡薄,认为信息化可有可无。
3.2一些地方和单位还没有成立专门的信息化工作机构,有的信息化工作机构职能较弱,难以适应水利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3.3很多的水利信息化项目建设还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导致低水平开发和重复建设:不少水利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下,开发利用效益不高。
3.4一些单位重投资建设、轻维护管理,没有稳定的运维经费渠道,导致已建的水利信息系统不能充分发挥效益。
3.5水利信息化知识普及程度不高.既熟悉水利业务、又精通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仍然偏少.水利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滞后。
4 进一步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水利信息化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克服工作中的畏难情绪,加强学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全而提升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水平.
各单位的一把手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水利信息化建设放到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明确职责和任务.把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成效列入单位和领导绩效考核的内容,建立或明确水利信息化丁作机构.理顺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的体制机制。
水利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而且技术复杂、投资大。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实施顶层设计.必须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围绕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结合本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长期与近期日标,区分轻重缓急,全面、合理地制定发展规划。在制定信息化实施标准及细则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水利信息资源共享打下基础.
除了要将水利信息化建设纳入各级计划部门的水利基本建设计划外,还应积极争取将水利信息化科目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优先支持水利信息化发展所急需的基础性、公益性工作:要完善并严格实施招投标、政府采购政策,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和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要进一步健全运行保障体系,完善和强化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和绩效评估等各种规章制度:切实加强运行维护工作.依照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定额标准.将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足额保障,加强运行维护队伍建设,完善运行维护手段,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长期发挥效益.
要针对水利信息化工作的需要,做好人才需求分析,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从生活待遇、激励培养、提拔任用等多方面创建一个有利十稳定和吸引信息化人才的良好环境。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逐步建立一支既熟悉水利业务.又精通信息化技术的骨干队伍。
5 结束语
水利信息化要走向市场化,为熟悉行业和专业应用的IT企业提供了巨大商机。工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优秀人才聚集的IT企业,必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