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中职院校 实践能力 改革措施
1.前言
对中职院校而言,培养的是面向一线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各类人才,其特点是技能性强。尤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中职教育必须体现“以学生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遵循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这一原则。
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的要求,笔者对中职实践性教育进行了适时的调整和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主要谈谈笔者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2.中职教育改革措施
2.1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涉及面广,具有多重目标,过程纷繁杂乱,又需协调校内外多层关系,其管理工作难度比理论教学要大得多,其体系也相对复杂一些。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监督制度,评价考核体系。
2.1.1管理机构和人员
学校要吸纳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成立三级领导网络:分管校长、分管领导、教务处领导参加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实践教学的领导、规划、组织与协调工作;部门、车间、专业教研组成立二级领导小组,负责实践教学计划的落实;专业教师、技术人员组成实习、实训指导小组,具体负责学生实施实践教学的内容、生活管理和成绩评定。
2.1.2管理监督制度
要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监督制度,健全对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和学生实践的管理,做到“教有所依,学有所本”,学校应编制各主要专业技能与考核的实施性纲要,使实践教学各环节形成规范化管理。在制定、修订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制度时,还须对实践教学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反馈,不断总结,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1.3评价考核体系
实践教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为了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地进行考核与评价,学校必须制定各实践环节成绩评定方法。如对实验教学成绩单独考核;对于操作性强的或带有操作的专业主干课程,进行实践训练考核;对实训课的考核以各种资格证书标准为准,分为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两大类,并都把考核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簿。
实训教学与职、技能鉴定相结合,突出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必须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把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职业技能,是把实际操作技能作为一种素质来培养,是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确定的。
在实训结束后,可由省劳动厅组织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这样,学生毕业后就多了一个就业的机会,而且一上岗就能很快地胜任工作。通过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得3—5个国家劳动部门所核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从而大大强化了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这既符合国际社会现行的就业惯例,又对我国正在推行的持证上岗制度起到促进的作用。
2.2加强专业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充分认識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自觉、积极、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教师能力的提高要从教学开始,结合本职工作在点滴的教学活动中认真积累,不断学习;教师必须找到自己知识、能力的不足,并利用各种机会使之完善。如在教学中要注意积累实践素材,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认真理顺授课知识点与实践操作的要求,再依据这些要求先自我实践一遍,还可结合教学进行科研工作,以此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现场指导能力。实践证明,一个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应付自如,才能发挥自身的情感动力和教育力量,才会深受学生的欢迎。
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与企业联系,从企业骋请常年兼职教师,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还可从企业招聘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要实行灵活多样的培训、进修制度,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在职教师的教育。特别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管理力度,要求青年专业教师下工厂,到企业,进实验室,进行实践锻炼,并取得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中职院校要派专业教师到“双师型”培训学校进修学习,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更多“双师型”教师。
2.3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展多形式实践教学。
基础理论教学是专业教育的根本,不可忽视。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途径,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设校内实践基地是培养中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备条件。中职院校应依据所设专业的实际需要,全面规划,逐步实施。实训基地建设要突破只限于感性认识和动作技能训练的旧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模式。中职院校应尽可能地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
注重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了弥补学校办学资金紧张的不足,达到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中职院校应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同有关企业签订联合协议,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2.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师传授教材中的知识,认为学生听好课,就能将知识学会,这种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4.1创设问题情境
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思维,就应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愉快地、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创新。要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就要以问题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使教学过程始发于问题,推进于问题,收获于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并相机引起争论,从而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2.4.2扩展思维的形式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抽象思维的形式,培养创造性思维要熟练地运用这种思维形式,在掌握一系列的科学概念要点之后,进行正确的判断,在判断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推理。
2.4.3掌握思维的方法
思维有分析、综合等十大方法,彼此联系,交织在一起,只有透彻理解才能综合运用。人们认识客观现实的过程,正是这些思维方法的运用过程,为了发展思维和创造才能,就应该自觉地掌握这些思维方法。
2.4.4参加实践活动
一切问题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解决问题。教学中要组织学生积极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消化教学内容,变单纯灌输知识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立体的教学模式。这样一方面使思维为实践服务,解决问题,一方面又用实践检验思维的结果,使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获得培养和提高。
3.结语
几年来,通过对中职教育的改革,教学内容更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从而为培养“懂技术、会管理、能操作”的实用技能性人才奠定了基础。经过实施,师生及社会反映良好,该专业毕业生也成为人才市场的“抢手货”,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学生动手能力强于本专科毕业生,并且有的学生已成为单位的技术负责人、业务骨干。
参考文献:
[1]周济.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5.7.21
[2]殷新红.对高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理论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5).
关键词: 中职院校 实践能力 改革措施
1.前言
对中职院校而言,培养的是面向一线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各类人才,其特点是技能性强。尤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中职教育必须体现“以学生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遵循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这一原则。
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的要求,笔者对中职实践性教育进行了适时的调整和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主要谈谈笔者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2.中职教育改革措施
2.1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涉及面广,具有多重目标,过程纷繁杂乱,又需协调校内外多层关系,其管理工作难度比理论教学要大得多,其体系也相对复杂一些。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监督制度,评价考核体系。
2.1.1管理机构和人员
学校要吸纳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成立三级领导网络:分管校长、分管领导、教务处领导参加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实践教学的领导、规划、组织与协调工作;部门、车间、专业教研组成立二级领导小组,负责实践教学计划的落实;专业教师、技术人员组成实习、实训指导小组,具体负责学生实施实践教学的内容、生活管理和成绩评定。
2.1.2管理监督制度
要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监督制度,健全对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和学生实践的管理,做到“教有所依,学有所本”,学校应编制各主要专业技能与考核的实施性纲要,使实践教学各环节形成规范化管理。在制定、修订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制度时,还须对实践教学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反馈,不断总结,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1.3评价考核体系
实践教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为了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地进行考核与评价,学校必须制定各实践环节成绩评定方法。如对实验教学成绩单独考核;对于操作性强的或带有操作的专业主干课程,进行实践训练考核;对实训课的考核以各种资格证书标准为准,分为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两大类,并都把考核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簿。
实训教学与职、技能鉴定相结合,突出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必须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把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职业技能,是把实际操作技能作为一种素质来培养,是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确定的。
在实训结束后,可由省劳动厅组织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这样,学生毕业后就多了一个就业的机会,而且一上岗就能很快地胜任工作。通过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得3—5个国家劳动部门所核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从而大大强化了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这既符合国际社会现行的就业惯例,又对我国正在推行的持证上岗制度起到促进的作用。
2.2加强专业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充分认識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自觉、积极、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教师能力的提高要从教学开始,结合本职工作在点滴的教学活动中认真积累,不断学习;教师必须找到自己知识、能力的不足,并利用各种机会使之完善。如在教学中要注意积累实践素材,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认真理顺授课知识点与实践操作的要求,再依据这些要求先自我实践一遍,还可结合教学进行科研工作,以此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现场指导能力。实践证明,一个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应付自如,才能发挥自身的情感动力和教育力量,才会深受学生的欢迎。
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与企业联系,从企业骋请常年兼职教师,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还可从企业招聘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要实行灵活多样的培训、进修制度,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在职教师的教育。特别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管理力度,要求青年专业教师下工厂,到企业,进实验室,进行实践锻炼,并取得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中职院校要派专业教师到“双师型”培训学校进修学习,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更多“双师型”教师。
2.3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展多形式实践教学。
基础理论教学是专业教育的根本,不可忽视。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途径,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设校内实践基地是培养中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备条件。中职院校应依据所设专业的实际需要,全面规划,逐步实施。实训基地建设要突破只限于感性认识和动作技能训练的旧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模式。中职院校应尽可能地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
注重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了弥补学校办学资金紧张的不足,达到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中职院校应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同有关企业签订联合协议,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2.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师传授教材中的知识,认为学生听好课,就能将知识学会,这种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4.1创设问题情境
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思维,就应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愉快地、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创新。要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就要以问题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使教学过程始发于问题,推进于问题,收获于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并相机引起争论,从而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2.4.2扩展思维的形式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抽象思维的形式,培养创造性思维要熟练地运用这种思维形式,在掌握一系列的科学概念要点之后,进行正确的判断,在判断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推理。
2.4.3掌握思维的方法
思维有分析、综合等十大方法,彼此联系,交织在一起,只有透彻理解才能综合运用。人们认识客观现实的过程,正是这些思维方法的运用过程,为了发展思维和创造才能,就应该自觉地掌握这些思维方法。
2.4.4参加实践活动
一切问题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解决问题。教学中要组织学生积极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消化教学内容,变单纯灌输知识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立体的教学模式。这样一方面使思维为实践服务,解决问题,一方面又用实践检验思维的结果,使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获得培养和提高。
3.结语
几年来,通过对中职教育的改革,教学内容更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从而为培养“懂技术、会管理、能操作”的实用技能性人才奠定了基础。经过实施,师生及社会反映良好,该专业毕业生也成为人才市场的“抢手货”,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学生动手能力强于本专科毕业生,并且有的学生已成为单位的技术负责人、业务骨干。
参考文献:
[1]周济.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5.7.21
[2]殷新红.对高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理论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