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节能但耗时的火车与耗能但快捷的飞机之间,你会选择哪一个?炎炎夏日,空调与电扇,你会选择哪一个?生活中,环保与舒适似乎总是存在着矛盾。一项对两万名16岁至35岁之间青年人的调查显示:只有4成受访者愿意减少乘坐飞机次数,只有34%的受访者愿意少吃肉以及为买环保产品支付更多的费用。有人提议将环保理念“时尚化”,认为如果环保行为成为一种时尚,能够让更多人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投入到环保事业中来。笔者以为,让环保“时尚化”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有效解决环保与舒适、便利的矛盾。
调查显示:近八成人认为个人对气候变化负有责任,七成人会鼓励他人为环保做出改变。这一在中国青年人群中进行的对气候变化态度的调查,97%的受访者是学生或在职人员,92%的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93%拥有电脑,52%有自己的住房,36%有平板电视,27%有私家车,而这些消费会产生较大的碳排放。看来,对这样一个精荚群体谈普及环保理念显然悖时了,然而他们却往往是环保科普的传播者。对于他们来说,谈论环保和节能是很时尚的事情,可真正付诸行动却“眼高手低”、“说易行难”,尤其当环保与自己的生活质量发生冲突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舒适的生活,环保则变成了他者的义务。
我们必须承认,环保并非让现代人过苦行僧般的日子,都去效仿梭罗做一个现代隐者,那样环保就失去了最初的意义——生活理应更舒适、洁净、健康。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自由。“法无禁止皆自由”,我们可以要求财富来源正当,提倡适度消费,但对于有些人可劲儿“烧钱”的行为,除了议论批评,又能怎样呢?当然,我们还可上升到道德高度,对奢侈浪费现象予以道德谴责,但往往是言者谆谆,听者邈邈。因此,如何让环保变得轻松快乐、随意便利,无疑成了关键所在。政府的引导、舆论的助推、民间环保组织的作为固然重要,但笔者以为,更重要的是环保科技的进步与创新。
以当前国内很多城市设置“无车日”为例:要求政府工作人员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无疑具有示范作用,但从法律意义上说,“限行”损害了个人使用车辆的自由;而且这种做法也不见得就真正解决问题了,没见有些人为规避“无车日”的行政要求,多买一辆汽车吗?笔者以为,解决尾气排放污染的根本路径,一是推广环保节能型的小排量汽车,不仅要减免部分税费以刺激消费,还要靠技术创新提高环保汽车的内在质量和安全性能:另一方面,应当大力发展城市快速公交系统,以方便、快捷赢得公众心仪。
有数据显示:如果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产业比重相应下降1%,每年我国能源的消耗总量中可减少2800万吨以上标准煤,相当于万元GDP能耗降低1.3个百分点。同样,环保技术的创新、进步、推广与利用也具有广阔的节能降耗空间。例如,用手机实现异地视频会议,可节省乘坐飞机飞来飞去的花销,还提高了办事效率。据说在印度尼西亚,政府规定,准备结婚的夫妻双方必须种一棵树才能领证——而如果要离婚,则需要种500棵树。以上技术性、制度性的创新,都值得我国借鉴。
调查显示:近八成人认为个人对气候变化负有责任,七成人会鼓励他人为环保做出改变。这一在中国青年人群中进行的对气候变化态度的调查,97%的受访者是学生或在职人员,92%的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93%拥有电脑,52%有自己的住房,36%有平板电视,27%有私家车,而这些消费会产生较大的碳排放。看来,对这样一个精荚群体谈普及环保理念显然悖时了,然而他们却往往是环保科普的传播者。对于他们来说,谈论环保和节能是很时尚的事情,可真正付诸行动却“眼高手低”、“说易行难”,尤其当环保与自己的生活质量发生冲突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舒适的生活,环保则变成了他者的义务。
我们必须承认,环保并非让现代人过苦行僧般的日子,都去效仿梭罗做一个现代隐者,那样环保就失去了最初的意义——生活理应更舒适、洁净、健康。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自由。“法无禁止皆自由”,我们可以要求财富来源正当,提倡适度消费,但对于有些人可劲儿“烧钱”的行为,除了议论批评,又能怎样呢?当然,我们还可上升到道德高度,对奢侈浪费现象予以道德谴责,但往往是言者谆谆,听者邈邈。因此,如何让环保变得轻松快乐、随意便利,无疑成了关键所在。政府的引导、舆论的助推、民间环保组织的作为固然重要,但笔者以为,更重要的是环保科技的进步与创新。
以当前国内很多城市设置“无车日”为例:要求政府工作人员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无疑具有示范作用,但从法律意义上说,“限行”损害了个人使用车辆的自由;而且这种做法也不见得就真正解决问题了,没见有些人为规避“无车日”的行政要求,多买一辆汽车吗?笔者以为,解决尾气排放污染的根本路径,一是推广环保节能型的小排量汽车,不仅要减免部分税费以刺激消费,还要靠技术创新提高环保汽车的内在质量和安全性能:另一方面,应当大力发展城市快速公交系统,以方便、快捷赢得公众心仪。
有数据显示:如果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产业比重相应下降1%,每年我国能源的消耗总量中可减少2800万吨以上标准煤,相当于万元GDP能耗降低1.3个百分点。同样,环保技术的创新、进步、推广与利用也具有广阔的节能降耗空间。例如,用手机实现异地视频会议,可节省乘坐飞机飞来飞去的花销,还提高了办事效率。据说在印度尼西亚,政府规定,准备结婚的夫妻双方必须种一棵树才能领证——而如果要离婚,则需要种500棵树。以上技术性、制度性的创新,都值得我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