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探究实验中的实施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_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转课堂搭载高中生物探究实验,突出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角色地位,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建立的课前学习、课堂讨论、课后总结的实施模式。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生物探究实验;实施
  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实验是生物课程重要的实践形式。在生物学探究实验中,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掌握程序性知识,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科学素养。生物课标指出:“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翻转课堂搭载高中生物实验部分作为课堂学习的新模式,对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明确个人任务;通过交流协作,制定探究计划,充分展现自己的个人能力。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通过在课前授课、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2012年翻转课堂在美国大范围兴起后,我国也开始关注并开始引入翻转课堂。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教育模式,发起于一线教师教学,它的提出真正结合教学实际。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内容往往是基于问题的,学习者通过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自行完成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目前,我国对翻转课堂的理论模式研究较多,实践较少,对课下资源的整合和开发较少。因此,针对翻转课堂如何在高中生物学探究实验中进行实施进行探讨。
  一、 课前学习——教师引导行为的明确化
  教师在课前,自制教学视频或整合网络资源发布给学生。学生通过学习,探索其中的难点、疑点,并将学习中的困难之处反馈给教师。通过教师提供资料、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使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的引导和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做自己的主人;发现难点、疑点,在小组合作中解决浅层疑点和难点;明确学习目标,建立有效的小组合作形式和合作计划。
  1. 教师自制资料
  课前,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结合實验内容,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制作成完整的视频发布给学生。网络中有关生物实验的视频十分丰富。在借鉴他人的优秀视频的基础上,整合自己的个性化视频,对学生的学习十分有益。
  2. 学生学习监控
  学生学习教师发布的视频,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模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十分关键。因此,课前教师根据学生视频的下载次数,以及组长汇报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在此基础上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并给予及时有效的解答。
  二、 课堂讨论——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当中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安排应该尽可能的详尽、细致,充分考虑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可能造成的影响,使实验活动朝着符合实验目的的方向发展。在活动制定中,应明确学生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任务要点,以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小组的结构。
  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小组实验、汇报演讲的形式,展示自己在课前学习中的所得。在此过程中经历了以下几个环节:
  1. 创设情境
  教师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为核心,任务驱动学生的实践操作。学生在课前的学习,通常只是浅尝辄止,因此,需要老师在课堂当中,设置进一步的目标,创设更为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进入探究实验的探究环节。
  2. 建立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整个实验。在小组中建立领导核心,以此为中心给小组成员分配任务,明确行为。探究实验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活动中,组员的职责越明确,执行起来就越为顺利。
  3. 提供支架
  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当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推动学生实验的进行。整个探究实验当中所经历的环节有:提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与交流
  得出结论。探究所经历的环节是固定的,便于教师制作具体的活动方案。将活动方案发放给学生,填写具体的实施内容。形成整个实验的框架和具体的实施思路,教师检核和指导后,进行具体的实施。
  4. 表达与交流
  由小组代表,结合本组的概括式笔记,总结实验流程,展示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是既定的,实验过程是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的过程。学生通过表达交流建立科学的认识,能够综合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小组之间的互动与建议,能够有效开拓学生的思路。
  5. 反思
  小组汇报结束后,全班共同总结关键因素,思考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以此,在课堂当中,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展现个人能力。反思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在自我反思当中,重新审视整个实验过程。实验操作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实验中要多加思考。
  三、 课后总结
  以小组实验的形式,最后通过一道题目,测评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从实验学习的情境中跳脱出来,实现知识的有效利用。
  高中生物探究实验有明确的探究流程,便于教师进行具体的内容设置和行为引导。在不同的环节当中,教师适时地提供帮助,为学生的自主化学习提供支架。在高中生物探究实验当中要使学生获得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应该明确学生学习的任务和学习过程,并将其明确地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团体分工合作,体现个人能力和集体力量。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及时获得来自教师对学习过程和实践操作的指导和帮助。在实验操作进行或者完成过程当中学生应该附以详细的描述,以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和课下对所进行的实验做及时的回顾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2] 袁锦明.高中生物学教学实施“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生物学教学,2014,39(8):22-23.
  [3] 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21-30.
  作者简介:
  岳艳斐,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来提高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呢?我将试图在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高中物理教学在贴近生活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物理运用能力,结合生活化的情境问题,让我们的物理教学更有效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尝试。  关键词:情境教学;有效性;探究;高中物理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一味地讲授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往往学生很难将自己学习到的物理知
本文运用Engle(2002)提出的DCC-GARCH模型(Dynamic Conditional Correlation-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ity model)检验了亚洲主要的发达市场: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在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目标去探究,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反思,从而提高我们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学实践;高中化学;反思;实验;探究
摘要:新课标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导学案”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模式;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以往在物理教学中,学生都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效果。当前物
摘要:如今,在高中的物理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评分方式,那就是SOLO评分方法,本文将针对高中物理,研究SOLO试题以及SOLO评分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SOLO试题;SOLO评分方法  在高中的物理传统评分过程中,单一的采点评分机制由于其在评分过程中,不能让学生知道更多有关于试卷的信息,学生不知道在这题上为什么只得这些分,且如果遇到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题目时,采点得分的记分在面对千奇百怪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