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凉风习习,松涛阵阵。2013年8月27日、28日,以“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东北亚论坛在有着“红松故乡”、“中国林都”之称的黑龙江伊春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国际组织代表一百余人在论坛上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就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我国东北及东北亚地区生态、民生现状及林区发展和绿色发展道路的选择与国际借鉴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东北亚生态论坛是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共同主办、每两年举行一届的国际论坛。其宗旨是:立足东北亚,面向全世界,为政府、企业、专家、学者及非政府组织提供一个关于生态建设问题的对话、交流、协调与合作平台;积极推动政府生态保护政策的建立与完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林业经济转型,提倡发展生态产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绿色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参与本地区及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事务,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危机及生态安全的世界难题。从2009年举办以来,分别取得了《生态论坛伊春共识》和《发挥林业作用应对气候变化倡议书》两项成果。
而本届东北亚生态论坛则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实效性,通过学术交流、专家对话、案例分析等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方式,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和路径、绿色产业的建立和发展等找到了切合东北亚实际的发展方向。
简短的开幕式
为响应中央八项规定落实群众路线教育精神,第三届东北亚生态(伊春)论坛开幕式简短而富有成效。与会领导嘉宾本着绿色低碳的原则,将开幕式办成了学术交流的会场。
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陈凤学、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金济滨、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执行总监姚望、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及东北亚地区对外事务高级顾问谭宝德、伊春市市长高环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伊春市委书记王爱文主持论坛开幕式。外交部原部长助理、新闻发言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沈国放,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生态学家侯立安,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东生,北京林业大学校长、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宋维明,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局长魏殿生,著名影视演员、周恩来总理扮演者、绿色中国形象大使刘劲,中央电视台著名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秋丹等出席论坛开幕式。
陈凤学在致辞中指出,以“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东北亚生态(伊春)论坛的召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党的十八大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纳入“五位一体”布局的新形势下,它既紧紧抓住了世界各国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的热点,也紧扣中国提倡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主旋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就林业而言,先后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使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不断提升。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中国林业实现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的双增目标,需要我们持续努力。
金济滨指出,黑龙江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在东北亚地区占有重要的生态战略位置。近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实施了包括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在内的“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实施两大平原湿地修复保护,并深入开展了五年大造林大绿化活动。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为45.7%,有林地面积达2080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达17.6亿立方米,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量均位居全国
前列。
大小兴安岭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碳汇生产基地,也是世界寒温带天然的生物基因库,维系着东北和华北平原的生态安全,为我国两个重要商品粮基地稳产高产提供了重要保障。作为国家重点国有林区、全国最大的森林城市和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主体,近几年,伊春从严管资源、保护珍稀物种到实施国有林权制度改革,从建立生态建设报告制度到进行森林湿地资源价值评估,从开展林业资本化运营课题研究到实施森林经营增汇减排项目试点等等,一系列创新、创造性的举措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诸多生态建设工作都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而东北亚生态论坛的举办,正是伊春高度重视、探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重要举措,也是黑龙江省乃至中国、整个东北亚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发展,共话生态文明的一个极佳载体。
伊春市长高环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国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当中的重要板块,伊春在整个东北亚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维护东北亚地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伊春通过系统化严管和保护措施的实行,从2007年开始,伊春的森林就实现了长大于消的良性循环。2011年伊春全面停止森林主伐,开始进入了森林经营和生态建设的新时代。
开幕式领导致辞结束后,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学家侯立安作了题为《生态文明视阈下中国绿色发展的应对策略》的主题报告;北京林业大学校长、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宋维明作了题为《中国生态政策》的主题报告;国际林业研究中心森林与环境科学家Louis Putezl作了题为《全球木材贸易对天然林的影响》的主题报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代表处驻华代表朱春全作了题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概念和案例研究》的主题报告;汇源集团党委书记赵金林作了题为《绿色产业发展》的主题报告;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区运营官王超作了题为《NGO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与自然保护中的作用》的主题报告;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及东北亚地区对外事务高级顾问谭宝德作了题为《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经济的科学基本途径》的主题报告。
来自不同研究机构和高校,以及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们,以伊春为事例,以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世界生态的发展状况为脉络,系统的分析了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并为东北亚的生态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没有宏篇大论,没有泛泛而谈,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具有很深的理论指导性和实践操作性。
伊春市市长高环认为,本次论坛在前两次的基础之上,产生了更多的思想碰撞与启迪,升华出更多理论与实践成果。伊春市将悉心汲取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认真吸收、转化本次论坛成果。同时,通过论坛的持续举办,唤起了更多的人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影响和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来,促进东北亚地区生态状况的不断改善。 王爱文:我们林业搞活是两只眼,生态林业是一只眼,民生的福利是一只眼。这两点是两个重要的支点,我们都羡慕欧洲,尤其很多人羡慕北欧,当然它有很好的社会福利,但是北欧恰恰是产业的发展、生态的优良结合到一起。所以,它的发展和生态的保护,能够并行不悖,而且能够实现相互促进。我们林业要想保护得好,林区的老百姓必须要有钱,要解决他的发展和就业的问题,这是基本前提。我们提了两句话叫做生态保护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像我们现在提出伊春的发展接续替代产业3+X,三个隐性产业,其中一个是森林实体加北药产业,根据林地的功能来看,树林地下可以种木耳,我们全市木耳已经达到6亿。第二是水湿地,我们承包给老百姓,通过管护经营,让老百姓放心的致富。另外,节约化发展。我们把加工企业、销售市场集中起来,在林缘地带,靠近城市地带,上加工企业和销售平台,这样的话,全产业的经营就把林区的整个经营拉起来了,这个产业链延伸得越长,集约功能越强,它的附加值和对老百姓的贡献以及财政的贡献就越大。
侯立安:咱们伊春有这么好的森林资源,应该说为我们这儿创造了这么好的空气,在中国目前甚至短时间内,大气质量的PM2.5还不能达标的前提下,我想说的建议就是扩大生态旅游。第二点建议就是生态文化的宣传力度还应该加大。另外,如果我们要有一些地下矿产的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生态。
宋维明:生态文明要实现,最根本的保证是什么呢?首先是科学技术。我们现在把传统发展的工业、传统的产业转变为新型的产业,低排放的、资源消耗低的、产出率又高的、附加值又高的,又能规模化生产的这样的产业,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谈不上的。所以,科学技术在今后发展当中,尤其经济发展模式当中,是至关重要的。第二,人才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进程,在这个进程当中,首先从人们的习惯开始到行为的转变,再到制度的建设,再到最后形成一种精神的东西,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有人才在发挥作用。所以,我们林区发展了这么多年,给国家做了这么多的贡献,也涌现了无数的优秀人才。今后,在新的发展模式当中,人才仍然是最关键的。
变化中的世界林业经济
7月28日,林都伊春阳光明媚,红松、樟子松、白桦树交相辉映。作为第三届东北亚生态(伊春)论坛的一部分,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第五届世界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在伊春召开。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东生,伊春市副市长程洪胜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就林业与社会经济发展、林业绿色经济与生态补偿、林权与农村林业发展三个主题进行了学术研讨和交流。
刘东生在致辞中首先介绍了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的发展状况,他指出,林经学会成立33年来,紧紧围绕深化林业改革、加快林业发展,组织广大会员并团结全国林业经济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在推动林业改革发展以及林业经济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随后,刘东生为世界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的发展提出几点希望。一要准确定位,改革创新,发挥专业委员会的重要作用。要更新办会理念,创新办会思路,多与国外研究机构联络,提升学会影响力。二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定期研讨。要抓住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机遇,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定期召开学术研讨,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三要开拓进取,努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要加强理论研究和服务咨询工作,并加强自身建设,壮大专委会队伍。
程洪胜在致辞中介绍了伊春市的生态建设情况,他说,今后一个时期,伊春将高举三次创业的旗帜,加速推进林区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在生态建设上,使林区的森林生态功能恢复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水平,建成中国最佳的生态功能区;在转型发展上,建成发达的现代林区经济体系,建成功能完善的生态主导产业聚集区、现代旅游度假集合区;在民生等社会领域建设上,力争使林区群众生活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百姓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在文化建设上,基本形成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林区特色文化体系,使生态文化广为传播、深入人心,更好地引领林区科学发展。努力把伊春建设成中国最好生态城市、中国一流旅游城市、中国蓝莓之都、中国北方钼都,争当全国林业城市转型、森林经营、天保二期工程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力争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两番以上,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位居全省上游行列。
在学术研讨阶段,加拿大林务局王森博士作了题为《森林、经济和社会》的报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刘国良博士作了题为《如何平衡协调森林的经济效益和其它生态功能》的报告,世界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广翠作了题为《绿色经济与绿色核算》的报告,国际林业研究中心、森林与环境资深科学家DR.LOUIS PUTZEL作了题为《森林景观的新兴经济与发展:绿色经济的发展机遇》的报告,世界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陈绍志作了题为《农村林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的报告,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经济政策及产品司林业官员马蔷博士作了题为《全球森林生产者组织的有效经营组织模式及成功案例》的报告。这些报告或从全球角度关照森林的地位与作用,或基于一点就林业经济的局部影响向下挖掘,或就全球某个林业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或从全球各国林业发展案例中找寻共性和个性的特点,引起了与会人士的极大兴趣。
第五届世界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林业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副主任吴志民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第五届世界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报告内容扎实,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点评嘉宾言简意赅、贴近主题,对报告进行了很好的解读。希望今后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进来,进一步提升世界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全球林业的合作领域,世界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理应率先有所动作,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东北亚生态论坛是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共同主办、每两年举行一届的国际论坛。其宗旨是:立足东北亚,面向全世界,为政府、企业、专家、学者及非政府组织提供一个关于生态建设问题的对话、交流、协调与合作平台;积极推动政府生态保护政策的建立与完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林业经济转型,提倡发展生态产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绿色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参与本地区及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事务,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危机及生态安全的世界难题。从2009年举办以来,分别取得了《生态论坛伊春共识》和《发挥林业作用应对气候变化倡议书》两项成果。
而本届东北亚生态论坛则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实效性,通过学术交流、专家对话、案例分析等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方式,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和路径、绿色产业的建立和发展等找到了切合东北亚实际的发展方向。
简短的开幕式
为响应中央八项规定落实群众路线教育精神,第三届东北亚生态(伊春)论坛开幕式简短而富有成效。与会领导嘉宾本着绿色低碳的原则,将开幕式办成了学术交流的会场。
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陈凤学、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金济滨、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执行总监姚望、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及东北亚地区对外事务高级顾问谭宝德、伊春市市长高环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伊春市委书记王爱文主持论坛开幕式。外交部原部长助理、新闻发言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沈国放,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生态学家侯立安,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东生,北京林业大学校长、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宋维明,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局长魏殿生,著名影视演员、周恩来总理扮演者、绿色中国形象大使刘劲,中央电视台著名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秋丹等出席论坛开幕式。
陈凤学在致辞中指出,以“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东北亚生态(伊春)论坛的召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党的十八大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纳入“五位一体”布局的新形势下,它既紧紧抓住了世界各国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的热点,也紧扣中国提倡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主旋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就林业而言,先后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使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不断提升。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中国林业实现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的双增目标,需要我们持续努力。
金济滨指出,黑龙江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在东北亚地区占有重要的生态战略位置。近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实施了包括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在内的“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实施两大平原湿地修复保护,并深入开展了五年大造林大绿化活动。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为45.7%,有林地面积达2080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达17.6亿立方米,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量均位居全国
前列。
大小兴安岭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碳汇生产基地,也是世界寒温带天然的生物基因库,维系着东北和华北平原的生态安全,为我国两个重要商品粮基地稳产高产提供了重要保障。作为国家重点国有林区、全国最大的森林城市和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主体,近几年,伊春从严管资源、保护珍稀物种到实施国有林权制度改革,从建立生态建设报告制度到进行森林湿地资源价值评估,从开展林业资本化运营课题研究到实施森林经营增汇减排项目试点等等,一系列创新、创造性的举措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诸多生态建设工作都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而东北亚生态论坛的举办,正是伊春高度重视、探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重要举措,也是黑龙江省乃至中国、整个东北亚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发展,共话生态文明的一个极佳载体。
伊春市长高环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国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当中的重要板块,伊春在整个东北亚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维护东北亚地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伊春通过系统化严管和保护措施的实行,从2007年开始,伊春的森林就实现了长大于消的良性循环。2011年伊春全面停止森林主伐,开始进入了森林经营和生态建设的新时代。
开幕式领导致辞结束后,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学家侯立安作了题为《生态文明视阈下中国绿色发展的应对策略》的主题报告;北京林业大学校长、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宋维明作了题为《中国生态政策》的主题报告;国际林业研究中心森林与环境科学家Louis Putezl作了题为《全球木材贸易对天然林的影响》的主题报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代表处驻华代表朱春全作了题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概念和案例研究》的主题报告;汇源集团党委书记赵金林作了题为《绿色产业发展》的主题报告;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区运营官王超作了题为《NGO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与自然保护中的作用》的主题报告;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及东北亚地区对外事务高级顾问谭宝德作了题为《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经济的科学基本途径》的主题报告。
来自不同研究机构和高校,以及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们,以伊春为事例,以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世界生态的发展状况为脉络,系统的分析了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并为东北亚的生态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没有宏篇大论,没有泛泛而谈,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具有很深的理论指导性和实践操作性。
伊春市市长高环认为,本次论坛在前两次的基础之上,产生了更多的思想碰撞与启迪,升华出更多理论与实践成果。伊春市将悉心汲取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认真吸收、转化本次论坛成果。同时,通过论坛的持续举办,唤起了更多的人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影响和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来,促进东北亚地区生态状况的不断改善。 王爱文:我们林业搞活是两只眼,生态林业是一只眼,民生的福利是一只眼。这两点是两个重要的支点,我们都羡慕欧洲,尤其很多人羡慕北欧,当然它有很好的社会福利,但是北欧恰恰是产业的发展、生态的优良结合到一起。所以,它的发展和生态的保护,能够并行不悖,而且能够实现相互促进。我们林业要想保护得好,林区的老百姓必须要有钱,要解决他的发展和就业的问题,这是基本前提。我们提了两句话叫做生态保护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像我们现在提出伊春的发展接续替代产业3+X,三个隐性产业,其中一个是森林实体加北药产业,根据林地的功能来看,树林地下可以种木耳,我们全市木耳已经达到6亿。第二是水湿地,我们承包给老百姓,通过管护经营,让老百姓放心的致富。另外,节约化发展。我们把加工企业、销售市场集中起来,在林缘地带,靠近城市地带,上加工企业和销售平台,这样的话,全产业的经营就把林区的整个经营拉起来了,这个产业链延伸得越长,集约功能越强,它的附加值和对老百姓的贡献以及财政的贡献就越大。
侯立安:咱们伊春有这么好的森林资源,应该说为我们这儿创造了这么好的空气,在中国目前甚至短时间内,大气质量的PM2.5还不能达标的前提下,我想说的建议就是扩大生态旅游。第二点建议就是生态文化的宣传力度还应该加大。另外,如果我们要有一些地下矿产的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生态。
宋维明:生态文明要实现,最根本的保证是什么呢?首先是科学技术。我们现在把传统发展的工业、传统的产业转变为新型的产业,低排放的、资源消耗低的、产出率又高的、附加值又高的,又能规模化生产的这样的产业,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谈不上的。所以,科学技术在今后发展当中,尤其经济发展模式当中,是至关重要的。第二,人才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进程,在这个进程当中,首先从人们的习惯开始到行为的转变,再到制度的建设,再到最后形成一种精神的东西,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有人才在发挥作用。所以,我们林区发展了这么多年,给国家做了这么多的贡献,也涌现了无数的优秀人才。今后,在新的发展模式当中,人才仍然是最关键的。
变化中的世界林业经济
7月28日,林都伊春阳光明媚,红松、樟子松、白桦树交相辉映。作为第三届东北亚生态(伊春)论坛的一部分,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第五届世界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在伊春召开。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东生,伊春市副市长程洪胜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就林业与社会经济发展、林业绿色经济与生态补偿、林权与农村林业发展三个主题进行了学术研讨和交流。
刘东生在致辞中首先介绍了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的发展状况,他指出,林经学会成立33年来,紧紧围绕深化林业改革、加快林业发展,组织广大会员并团结全国林业经济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在推动林业改革发展以及林业经济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随后,刘东生为世界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的发展提出几点希望。一要准确定位,改革创新,发挥专业委员会的重要作用。要更新办会理念,创新办会思路,多与国外研究机构联络,提升学会影响力。二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定期研讨。要抓住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机遇,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定期召开学术研讨,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三要开拓进取,努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要加强理论研究和服务咨询工作,并加强自身建设,壮大专委会队伍。
程洪胜在致辞中介绍了伊春市的生态建设情况,他说,今后一个时期,伊春将高举三次创业的旗帜,加速推进林区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在生态建设上,使林区的森林生态功能恢复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水平,建成中国最佳的生态功能区;在转型发展上,建成发达的现代林区经济体系,建成功能完善的生态主导产业聚集区、现代旅游度假集合区;在民生等社会领域建设上,力争使林区群众生活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百姓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在文化建设上,基本形成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林区特色文化体系,使生态文化广为传播、深入人心,更好地引领林区科学发展。努力把伊春建设成中国最好生态城市、中国一流旅游城市、中国蓝莓之都、中国北方钼都,争当全国林业城市转型、森林经营、天保二期工程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力争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两番以上,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位居全省上游行列。
在学术研讨阶段,加拿大林务局王森博士作了题为《森林、经济和社会》的报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刘国良博士作了题为《如何平衡协调森林的经济效益和其它生态功能》的报告,世界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广翠作了题为《绿色经济与绿色核算》的报告,国际林业研究中心、森林与环境资深科学家DR.LOUIS PUTZEL作了题为《森林景观的新兴经济与发展:绿色经济的发展机遇》的报告,世界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陈绍志作了题为《农村林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的报告,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经济政策及产品司林业官员马蔷博士作了题为《全球森林生产者组织的有效经营组织模式及成功案例》的报告。这些报告或从全球角度关照森林的地位与作用,或基于一点就林业经济的局部影响向下挖掘,或就全球某个林业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或从全球各国林业发展案例中找寻共性和个性的特点,引起了与会人士的极大兴趣。
第五届世界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林业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副主任吴志民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第五届世界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报告内容扎实,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点评嘉宾言简意赅、贴近主题,对报告进行了很好的解读。希望今后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进来,进一步提升世界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全球林业的合作领域,世界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理应率先有所动作,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