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一五”末正值国家加快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进程的关键时期。《福建农业科技》编辑部为适应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及时抓住机遇、理清思路、谋划未来,从未来五年(2011--2015)期刊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办刊定位、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对策措施等几个方面,提出“十二五”发展规划设想。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成为海峡西岸科技期刊品牌群中的农业精品期刊,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福建农业科技 期刊 发展思路 规划
当前,我国正处在“十二五”规划开局的关键时期,国家对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步伐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推进,科技期刊事业发展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新形势下,具有40多年办刊历史的《福建农业科技》应该及时抓住机遇,尽早谋划,主动适应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大势,理清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并在办刊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理念创新和新型办刊模式建立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以迎接挑战,做强期刊。
1 办刊现状
《福建农业科技》是综合性中级农业科学技术期刊,创刊于1970年,1979年公开发行。现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和福建省农学会联合主办。始终坚持“服务农业科研、生产,促进‘三农’全面发展”的办刊宗旨。多年来,刊物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福建省十佳期刊;1992年被列为全国106种农林类核心期刊之一;入选“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先后被CA、CAB、AGRIS、《中国农业文摘》、“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华艺线上图书馆”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和文摘期刊收录。该刊实用性好、指导性强,坚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受到基层
读者的普遍好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编辑人员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有待提升。二是广告与发行工作难度大,主要原因是编辑部经营人才短缺,开拓市场的能力有限。三是办刊的保障措施不完善,遵循期刊出版规律的管理措施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
2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发展环境的新变化,立足海西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紧紧围绕区域农业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关于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推动期刊创新与发展。坚持“双百”方针和“质量第一”的原则。加快改革步伐,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努力提高期刊的整体质嚣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办刊的社会效益,致力于在推进福建农业科技进步、增进农业学术交流、传播农业科技成果、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福建农业科技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为更好地服务“三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3 发展方向与办刊定位
3.1 发展方向
“十二五”期间《福建农业科技》将作为面向“三农”提供农业科技公共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载体和窗口,进一步明确办刊宗旨,提高服务“三农”、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服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2 办刊定位
3.2.1 性质定位:公益型综合性农业科学技术类期刊。
3.2.2 区域定位:以福建省为中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3.2.3 专业定位:以大农业为背景,内容涵盖农林牧副渔,生产、经营、管理等专业。
3.2.4 读者定位:主要读者对象为农村基层的一线科研、生产、管理人员,兼顾各级农业科研、管理人员,院校师生等。
3.2.5 内容定位:以对生产一线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先进生产技术经验、科研成果,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经验等文章为主要报道内容。
3.2.6 功能定位:以服务科研、生产,促进“三农”全面发展为已任,努力实现“三个导向”功能,即面向农业科研人员的服务导向功能;面向基层读者的科学导向功能;面向企业的宣传引导功能。
4 发展目标
4.1 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基本建立起适应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要求的新型办刊模式和运行机制。坚持以服务读者、服务“三农”发展为首要任务,全面提升办刊质嚣和服务效果,办出特色,建立品牌,扩大影响,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成为海西科技期刊品牌群中的农业精品期刊。
4.2 阶段目标
2011年的具体目标:制定符合办刊规律、有利于刊物发展和品牌创建的新政策、新制度;实行广告、发行业务代理制,实现编辑出版与经营业务“两分开”;建立期刊网络采编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努力把刊物办成主办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双百行动”计划的基层平台,年发表相关技术指导性文章100篇以上;所有实用技术文章通过福建省科技特派员与联合国开发计划项目合作网全文上网;成为联系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要媒介。
2012年~2013年的具体目标:南双月刊改为月刊,信息量比“十一五”期间增加一倍左右。
2014年~2015年的具体目标:广告与发行业务比“十一五”期间有显著增加;全面实现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现代化;力争把特色栏目办成精品栏目,期刊成为福建省精品期刊。
5 主要任务与对策措施
5.1 明确办刊宗旨与功能定位
明确办刊宗旨即明确办刊为谁服务的问题。《福建农业科技》创刊40多年来始终坚持“服务农业科研、生产,促进‘三农’全面发展”的办刊宗旨。但主要服务对象以及由此带来的两个效益权衡的问题曾经困扰着办刊的过程,并且成为办刊方向调整的主要因素。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期刊大规模扩版,对本刊的办刊策略产生了影响,为适应办刊形势、满足作者发表文章的要求,我们在适度扩版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着为谁服务的问题,如果单纯考虑经济利益的话,以作者主导型的服务模式是一种皆大欢喜的模式,你发文章我收费。那样的话把技术期刊办成低级学术期刊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所办刊物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满足作者功利性需要的上具。但是,作为承载了40来年编者、作者、读者期许的《福建农业科技》,更应该是主办单位福建省农科院服务“三农”的一个载体、工具和窗口。基于这样的功能定位,为配合福建省海峡西岸“先行先试”新形势,抓住同家支持海西建设和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历史机遇。进一步调整办刊方向,采取读者主导型的服务模式,更多地思考读者的需求,如进一步增加对生产一线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先进生产技术经验、科研成果等高效实用技术信息,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经验等文章的报道篇幅。
5.2 突出办刊特色与出版质量
在充分借鉴优秀刊物先进办刊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注 重突出地方特色、专业特色和时代特征。根据区域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及其科技发展水平、优势特点,通过栏目组稿策划,更多体现海西现代农业生产特色,关注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十一五”期间,本刊常设栏目9个,临时栏目17个。其中,“农业经济与管理”和“农业三品论坛”着重发表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土地流转、粮食安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食品安全与品牌建设等,渐成特色。“十二五”期间,将围绕海西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发展重点,结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双百行动’计划,考虑作者的可能性,策划至少两个新特栏目,力争使办刊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使刊物不仅是农业科研人员、基层读者的良师益友,也是农业行政管理人员、涉农企业人员的案头必备。“十二五”期间正值全国报刊改革全面铺开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转企改制还是保留事业编制,新形势下报刊监管体系中的报刊退出机制将是一把高悬的令箭,办刊条件、办刊质量、办刊效果将成为生存与否的重要衡量指标。虽然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二五”期间更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稿源质姑、编排质量、装帧印刷水平及社会影响上都上一个档次。
5.3 加强编委会建设,发挥专家的作用
编委会是期刊编辑部根据需要,聘请有关农业科技专家组成的,主要协助编辑部做好办刊质量把关,对办刊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往届编委会组成更加注重编委的身份和专业布局,未能具体制定和落实编委权益和义务。“十二五”期间,编辑部将继续围绕编委会建设,进一步加强编委会队伍的调整和构建工作,从办刊实际出发,制定明确的编委条件、责任与义务,以公开招聘的方式,将具有相应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以及能够热心支持办刊的专家、学者请人期刊新一屑编委会,充分发挥编委会对期刊发展的实际效用。充分利用专家资源,体现专家优势,使其在组稿、审稿,以及在提高刊物影响力、发展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刊会结合”的优势,积极探索与福建省农学会及基层农学会的合作形式,不断促进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5.4 进一步缩短周期,增加信息量
“十一五”期间,《福建农业科技》为双月刊,每期正文94码、用5号字排版,每期发表科技文章近50篇(另有信息一二十篇)、约18万字,全年信息量约300篇、110万字。“十二五”期间争取办成月刊、正义86码、用新5号字排版,每期信息量约19万字、可发表科技文章53篇,全年信息量约630篇、230万字。即“十二五”期间信息量可比“十一五”期间增加一倍左右。因此,需要千方百计扩大稿源。通过多种渠道吸收更多基层需要的优质稿件,如:利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下乡“双百行动”多年积累的一手资料,鼓励下乡科技人员用最朴实的实用技术文章指导更多需要技术帮助的基层读者;征集筛选福建省农学会一年一度的学术年会中的优秀论文;通过下乡调研了解基层农技人员的情况和作者资源;通过实施通讯员制度,实现与基层的有效沟通与联系;通过参与下乡培训活动培养基层作者。与此同时,金面提高办刊效率,缩短稿件处理流程时间,减少发表时滞。对于应时应季的技术性文章,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处理,及时发表。在“十二五”期间,坚持办刊以服务基层读者、服务“三农”发展为首要目标,通过增信息、缩周期、抓实效等措施,力求及时、全面反映海峡西岸农业科技的新技术、新水平、新经验、新成果。
5.5 创新运行机制,拓展广告与发行业务
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新闻媒体事业单位中的广告、印刷、发行等部门,要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并核销其事业编制。作为以服务“三农”为已任,努力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农业科技期刊,要继续在社会公益上发挥作用,必须探索编辑出版与经营业务“两分开”的新模式,对本刊而言,印刷从来就不是编辑部的业务,而将广告与发行等经营性业务外包给文化传播企业,则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新路。一方面,编辑部市场经营人才短缺,经营业务难于开展,通过外包给专业公司进行企业化策划与运作,可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可以把经营做大、影响做大;另一方面,给编辑部提供一个仝力以赴提高办刊质量的条件,可以把队伍做强、刊物做强。“十二五”期间,计划通过借用或整合外部的优势资源,促进刊物经营业务跨越发展,争取广告等多种经营业务量能够实现番一番的目标。
5.6 逐步推进期刊的数字化建设
积极对接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发展重点,抓住知识经济与信息网络发展的时代机遇,充分利用主办单位的网络资源和技术优势,逐步推进期刊在“十二五”期间的数字化建设,在未来5年全面实现期刊编辑工作的现代化。一是建设好期刊网站,强化期刊的对外宣传窗口的作用,实现期刊的跨媒体运作;二是引进技术软件,委托开发期刊上作办公系统,建立具有投稿、审稿、编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网络采编系统”,充分利用主办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网络资源优势,优化编辑部内部局域网络功能,实现期刊来稿的网络编辑、审改、加工等,满足期刊编辑部编辑工作现代化要求,为期刊走向数字化出版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
5.7 主动融入双百行动,有效服务科研、生产
通过探讨农业科技期刊在服务“二三农”中的功能拓展,创新服务模式,主动融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双百行动”计划,实现面向农业科研人员的研究导向、服务导向功能;面向基层一线读者的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学导向功能;面向企业营销策划的宣传引导功能。“十二五”间,争取有关领导及部门的支持,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双百行动”下乡人员的实用技术文章纳入其考核指标体系之中,一方面,让参与“双百行动”的科技人员,能够将经实践检验的应用研究成果在更大范围上得以宣传应用,造福更多的读者;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双百行动”获得更持久、更广泛的影响力。如果每年每位下乡人员能够提供一篇以上合格稿件,那么这些参与下乡的中高级技术职称科研人员的文章数每年也有100篇以上,占全年发表文章总数的15%甚至更多,保证选题能够更加贴近读者需求,有利于增加办刊的科学性、实用性、指导性。这将对提高稿源质量和办刊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在拓展对企业产品的宣传引导功能方面,通过与福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对合作,参与企业产品营销策划,借助刊物的宣传平台,实现企业、农民、刊物共赢。
5.8 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管理创新
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划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建成新闻出版强国。“十二五期间的前两年正是国家新闻出版系统针对报刊业进行全面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党政机关所属报刊面临改革或转企改制的压力。在这特殊的历史机遇期,政策的引导、规范和支持是新一轮报刊改革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对于不同性质的报刊而言,依据自身特点争取政策支持,加强管理机制创新则是立于不败之地,甚至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机会。作为把主要服务对象定位在基层一线人员,服务功能定位在促进“三农”发展的农业技术期刊,其本质属性等同于学术期刊,公益性大于经营,在报刊改革的大潮中需要有合适的定位及相应的政策支持,并通过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创新,探讨实行公益性、经营性相剥离的经营方式,确保办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在人事编制及人员考核管理上制定更加符合办刊规律,有利于刊物发展和品牌创建的新政策、新制度。
[关键词]福建农业科技 期刊 发展思路 规划
当前,我国正处在“十二五”规划开局的关键时期,国家对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步伐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推进,科技期刊事业发展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新形势下,具有40多年办刊历史的《福建农业科技》应该及时抓住机遇,尽早谋划,主动适应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大势,理清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并在办刊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理念创新和新型办刊模式建立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以迎接挑战,做强期刊。
1 办刊现状
《福建农业科技》是综合性中级农业科学技术期刊,创刊于1970年,1979年公开发行。现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和福建省农学会联合主办。始终坚持“服务农业科研、生产,促进‘三农’全面发展”的办刊宗旨。多年来,刊物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福建省十佳期刊;1992年被列为全国106种农林类核心期刊之一;入选“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先后被CA、CAB、AGRIS、《中国农业文摘》、“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华艺线上图书馆”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和文摘期刊收录。该刊实用性好、指导性强,坚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受到基层
读者的普遍好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编辑人员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有待提升。二是广告与发行工作难度大,主要原因是编辑部经营人才短缺,开拓市场的能力有限。三是办刊的保障措施不完善,遵循期刊出版规律的管理措施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
2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发展环境的新变化,立足海西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紧紧围绕区域农业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关于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推动期刊创新与发展。坚持“双百”方针和“质量第一”的原则。加快改革步伐,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努力提高期刊的整体质嚣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办刊的社会效益,致力于在推进福建农业科技进步、增进农业学术交流、传播农业科技成果、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福建农业科技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为更好地服务“三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3 发展方向与办刊定位
3.1 发展方向
“十二五”期间《福建农业科技》将作为面向“三农”提供农业科技公共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载体和窗口,进一步明确办刊宗旨,提高服务“三农”、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服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2 办刊定位
3.2.1 性质定位:公益型综合性农业科学技术类期刊。
3.2.2 区域定位:以福建省为中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3.2.3 专业定位:以大农业为背景,内容涵盖农林牧副渔,生产、经营、管理等专业。
3.2.4 读者定位:主要读者对象为农村基层的一线科研、生产、管理人员,兼顾各级农业科研、管理人员,院校师生等。
3.2.5 内容定位:以对生产一线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先进生产技术经验、科研成果,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经验等文章为主要报道内容。
3.2.6 功能定位:以服务科研、生产,促进“三农”全面发展为已任,努力实现“三个导向”功能,即面向农业科研人员的服务导向功能;面向基层读者的科学导向功能;面向企业的宣传引导功能。
4 发展目标
4.1 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基本建立起适应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要求的新型办刊模式和运行机制。坚持以服务读者、服务“三农”发展为首要任务,全面提升办刊质嚣和服务效果,办出特色,建立品牌,扩大影响,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成为海西科技期刊品牌群中的农业精品期刊。
4.2 阶段目标
2011年的具体目标:制定符合办刊规律、有利于刊物发展和品牌创建的新政策、新制度;实行广告、发行业务代理制,实现编辑出版与经营业务“两分开”;建立期刊网络采编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努力把刊物办成主办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双百行动”计划的基层平台,年发表相关技术指导性文章100篇以上;所有实用技术文章通过福建省科技特派员与联合国开发计划项目合作网全文上网;成为联系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要媒介。
2012年~2013年的具体目标:南双月刊改为月刊,信息量比“十一五”期间增加一倍左右。
2014年~2015年的具体目标:广告与发行业务比“十一五”期间有显著增加;全面实现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现代化;力争把特色栏目办成精品栏目,期刊成为福建省精品期刊。
5 主要任务与对策措施
5.1 明确办刊宗旨与功能定位
明确办刊宗旨即明确办刊为谁服务的问题。《福建农业科技》创刊40多年来始终坚持“服务农业科研、生产,促进‘三农’全面发展”的办刊宗旨。但主要服务对象以及由此带来的两个效益权衡的问题曾经困扰着办刊的过程,并且成为办刊方向调整的主要因素。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期刊大规模扩版,对本刊的办刊策略产生了影响,为适应办刊形势、满足作者发表文章的要求,我们在适度扩版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着为谁服务的问题,如果单纯考虑经济利益的话,以作者主导型的服务模式是一种皆大欢喜的模式,你发文章我收费。那样的话把技术期刊办成低级学术期刊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所办刊物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满足作者功利性需要的上具。但是,作为承载了40来年编者、作者、读者期许的《福建农业科技》,更应该是主办单位福建省农科院服务“三农”的一个载体、工具和窗口。基于这样的功能定位,为配合福建省海峡西岸“先行先试”新形势,抓住同家支持海西建设和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历史机遇。进一步调整办刊方向,采取读者主导型的服务模式,更多地思考读者的需求,如进一步增加对生产一线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先进生产技术经验、科研成果等高效实用技术信息,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经验等文章的报道篇幅。
5.2 突出办刊特色与出版质量
在充分借鉴优秀刊物先进办刊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注 重突出地方特色、专业特色和时代特征。根据区域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及其科技发展水平、优势特点,通过栏目组稿策划,更多体现海西现代农业生产特色,关注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十一五”期间,本刊常设栏目9个,临时栏目17个。其中,“农业经济与管理”和“农业三品论坛”着重发表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土地流转、粮食安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食品安全与品牌建设等,渐成特色。“十二五”期间,将围绕海西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发展重点,结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双百行动’计划,考虑作者的可能性,策划至少两个新特栏目,力争使办刊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使刊物不仅是农业科研人员、基层读者的良师益友,也是农业行政管理人员、涉农企业人员的案头必备。“十二五”期间正值全国报刊改革全面铺开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转企改制还是保留事业编制,新形势下报刊监管体系中的报刊退出机制将是一把高悬的令箭,办刊条件、办刊质量、办刊效果将成为生存与否的重要衡量指标。虽然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二五”期间更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稿源质姑、编排质量、装帧印刷水平及社会影响上都上一个档次。
5.3 加强编委会建设,发挥专家的作用
编委会是期刊编辑部根据需要,聘请有关农业科技专家组成的,主要协助编辑部做好办刊质量把关,对办刊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往届编委会组成更加注重编委的身份和专业布局,未能具体制定和落实编委权益和义务。“十二五”期间,编辑部将继续围绕编委会建设,进一步加强编委会队伍的调整和构建工作,从办刊实际出发,制定明确的编委条件、责任与义务,以公开招聘的方式,将具有相应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以及能够热心支持办刊的专家、学者请人期刊新一屑编委会,充分发挥编委会对期刊发展的实际效用。充分利用专家资源,体现专家优势,使其在组稿、审稿,以及在提高刊物影响力、发展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刊会结合”的优势,积极探索与福建省农学会及基层农学会的合作形式,不断促进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5.4 进一步缩短周期,增加信息量
“十一五”期间,《福建农业科技》为双月刊,每期正文94码、用5号字排版,每期发表科技文章近50篇(另有信息一二十篇)、约18万字,全年信息量约300篇、110万字。“十二五”期间争取办成月刊、正义86码、用新5号字排版,每期信息量约19万字、可发表科技文章53篇,全年信息量约630篇、230万字。即“十二五”期间信息量可比“十一五”期间增加一倍左右。因此,需要千方百计扩大稿源。通过多种渠道吸收更多基层需要的优质稿件,如:利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下乡“双百行动”多年积累的一手资料,鼓励下乡科技人员用最朴实的实用技术文章指导更多需要技术帮助的基层读者;征集筛选福建省农学会一年一度的学术年会中的优秀论文;通过下乡调研了解基层农技人员的情况和作者资源;通过实施通讯员制度,实现与基层的有效沟通与联系;通过参与下乡培训活动培养基层作者。与此同时,金面提高办刊效率,缩短稿件处理流程时间,减少发表时滞。对于应时应季的技术性文章,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处理,及时发表。在“十二五”期间,坚持办刊以服务基层读者、服务“三农”发展为首要目标,通过增信息、缩周期、抓实效等措施,力求及时、全面反映海峡西岸农业科技的新技术、新水平、新经验、新成果。
5.5 创新运行机制,拓展广告与发行业务
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新闻媒体事业单位中的广告、印刷、发行等部门,要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并核销其事业编制。作为以服务“三农”为已任,努力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农业科技期刊,要继续在社会公益上发挥作用,必须探索编辑出版与经营业务“两分开”的新模式,对本刊而言,印刷从来就不是编辑部的业务,而将广告与发行等经营性业务外包给文化传播企业,则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新路。一方面,编辑部市场经营人才短缺,经营业务难于开展,通过外包给专业公司进行企业化策划与运作,可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可以把经营做大、影响做大;另一方面,给编辑部提供一个仝力以赴提高办刊质量的条件,可以把队伍做强、刊物做强。“十二五”期间,计划通过借用或整合外部的优势资源,促进刊物经营业务跨越发展,争取广告等多种经营业务量能够实现番一番的目标。
5.6 逐步推进期刊的数字化建设
积极对接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发展重点,抓住知识经济与信息网络发展的时代机遇,充分利用主办单位的网络资源和技术优势,逐步推进期刊在“十二五”期间的数字化建设,在未来5年全面实现期刊编辑工作的现代化。一是建设好期刊网站,强化期刊的对外宣传窗口的作用,实现期刊的跨媒体运作;二是引进技术软件,委托开发期刊上作办公系统,建立具有投稿、审稿、编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网络采编系统”,充分利用主办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网络资源优势,优化编辑部内部局域网络功能,实现期刊来稿的网络编辑、审改、加工等,满足期刊编辑部编辑工作现代化要求,为期刊走向数字化出版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
5.7 主动融入双百行动,有效服务科研、生产
通过探讨农业科技期刊在服务“二三农”中的功能拓展,创新服务模式,主动融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双百行动”计划,实现面向农业科研人员的研究导向、服务导向功能;面向基层一线读者的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学导向功能;面向企业营销策划的宣传引导功能。“十二五”间,争取有关领导及部门的支持,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双百行动”下乡人员的实用技术文章纳入其考核指标体系之中,一方面,让参与“双百行动”的科技人员,能够将经实践检验的应用研究成果在更大范围上得以宣传应用,造福更多的读者;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双百行动”获得更持久、更广泛的影响力。如果每年每位下乡人员能够提供一篇以上合格稿件,那么这些参与下乡的中高级技术职称科研人员的文章数每年也有100篇以上,占全年发表文章总数的15%甚至更多,保证选题能够更加贴近读者需求,有利于增加办刊的科学性、实用性、指导性。这将对提高稿源质量和办刊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在拓展对企业产品的宣传引导功能方面,通过与福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对合作,参与企业产品营销策划,借助刊物的宣传平台,实现企业、农民、刊物共赢。
5.8 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管理创新
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划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建成新闻出版强国。“十二五期间的前两年正是国家新闻出版系统针对报刊业进行全面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党政机关所属报刊面临改革或转企改制的压力。在这特殊的历史机遇期,政策的引导、规范和支持是新一轮报刊改革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对于不同性质的报刊而言,依据自身特点争取政策支持,加强管理机制创新则是立于不败之地,甚至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机会。作为把主要服务对象定位在基层一线人员,服务功能定位在促进“三农”发展的农业技术期刊,其本质属性等同于学术期刊,公益性大于经营,在报刊改革的大潮中需要有合适的定位及相应的政策支持,并通过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创新,探讨实行公益性、经营性相剥离的经营方式,确保办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在人事编制及人员考核管理上制定更加符合办刊规律,有利于刊物发展和品牌创建的新政策、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