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高考综合改革即将在全国全面启动,选课走班分层教学成为焦点。本文针对分层走班教学中一些做法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操作建议,以期对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中地理 新高考改革 分层走班教学
2019年被称为新高考改革年,广东等8省市先后出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市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一股新高考改革的浪潮,开始席卷全国。新高考改革,更加突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中选课走班分层教学成为焦点。2017年安徽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统筹做好新高考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积极探索适应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的综合育人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特质学生的学习需求。
然而,当前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在理论建构、体系设计及实践应用方面都不完善,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分层走班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就此提出一些可行性操作建议。
一、高中地理分层走班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想选择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教师作为新课程理念的一线操盘手,其直接服务对象是学生。而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发展需求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应用“一刀切”和“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目标。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学习潜能,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真正落地生根,因此其推广应用势在必行。
(二)是信息时代教育个性化的必然趋势
时代变革呼唤教育个性化。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无不体现出追求个性、重视创造能力培养的发展思路。教育信息化发展促使学习活动不再局限于实体教育内,而是可以根据个性化需求来进行调整。分层教学的本质是因材施教,“私人定制”的个性化教学将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高中地理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应用
(一)学生分层
学生合理分层,是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前提。为了对学生分层,需从多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判,仅以成绩作为划分依据的做法,过于简单粗暴,且有失公允。在对学生分层时,我们可以把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主动性、思维敏捷度和转化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平时学习表现与阶段性测试结果有机结合起来,折算成标准分后进行量化评价,这样做较为科学也易于操作。
(二)分层备课
有效分层备课,是提升分层教学效果的保证。教师在备课时只有充分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先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才能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有的放矢地布置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学习《大气热力作用》时,笔者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烟雾在玻璃容器内的飘动方向来探究实验原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层设问,要求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能够了解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基础一般的学生能够绘制热力环流形成图,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运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解释或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分层施教
课堂分层施教,是践行分层走班教学的关键。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注重课堂提问、作业训练等的层次性及启发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和发展的空间。
比如,在进行读图能力训练时,对于低层次水平学生要求其以“读”图为主,能够读懂地图中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点;中等层次水平学生则以“析”图为主,要求学生在读图过程中学会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的产生原因;高层次水平学生则以“探”图为主,引导学生在读图过程中延伸知识点,探究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各类地理现象,并不断总结与提高。
三、当前高中地理分层走班教学的反思与建议
当前分层走班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面临着诸多挑战。若不加强深入研究与顶层设计,那么在实践应用中很容易流于形式、无功而返。要避免这些问题,笔者以为需做好以下几点。
(一)科学分层,避免固化学生定位
当前,量化分层还没有形成相对科学的统一标准。为追求操作方便,很多学校或教师把某一次或几次考试成绩作为分层走班教学的参考依据。这种做法很难区分学生的能力高低和潜力大小,更无法检测学生的兴趣特长与个性需求。
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坚持统一分层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实际操作中,可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调整学生分层,使低层次学生能够进阶提升或高层次学生能够降位学习,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习需求。二是坚持统一分层与自主选择相结合。学生分层如果处置不当,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被划分至低层次或进入差班的学生容易被贴上等级标签,导致学生家长难以承受,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给分层施教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精心设计,避免过程流于形式
分层教学法因其过程复杂、任务繁重,实施起来难度较大。特别是教师在分层备课中工作量巨大,若在备课时教师考虑问题不周全或设计活动过于单一,则课堂提问、小组合作等活动环节很容易陷入被动或流于形式。
为此,一要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按水平高低或学习意愿进行单独编班,并选拔富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且管理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进行管理。班主任要不仅善管而且敢管。二要组织精干教师队伍,成立课程研发小组,进行集体备课,专门从事教学设计。
(三)全程把控,避免课堂散乱无序
分层教学打破了原来班级固定、授课老师不变的学习状况,班主任功能弱化,班级管理难度加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对学习进程进行科学引导和全程把控,否则课堂很容易陷入散乱无序的状态。
课上以合为主、分为辅,课后以分为主、合为辅。对高层次学生实行少讲多练,引导其自主学习,注重强化综合应用能力;对中层次学生实行精讲精练,突出双基教学;对低层次学生实行细讲少练,引导其弄懂基本概念和基础原理。
(四)梯度评价,避免考核无纲可依
分层评价是分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及时、科学、恰当的评价对于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有重要意义。教师需对各层次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給予全面、合理、客观的评价,进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为此,教师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将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测试等列入考核范畴,在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时不做分数统计,而进行等级评定。这种做法有利于增强中、低层次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其获得感,也能督促高层次学生更加努力上进。
总之,时代发展呼唤教育改革,而分层走班教学能为高考综合改革驱动赋能。分层走班教学,有利于新课程理念落地生根,也有效切合了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现实需求,同时还符合信息时代个性化定制教学的发展方向,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梁会成.构建初中地理课堂动态化教学的思考[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10).
[2]张晓红.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模式下的班级管理问题及策略[J].潍坊学院学报,2011(4).
关键词:高中地理 新高考改革 分层走班教学
2019年被称为新高考改革年,广东等8省市先后出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市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一股新高考改革的浪潮,开始席卷全国。新高考改革,更加突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中选课走班分层教学成为焦点。2017年安徽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统筹做好新高考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积极探索适应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的综合育人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特质学生的学习需求。
然而,当前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在理论建构、体系设计及实践应用方面都不完善,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分层走班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就此提出一些可行性操作建议。
一、高中地理分层走班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想选择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教师作为新课程理念的一线操盘手,其直接服务对象是学生。而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发展需求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应用“一刀切”和“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目标。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学习潜能,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真正落地生根,因此其推广应用势在必行。
(二)是信息时代教育个性化的必然趋势
时代变革呼唤教育个性化。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无不体现出追求个性、重视创造能力培养的发展思路。教育信息化发展促使学习活动不再局限于实体教育内,而是可以根据个性化需求来进行调整。分层教学的本质是因材施教,“私人定制”的个性化教学将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高中地理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应用
(一)学生分层
学生合理分层,是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前提。为了对学生分层,需从多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判,仅以成绩作为划分依据的做法,过于简单粗暴,且有失公允。在对学生分层时,我们可以把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主动性、思维敏捷度和转化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平时学习表现与阶段性测试结果有机结合起来,折算成标准分后进行量化评价,这样做较为科学也易于操作。
(二)分层备课
有效分层备课,是提升分层教学效果的保证。教师在备课时只有充分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先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才能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有的放矢地布置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学习《大气热力作用》时,笔者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烟雾在玻璃容器内的飘动方向来探究实验原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层设问,要求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能够了解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基础一般的学生能够绘制热力环流形成图,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运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解释或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分层施教
课堂分层施教,是践行分层走班教学的关键。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注重课堂提问、作业训练等的层次性及启发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和发展的空间。
比如,在进行读图能力训练时,对于低层次水平学生要求其以“读”图为主,能够读懂地图中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点;中等层次水平学生则以“析”图为主,要求学生在读图过程中学会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的产生原因;高层次水平学生则以“探”图为主,引导学生在读图过程中延伸知识点,探究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各类地理现象,并不断总结与提高。
三、当前高中地理分层走班教学的反思与建议
当前分层走班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面临着诸多挑战。若不加强深入研究与顶层设计,那么在实践应用中很容易流于形式、无功而返。要避免这些问题,笔者以为需做好以下几点。
(一)科学分层,避免固化学生定位
当前,量化分层还没有形成相对科学的统一标准。为追求操作方便,很多学校或教师把某一次或几次考试成绩作为分层走班教学的参考依据。这种做法很难区分学生的能力高低和潜力大小,更无法检测学生的兴趣特长与个性需求。
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坚持统一分层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实际操作中,可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调整学生分层,使低层次学生能够进阶提升或高层次学生能够降位学习,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习需求。二是坚持统一分层与自主选择相结合。学生分层如果处置不当,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被划分至低层次或进入差班的学生容易被贴上等级标签,导致学生家长难以承受,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给分层施教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精心设计,避免过程流于形式
分层教学法因其过程复杂、任务繁重,实施起来难度较大。特别是教师在分层备课中工作量巨大,若在备课时教师考虑问题不周全或设计活动过于单一,则课堂提问、小组合作等活动环节很容易陷入被动或流于形式。
为此,一要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按水平高低或学习意愿进行单独编班,并选拔富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且管理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进行管理。班主任要不仅善管而且敢管。二要组织精干教师队伍,成立课程研发小组,进行集体备课,专门从事教学设计。
(三)全程把控,避免课堂散乱无序
分层教学打破了原来班级固定、授课老师不变的学习状况,班主任功能弱化,班级管理难度加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对学习进程进行科学引导和全程把控,否则课堂很容易陷入散乱无序的状态。
课上以合为主、分为辅,课后以分为主、合为辅。对高层次学生实行少讲多练,引导其自主学习,注重强化综合应用能力;对中层次学生实行精讲精练,突出双基教学;对低层次学生实行细讲少练,引导其弄懂基本概念和基础原理。
(四)梯度评价,避免考核无纲可依
分层评价是分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及时、科学、恰当的评价对于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有重要意义。教师需对各层次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給予全面、合理、客观的评价,进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为此,教师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将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测试等列入考核范畴,在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时不做分数统计,而进行等级评定。这种做法有利于增强中、低层次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其获得感,也能督促高层次学生更加努力上进。
总之,时代发展呼唤教育改革,而分层走班教学能为高考综合改革驱动赋能。分层走班教学,有利于新课程理念落地生根,也有效切合了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现实需求,同时还符合信息时代个性化定制教学的发展方向,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梁会成.构建初中地理课堂动态化教学的思考[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10).
[2]张晓红.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模式下的班级管理问题及策略[J].潍坊学院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