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景观反映了城市生活,是城市生活的表象特征,是社会文明结构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历程的忠实记录。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也被称为“魔都”、“设计之都”或者“十里洋场”。人们对于上海的这些印象,几乎就是对上海城市地域景观文化的印象。城市景观具有一定的物质形态特征,但是更多是物质以外的文化内涵。本文以上海为例,通过对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与田子坊两个城市街区景观进行研究与比较,将从地域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批判性地域主义对于城市改造建设的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地域景观 南京路 海派文化 田子坊 批判性地域主义
一 研究背景
从美国地理学家诺姆瑟(R“M”Northam)对城市化的划分来分析,中国的城市化目前正处于“加速阶段”。在国际主义思潮的冲击下,中国城镇建设无论是规模与速度都是史无前例的,在创造全球文明的同时城市地域性逐渐消失,城市建设逐渐陷于特色匮乏和生态恶化双重危机之中。仅从特色匮乏这一个角度来说,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公众已无法从城市景观风貌中识别城市的文化属性。眼下的城市建设往往很少考虑街区、建筑及自然的独特性及历史价值,因而一律采取推倒重来的建设手段,这使得城市景观被不断复制,没有了地区差异,导致干城一面的悲剧发生。面临以上的城市建设危机,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知道,地域景观设计基本应该做到尊重并继承城市的历史文脉,提高城市文化的可识别性及市民的归属感。实现对人的物质及精神的双重关怀。
上海城镇化水平在中国居于首位,人口密度在全国排第四,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城市。在2011最新一期The World's Best Skylines全球摩天城市排行中,上海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香港、纽约。即便如此,上海在发展过程中却依然保持自己的特色,南京路各式各样的历史建筑与摩天大楼交相辉映,田子坊的新潮艺术也与石库门融为一体,演绎着这座城市过去与未来的华丽篇章。
二 南京路——归还城市空间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拔地而起的建筑越来越密集,随之而来的则是交通也变得越来越混乱。这样的城市无疑带给人一股无形的压力,然而,城市更需要可以让置身其中的人群畅快呼吸的空间,让人的精神得到休息,因此步行衔就应运而生了。“无交通区”概念禁止机动车、非机动车在步行街内通行,把城市中美丽的空间归还于市民。1998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了关于建设南京路步行街的决定,这一建设将重塑南京路“中华第一街”的形象地位。
正如米歇尔.赛尔所说:“位置和路径一起形成了一个系统。点和线,存在并且关联着。”步行衔大体上可分为三线三点。4.2m宽的“金带”为主线,位于道路偏北1.3m处,处于阳光照射面,为人群休憩场所。两侧则是平坦而宽阔的步行区,便于人们在五花八门的商店中徜徉。
这三条线,从公共设施的设计布局来看,主街“金带”中集中了各种各样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公共设施服务密集区,而两侧的步行区平坦宽阔,毫无障碍物。正是“主线丰富、侧线简洁”,在设施服务布局上做到了“松紧有度,有张有弛”。从南京路步行街的步行者活动特征角度来分析,主街“金带”强烈地标示出步行街的休憩空间,反映步行街的静态特征。两侧的步行区川流不息的人群正反映了步行街的动态特征。而人们也可以轻松地穿越金带,恰恰是“主静侧动,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而三点则分别指位于南京路黄金地段的河南路口广场、世纪广场和西藏中路口广场。河南路是步行街的起点,以雕塑建立空间引导。虽然地处地铁二号线河南路车站出入口,但是在600平方的立体花坛的掩映下,别有一番情趣。浙江路的世纪广场占地近900平方米,正处于步行街的中段,是人流的集散中心。其中布置了大面积绿化、雕塑、灯光喷泉,及巨大的电视屏幕,世纪广场成为了“金带”中闪闪发光的“金坪”。而西藏中路口广场是属于历史文化建筑的广场,是“建筑博览会”。步行衔本身狭窄的空间因为有了这三个节点使空间的疏密发生了“收”与“放”的节奏变化,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变化。
步行街两侧的商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购物人群的物质需求,其内的景观小品和各种栩栩如生的雕塑更营造了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展现了现代上海人的新风貌,这是一种对于人文关怀的深刻体现。
三 田子坊——“海派文化”的重生
田子坊的街区改造与南京路不同。南京路的前身是“花园弄”,经过多次延伸拓宽,形成了新式马路,并逐渐形成知名商业街。南京东路东段历史街区建筑遗产相当丰富,兼具多重建筑风格。而田子坊与南京路同为上海里弄,但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演变成不同风格的街区景观。
田子坊是泰康路打浦桥地区的一条里弄,20世纪初期,法租界多次扩张,当时的泰康路属于中国人管理的华人居住区,与法租界中部的中央区南端仅仅一个街区之隔。并且泰康路离黄浦江北岸不远,其附近的通江河道地带小工厂发展繁荣。因此,泰康路成了商业居住街区和工业区的过渡地带。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特殊,泰康路呈现出纷繁的社会背景。其中既有上流社会中的法国移民、达官贵人,也有中产阶层和下层社会人员,各种阶层混杂在一起,使得泰康路的建筑环境呈现出多重样式,既有拥挤简陋的“石库门”,也有带有更多西式装饰的“新式里弄”,还有带有花园和绿化空间的“花园里弄”和“公寓里弄”。许多社会名流被这里的地理优势所吸引,纷纷迁居于此。不仅如此,泰康路还是著名的新华艺专所在地,文艺界更是流连于此,其中包括著名的柳亚子、齐白石、徐悲鸿等,各种文艺刊物也应运而生,新华艺专的存在丰富了街区的文化层次,使得这里的文化呈现多样性,营造了悠久深厚的文化氛围。田子坊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积淀,所以在改革开放后期面临着“拆”与“不拆”的两难境地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具有活力的创意产业园地。
田子坊所散发的气质不仅让人感觉新鲜,更让人感觉亲切熟悉。坊间红瓦如鳞、老虎窗藤蔓缠绕,不时可见乌漆大门后的小天井、晾衣杆、搓衣板、马桶刷……这无疑是活着的上海里弄生活,这也正是随着田子坊的复活而被激发的海派文化的魅力体现。海派文化不仅紧跟时尚,推陈出新,并且包罗万象,多元并置,互为局部,最重要的是它深入生活,不限受众,是一种市井文化。正因为海派文化具有以上特征,所以不同的设计风格在人们眼中并不会显得杂乱无章,反而相得益彰。所以,与石库门相对的,“海派文化”是田子坊的精神肌理,是田子坊的灵魂所在。 四 地域理论视角下的南京路和田子坊研究比较
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4卷的解释“地域”是指有内聚力的地区(area)。根据一定标准,地域具有同质性,并以同样标准与相邻诸地或区域相区别。其中的“内聚力”和“同质性”不单单针对物质本身,而是其固有的内涵、传送的信息、所带来的意义等。地域特定的物质和精神形态,在长期特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特殊的“气质”,因其唯一性与不可替代性使得地域具有了可识别性。这种可识别性来源于人对地域的文化识别(identity)。美国学者亨廷顿曾在讨论“我们是谁”的问题时指出“文化识别”是自我意识的产物一一我或我们有什么特别的“素质”使得“我”不同于“你”,或者“我们”不同于“他们”。因此在人与地域这对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就要求客体具备鲜明的特色与个性,这是任何事物区别其它事物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建筑学者A.楚尼斯(Alexander Tzois)和L勒费夫尔(Liane Lefaivre)在《为什么今天需要批判的地域主义》一文中提出了批判地域主义的概念。在国际主义设计思潮喧嚣日上,区域文化基因沉睡的今天,城市建设面临干城一面、特色缺乏的危机,景观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批判地域主义”的提出,为解决城市同化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性出路。与“浪漫地域主义”不同,“批判地域主义”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思考,而不是不假思索的简单描摹、罗列传统文化符号,制造一个又一个假古董,造成地域主义的返祖现象,反而对“地域性”造成了伤害。这种思考不仅体现在反思国际设计主义思潮对地方特色的忽视,同时对地域性的继承发扬内容持批判态度,继而提出了“陌生化”概念。通过批判,将地域性从另一角度呈现,从而给人带来一种陌生而新鲜的文化美感。
在“批判性地域主义”的视角下,来分析南京路与田子坊的改造。两者在地域性的表达方式上都带有“批判性”色彩。
首先,不管是南京路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各式民国时期建筑还是田子坊具有一般历史价值的石库门,两地的建筑景观都得到了很好的存留及保护,而不是将其一律推倒重来或者将其保留为没有再生价值的博物馆。在景观设计的同时充分体现了对历史文脉的尊重与继承。
其次,无论是精致、大气的南京路,还是潮流创新的田子坊,都不只是单纯的保留上海传统文化符号,而是对历史的继承与发扬做出了创新式地尝试。南京路的历史建筑被赋予了新的商业功能,在历史文化的掩映下,散发着国际大都市的味道。而田子坊更多的形式是稍简单的石库门,其前身本身就是一条散发着市井生活气息的马路市集,如今这种上海市井文化的复活,让田子坊鲜活地重现了上海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铮铮向荣、全民活跃的历史面貌。都赋予了历史建筑新生命。
从街区改造的过程来分析,南京路街区的改造是一次性的。然而衔区的百年老店及其各式金融政府机构建筑历史价值珍贵,高额的建筑修复成本导致了每平米建筑造价奇高无比,这样只有高端商家才有资格被引入,以回收高额的建筑成本。因此其空间中的活动者限定在了特定人群中,从而南京路的历史文化与观者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并没有真正形成社会共享空间。然而田子坊的改造方式是自下而上的,居住其间的居民与艺术家经过一次次对话,对田子坊进行试探性的改造,避免了一次性改造对历史及文化造成的不可逆转的伤害。重要的是,居民与艺术家的合作模式使双方达到了双赢的结果,田子坊因此变得更加具有生命力。
五 结语
随着社会形态的改变,每个城市都面临发展转化性的改造。不论是一蹴而就的改造方式,或者自下而上循序渐进的改造方式,强化城市个性,凸显城市景观地域性表达,城市空间的历史文脉和人文关怀的批判性传承与发展必为其中的关键,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将城市景观的地域性表达提高到了“形而上学”的哲学高度,为城市景观地域性表达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关键词:地域景观 南京路 海派文化 田子坊 批判性地域主义
一 研究背景
从美国地理学家诺姆瑟(R“M”Northam)对城市化的划分来分析,中国的城市化目前正处于“加速阶段”。在国际主义思潮的冲击下,中国城镇建设无论是规模与速度都是史无前例的,在创造全球文明的同时城市地域性逐渐消失,城市建设逐渐陷于特色匮乏和生态恶化双重危机之中。仅从特色匮乏这一个角度来说,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公众已无法从城市景观风貌中识别城市的文化属性。眼下的城市建设往往很少考虑街区、建筑及自然的独特性及历史价值,因而一律采取推倒重来的建设手段,这使得城市景观被不断复制,没有了地区差异,导致干城一面的悲剧发生。面临以上的城市建设危机,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知道,地域景观设计基本应该做到尊重并继承城市的历史文脉,提高城市文化的可识别性及市民的归属感。实现对人的物质及精神的双重关怀。
上海城镇化水平在中国居于首位,人口密度在全国排第四,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城市。在2011最新一期The World's Best Skylines全球摩天城市排行中,上海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香港、纽约。即便如此,上海在发展过程中却依然保持自己的特色,南京路各式各样的历史建筑与摩天大楼交相辉映,田子坊的新潮艺术也与石库门融为一体,演绎着这座城市过去与未来的华丽篇章。
二 南京路——归还城市空间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拔地而起的建筑越来越密集,随之而来的则是交通也变得越来越混乱。这样的城市无疑带给人一股无形的压力,然而,城市更需要可以让置身其中的人群畅快呼吸的空间,让人的精神得到休息,因此步行衔就应运而生了。“无交通区”概念禁止机动车、非机动车在步行街内通行,把城市中美丽的空间归还于市民。1998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了关于建设南京路步行街的决定,这一建设将重塑南京路“中华第一街”的形象地位。
正如米歇尔.赛尔所说:“位置和路径一起形成了一个系统。点和线,存在并且关联着。”步行衔大体上可分为三线三点。4.2m宽的“金带”为主线,位于道路偏北1.3m处,处于阳光照射面,为人群休憩场所。两侧则是平坦而宽阔的步行区,便于人们在五花八门的商店中徜徉。
这三条线,从公共设施的设计布局来看,主街“金带”中集中了各种各样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公共设施服务密集区,而两侧的步行区平坦宽阔,毫无障碍物。正是“主线丰富、侧线简洁”,在设施服务布局上做到了“松紧有度,有张有弛”。从南京路步行街的步行者活动特征角度来分析,主街“金带”强烈地标示出步行街的休憩空间,反映步行街的静态特征。两侧的步行区川流不息的人群正反映了步行街的动态特征。而人们也可以轻松地穿越金带,恰恰是“主静侧动,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而三点则分别指位于南京路黄金地段的河南路口广场、世纪广场和西藏中路口广场。河南路是步行街的起点,以雕塑建立空间引导。虽然地处地铁二号线河南路车站出入口,但是在600平方的立体花坛的掩映下,别有一番情趣。浙江路的世纪广场占地近900平方米,正处于步行街的中段,是人流的集散中心。其中布置了大面积绿化、雕塑、灯光喷泉,及巨大的电视屏幕,世纪广场成为了“金带”中闪闪发光的“金坪”。而西藏中路口广场是属于历史文化建筑的广场,是“建筑博览会”。步行衔本身狭窄的空间因为有了这三个节点使空间的疏密发生了“收”与“放”的节奏变化,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变化。
步行街两侧的商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购物人群的物质需求,其内的景观小品和各种栩栩如生的雕塑更营造了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展现了现代上海人的新风貌,这是一种对于人文关怀的深刻体现。
三 田子坊——“海派文化”的重生
田子坊的街区改造与南京路不同。南京路的前身是“花园弄”,经过多次延伸拓宽,形成了新式马路,并逐渐形成知名商业街。南京东路东段历史街区建筑遗产相当丰富,兼具多重建筑风格。而田子坊与南京路同为上海里弄,但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演变成不同风格的街区景观。
田子坊是泰康路打浦桥地区的一条里弄,20世纪初期,法租界多次扩张,当时的泰康路属于中国人管理的华人居住区,与法租界中部的中央区南端仅仅一个街区之隔。并且泰康路离黄浦江北岸不远,其附近的通江河道地带小工厂发展繁荣。因此,泰康路成了商业居住街区和工业区的过渡地带。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特殊,泰康路呈现出纷繁的社会背景。其中既有上流社会中的法国移民、达官贵人,也有中产阶层和下层社会人员,各种阶层混杂在一起,使得泰康路的建筑环境呈现出多重样式,既有拥挤简陋的“石库门”,也有带有更多西式装饰的“新式里弄”,还有带有花园和绿化空间的“花园里弄”和“公寓里弄”。许多社会名流被这里的地理优势所吸引,纷纷迁居于此。不仅如此,泰康路还是著名的新华艺专所在地,文艺界更是流连于此,其中包括著名的柳亚子、齐白石、徐悲鸿等,各种文艺刊物也应运而生,新华艺专的存在丰富了街区的文化层次,使得这里的文化呈现多样性,营造了悠久深厚的文化氛围。田子坊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积淀,所以在改革开放后期面临着“拆”与“不拆”的两难境地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具有活力的创意产业园地。
田子坊所散发的气质不仅让人感觉新鲜,更让人感觉亲切熟悉。坊间红瓦如鳞、老虎窗藤蔓缠绕,不时可见乌漆大门后的小天井、晾衣杆、搓衣板、马桶刷……这无疑是活着的上海里弄生活,这也正是随着田子坊的复活而被激发的海派文化的魅力体现。海派文化不仅紧跟时尚,推陈出新,并且包罗万象,多元并置,互为局部,最重要的是它深入生活,不限受众,是一种市井文化。正因为海派文化具有以上特征,所以不同的设计风格在人们眼中并不会显得杂乱无章,反而相得益彰。所以,与石库门相对的,“海派文化”是田子坊的精神肌理,是田子坊的灵魂所在。 四 地域理论视角下的南京路和田子坊研究比较
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4卷的解释“地域”是指有内聚力的地区(area)。根据一定标准,地域具有同质性,并以同样标准与相邻诸地或区域相区别。其中的“内聚力”和“同质性”不单单针对物质本身,而是其固有的内涵、传送的信息、所带来的意义等。地域特定的物质和精神形态,在长期特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特殊的“气质”,因其唯一性与不可替代性使得地域具有了可识别性。这种可识别性来源于人对地域的文化识别(identity)。美国学者亨廷顿曾在讨论“我们是谁”的问题时指出“文化识别”是自我意识的产物一一我或我们有什么特别的“素质”使得“我”不同于“你”,或者“我们”不同于“他们”。因此在人与地域这对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就要求客体具备鲜明的特色与个性,这是任何事物区别其它事物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建筑学者A.楚尼斯(Alexander Tzois)和L勒费夫尔(Liane Lefaivre)在《为什么今天需要批判的地域主义》一文中提出了批判地域主义的概念。在国际主义设计思潮喧嚣日上,区域文化基因沉睡的今天,城市建设面临干城一面、特色缺乏的危机,景观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批判地域主义”的提出,为解决城市同化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性出路。与“浪漫地域主义”不同,“批判地域主义”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思考,而不是不假思索的简单描摹、罗列传统文化符号,制造一个又一个假古董,造成地域主义的返祖现象,反而对“地域性”造成了伤害。这种思考不仅体现在反思国际设计主义思潮对地方特色的忽视,同时对地域性的继承发扬内容持批判态度,继而提出了“陌生化”概念。通过批判,将地域性从另一角度呈现,从而给人带来一种陌生而新鲜的文化美感。
在“批判性地域主义”的视角下,来分析南京路与田子坊的改造。两者在地域性的表达方式上都带有“批判性”色彩。
首先,不管是南京路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各式民国时期建筑还是田子坊具有一般历史价值的石库门,两地的建筑景观都得到了很好的存留及保护,而不是将其一律推倒重来或者将其保留为没有再生价值的博物馆。在景观设计的同时充分体现了对历史文脉的尊重与继承。
其次,无论是精致、大气的南京路,还是潮流创新的田子坊,都不只是单纯的保留上海传统文化符号,而是对历史的继承与发扬做出了创新式地尝试。南京路的历史建筑被赋予了新的商业功能,在历史文化的掩映下,散发着国际大都市的味道。而田子坊更多的形式是稍简单的石库门,其前身本身就是一条散发着市井生活气息的马路市集,如今这种上海市井文化的复活,让田子坊鲜活地重现了上海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铮铮向荣、全民活跃的历史面貌。都赋予了历史建筑新生命。
从街区改造的过程来分析,南京路街区的改造是一次性的。然而衔区的百年老店及其各式金融政府机构建筑历史价值珍贵,高额的建筑修复成本导致了每平米建筑造价奇高无比,这样只有高端商家才有资格被引入,以回收高额的建筑成本。因此其空间中的活动者限定在了特定人群中,从而南京路的历史文化与观者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并没有真正形成社会共享空间。然而田子坊的改造方式是自下而上的,居住其间的居民与艺术家经过一次次对话,对田子坊进行试探性的改造,避免了一次性改造对历史及文化造成的不可逆转的伤害。重要的是,居民与艺术家的合作模式使双方达到了双赢的结果,田子坊因此变得更加具有生命力。
五 结语
随着社会形态的改变,每个城市都面临发展转化性的改造。不论是一蹴而就的改造方式,或者自下而上循序渐进的改造方式,强化城市个性,凸显城市景观地域性表达,城市空间的历史文脉和人文关怀的批判性传承与发展必为其中的关键,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将城市景观的地域性表达提高到了“形而上学”的哲学高度,为城市景观地域性表达开辟了一条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