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深刻逻辑

来源 :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f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进行伟大斗争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深刻揭示出进行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握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对于在新征程上发扬斗争精神、掌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方法具有深刻指导意义。

理论逻辑:进行伟大斗争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全部矛盾的基础。列宁指出,“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并且认为“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毛泽东同志强调,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可以看出,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双方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对立的斗争”。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的结合,造就了万事万物的运动与发展。没有矛盾斗争,就没有运动变化,就没有发展进步。进行斗争,就是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
  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去的。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都是坚持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在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围绕解决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所进行的伟大斗争。我们党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体,把人民的需要状况与人民需要的满足状况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围绕解决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或者同一歷史阶段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所呈现出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了一系列伟大斗争,这些伟大斗争本质上是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赋予了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

历史逻辑:进行伟大斗争是我们党在百年艰辛探索中形成的鲜明政治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充满着斗争的艰辛。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斗争的主要任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装的革命战胜了武装的反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以建设一个新世界为斗争的主要任务,以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为主要形式,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此基础上,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斗争的主要任务,以改革开放为主要形式,破除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各种桎梏,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成功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等,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统揽“四个伟大”,领导人民进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斗争,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深入打击黑恶势力、成功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机盎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敢于斗争已经成为我们党的独特气质,深深熔铸于党的血脉之中。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党巨大的政治优势。

现实逻辑:进行伟大斗争是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
  从世情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国际格局出现“东升西降”趋势,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同时两种道路、两种制度和两种意识形态的较量也将长期存在。从国情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前所未有。从党情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长期复杂,党面临的“四种危险”尖锐严峻,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解决。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进行伟大斗争仍然长期而艰巨。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使得进行伟大斗争具有了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也决定了新征程上进行伟大斗争,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必须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冷静清醒、增强行动上的勇毅执着,坚定开展伟大斗争的政治自觉,敢于出击,敢战能胜。
  在新征程上,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重点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要对危害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危害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危害人民根本利益的风险挑战进行最坚决的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责任编辑:王仁锋)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深情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全面总结党的伟大历史成就,精辟概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明确提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根本要求,为我们牢记初心使命、奋进新的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知已知彼,才能在谈判中进退自如,达到满意结局。    4月2日,韩国和美国在经历了8轮长达10个月的谈判后,达成了韩美FTA协定。韩美FTA也许是个双赢的结局,因为韩美各自声称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从美国角度看,之前美国所有产品的平均关税率为4%,韩国则为11%。在韩美FTA生效日至今后10年到15年内,除了完全排除开放的大米等极少数产品外,两国94%的产品都将陆续免除关税,进入对方国家市场
平静多日的巴基斯坦政坛再度出现了跌宕起伏。上周,巴最高法院宣布废除穆沙拉夫于2007年10月5日公布的《全国和解令》(大赦令),刚刚当选不到16个月的总统扎尔达里面临空前的执政危机。舆论普遍认为,巴最高法院几乎要将其从总统宝座上掀翻了。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全国和解令》危及扎尔达里的政治生命    2007年10月5日,时任总统穆沙拉夫在美国的压力下,与时任人民党主席的贝·布托达成了秘
汉堡有个很有名的理工大学,这个大学有一门公共选修课——法律。自愿选修法律课的学生多得不可思议。碰到考试的时候,极大的阶梯教室更是挤得不可开交,甚至有的学生要坐在地板上答考卷。这样的学习积极性,会让不知内情的人感慨万分。其实,这当中另有奥秘。  原来,这门课的试卷好多年来用的都是同一份。也就是说,每个学生在考试以前,弄份去年的考卷做一下,只要智商不是太低,就能考及格。这已经是大学里公开的秘密:法律课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今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提出了“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殷切希望,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边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心重视。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给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精神,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
摄影师约翰道格戴尔正在给我拍照。他歪着头,身体向前微倾,一丝不苟地捕捉我侧面的影像。我坐在离他约3英尺的地方。  我们俩身处约翰的格林尼治乡村公寓里。房间里堆满了铜器古董、相机和约翰的摄影作品。  很难相信这些漂亮的照片是由一个几乎完全失明的人拍摄的。  约翰得过5次几乎致命的肺炎、脑感染、周边神经病、卡波西氏肉瘤和CMV视网膜炎。10年前,CMV视网膜炎几乎夺去了他的全部视力。醫生与同行一致宣判
文化是国家的根、民族的魂,是人民幸福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刻概括的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进一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最大限度激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力量。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肩负的政治责任。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用“四个必然要求”深刻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强调推进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为我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央民族大学因国情而立、为党而兴,在新的征程中,要用铸牢中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将“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的一个突出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管党治党、执政治国内在规律的深邃思考和深刻把握,把我们党对坚持依规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为推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