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教师造就智慧学生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ng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一名智慧型教师是现代教育对老师提出的高要求。关于何为智慧型教师,众说纷纭。说法一,称其内涵是从实际出发,能主动驾驭教育的规律,将自身智慧与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融为一体,它表现为对问题有深层思考,有价值追求,有人文关怀,有较高的悟性,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说法二,认为是具有高情商和高效能的教师。也就是通过研究、探索使教育活动更具效率,从而提供优质的智慧教育。而我则认为作为智慧型教师,应该是一个拥有大智大慧的人。他不但是一个学者、研究者,而且还是一个思想者、生活的热爱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智慧的学生来。
  
  一、作为智慧型教师应拥有崇高的爱心,为学生的成长引领航向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之所以能成为专家、名家、大家,和他拥有崇高的爱心是分不开的。从于永正老师几十年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看,于老师的教育观是渗透着、浸润着深深的爱的现代教育观。爱,使于老师产生了智慧和力量,使他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美丽。一位哲人说得好:“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的东西活着。”于老师正是靠着这份对学生的爱,生活得才如此幸福,如此洒脱。爱,是一种艺术。于老师和学生也有许多磕磕碰碰,正是对学生的爱,使他“吃一堑,长一智”,成为一名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老师娴熟地运用批评的艺术、表扬的艺术,懂得利用小纸条的魔力,或在作文本上画一只翘起大拇指的手……于老师还懂得宽容。他说:“花朵是色彩斑斓的,学生是五彩缤纷的。”可见,学生不可能齐步走,教育不应搞“一刀切”。所有这些都透着于老师对学生的爱。有人说,爱是一种能宽容别人的感情。宽容是一种美德。教师的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教学生懂得怎样做人,为学生的成长引领着航向。已故著名教育家斯霞毕其一生追求、实践着爱的教育。就是这份至诚的爱让她脱颖而出,让她走出了江苏,走向了全国,让她的一生满载着荣誉和鲜花,让她成为一代师表。她的“童心母爱”思想也随之遍播大江南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经历世纪的风雨,越来越散发其独有的魅力,如陈年的佳酿,让我们越品越有味。作为一名智慧型教师,拥有童心母爱,让爱以不同的方式传递、表达,让每一个孩子都浸润在爱的阳光中,让爱满天下,应是我们教育的灵魂。对待学有障碍的学生,我们用浓烈的爱唤醒他,激励他;对待骄子,我们用无声的爱,牵引他迈向更高的起点。
  
  二、作为智慧型教师应拥有渊博的学识,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教师只有拥有渊博的知识,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这个“渊博”不仅仅是指丰富的专业知识,它还包括文学素养、数学素养、自然科学素养,艺术素养等等。它应该是同时拥有一般性知识与深入性知识,并具有学以致用,合理使用的能力的。同时也因为有了它的支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纵横捭阖,并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谈笑风生,左右逢源。他们不会满足传授静态的知识,他们更致力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他们不局限于书本,而把学生的视角引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如,在教学《郑和远航》一课时,在教学中我们可引领着学生穿越千年时空的隧道,走近郑和,了解他的一生,了解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了解他的这一壮举,感受他博大的胸襟,勇敢的精神,旅途的艰险,并由此生发出对他的敬佩,学习他不畏艰险,勇敢顽强的探索精神。并可在课终安排采访活动,通过采访进一步引导学生把对郑和的了解、对课文的感受作一个融会贯通,以此升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最后将学生的视野引向更为广翰的世纪时空,去阅读、搜集古今中外旅行、探险家传奇的事迹,感受、经历旅途中自然风雨的洗礼,以丰富自己的情感、人生阅历。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将积淀下一部分丰实的基础。而所做这些,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学识才能引导学生、指导学生。
  
  三、作为智慧型教师应拥有智慧的课程理念,为学生成长创造财富
  
  所谓智慧的课程理念它应包括新型的知识观、课程观和师生观。新型的知识观是指拥有那些融基础性、前瞻性和再生功能为一体的新知识、活知识;是对明天有用,有利于我们适应教改、创造未来的知识;是关于如何获取、运用知识,创造新知识的知识;是关于如何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知识;是关于如何开拓、求异、创新的知识。总而言之,是一切关于方法的知识。这种知识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座宝库里的财富,更是一把能开启任何宝库的“万能钥匙”。而所谓课程观,简言之就是使用、开发、创生课程。加强课程间的整合,全面发挥课程的综合功能,有效、迅速地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新型师生观是说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而学生应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习内容的主动选择者,主动探讨者,是新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师生之间是学习的伙伴,生活上的父子(母子)关系,更应是一种无话不谈的“忘年交”似的至亲朋友。于永正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正是这样。作为一名智慧型教师,这些新型的观念应是他的核心、灵魂。只有持有这些新兴观念,他才有可能使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的教学也才会具有无穷的魅力,对学生才会具有积极参与、创造的可能。
  在我的教学生活中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班上新转来一位男生,个头不高,性格内向,左脚有点跛,不爱与同学交往,不爱活动。虽然这样,但还是有几位调皮的同学时不时地欺负他,不是喊他“铁拐李”,就是有意无意地把他碰倒在地。对这帮同学,我没少教育,可效果甚微。学了《掌声》一文后,我趁热打铁,组织学生搞了这样一次活动:先把那位有脚疾的同学支到办公室帮我评选作文(他平时作文写得很好),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扮演聋哑人,一组扮演盲人,并用事先备好的布带将扮演盲人的同学的眼睛蒙上,由“聋哑”同学分别搀扶着“盲人”同学,走出教室,走下楼,再互换角色,再按原路返回教室。活动结束后,我立即在班上组织了讨论,让大家谈感受。他们体验到了残疾人的不便,感受到了残疾人的痛苦,对残疾人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怜悯和关爱。这次活动过后,班上再也没有人欺负那位同学了,相反,总是有很多同学和他一起学习、游戏。
  这次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一笔不小的财富。“踏雪无痕,润物无声”,是智慧的教育教学的本质性因素。
  
  四、作为智慧型教师应拥有智慧的课堂,让学生的成长闪溢智慧光芒
  
  听于永正老师的课就感到于老师的课堂真可谓是“智慧的课堂”。所谓智慧的课堂它应包括轻松的氛围、厚实的文化,人文的教育。轻松的氛围需要“蹲下来看孩子”,需要永远的不灭的童心,它更需要博大的人文情怀,这也就是所谓的人文教育,它需要我们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一群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社会人”。作为智慧型教师无论是做事、说话,哪怕是一颦一笑都应该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都应该充满仁爱意味,闪溢智慧的光泽。只有在这样一个宽松、友好的氛围中我们才有可能让学生从容、高效地获得知识,训练能力,享受着创造过程中的快乐与痛快淋漓,进行着情感的熏陶,也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有了文化的积淀。如,在教学《游园不值》一课时,师生正在津津有味地品悟诗意,忽然一位迟到的学生径自破门而入,声音很大。这时,全班同学的目光都“刷”地一下集中到老师的身上,等待着老师的“雷霆万钧”。但是,老师并没有停止教学活动,也没作任何处理。可当品读至诗中“小扣柴扉久不开”时,这位老师就地取材,问道:“诗人去拜访朋友,为什么要‘小扣’,而不去猛推呢?”学生们议论纷纷,最后一致认为,那是因为诗人有礼貌,懂得拜访时敲门应当是轻轻的,猛敲猛推是很不文明的行为。教师又追问:“为什么在‘久不开’的情况下还是‘小扣’呢?”一学生答道:“如果主人不在,更不能破门而入,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诗人是个有学问、有教养的人,所以他才会‘小扣’。”这时,教师走到那位迟到学生的座位边弯腰轻声问他:“你认为大家说得对吗?你赞成‘小扣’还是‘猛推’?”这位同学脸红了,大家也都笑了起来。我想这笑声里应该包含着对老师这一智慧处理的钦佩,对那位学生“脸红”的释然。智慧的课堂,课堂的智慧在这一刹那间定格了。这畅然的微笑将会恒久的留在人们的心中。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也正因为这缺憾,才使我们不断反思、学习、创新,我们也才会拥有智慧的教育教学,才会培养出智慧的学生来。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 21 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承载着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迈开探索的步伐,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营造氛围,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是一切创造性学习
作为德国当红80后设计小生,赫克纳所演绎的“德国设计”绝不是通常概念里的冷冰冰的极简直线条。也许是父母亲自由、闲散的管教方式给予了赫克纳遐想的空间,加上正统德国设计教育和包豪斯模式的影响,赫克纳早在求学时期就开始探索将文化元素、新科技与传统手工艺相结合的设计风格。  2006年,赫克纳在奥芬巴哈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为众多品牌设计产品。他的客户名单中不乏ClassiCon, De Vorm, M
小学语文文本是美的信息载体,蕴涵着许多美育的内容,那一篇篇行文优美、情感丰富的诗词、歌谣、童话、散文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的理想载体。作品中优美的语言、真实的形象、高尚的情感、巧妙的情节、深邃的意境等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笔者以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位美的使者,把美育渗透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发现美,传播美,引导学生感悟美、鉴赏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又该如何精心研读文本内容,充分
<正>一、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从国内高等教育的实践来看,由于我国中学生分科较早且兼有升学的竞争压力,造成了中学生素质教育在实际操作上的缺憾。其中,选择理工科方向的学生,人文素质的缺乏显得尤为突出。
唐诗研究者在使用田家诗来说明一种诗歌题材类别时,仁智之见各异,尚未就田家诗的内涵和外延达成共识;受此影响,关于唐代田家诗的研究也因而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本文认为
湖北产区已有数家企业准备推出微晶石、洞石、金花玉石等新品,希望通过差异化竞争,实现产业转型,打破市场僵局,谋求新的发展空间。时下,湖北的陶瓷卫浴产区正面临着来自四面
作为学生人生的引领者,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们体会爱、表达爱,把爱种进每个学生的心里?我认为,主题情趣阅读是最能拨动学生内心的琴弦,抚触灵魂深处的有效手段。  一、在诗词的吟诵中领悟爱  古典诗词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通过凝练的文字,表达出的诗情、哲思,诠释亲情的深度和广度,是其他文体难以比拟的。  《游子吟》一诗,铺陈在我们眼前的是生活中极其普通的母子离别,简明如话的语言,却将慈母对孩子的怜爱之情
北爱尔兰艺术委员会的艺术大厅,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地悬挂一条1米多长的白色复古蕾丝长裙,这是他们时隔几年后收购的第一件藏品,来自爱尔兰本土艺术家艾莉森·洛瑞(Alison Lowry)。若不走近细看,没有人想到这条摇曳的镂空长裙是由薄薄的玻璃制成。用易碎且具有硬度的玻璃表现柔软的纺织品,正是艾莉森玻璃艺术的独到之处。  承载记忆的船只  尽管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但儿时母亲家庭的生活记忆在艾莉森的脑海
9月26日,淄博博山区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陶瓷琉璃艺术中心完成布展,正式对外开放。该中心是整合山东省陶瓷公司原办公场所,由博山区政府和淄博人立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面积600
本刊讯近日,为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石家庄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陶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