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对腹膜透析患者血管钙化及感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萍乡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8例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病例组,均测定
【机 构】
:
萍乡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西萍乡337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对腹膜透析患者血管钙化及感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萍乡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8例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病例组,均测定25-羟维生素D3[25(OH)2D3]、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钙(Ca)、血磷(P)水平,进行血管钙化评估;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RELP)检测VDR基因Apa 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按基因分型分为aa型、Aa型及AA型组,并选择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人100名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基因型分布,比较VDR不同基因型患者血管钙化积分、血生化指标、腹膜炎发生率,分析VDR基因多态性与血管钙化及腹膜炎发生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携带AA型(14.29%)及A等位基因频率(37.24%)高于对照组(P<0.05);携带AA型患者糖尿病肾病所占比例(35.71%)高于携带其他基因型患者(P<0.05),携带AA型患者Scr为(476.52±110.65)μmol/L,较携带aa型与Aa型患者高(P<0.05),Ca及25(OH)gD3分别为(1.96±0.37)mmol/L、(10.15±2.67) pmol/L,较携带aa型与Aa型基因型患者低(P<0.05);携带AA型患者总Ccr及残肾Ccr分别为(67.51±5.68)及(7.69±1.65)均低于aa型与Aa型患者(P<0.05);腹膜透析携带AA基因型患者血管钙化积分为(5.14±1.59)分,较aa基因型、Aa基因型高(P<0.05),血管钙化、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71.43%(10/14)、64.29%(9/14),较携带aa基因型、Aa基因型患者高(P<0.05);携带AA基因型可使腹膜透析患者血管钙化风险增加0.86倍,可使腹膜炎发生风险增加0.56倍(P<0.05).结论 VDR ApaⅠ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腹膜透析血管钙化、腹膜炎发生密切相关,携带AA型患者血管钙化、腹膜炎发生风险较高.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体外研究探索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钠对脂肪变性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人源性肝细胞系HepG2、游离脂肪酸(FFA;油酸与棕榈酸浓度比为2∶1)建立体外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丁酸钠不同浓度(1、2、5、10、20、50 mmol/L)干预组,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丁酸钠对脂肪变性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丁酸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联合胸腔镜行食管癌McKeown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至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4例用单孔腹腔镜联合胸腔镜行食管癌McKeown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4 例,女10例,年龄43~75(62±4)岁。胸腔操作部分:左侧俯卧体位,常规四孔胸腔镜方法完成食管游离及纵隔淋巴结清扫。腹腔操作部分:单孔腹腔镜逆向胃游离三步法,首先游离小网膜,荷包针线
胃癌是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消化道常见肿瘤,病理类型以腺癌居多,其治疗方案是根据分期和病理类型决定的。目前胃癌的治疗方式包括通过胃镜或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化疗和放疗等。尽管胃癌的治疗策略取得了进展,但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免疫治疗具有精准作用于肿瘤微环境和应答持久的特点,已经成为包括胃癌在内的各种肿瘤的治疗方法。
[目的]搜索糖足1号方的有效化学成分及对应人体的靶点基因,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其治疗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的机制。[方法]登录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搜索并记录糖足1号方中各味中药的化学活性物质及作用于人体的靶点;应用基因组注释数据库平台(genome annotation database p
目的通过对前路枕骨髁螺钉钢板系统在枕颈融合中的生物力学研究,来探讨该技术应用于单纯前路枕颈融合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具颈椎标本,男4具,女2具,死亡年龄(49±8)岁。对标本进行软组织剥离建立正常模型组,切除正常模型寰椎前弓、部分寰椎侧块、齿状突、齿突尖韧带、翼状韧带、寰椎横韧带,破坏关节囊,制作枕颈不稳模型,前路斜坡螺钉置钉建立斜坡螺钉固定模型,随后在原标本采用前路枕骨髁螺钉置钉建立枕骨髁螺钉
目的 探究泌尿系结石患者术后尿道感染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2月儋州市人民
目的 分析间隙性连接蛋白37(Cx37)基因多态性与重型颅脑损伤后脓毒症易感性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为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脓毒症患者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早发型败血症临床特点及其与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2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科收治的50例新生儿血培养B族链球菌(阳性)早发型败血症患儿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医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血培养B族链球菌(阴性)早发型败血症患儿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以及血清IL-6、PCT、中性粒细胞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IL-6、PCT、中性粒细胞在新生儿B族链球菌早发型败血症的诊断
目的 研究血清胃泌素(GA8)、胃动素(MTL)、炎症因子并联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预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并发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
目的 探究妊娠晚期阴道定植B族链球菌(GBS)血清型别对新生儿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晚期阴道定植B族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