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某区1992至2006年皮炎住院病例的调查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47528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近年来深圳市某区皮炎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为研究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2至2006年该区及其各街道医院的住院皮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该区住院皮炎患者共645例,1998至2005年患者总人数呈上升趋势,主要年龄段为16~岁,其次为26~岁,工人占多数.过敏性皮炎(34.1%)、药物性皮炎(30.8%)、TCE药疹样皮炎(9.3%),依次为住院皮炎病例的前3位.60例TCE药疹样皮炎病例中有过敏史者2例(3.3%),与其他皮炎病例(144例,2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E药疹样皮炎患者肝功能异常的比例(71.7%)较高,与其他皮炎(1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要分布于电子、五金、电镀行业.结论 TCE药疹样皮炎危害严重,加强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重视重点行业、重点工种工人的工初观察和健康监护,减少职业接触机会,可以有效地减少TCE所致皮炎的发生。

其他文献
避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现象,意思是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避讳一般的对象为四者:帝王、圣贤、长官、长辈。  商周时期,民尚质朴,避讳的规矩还没有那么多,到了后来,避讳几乎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礼记·曲礼上》 所言“诗书不讳,临文不讳”,有人也不顾这么多,而是扩大避讳范围,以示不坏规矩,尊重官长。  清代雍正时,为了表示对至圣先师孔丘的尊重,硬是让姓“丘”的改成“邱”。今天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