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建株及诊断应用的研究
【机 构】
                                :
                                第二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上
                            【出 处】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发表日期】
                                :
                                1987年07期
                            其他文献
        
 
                            
							 
                            
							 
                            
                                    本文用EB病毒在体外诱导骨髓移植后患者及正常人的B淋巴细胞,并用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IgG抗破伤风类毒素抗体(IgGaTT)的生成。8例正常人的B细胞均能生成IgGaTT,6例无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中有5例的B细胞生成IgGaTT,而在15例伴慢性GVDH的患者中只有4例的B细胞生成IgGaTT。因此在慢性GVHD组能生成IgGaTT的阳性例数明显低于无慢性GVHD组及正常组(P<0                                
                                
                            
                                    本文在小鼠模型系统中,以125I-UdR参入法检测IL-2的活性,对抗菌i-RNA诱生IL-2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用抗大肠杆菌i-RNA(Ec-i-RNA)致敏鼠的脾细胞,在特异抗原刺激下(Ec-Ag),检测到IL-2产生(SI=4~6)。虽然IL-2的活性比阳性对照组(Con A刺激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低,但用非特异抗原(绿脓杆菌抗原)刺激,未检出IL-2产生。用正常核糖核酸(N                                
                                
                            
                                    用单克隆抗体(McAb)及ABC免疫酶技术对58例根治术后经长期随访的大肠癌病例肿瘤局部Leu7+细胞进行了计数观察,并对比其数量与肿瘤转移及病人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肿瘤局部浸润Leu7+细胞数极少,甚至完全缺如,局部浸润Leu7+细胞数量与肿瘤生长、转移及病人预后之间也未见任何相关关系,作者认为Leu7+细胞在进展期大肠癌等肿瘤的局部免疫反应中似无重要作用。                                
                                
                            
                                    采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小鼠,取其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株SP2/OAg融合获得四株分泌抗破伤风类毒素单克隆抗体,试验表明抗体能识别类毒素中特异有效成分中表位,属IgG1类;抗体亲和力K值(介离常数)为3.0×10-7M-8.3×10-7M。用McAb制备的免疫吸附柱提纯精破类获得单一组分,具有明显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本文报致病性脑膜炎球菌A、B、C、Y及W135等菌群的群特异多糖单价及混合多价冻干致敏血球的制备与初步应用。经检定,各群血球与各群相应免疫兔血清呈群特异凝集。效价达1∶1600-1∶6400,而各群间在1∶20无交义。用138份健康人血清与各群单价及混合多价血球作血凝试验其几何平均滴度(GMT)均在1∶4以下。14份A群流脑患者血清仅与A群及混合多价致敏血球起特异凝集。此制剂易于保存,使用方法简单                                
                                
                            
                                    实验用乙脑McAbI4致敏的羊血球(M-RBC)作反向被动血球凝集试验(RPHA)和反向被动血球凝集抑制试验(RPHI)检查乙脑抗原和抗体。结果发现M-RBC的RPHA有较高的特异性,只和乙脑病毒发生反应,而不和乙脑有共同抗原的西尼罗热病毒和登革热病毒发生反应。实验比较了血抑试验(HI)和RPHI在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中的应用,结果发现两法的阳性率基本一致,RPHI的敏感性稍高些。40例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