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大象独舞

来源 :商务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tuxiaoshen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年前以“限制垄断、促进竞争”为目标的电信重组,到今天开创的局面就是中国电信市场逐步“中移动化”。这位国资委电信行业的“擎天柱”大哥,从“一家独大”已经演进到“一家独占”的地步。
  11月初,各大运营商三季度财报相继公布。前三季度,中国移动实现净利润598.8亿元,营收2584.65亿元,增长21.5%。同期中国网通营业额为610.23亿元,中国联通营收748亿元。这意味着中国移动一年的收入增长接近联通一年的业务总收入,利润则与网通的同期业务收入相当。换句话说,中移动一年赚一个网通,增一个联通。中移动一家就占到2006年中国电信市场新增份额的72%,今年第三季度这一份额又飙升至90%,在国内市场已然一幅“孤独求败”的形象。
  
  在国际市场,中移动更以“超级新贵”的姿态颠覆了全球电信巨头市值排行榜。11月17日中移动总裁王建宙透露,目前中移动的用户数已达3.5亿,并且以每月新增600万户的速度增长,“目前中移动公司总市值已超过3000亿美元,在全球电信行业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
  业绩的霸道表现还只是表面压力。最令小对手们恐怖的是,当其他国内电信运营商还在业务收入上头痛不已时,中移动已经把视野转向了全球市场和未来电信新领域竞争。
  今年1月22日,新兴市场电信运营商Millicom宣布,把旗下巴基斯坦第五大移动运营商Paktel88.86%股份出售给中国移动,作价2.84亿美元。这次收购是中国移动国际化进程中取得的首个胜利。仅仅10个月后,王建宙就豪言,今年底中移动在巴基斯坦公司的基站数目可由1000个增至2000个,并于明年底再翻一番,中国移动会透过集中采购以降低成本,全面改进巴基斯坦的网络覆盖效果。
  事实上,此前无论是收购香港华润万众,还是收购Millicom和巴基斯坦电信公司(PTCL)股权受挫,以及竞购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电信、印度运营商RTL、也门第三张GSM牌照等“绯闻”,手攥126亿美元现金的中移动已经是国际电信市场上最野心勃勃的进攻者。
  而且即使财大气粗,王建宙也不是山西“煤老板”,其“走出去”战略目的性非常明确,显得精明慎重而咄咄逼人。他近日公开强调,中移动海外市场的目标不是北美也不是西欧,而是亚非拉等新兴市场。据接近中移动战略层面的人士透露,中移动的国际化战略分为三个步骤,分别为“走出去”、“走上去”和“走进去”,目前的收购还处于“走出去”阶段。
  对互联网技术和产品的新趋势,中移动则一再表现出与自己庞大身躯不相称的灵活和敏锐。不论是参加Google的Gphone联盟、准备从苹果公司引进iPhone,还是进军手机游戏和手机电视,中移动在新业务领域的创新野心令竞争对手不得不肃然起敬。
  比如,2004年时,中国移动的新业务收入比例为15.5%,其中非短信业务所占比例只有1/4左右;到2006年,中国移动新业务比例已经达到23.5%,其中非短信业务占到1/3,从这一数字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业务在中移动战略愈发重要的地位。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技术趋势。随着硬件、软件技术的发展,无线、有线互联网终端趋向融合,手机越来越像是一个电脑。同时,对于用户感受来说,无线跟有线的互联网应用体验也越来越趋向于融合,MSN、搜索、联网游戏、视频等刚刚在互联网上广泛应用的业务,现在都纷纷向手机转移。对于这些新业务和新商业模式,中国移动都冲在了第一线。“移动互联网业务未来将成为中移动的主流业务。”中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表示,“我们未来将提供一个基于互联网标准的开放的手机软件运行环境,支持各种数据业务,同时我们希望提供一个跨不同操作系统的终端平台,改善和迎合用户的体验。”
  对聚光灯下独舞的中移动而言,变数仍然存在。中国3G牌照一旦发放,将可能给中移动带来激烈的竞争压力。当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冲破移动牌照的壁垒,用国人惯用的大规模“价格战”轰炸移动市场之时,才是对习惯独舞的“大象”最大的挑战。
其他文献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未来社会的三大产业将分别是餐饮、助睡和按摩。我们现在急需将按摩作为第一个把科学、服务和管理流程结合起来的超级产业    如果你过几年看现在的社会潮流,比如全民炒股、狂吃小龙虾、移民新西兰等等,都不过是过眼烟云,真正能长期主宰我们生活的,是按摩。  公司刚刚忙完一个大活动,一个多月天天加班熬夜,总算结束了。到机场送走全球董事长,回城的车上,一行人开始狂打手机。  “喂,是红玫瑰SP
如何获得更大的影响力?这个问题在很多励志类或管理类书籍都会有所提及,比如经典的卡耐基《成功学全书》就会告诉大家,有影响力的人是能够“引发他人心中的渴望”、 “经常微笑”、“记得别人的名字”、“谈论他人感兴趣的话题”等。  但是在杨壮教授的新书《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里的影响力,却是放置在一个领导力体系坐标里被论及的,所以固然也有战术操作方面的内容,但并非他的出发点和重点。作为长期从古今中外领导者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