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禁
要是有谁感到了尿意或是便意,或者是想要放屁,而当时的环境却并不容许,譬如说是正在开会,那么他就会忍着,或者是使劲儿憋住,实行严格的“禁止出口”。
“禁”,自然是为了“开禁”:此君接着肯定会要去,甚至是迫不及待地要去找厕所,以便在那儿打开相应“下水道”的“闸门”,也就是尿道括约肌或肛门括约肌,把小便,或是大便,或是臭屁,痛快淋漓地排个干净。
别小看它,这个“禁”,可重要哩!
没有这个“禁”,人们的前后两道“闸门”,就会关不住;不论当时环境如何,只要尿意一来,或者便意一来,尿或者粪,就会立即闯将出来,结果自然是“一塌糊涂”;如果尿和粪一起出来,那当然是“两塌糊涂”;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文明和环境卫生,也都将不堪设想。
在一个设备先进、任务繁重的医学科学研究所里,研究人员有的在各自的实验室中进行分子水平的实验研究,有的则在图书馆里追踪专业领域的国际动向。会客室内,所长正在接待一批外宾。
明亮整洁的阶梯形大教室里,一百多位大学生正聚精会神地在聆听一位老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课。
灯光辉煌的豪华舞厅里,打扮得花枝招展、散发着阵阵馨香的女士和西装革履、高雅潇洒的男士,随着优美的乐声,正在成对地翩翩起舞……
倘若那些研究人员、那位所长、那些外宾、学生、那位教授、那些靓女美男……都不会忍,不会憋,不会“禁”,那么,过不了好久,说不定就会你也“咝咝咝咝”,他也“啪啦啪啦”,外加几声“不—不—不—”。于是乎,东也“一塌糊涂”,西也“两塌糊涂”。到了这般地步,实验室还像什么实验室?图书馆还像什么图书馆?会客室还像什么会客室?教室还像什么教室?讲台还像什么讲台?舞厅还像什么舞厅?那些……还像什么……
幸亏,这些“糊涂事”都不会发生,因为,前面所说的那些研究人员,等等,都是会“禁”的正常人。
由此可见,人类文明社会之所以文明,“禁”,在其中起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禁”,也是人之所以有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重要特色之一,因为除了人,所有的其他动物都不会“禁”。野生禽兽当然谈不上,就是家畜中最聪明的爱犬也不会“禁”,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一些城市的马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令人恶心的堆堆狗屎。
不过,话得说回来,“禁”,固然重要,但是
“禁”得太久了,可谁也受不了
70年代初,有一次我随队下乡巡回医疗。那天早餐稀饭特别稀,所以大家也就喝得特别多。8点钟,大客车准时从武汉开出,一路风光十分宜人。半小时过去了,我感到“那个地方”有一点“意思”了。那位司机那天也不知是跟谁斗气,该停下来让大家“方便”的村镇,他都疾驶而过。一小时、两小时,我感到“压力”愈来愈大了。不久,汽车正好驶经一段坑坑洼洼的泥路,一些乘客的身子一下又一下地被抛起离座近半米来高,跟着又以“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撞向那并不太软的坐垫。也真难为这些膀胱们:里面是愈来愈大的压力,外面是像打夯那样的撞击。这时,我忽然想起了一句俗话:“尿急过脐,无药可医。”虽然我并不相信,可是我觉得我的膀胱大概快要近脐了。又一个小时过去了,有些队员实在吃不消了:“司机同志,快行行好,停一停,我们要屙尿!”连小孩话也出来了。好不容易,客车在一个农村厕所前嘎然煞住。车门一开,那群乘客就蜂拥而下,像百米赛跑似地往厕所奔去;一时进不去的,就在门外排队,有的跺脚,有的急急忙忙地在解开扣子。
防止这种窘态的主要方法就是“轻装上阵”——事前尽可能少喝水,而且要把大小便排泄干净。
应当提醒的是,在某种情况下
“禁”,也有害处
有些人有个坏习惯,不该“禁”时也“禁”。早晨一起床,便意就来了,他却并不马上去上厕所,而是憋着、忍着,忙了这,又忙那。等到忙完,便意也过去了,再要拉,也拉不出来了。老是这样对待便意,对不起,便意就再也不来定时找你了。这就是造成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便秘,对身体是十分有害的。
你可能要问,
“禁”,谁指挥?谁执行?
简言之,最高指挥,是大脑皮质;“基层”执行者,是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当膀胱内的尿量,直肠内的粪便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分别刺激膀胱壁和直肠壁的感受器,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就沿盆神经传入,分别到达脊髓下段的初级排尿和排粪中枢,同时又分别上传到大脑皮质的高级排尿和排粪中枢,从而引起尿意和便意。如果环境容许,大脑皮质就容许脊髓下段的初级排尿和排粪中枢发出冲动,仍是由盆神经传出而到达膀胱和大肠下段,分别引起膀胱逼尿肌和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收缩,膀胱内括约肌和肛门内括约肌舒张;同时,阴部神经传出的冲动减少,又分别引起尿道外括约肌和肛门外括约肌松弛,其结果就分别是排尿和排粪。此时,如果通过支配膈肌和腹肌的神经使这两组肌肉也发生收缩,就可以增加腹内压而加强排尿和排粪的力量。
如果当时环境不容许,或者其人一时还不想“方便”,那么大脑皮质就会下达“禁令”——也就是抑制脊髓的初级排尿或排粪中枢,其结果分别是膀胱逼尿肌松弛,内括约肌、尿道外括约肌收缩,或者是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舒张,而肛门内、外括约肌收缩,于是,尿和粪就被暂时地“挽留”在体内,恭候着大脑皮质的下一道“指令”。
可见,人们能够“禁”,当然首先要归功于大脑皮质指挥有方,但是也应当衷心感谢两位“基层执行者”——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的忠于职守。它们在人体中,可谓是“官卑职小”的角色,也从不“抛头露面”。然而,在人生几十年中,它们却无时无刻不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地奉献,一天24小时面对着尿,面对着粪,把脏臭留给自己,把卫生留给环境,“命令”一到,立刻“开门”,把尿粪排入厕所。
不禁
倘使前文所述的那位司机不理会大家的呼吁,硬是4小时、5小时、6小时……不停车,那么车内的乘客,无论他(她)们是多么体面的人,斯文的人,恐怕难免都要“撒”出来。这说明,即使是正常人,“禁”,也是有极限的,超过了这个极限,就“禁”不住了,就要“不禁”了。
要是你患了急性肠炎或是痢疾,或者是因为大便秘结而服了强效泻药,那就得劝君安安分分地“留守”在厕所附近,切莫“远行”。因为在那些情况下,强烈的便意伴随着难以忍受的腹痛,实在是非同一般,你想要“禁”,也往往“禁”不住。也许,你才离开厕所不久,下一轮的“攻门”又将进入高潮;尽管你用力夹紧屁眼,而且急忙向厕所奔去,可能只差几步,那热呼呼的“烂污”就会夺“门”而出,让你“拆”(此处读cā)得满满一裤子。
突然之间受到重大惊吓时,其人可能会“屁滚尿流”,还应该加上“粪出”。这可能是因为,在惊吓的冲击下,大脑皮质一时间失去了控制能力,不能下达“禁令”所致。
功能性遗尿,即常言所称的尿床,也属于“不禁”的范畴。只要及时把尿,包括半夜里一二次的把尿,以养成小儿良好的小便习惯,那么,3岁或4岁以后的儿童就不致常常夜间尿床了。6岁、7岁或更大一点的儿童,如果也常常尿床,就应该引起家长的注意,必要时还应到医院去作有关的检查。如能排除膀胱炎、膀胱结石、外阴阴道炎、阴蒂粘连、伴有包茎或包皮粘连的龟头炎、引起直肠刺激的蛲虫病、肛裂或肛门息肉等疾病,就可否定器质性遗尿而诊断为功能性遗尿。要知道,在遗尿病例中,绝大多数是功能性遗尿,这种患儿,是有正常的“禁”的能力的,在治疗上,还是应当着重于良好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
失禁
“失禁”不是“不禁”,不是有能力“禁”而“禁不住”,而是暂时的或是长时间的控制能力的丧失,结果当然是大便、小便或“二便”就“无拘无束”地排出体外来。
“失禁”,往往是重病或者器质性疾病的症状。
例如,各种原因引起昏迷时,病人在神志恢复清醒前,都有二便失禁,这是因为大脑皮质的高级排尿和排粪中枢也受到了抑制。大范围脑梗死的病人经治疗后,神志虽然可以清醒,但却可能因为大脑皮质高级排尿中枢受损而遗留长期的尿失禁。又如,当脊髓受损使排尿的初级中枢与大脑皮质失去联系时,大脑皮质就“指挥不了”它的“下属机构”,排尿就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出现尿失禁。再如,前列腺手术后,病人也可有尿失禁,不过,一定时间以后,这种症状又可能逐渐消失。这种暂时性的尿失禁,可能与尿道括约肌因为手术而发生的可复性功能障碍有关。
要是有谁感到了尿意或是便意,或者是想要放屁,而当时的环境却并不容许,譬如说是正在开会,那么他就会忍着,或者是使劲儿憋住,实行严格的“禁止出口”。
“禁”,自然是为了“开禁”:此君接着肯定会要去,甚至是迫不及待地要去找厕所,以便在那儿打开相应“下水道”的“闸门”,也就是尿道括约肌或肛门括约肌,把小便,或是大便,或是臭屁,痛快淋漓地排个干净。
别小看它,这个“禁”,可重要哩!
没有这个“禁”,人们的前后两道“闸门”,就会关不住;不论当时环境如何,只要尿意一来,或者便意一来,尿或者粪,就会立即闯将出来,结果自然是“一塌糊涂”;如果尿和粪一起出来,那当然是“两塌糊涂”;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文明和环境卫生,也都将不堪设想。
在一个设备先进、任务繁重的医学科学研究所里,研究人员有的在各自的实验室中进行分子水平的实验研究,有的则在图书馆里追踪专业领域的国际动向。会客室内,所长正在接待一批外宾。
明亮整洁的阶梯形大教室里,一百多位大学生正聚精会神地在聆听一位老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课。
灯光辉煌的豪华舞厅里,打扮得花枝招展、散发着阵阵馨香的女士和西装革履、高雅潇洒的男士,随着优美的乐声,正在成对地翩翩起舞……
倘若那些研究人员、那位所长、那些外宾、学生、那位教授、那些靓女美男……都不会忍,不会憋,不会“禁”,那么,过不了好久,说不定就会你也“咝咝咝咝”,他也“啪啦啪啦”,外加几声“不—不—不—”。于是乎,东也“一塌糊涂”,西也“两塌糊涂”。到了这般地步,实验室还像什么实验室?图书馆还像什么图书馆?会客室还像什么会客室?教室还像什么教室?讲台还像什么讲台?舞厅还像什么舞厅?那些……还像什么……
幸亏,这些“糊涂事”都不会发生,因为,前面所说的那些研究人员,等等,都是会“禁”的正常人。
由此可见,人类文明社会之所以文明,“禁”,在其中起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禁”,也是人之所以有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重要特色之一,因为除了人,所有的其他动物都不会“禁”。野生禽兽当然谈不上,就是家畜中最聪明的爱犬也不会“禁”,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一些城市的马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令人恶心的堆堆狗屎。
不过,话得说回来,“禁”,固然重要,但是
“禁”得太久了,可谁也受不了
70年代初,有一次我随队下乡巡回医疗。那天早餐稀饭特别稀,所以大家也就喝得特别多。8点钟,大客车准时从武汉开出,一路风光十分宜人。半小时过去了,我感到“那个地方”有一点“意思”了。那位司机那天也不知是跟谁斗气,该停下来让大家“方便”的村镇,他都疾驶而过。一小时、两小时,我感到“压力”愈来愈大了。不久,汽车正好驶经一段坑坑洼洼的泥路,一些乘客的身子一下又一下地被抛起离座近半米来高,跟着又以“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撞向那并不太软的坐垫。也真难为这些膀胱们:里面是愈来愈大的压力,外面是像打夯那样的撞击。这时,我忽然想起了一句俗话:“尿急过脐,无药可医。”虽然我并不相信,可是我觉得我的膀胱大概快要近脐了。又一个小时过去了,有些队员实在吃不消了:“司机同志,快行行好,停一停,我们要屙尿!”连小孩话也出来了。好不容易,客车在一个农村厕所前嘎然煞住。车门一开,那群乘客就蜂拥而下,像百米赛跑似地往厕所奔去;一时进不去的,就在门外排队,有的跺脚,有的急急忙忙地在解开扣子。
防止这种窘态的主要方法就是“轻装上阵”——事前尽可能少喝水,而且要把大小便排泄干净。
应当提醒的是,在某种情况下
“禁”,也有害处
有些人有个坏习惯,不该“禁”时也“禁”。早晨一起床,便意就来了,他却并不马上去上厕所,而是憋着、忍着,忙了这,又忙那。等到忙完,便意也过去了,再要拉,也拉不出来了。老是这样对待便意,对不起,便意就再也不来定时找你了。这就是造成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便秘,对身体是十分有害的。
你可能要问,
“禁”,谁指挥?谁执行?
简言之,最高指挥,是大脑皮质;“基层”执行者,是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当膀胱内的尿量,直肠内的粪便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分别刺激膀胱壁和直肠壁的感受器,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就沿盆神经传入,分别到达脊髓下段的初级排尿和排粪中枢,同时又分别上传到大脑皮质的高级排尿和排粪中枢,从而引起尿意和便意。如果环境容许,大脑皮质就容许脊髓下段的初级排尿和排粪中枢发出冲动,仍是由盆神经传出而到达膀胱和大肠下段,分别引起膀胱逼尿肌和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收缩,膀胱内括约肌和肛门内括约肌舒张;同时,阴部神经传出的冲动减少,又分别引起尿道外括约肌和肛门外括约肌松弛,其结果就分别是排尿和排粪。此时,如果通过支配膈肌和腹肌的神经使这两组肌肉也发生收缩,就可以增加腹内压而加强排尿和排粪的力量。
如果当时环境不容许,或者其人一时还不想“方便”,那么大脑皮质就会下达“禁令”——也就是抑制脊髓的初级排尿或排粪中枢,其结果分别是膀胱逼尿肌松弛,内括约肌、尿道外括约肌收缩,或者是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舒张,而肛门内、外括约肌收缩,于是,尿和粪就被暂时地“挽留”在体内,恭候着大脑皮质的下一道“指令”。
可见,人们能够“禁”,当然首先要归功于大脑皮质指挥有方,但是也应当衷心感谢两位“基层执行者”——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的忠于职守。它们在人体中,可谓是“官卑职小”的角色,也从不“抛头露面”。然而,在人生几十年中,它们却无时无刻不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地奉献,一天24小时面对着尿,面对着粪,把脏臭留给自己,把卫生留给环境,“命令”一到,立刻“开门”,把尿粪排入厕所。
不禁
倘使前文所述的那位司机不理会大家的呼吁,硬是4小时、5小时、6小时……不停车,那么车内的乘客,无论他(她)们是多么体面的人,斯文的人,恐怕难免都要“撒”出来。这说明,即使是正常人,“禁”,也是有极限的,超过了这个极限,就“禁”不住了,就要“不禁”了。
要是你患了急性肠炎或是痢疾,或者是因为大便秘结而服了强效泻药,那就得劝君安安分分地“留守”在厕所附近,切莫“远行”。因为在那些情况下,强烈的便意伴随着难以忍受的腹痛,实在是非同一般,你想要“禁”,也往往“禁”不住。也许,你才离开厕所不久,下一轮的“攻门”又将进入高潮;尽管你用力夹紧屁眼,而且急忙向厕所奔去,可能只差几步,那热呼呼的“烂污”就会夺“门”而出,让你“拆”(此处读cā)得满满一裤子。
突然之间受到重大惊吓时,其人可能会“屁滚尿流”,还应该加上“粪出”。这可能是因为,在惊吓的冲击下,大脑皮质一时间失去了控制能力,不能下达“禁令”所致。
功能性遗尿,即常言所称的尿床,也属于“不禁”的范畴。只要及时把尿,包括半夜里一二次的把尿,以养成小儿良好的小便习惯,那么,3岁或4岁以后的儿童就不致常常夜间尿床了。6岁、7岁或更大一点的儿童,如果也常常尿床,就应该引起家长的注意,必要时还应到医院去作有关的检查。如能排除膀胱炎、膀胱结石、外阴阴道炎、阴蒂粘连、伴有包茎或包皮粘连的龟头炎、引起直肠刺激的蛲虫病、肛裂或肛门息肉等疾病,就可否定器质性遗尿而诊断为功能性遗尿。要知道,在遗尿病例中,绝大多数是功能性遗尿,这种患儿,是有正常的“禁”的能力的,在治疗上,还是应当着重于良好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
失禁
“失禁”不是“不禁”,不是有能力“禁”而“禁不住”,而是暂时的或是长时间的控制能力的丧失,结果当然是大便、小便或“二便”就“无拘无束”地排出体外来。
“失禁”,往往是重病或者器质性疾病的症状。
例如,各种原因引起昏迷时,病人在神志恢复清醒前,都有二便失禁,这是因为大脑皮质的高级排尿和排粪中枢也受到了抑制。大范围脑梗死的病人经治疗后,神志虽然可以清醒,但却可能因为大脑皮质高级排尿中枢受损而遗留长期的尿失禁。又如,当脊髓受损使排尿的初级中枢与大脑皮质失去联系时,大脑皮质就“指挥不了”它的“下属机构”,排尿就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出现尿失禁。再如,前列腺手术后,病人也可有尿失禁,不过,一定时间以后,这种症状又可能逐渐消失。这种暂时性的尿失禁,可能与尿道括约肌因为手术而发生的可复性功能障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