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内幕交易,大多数人可能都存在有这样一个疑问,即:既然有这么多的学界理论或是法律条文进行支持,为什么内幕交易行为却屡禁不止。不难看出,问题的原因在于理论的不完善及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一、对赞成内幕交易理论的简要伦理评述
(一)合理性
第一,“内部人报酬说” 是出于对公司提高劳动生产力、实现技术创新作出贡献的企业家进行补偿,以便他们更好的发挥聪明才智的考虑提出的理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该学说在伦理角度的合理性体现在,它充分地认识到杰出人才对于整体的作用,并以功利的方式,试图通过利益奖励促使杰出人才不断为整体发挥更大功用。单独针对企业家和公司而言,在理想情况下,这种学说是合理的。
第二,“减少股价波动、提高市场效率说”从市场整体的角度来进行考虑,众多学者大多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该学说的合理性。而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讲,该学说的目的在于尽量避免股票的市场价格和其真实价值之间存在的脱节现象,推动股票价值的回归,减小因信息披露不及时而带来的损失。这便从整体的角度维护了公众的利益,有利于加强股票购买者对股市的信心,很好的维护了股票市场的稳定。
(二)不合理性
首先,就“内部人报酬说”而言,支持内部人报酬说最主要的观点就是:“公司的薪金不足以酬劳那些对公司提高劳动生产力、实现技术创新作出贡献的企业家,只有内幕交易才能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其次,就“减少股价波动、提高市场效率说”而言,这种观点应该说是几种观点中相对最为有力的一点,但是,美国仍有很多学者对此持有异议。在他们看来,上述学说的假设前提是内幕交易对股价的影响很大,但实践中内幕交易往往非常注意手段和策略,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其对股价产生的影响并不如假设的那么强烈,即使内幕交易能缓和股价的波动,股票供求的暂时不平衡会短暂地影響的情况下,内幕交易对股票价格的任何影响也都是短暂的。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内幕交易在金融市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以Manne教授为代表的支持者的言论也只能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下的理论产物,并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二、对反对内幕交易理论的简要伦理评述
就“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说”而言,禁止内幕交易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观点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限制:其一,公司有正当商业理由,在不从事内幕交易的情况下,可以推迟重要信息的披露;其二,这种理论对公司内部人员比较适用,对诸如证券分析人员、证监会工作人员等外部人员而言,则并无很强的说服力。
再针对“保护公司财产权益说”而言,基于保护公司财产权益而禁止内幕交易,在涉及公司投入资源而形成的信息时是非常有说服力的。但是,在涉及有关公司的收益报告或股利分配调整方案等信息时,以保护公司财产权利为由则显得欠缺说服力。
三、从社会责任和人性论理角度对内幕交易加以分析
(一)从社会责任角度对内幕交易加以分析
毫无疑问,人是社会的人,既在社会中也必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常常不能很好的履行他们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的缺乏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只想索取不想奉献,只求权利利益,不履行责任义务等等。事实上,内幕交易行为就是一种社会责任缺位的表现。人们以内幕信息获取利益,忽视了因自身行为对其他社会成员造成的“不公平”。
不得不承认,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主体摆脱了许多行政手段的干涉与束缚,取得了自由支配其经济行为的权利,从而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市场空前的丰富和繁荣。但是,无论我们如何自由,经济主体的自由意志的运用都需要相应的责任意识为之保障。当一个人无论出于任何一种目的抛弃了他的社会责任的同时,其实也就抛弃了他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身份,因此,内幕交易作为一种道德责任缺位的表现,是值得每一个社会人排斥和摒弃的。
(二)从人性伦理的角度对内幕交易加以分析
内幕交易似乎是一种通过更便捷高效的方式使主体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殊不知,这样一种物质利益的获得实质上扭曲了人本真正的价值尺度,而把最大限度的获得利益看成了人生的目的,从而导致了人的物化现象。
作为人,其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崇高性体现在人的理性让我们时刻把自己视为目的。然而,内幕交易的出现则把人类引向了欲望和理性的岔路口。人类不排斥欲望,但更应把欲望加以理性的审视,从而过上一种真正的充满人性光辉的生活。
四、结论
内幕交易一直以来都是证券市场中的一种顽疾,是证券监管的重点。然而,证券市场是一个信息流动的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是其固有的特征之一,这又为内幕交易提供了便利。内幕交易违背市场的公平原则,损害公司财产,打击投资者的信心的危害一直为人所诟弊。截至目前,大量针对内幕交易的讨论集中在经济学家和法律专家当中,往往难以出离专业的壁垒。为此,笔者特站在哲学的视角,针对内幕交易本身所涉及的人性问题给予直指人心的评述,目的就是要让人们认识内幕交易的人本内涵,为禁止内幕交易提供深层次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杨亮,《内幕交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井涛,《内幕交易规制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霍爱英,谈关联交易、内部交易与内幕交易,(J)经济问题,2008(9)
一、对赞成内幕交易理论的简要伦理评述
(一)合理性
第一,“内部人报酬说” 是出于对公司提高劳动生产力、实现技术创新作出贡献的企业家进行补偿,以便他们更好的发挥聪明才智的考虑提出的理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该学说在伦理角度的合理性体现在,它充分地认识到杰出人才对于整体的作用,并以功利的方式,试图通过利益奖励促使杰出人才不断为整体发挥更大功用。单独针对企业家和公司而言,在理想情况下,这种学说是合理的。
第二,“减少股价波动、提高市场效率说”从市场整体的角度来进行考虑,众多学者大多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该学说的合理性。而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讲,该学说的目的在于尽量避免股票的市场价格和其真实价值之间存在的脱节现象,推动股票价值的回归,减小因信息披露不及时而带来的损失。这便从整体的角度维护了公众的利益,有利于加强股票购买者对股市的信心,很好的维护了股票市场的稳定。
(二)不合理性
首先,就“内部人报酬说”而言,支持内部人报酬说最主要的观点就是:“公司的薪金不足以酬劳那些对公司提高劳动生产力、实现技术创新作出贡献的企业家,只有内幕交易才能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其次,就“减少股价波动、提高市场效率说”而言,这种观点应该说是几种观点中相对最为有力的一点,但是,美国仍有很多学者对此持有异议。在他们看来,上述学说的假设前提是内幕交易对股价的影响很大,但实践中内幕交易往往非常注意手段和策略,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其对股价产生的影响并不如假设的那么强烈,即使内幕交易能缓和股价的波动,股票供求的暂时不平衡会短暂地影響的情况下,内幕交易对股票价格的任何影响也都是短暂的。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内幕交易在金融市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以Manne教授为代表的支持者的言论也只能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下的理论产物,并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二、对反对内幕交易理论的简要伦理评述
就“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说”而言,禁止内幕交易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观点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限制:其一,公司有正当商业理由,在不从事内幕交易的情况下,可以推迟重要信息的披露;其二,这种理论对公司内部人员比较适用,对诸如证券分析人员、证监会工作人员等外部人员而言,则并无很强的说服力。
再针对“保护公司财产权益说”而言,基于保护公司财产权益而禁止内幕交易,在涉及公司投入资源而形成的信息时是非常有说服力的。但是,在涉及有关公司的收益报告或股利分配调整方案等信息时,以保护公司财产权利为由则显得欠缺说服力。
三、从社会责任和人性论理角度对内幕交易加以分析
(一)从社会责任角度对内幕交易加以分析
毫无疑问,人是社会的人,既在社会中也必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常常不能很好的履行他们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的缺乏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只想索取不想奉献,只求权利利益,不履行责任义务等等。事实上,内幕交易行为就是一种社会责任缺位的表现。人们以内幕信息获取利益,忽视了因自身行为对其他社会成员造成的“不公平”。
不得不承认,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主体摆脱了许多行政手段的干涉与束缚,取得了自由支配其经济行为的权利,从而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市场空前的丰富和繁荣。但是,无论我们如何自由,经济主体的自由意志的运用都需要相应的责任意识为之保障。当一个人无论出于任何一种目的抛弃了他的社会责任的同时,其实也就抛弃了他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身份,因此,内幕交易作为一种道德责任缺位的表现,是值得每一个社会人排斥和摒弃的。
(二)从人性伦理的角度对内幕交易加以分析
内幕交易似乎是一种通过更便捷高效的方式使主体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殊不知,这样一种物质利益的获得实质上扭曲了人本真正的价值尺度,而把最大限度的获得利益看成了人生的目的,从而导致了人的物化现象。
作为人,其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崇高性体现在人的理性让我们时刻把自己视为目的。然而,内幕交易的出现则把人类引向了欲望和理性的岔路口。人类不排斥欲望,但更应把欲望加以理性的审视,从而过上一种真正的充满人性光辉的生活。
四、结论
内幕交易一直以来都是证券市场中的一种顽疾,是证券监管的重点。然而,证券市场是一个信息流动的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是其固有的特征之一,这又为内幕交易提供了便利。内幕交易违背市场的公平原则,损害公司财产,打击投资者的信心的危害一直为人所诟弊。截至目前,大量针对内幕交易的讨论集中在经济学家和法律专家当中,往往难以出离专业的壁垒。为此,笔者特站在哲学的视角,针对内幕交易本身所涉及的人性问题给予直指人心的评述,目的就是要让人们认识内幕交易的人本内涵,为禁止内幕交易提供深层次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杨亮,《内幕交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井涛,《内幕交易规制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霍爱英,谈关联交易、内部交易与内幕交易,(J)经济问题,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