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最大的特点是以新的教育理念、思想和教学方法替代过去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全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新课改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喜人成绩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我们如不能慎重对待,及时纠正,很容易进入教改的误区,从而影响课改的进程和质量。
误区一:一味反旧
为了倡导新课程,很多教师在不断地反思旧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法。应该说,这是一种致力于新课程改革的
积极之举,其热情之高,值得赞叹。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所有这一切,给当前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然而,我们在一味追新的同时,也在不断反旧、弃旧。经常有教师为了凸显新教法,总是要先痛批一下传统旧教法的某些不足。由于一味地反旧,我们几乎形成这样一种共识:传统的就是错误的,传统的就是应试的。这不免令人质疑:传统的旧教学真的什么都不好,就没有积极的教育因素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新、旧教育存在着必然联系,它们并不完全对立,而是传承发展和不断改进的关系。
教育创新不能忘本,传统教育中有很多教育因素是宝,舍弃了这些,新课改会缺乏发展的底气。
误区二:只求“形似”
当前的新课改搞得轰轰烈烈,但也要防止盲目追随、一哄而上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为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对学生笑脸相迎,“好,你真棒”的赞扬之声不绝于耳,以致在该批评时却表扬,该惩罚时却奖励,让人感觉莫名其妙。还有些教师认为自主学习无非就是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再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最后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一种公式化、模式化教学;所谓的合作学习也就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交流讨论。所有这些现象看似体现了新课程、新理念,但表面的热闹精彩掩盖不住教育背后的空虚乏力。尊重学生,教师就只能对学生说好话吗?自主学习就等于学生自己学习?合作学习岂止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这么简单?难怪有教师抱怨采用这种新教法,教学效果反而不佳。
真正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而这种“神似”来自对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的把握,缺乏“神似”指导的教学是僵化的、毫无生机的教学,这种教学由于没有获得真正的源动力,只能搞形式主义,教学中也就相应出现了作秀的成分。
误区三:把握“度”失衡
“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是当前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情况。课堂上,我们改变了一言堂、满堂灌的做法,却导致部分课堂出现了满堂问、满堂动的尴尬局面;尊重学生的课堂权益,课堂纪律由原来公堂式的严明变为部分课堂上茶馆式的放任自流;部分教师的教学态度也由传统的师道尊严不断蜕变成了生道尊严……凡此种种都背离了教育实际,走上了极端化的道路。
总之,新课改不是依葫芦画瓢式的简单模仿,而是深刻领悟、灵活运用的过程。它需要的不仅是外在形式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对其教育内涵的理解。只有形神兼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活起来。为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学习研究,不仅要有改革的勇气和魄力,更需要有足够的教育智慧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新课改才能改得扎实,改得稳健!
误区一:一味反旧
为了倡导新课程,很多教师在不断地反思旧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法。应该说,这是一种致力于新课程改革的
积极之举,其热情之高,值得赞叹。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所有这一切,给当前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然而,我们在一味追新的同时,也在不断反旧、弃旧。经常有教师为了凸显新教法,总是要先痛批一下传统旧教法的某些不足。由于一味地反旧,我们几乎形成这样一种共识:传统的就是错误的,传统的就是应试的。这不免令人质疑:传统的旧教学真的什么都不好,就没有积极的教育因素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新、旧教育存在着必然联系,它们并不完全对立,而是传承发展和不断改进的关系。
教育创新不能忘本,传统教育中有很多教育因素是宝,舍弃了这些,新课改会缺乏发展的底气。
误区二:只求“形似”
当前的新课改搞得轰轰烈烈,但也要防止盲目追随、一哄而上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为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对学生笑脸相迎,“好,你真棒”的赞扬之声不绝于耳,以致在该批评时却表扬,该惩罚时却奖励,让人感觉莫名其妙。还有些教师认为自主学习无非就是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再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最后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一种公式化、模式化教学;所谓的合作学习也就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交流讨论。所有这些现象看似体现了新课程、新理念,但表面的热闹精彩掩盖不住教育背后的空虚乏力。尊重学生,教师就只能对学生说好话吗?自主学习就等于学生自己学习?合作学习岂止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这么简单?难怪有教师抱怨采用这种新教法,教学效果反而不佳。
真正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而这种“神似”来自对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的把握,缺乏“神似”指导的教学是僵化的、毫无生机的教学,这种教学由于没有获得真正的源动力,只能搞形式主义,教学中也就相应出现了作秀的成分。
误区三:把握“度”失衡
“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是当前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情况。课堂上,我们改变了一言堂、满堂灌的做法,却导致部分课堂出现了满堂问、满堂动的尴尬局面;尊重学生的课堂权益,课堂纪律由原来公堂式的严明变为部分课堂上茶馆式的放任自流;部分教师的教学态度也由传统的师道尊严不断蜕变成了生道尊严……凡此种种都背离了教育实际,走上了极端化的道路。
总之,新课改不是依葫芦画瓢式的简单模仿,而是深刻领悟、灵活运用的过程。它需要的不仅是外在形式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对其教育内涵的理解。只有形神兼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活起来。为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学习研究,不仅要有改革的勇气和魄力,更需要有足够的教育智慧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新课改才能改得扎实,改得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