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借武大樱花节效应,不断做大做强武汉旅游市场,杭州西湖免费模式值得借鉴。为了进一步优化武汉城市旅游的经营模式,有必要厘清城市定位,深入发掘城市内涵,明确市场定位,加强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
【关键词】武大樱花节;城市旅游;景区免费政策
近年来,武大樱花节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看樱花、去武大”。尤其是近两年,用“春运”来形容武大樱花节的“人潮涌动”一点都不为过。据央视新闻频道报道,2012年清明期间,每天有超过15万人到武汉大学赏樱花。武大樱花节是武汉的一大胜景,为武汉的旅游发展带来了滚滚的人流,但是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武汉大学的正常教学秩序,这也是武大在樱花节期间加收门票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公众对于大学加收入校门票的质疑似乎也甚嚣尘上。如何维护樱花节期间武大正常的教学秩序,又充分利用武大樱花节的巨大影响力,对于正处于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第一年的武汉市地方政府而言,既是个不小的挑战,也是一个难得机遇。
一、西湖景区免费政策的内涵
武大樱花节能否向游客免费开放,汹涌的人潮是否可以给武大、甚至武汉带来更多的回报,地方政府该如何有效的利用武大樱花节效应,扩大武汉旅游业的影响力,这些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思考。
事实上,景区免费政策在国内不乏先例,最典型的莫过于杭州西湖景区。自2002年10月开始,杭州西湖开始试行免费开放,西湖景区名为免费,实质并非完全免费,而是实行“免费为主,收费为补”的模式。截至2008年,西湖景区103处,其中免费开放84处,收费公园19处。免费政策看似降低了游客的旅游成本,减少了旅游景区的直接收入,但游客数量逐年增加,逗留时间延长,却为杭州市餐饮、旅馆、零售、交通等服务行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为杭州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据统计,2010年西湖景区实现财政总收入4.05亿元,与2009年同比增长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4 亿元,与2009年同比增长17.8%。由此可见,通过景区免费政策,杭州市不仅获得了经济上的发展,而且实现了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杭州西湖景区免费模式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西湖景区拥有无与伦比的自然资源禀赋,景区不仅有优美的风景湖泊,而且它更是与杭州的城市融为一体;西湖景区交通便利,靠近客源且可进入性较好,西湖景区的先天禀赋奠定了西湖模式的重要资源基础;其次,杭州市政府的统筹规划,以及政府为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必不可少的财力支持和政策扶持,这是西湖景区模式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最后,西湖景区管理部门的市场运作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确保了西湖景区免费模式的有效运转。
二、武汉城市旅游的优劣势分析
西湖模式是否可以复制到樱花烂漫的武大,乃至整个武汉旅游市场?我们不妨先对武汉城市旅游的优劣势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众所周知,武汉拥有许多可以比拟杭州的旅游资源。
(一)优势
首先,从区域因素来看,武汉市是华中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北距北京、南距广州、东距上海、西距重庆都是1200公里以内,处在四大中心城市的十字交叉点上,具有得中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不特为楚之咽喉,亦为九省之通衢”。
其次,从旅游资源来看,武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首义之城,旅游资源丰富,全市共有旅游景区38个,旅游风景点 180 多处;武汉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园林城市,上百座大小山峦遍布三镇,数百个湖泊点缀其间,其中东湖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武汉大学作为武汉高校的杰出代表,以优美的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气息享誉海内外,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武汉的旅游景点数不胜数,天下第一楼黄鹤楼、中国最大城中湖──东湖、佛教圣地──归元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亚洲民主之门──红楼、百年老街──江汉路等;武汉周边的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咸宁温泉、十堰武当山道教圣地、荆州古城、襄阳古隆中、恩施大峡谷、八百里清江画廊、长江三峡、三峡大坝等等。
最后,从交通因素来看,武汉陆、河、空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交通及其便利。武汉处在长江水运黄金动脉的中心地段,武汉港年客吞吐量居内河港首位;铁路方面,武汉在全国铁路网中扼南北大动脉咽喉,京广、京九、武沪、汉丹四条铁路干线在武汉交汇,是内陆最大的铁路转运中心之一;在航空方面,武汉天河机场辐射国际国内的航线有158条,可直达国内外60个大中城市。预计到2020年,武汉将形成“三环十射”快速交通公路骨架、“井”字结构通达全国的高速铁路系统、立足国内辐射东南亚的航空网络和通江达海水运格局。
(二)劣势
虽然武汉拥有一些天然优势,也基本具备了发展免费经营模式的硬件基础,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武汉实现免费经营还存在不少困难。
一是城市定位存在局限性,阻碍了旅游市场的发展。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武汉城市旅游发展的一柄双刃剑,借助区域交通优势,武汉市成为重要的旅游中转城市,从游客中转中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但交通中转城市的定位对武汉城市旅游的发展也带来不小的弊端,在大部分旅游者心目中,武汉并非旅游目的地,他们大多借道武汉,逗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
二是政府主导力不强,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旅游产业的发展涉及旅游、文化、林业、城建等多个部门,景区多头管理现象十分明显。由于主管部门不同,投资主体各异,导致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大打折扣;另外,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利益均衡机制,资源整合阻力较大。在经营管理上,各景区各自为政,缺乏合作,难以形成发展合力,市场竞争力较弱。
三是景区间缺乏线路联动和统一经营。武汉市旅游资源虽然数量较多,但是有内涵的看点不多,缺少深度开发,呈现为“散、小、弱”的无序发展局面,景点之间对接不够,辐射能力弱,所有权和管辖权不统一,导致沟通不畅,利益均衡困难。 四是旅游市场主体不鲜明,特色不突出。虽然武汉拥有不少的文化旅游资源,武汉亦享有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拥有“白云黄鹤”名楼文化、“高山流水”知音文化、东湖楚文化等多种文化,但武汉形成自己的城市主题文化,旅游产品挖掘力度不够,加之在旅游策划、设计、包装、宣传等方面也存在不足,这些因素导致武汉的旅游资源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文化的多样性削弱了文化特色性,造成外地游客对武汉文化的认知混淆。
三、优化武汉城市旅游模式的思考
(一)厘清城市定位,发掘城市内涵
在新世纪里要实现“大武汉”的回归,重现 “东方芝加哥”的盛况,武汉不能仅仅满足于成为湖北或是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需要放宽眼界。2010年,武汉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发展成为中部中心城市的构想是武汉重新界定城市定位的重要一步。武汉要成为中部中心城市,要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不仅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有所建树,还需要大力建设自己的城市文化,塑造自己的城市形象。武汉一直以来着力塑造的“楚文化”、“名楼文化”、“知音文化”等,缺乏足够的文化凝聚力和号召力,不能完全展现武汉文化的全貌,而长江文化则能很好的诠释大武汉的恢宏大气和气势磅礴,更加契合武汉的城市气质和形象。对外可以增强武汉的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提升武汉的美誉度,改善以往负面形象,吸引更多外来投资者和旅游者。对内可以用文化构建武汉的“城市之魂”,提升武汉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城市的凝聚力和居民的整体素质。
(二)加强统筹规划,明确市场定位,加强资源整合
政府部门应该更新发展观念,完善管理体制,这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要树立大旅游的观念,不再仅仅把目光盯在自己部门的局部利益上,而是将目光放在促进整个武汉旅游经济的长远利益上。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主导性,统筹规划旅游市场的发展,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使以前分散的景点不仅“明确主题、突出特色”,更能“合理边界”、互相补充,尽快建立一个以国内游客为主,以吸引“闲暇类”旅游和“公务类”旅游为重点,富有民国历史、并以武昌起义革命遗迹遗址为载体的,拥有丰饶湖泊、森林、湿地风貌的生态旅游品牌。
(三)加强景区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积极探索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改革,逐步理顺管理机制。树立“大旅游”观念,解决点之间缺乏联系、各自为战的问题。一方面对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的建设和管理进行科学有效的协调;另一方面鼓励旅游企业打破地域、部门的界限,开展资源、资金、人才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以形成规模优势和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四)深入挖掘景区背后的文化内涵,加强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结合
樱花怒放时节,武大人潮涌动,游客们对于武大樱花的喜爱可能要远甚于对武大深厚的人文历史内涵的敬仰。基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政府部门应该依托武大樱花,深入发掘武大作为文化旅游景观的内在价值,协助它尽快树立特色品牌,将校园内美丽的樱花,与樱花背后的历史、武大的历史结合起来,强化它人文景观的定位,增强其不可替代性。
参考文献
[1]刘思敏,刘民英.杭州西湖景区免费模式的实质及可复制性分析[J].旅游学刊.2011(10)
[2]胡文革,贺弢,冯玉香.免费西湖经营模式的探索[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4)
[3]贾艳慧.天津西青区旅游开发的优势、问题与资源整合提升研究[J].城市经济.2011(6)
[4]武永波.杨凌示范区发展旅游产业的探讨[J].区域经济.2011(9)
[5]李博,吴海红.旅游业商业模式的未来——免费[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6]朱军.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功能定位与保护——以武汉大学老建筑和上海“老洋房”为例[J].文化.2011(10)
[7]林翔,李菊霞.武汉市东湖风景区的旅游功能定位与开发问题探讨[J].旅游学刊.2011(4)
[8]湖北省旅游局.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R].2011-
04-10
[9]张金霞.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的构建及发展对策[J].企业导报.2009(2):7
[10]白建国,苏福功.解读旅游立省发展战略[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62~74
[11]周慧.市场定位理论在城郊旅游地中的应用[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5
[12]郭熠.对武汉发展城市旅游的思考[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7
【关键词】武大樱花节;城市旅游;景区免费政策
近年来,武大樱花节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看樱花、去武大”。尤其是近两年,用“春运”来形容武大樱花节的“人潮涌动”一点都不为过。据央视新闻频道报道,2012年清明期间,每天有超过15万人到武汉大学赏樱花。武大樱花节是武汉的一大胜景,为武汉的旅游发展带来了滚滚的人流,但是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武汉大学的正常教学秩序,这也是武大在樱花节期间加收门票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公众对于大学加收入校门票的质疑似乎也甚嚣尘上。如何维护樱花节期间武大正常的教学秩序,又充分利用武大樱花节的巨大影响力,对于正处于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第一年的武汉市地方政府而言,既是个不小的挑战,也是一个难得机遇。
一、西湖景区免费政策的内涵
武大樱花节能否向游客免费开放,汹涌的人潮是否可以给武大、甚至武汉带来更多的回报,地方政府该如何有效的利用武大樱花节效应,扩大武汉旅游业的影响力,这些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思考。
事实上,景区免费政策在国内不乏先例,最典型的莫过于杭州西湖景区。自2002年10月开始,杭州西湖开始试行免费开放,西湖景区名为免费,实质并非完全免费,而是实行“免费为主,收费为补”的模式。截至2008年,西湖景区103处,其中免费开放84处,收费公园19处。免费政策看似降低了游客的旅游成本,减少了旅游景区的直接收入,但游客数量逐年增加,逗留时间延长,却为杭州市餐饮、旅馆、零售、交通等服务行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为杭州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据统计,2010年西湖景区实现财政总收入4.05亿元,与2009年同比增长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4 亿元,与2009年同比增长17.8%。由此可见,通过景区免费政策,杭州市不仅获得了经济上的发展,而且实现了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杭州西湖景区免费模式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西湖景区拥有无与伦比的自然资源禀赋,景区不仅有优美的风景湖泊,而且它更是与杭州的城市融为一体;西湖景区交通便利,靠近客源且可进入性较好,西湖景区的先天禀赋奠定了西湖模式的重要资源基础;其次,杭州市政府的统筹规划,以及政府为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必不可少的财力支持和政策扶持,这是西湖景区模式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最后,西湖景区管理部门的市场运作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确保了西湖景区免费模式的有效运转。
二、武汉城市旅游的优劣势分析
西湖模式是否可以复制到樱花烂漫的武大,乃至整个武汉旅游市场?我们不妨先对武汉城市旅游的优劣势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众所周知,武汉拥有许多可以比拟杭州的旅游资源。
(一)优势
首先,从区域因素来看,武汉市是华中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北距北京、南距广州、东距上海、西距重庆都是1200公里以内,处在四大中心城市的十字交叉点上,具有得中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不特为楚之咽喉,亦为九省之通衢”。
其次,从旅游资源来看,武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首义之城,旅游资源丰富,全市共有旅游景区38个,旅游风景点 180 多处;武汉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园林城市,上百座大小山峦遍布三镇,数百个湖泊点缀其间,其中东湖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武汉大学作为武汉高校的杰出代表,以优美的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气息享誉海内外,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武汉的旅游景点数不胜数,天下第一楼黄鹤楼、中国最大城中湖──东湖、佛教圣地──归元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亚洲民主之门──红楼、百年老街──江汉路等;武汉周边的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咸宁温泉、十堰武当山道教圣地、荆州古城、襄阳古隆中、恩施大峡谷、八百里清江画廊、长江三峡、三峡大坝等等。
最后,从交通因素来看,武汉陆、河、空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交通及其便利。武汉处在长江水运黄金动脉的中心地段,武汉港年客吞吐量居内河港首位;铁路方面,武汉在全国铁路网中扼南北大动脉咽喉,京广、京九、武沪、汉丹四条铁路干线在武汉交汇,是内陆最大的铁路转运中心之一;在航空方面,武汉天河机场辐射国际国内的航线有158条,可直达国内外60个大中城市。预计到2020年,武汉将形成“三环十射”快速交通公路骨架、“井”字结构通达全国的高速铁路系统、立足国内辐射东南亚的航空网络和通江达海水运格局。
(二)劣势
虽然武汉拥有一些天然优势,也基本具备了发展免费经营模式的硬件基础,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武汉实现免费经营还存在不少困难。
一是城市定位存在局限性,阻碍了旅游市场的发展。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武汉城市旅游发展的一柄双刃剑,借助区域交通优势,武汉市成为重要的旅游中转城市,从游客中转中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但交通中转城市的定位对武汉城市旅游的发展也带来不小的弊端,在大部分旅游者心目中,武汉并非旅游目的地,他们大多借道武汉,逗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
二是政府主导力不强,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旅游产业的发展涉及旅游、文化、林业、城建等多个部门,景区多头管理现象十分明显。由于主管部门不同,投资主体各异,导致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大打折扣;另外,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利益均衡机制,资源整合阻力较大。在经营管理上,各景区各自为政,缺乏合作,难以形成发展合力,市场竞争力较弱。
三是景区间缺乏线路联动和统一经营。武汉市旅游资源虽然数量较多,但是有内涵的看点不多,缺少深度开发,呈现为“散、小、弱”的无序发展局面,景点之间对接不够,辐射能力弱,所有权和管辖权不统一,导致沟通不畅,利益均衡困难。 四是旅游市场主体不鲜明,特色不突出。虽然武汉拥有不少的文化旅游资源,武汉亦享有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拥有“白云黄鹤”名楼文化、“高山流水”知音文化、东湖楚文化等多种文化,但武汉形成自己的城市主题文化,旅游产品挖掘力度不够,加之在旅游策划、设计、包装、宣传等方面也存在不足,这些因素导致武汉的旅游资源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文化的多样性削弱了文化特色性,造成外地游客对武汉文化的认知混淆。
三、优化武汉城市旅游模式的思考
(一)厘清城市定位,发掘城市内涵
在新世纪里要实现“大武汉”的回归,重现 “东方芝加哥”的盛况,武汉不能仅仅满足于成为湖北或是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需要放宽眼界。2010年,武汉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发展成为中部中心城市的构想是武汉重新界定城市定位的重要一步。武汉要成为中部中心城市,要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不仅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有所建树,还需要大力建设自己的城市文化,塑造自己的城市形象。武汉一直以来着力塑造的“楚文化”、“名楼文化”、“知音文化”等,缺乏足够的文化凝聚力和号召力,不能完全展现武汉文化的全貌,而长江文化则能很好的诠释大武汉的恢宏大气和气势磅礴,更加契合武汉的城市气质和形象。对外可以增强武汉的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提升武汉的美誉度,改善以往负面形象,吸引更多外来投资者和旅游者。对内可以用文化构建武汉的“城市之魂”,提升武汉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城市的凝聚力和居民的整体素质。
(二)加强统筹规划,明确市场定位,加强资源整合
政府部门应该更新发展观念,完善管理体制,这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要树立大旅游的观念,不再仅仅把目光盯在自己部门的局部利益上,而是将目光放在促进整个武汉旅游经济的长远利益上。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主导性,统筹规划旅游市场的发展,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使以前分散的景点不仅“明确主题、突出特色”,更能“合理边界”、互相补充,尽快建立一个以国内游客为主,以吸引“闲暇类”旅游和“公务类”旅游为重点,富有民国历史、并以武昌起义革命遗迹遗址为载体的,拥有丰饶湖泊、森林、湿地风貌的生态旅游品牌。
(三)加强景区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积极探索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改革,逐步理顺管理机制。树立“大旅游”观念,解决点之间缺乏联系、各自为战的问题。一方面对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的建设和管理进行科学有效的协调;另一方面鼓励旅游企业打破地域、部门的界限,开展资源、资金、人才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以形成规模优势和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四)深入挖掘景区背后的文化内涵,加强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结合
樱花怒放时节,武大人潮涌动,游客们对于武大樱花的喜爱可能要远甚于对武大深厚的人文历史内涵的敬仰。基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政府部门应该依托武大樱花,深入发掘武大作为文化旅游景观的内在价值,协助它尽快树立特色品牌,将校园内美丽的樱花,与樱花背后的历史、武大的历史结合起来,强化它人文景观的定位,增强其不可替代性。
参考文献
[1]刘思敏,刘民英.杭州西湖景区免费模式的实质及可复制性分析[J].旅游学刊.2011(10)
[2]胡文革,贺弢,冯玉香.免费西湖经营模式的探索[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4)
[3]贾艳慧.天津西青区旅游开发的优势、问题与资源整合提升研究[J].城市经济.2011(6)
[4]武永波.杨凌示范区发展旅游产业的探讨[J].区域经济.2011(9)
[5]李博,吴海红.旅游业商业模式的未来——免费[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6]朱军.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功能定位与保护——以武汉大学老建筑和上海“老洋房”为例[J].文化.2011(10)
[7]林翔,李菊霞.武汉市东湖风景区的旅游功能定位与开发问题探讨[J].旅游学刊.2011(4)
[8]湖北省旅游局.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R].2011-
04-10
[9]张金霞.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的构建及发展对策[J].企业导报.2009(2):7
[10]白建国,苏福功.解读旅游立省发展战略[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62~74
[11]周慧.市场定位理论在城郊旅游地中的应用[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5
[12]郭熠.对武汉发展城市旅游的思考[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