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中的物理”构建初中高效物理课堂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eblogicdownl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初中 新课标的要求,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物理中的生活”,构建了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激发了学生学好物理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形成了较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物理 生活 高效课堂 科学素养
  一、引言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2011)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确实,正在成长中的初中学生,一方面,对物理学科充满好奇和希冀;另一方面,随着物理教学内容的加深和理论、公式定理的增加变难使得不少同学由开初的好奇、兴趣变得麻木、乏味。然而,当今的科技社会却无时不刻地撞击着孩子们的心灵。若能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运用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定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其今后的科学素养的提升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学习即生活,生活即物理”的物理课堂
  我们首先要明白,课本上的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高度抽象概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以,在物理教学课堂中千万不能照本宣科,就理论讲理论,必须循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条主线,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不脱离生活“纸上谈兵”。面对知识积累还不够深厚的初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应注意感性认识的培养,在讲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时不能直奔主题,应先用大量的相关生活现象作铺垫,使学生有了足够的感性认识之后,再潜移默化地使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迈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生活化教学思想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样不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而且也消除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恐惧心态。例如,在教学热量这课时,我在上课开始向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这时食物为什么还会在锅内继续沸腾一会儿?对此,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我叫他们先不忙看答案,先看书后再小组讨论,最后派代表发言。教师公布参考答案: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100℃,而锅内食物为100℃,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为100℃为止。
  这样,教师再讲“热传导”等内容时,学生就感觉物理不再复杂,反而感觉有趣,现实性强。
  又如,在讲有关压强知识时,我们可以问学生:为什么在雷雨之前人们常会出现胸闷、头昏和情绪烦躁等症状?为什么在外部强大的大气压下我们抬起腿走路不觉得费力,而行走自如呢?在学生认真思考、讨论之后,老师引导学生用有关压强的知识来解决上述问题。这时,学生会感觉物理和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并非抽象难懂。
  再如,在讲到运动惯性这一节时,提问学生:在体育比赛中,跳远的运动员选择较长的助跑距离,而跳高运动员的助跑距离则要短得多。如果选择较长的助跑距离,是否就跳不高呢?学生对此非常热烈的进行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惯性的知识进行分析,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物理的息息相连。
  因此,教师要通过物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物理就在生活中”——不难,有趣!“生活中处处是物理”——简单,刺激!这就是“学习即生活,生活即物理”。
  三、如何从“生活”到“物理”——化具体为抽象
  生活,多姿多彩,但实在。每时每刻我们在生活,在接触物理,在运用物理规律,可惜我们很多人却不知。如何培养初中生做个有心人,发现身边的物理现象,分析生活中的物理规律,从客观的生活中感悟、领会甚至找到抽象的物理理论?这就是从“生活”到“物理”——化具体为抽象。同学在学习电学知识时,老师的引导下,联想力学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并找出了一些相类似的规律。如水管中的水,向一定方向流动形成“水流”,相类似地,导体中的电也是朝一定方向移动,这就形成了电流。再如,对抽象的“水压”“电压”等概念可这样类比说:抽水机是提供水压的装置;类似的,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抽水机工作时消耗水能;类似的,电灯发光时消耗电能。水流通过涡轮时,消耗水能转化为涡轮的动能:类似的,电流通过电灯时,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等等。
  通过类比,用大家熟悉的水流、水压的直观认识,使得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电流、电压等知识跃然纸面,栩栩如生。
  四、如何从“物理”到“生活”——化抽象为具体
  物理,是一门学科,是前人的经验总结,智慧的化身,抽象的集合,思维的纽带。如何让初中生喜欢,一听就懂,一看就明,那就是化归其原始的本性:生活。如学习完运动快慢后,可布置家庭作业,课后自己3~5人一小组,各组自制一辆“小赛车”并在第三天下午活动课时在学校进行公开比赛,对获胜者将分别授予“冠军、亚军、季军”等荣誉称号。比赛要求所有参赛“小赛车”分别按抽签顺序从同一斜面冲下并经过一段距离。这段距离事先已经用卷尺测量出来,当“小赛车”通过该段距离时用秒表记录其所用的时间。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小赛车”通过该路段的平均速度,通过比较不同“小赛车”通过同一路段的不同速度大小,可知不同“小赛车”的运动快慢,从而评选出“小赛车”比赛的“冠军、亚军、季军”等。
  教师利用青少年学生的好胜心、求知欲布置、组织了这场学生喜欢又联系生活实际的“小赛车比赛”活动,一方面,巩固了所学知识,让学生在高兴、愉快的氛围中学好了物理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和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探究能力以及社会竞争等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一节高效的好课不在于获得学生多少的笑声、掌声,家长的喝彩声和领导的点赞,而在于课内外的沟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高效的物理课堂不应该仅停留在知识传授、巩固层面和粗浅的能力提升,要让学生从课内延伸探索到课外,从课外深挖事物的本质,返璞归真回归课本。使理论与实际密切相联系,知识与能力共发展,问题与结论互相连,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利用“生活中的物理”构建的高效初中物理课堂,恰能达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海荣.新课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学教学参考,2013.
  [2]周涛.如何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中学物理,2012.
  [3]唐壮志.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效物理课堂[J].新课程学习,2013,(07).
  [4]教育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2011.
  [5]谢璞,胡敏.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在高中的学科体系中,数学学科应当构成其中的核心。近些年来,新课改正在逐步推行,与之相应的数学课堂也应当加以改进。从本质上讲,数学学科的基本宗旨应当在于培育高中生的应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各个科目的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也包括历史教学。初中历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传承我国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
德育工作是一门爱的艺术。在班级管理中更要以爱为先,时刻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思想和动态,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师爱的温暖和温馨。通过自我言行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在不断培养和教诲中让学生健康成长。就小学德育工作中关爱呵护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问题进行探讨。  小学德育关爱教育健康成长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理念的形成,需要我们老师的引导和点拨才能形成。因此,应
介绍了新集矿采煤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等地点常遇到的瓦斯积聚问题 ,并阐述了如何采取处理措施 ,消除瓦斯积聚隐患 ,确保矿井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