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尽拂华阁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xiong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笔者深入梅州五华县横陂镇华阁村走村串户,感受到了村民的喜悦之情——扶贫“双到”政策,让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与华阁村结上了对子。自2013年8月至今仅仅半年的时间,新农村建设中的勃勃生机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涌现,一批打基础、重民生的帮扶项目令村民对新生活有了憧憬。
  迎着和煦暖阳,华阁村东升小组村民魏伯在家门口附近的杂货店小憩。老人孤身一人住在20平方米的破旧瓦房里,靠烧柴草、打井水度日。看到来自番禺的“亲人”上门送来慰问品和慰问金,还跟自己嘘寒问暖拉家常,他连声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临别之际不忘道:“村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你们可一定要去看看。”
  华阁村位于五华县横陂镇东北部,富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也是当地出了名的种烟大村。尽管距离县政府只需20分钟车程,但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村民以“晴天一身尘、雨天一脚泥”来形容村里的状况。
  要致富,先修路。大石街对村道进行硬底化,又与村共同筹资,完成主干道LED路灯一期工程,惠及两个自然村200多户人家;在紧邻魏氏宗祠的一块空地上新建了占地300平方米的露天文体活动中心,配有崭新的健身器材和休闲石凳;建好油草堂“三面光”防渗水渠工程,有利于周边30亩水田轮作种植烟草、水稻;修复了洪灾损坏的四村河堤……一系列民生举措切实解决了村民出行、运输不便,夜晚出行不安全,水田灌溉难、排涝难等与广大村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
  大石街对口帮扶华阁村的目标定位和扶贫项目的确定,不但与华阁村脱贫致富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关系到该村的未来发展。大石街领导12人次、干部职工62人次展开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当地干部群众意见,确定了大帮扶工作思路——扶贫先扶智、帮困先育人,即配合当地教育“创强”,为培养华阁村下一代创造更好条件。
  经与村委共同研究,番禺区、大石街投入3万元,为华阁小学10间教室安装了80盏电灯、40把风扇、10个探头。再投入15万元,另引进45万元,在教学楼一旁建设一栋4层高的楼房,作为学校食堂、功能室和教师宿舍楼。
  大石街还出资23万元对华阁村委会重新装修。经过重新设计、精心布局及严控施工质量,村委会功能室、办公室设备齐备,党员开展活动、村民代表共商村务有了好场地。“以前的村委会很破烂,扶贫工作组来了之后,现在焕然一新,大家都好欢喜啊!”看到修缮后的村委会揭牌,村民陈玉香高兴地鼓起了掌。
  大石街2013年自筹资金61.09万元,量身定做了建档立卡、落实帮扶责任人、灾后慰问、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农业示范基地、推行订单农业、落实民生保障、改善村容村貌等八大帮扶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大石街扶贫工作组创办了以发展特色优质种植业为主旨的华阁农业示范基地。2013年集约开发了土地32亩,引进大石供销社进行运营,逐步形成了“帮扶单位+运营单位+贫困村”的经营模式,并在198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中聘请工人,每年可以为贫困户带来1万元的收入,为增强村集体的“造血”功能奠定基础。基地目前种植了数千株绿宝树,预计今年上半年可见明显的示范带动效应。
  在大石街的帮扶下,去年华阁村集体经济收入1400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5500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4000元,取得了良好开端。
  “我们重点加强帮扶责任人对贫困户的帮扶,落实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加村集体收入,加快贫困户脱离贫困线的速度。”大石街驻华阁村干部黎健荣介绍,今年帮扶资金的使用方式将由过去“普降小雨”型结对帮扶转变为突出重点的集中扶持,并努力改善农业、文化、教育、交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提升华阁村的人居环境。
其他文献
梅州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是广东重点老区,更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是闽粤赣边陲要地历次革命战争和粤东北革命斗争指挥中心。中国共产党领导梅州人民的革命斗争,经历了艰难曲折而光辉的里程,涌现了无数的英雄人物,留下众多的革命活动重要旧址、遗迹,这既是梅州光荣革命历史的见证,更是梅州千秋万代应倍加珍惜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目前,梅州已有l00多处旧址遗迹建成了传统教育和红色旅游的基本阵地。但在
期刊
4月4日,革命老区广宁,天气晴朗而清爽。  这一天,该县广大干部群众、驻军官兵、学生代表和粤桂湘边纵队老战士联谊会代表等上千人齐聚在革命烈士陵园,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举行“学习革命先烈精神,一切为人民幸福”主题教育活动,深切缅怀先烈丰功伟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苍松翠柏掩映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庄严肃穆。上午9时整,祭扫仪式正式开始,仪式由县委副书记吴冠儒主持。广宁县委书记张桂洪、县长袁海平代
期刊
近年来,韶关市曲江区水务局依照区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入老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老区干群的意见,积极主动筹集资金,在政策上向老区倾斜,优先解决了许多老区村饮水不安全的民生问题,受到老区广大干群赞扬。  2009年开始,曲江区水务局根据老区村所处地域和水源不同的情况,采取扩充城区供水管网和新建水陂、池、管道的办法解决区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到2012年底,共投入资金938万元,先后完成了乌石镇展如村、罗坑
期刊
怀集老区坳仔镇党委、政府结合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领导带头转变作风,抓好老区建设落实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该镇以重点解决老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确保干部受教育、群众受实惠。为此,镇党委、政府领导带头学习,带头自查,带头攻坚,带头服务,上行下效做好表率,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了解老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抓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切实解决老区热点问
期刊
近期,在由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减贫与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组成的国务院扶贫办专家组奔赴全国各省开展社会扶贫调研的过程中,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探索实践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及社会扶贫信息平台建设引起了关注。  打造立体化扶贫信息平台  “社会扶贫信息平台能促进形成有效协调协作和监管机制,完善大扶贫工作格局,用新机制保障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它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
期刊
石桥村位于丰顺县汤坑镇西北部,距县城只有8公里,辖4个自然村,全村483户2385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2亩。  因为交通不便,耕地稀少,经济作物有限,石桥村曾一度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在扶贫开发‘双到’之前,我们一直没能摘掉贫困村这顶帽子。那时候实在太穷了,用‘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这句话来形容村里的落后面貌真的不为过。”说起石桥村过去贫穷落后的一面,石桥村党支部书记高兴约直言不讳。他说,过
期刊
4月10日,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第九届第二次理事大会在广州珠岛宾馆隆重召开。省老促会名誉会长张帼英、肖耀堂、徐尚武、陈坚,会长陈开枝、常务副会长林华景等领导出席会议,省老促会副会长、理事近150人参加了大会。  省老促会名誉会长张帼英在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说,省老促会换届不到一年时间,但是做了很多工作,也做得非常有成效。老促会的工作,从林若同志开始,历届省委、省政府一直非常重视。近年来,汪洋
期刊
4月9日,省扶贫基金会理事长黄柏青一行到怀集县闸岗镇、梁村镇、怀城镇慰问受灾全倒户和孤儿,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积极发展生产,早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怀集县领导江森源、梁妙练参加了慰问。  黄柏青一行首先来到闸岗镇高棣新家。2013年高棣新的泥砖房受台风“尤特” 洪灾袭击倒塌,当地政府很快派人来核查受灾情况,安置好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并启动重建工作。得知高棣新一家在今年1月18日搬进新楼房居住后,黄柏青鼓
期刊
蕉岭县三圳镇近日被列为创建中国“美丽乡村”试点村(镇)之一。作为首批“广东省宜居示范城镇”,三圳镇民风淳朴,有着良好的生态和人文优势。近日,记者来到这里采访,发现这里变得越来越宜居、越来越美丽了,人民生活在三圳,就好像生活在美丽的公园里。  保护生态,美化环境  走在三圳镇芳心村,两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沿途屋舍俨然,井田相间,房前屋后处处可见宜人景色,让人觉得心情十分舒畅。作为省宜居示范城镇,三
期刊
近几年来,潮州市在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始终坚持以革命老区为重点,推进老区建设发展。全市第一轮帮扶的110个贫困村有105个是老区村,占95%。三年的帮扶工作,组织461个单位定点帮扶,投入帮扶资金5.01亿元,实施了观念、产业、就业、教育、医疗、救济“六大扶贫工程”,取得显著成绩。  到2012年底,全市被帮扶的老区贫困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12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6710元,基本改变落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