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凤梅:一个中国大妈的“健身突围”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rminor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腊月二十九,邱凤梅忙了整整一天。在上海市宜川街道社区活动中心瑜伽室里,10余名中年女子对着镜子翩翩起舞。旁边的健康体质监测站中,另有10余人缓缓起身、移步,伸展肢体。为了百人秧歌锣鼓舞、百人新疆舞、百人广播操和舞狮队、拳术队等,身为体育健身指导员的邱凤梅不停地在两个排练房间“串门”。更换磁带和音乐,现场检测练友的动作质量,鼓励大家加油。没多久,这位62岁的领队已是满头大汗。
  疲惫是肯定的,但她看上去仍然神采奕奕。这时邱凤梅的手机响了,是远在异国的女儿庄丽在牵挂她,女儿今年不能回来团圆,这让邱凤梅有点遗憾。但是女儿说起自己参加了慈善助残长跑活动的趣事让她从惆怅中笑出来,女儿说:“妈妈,你说的对,参与社区健身活动能冲破各种文化上的障碍和观念的隔阂。”
  “重新站起来”把自己伺候好
  从病秧子到健身志愿者到职业指导员,邱凤梅这些年的人生道路选择,跟女儿有很大关系。
  邱凤梅和丈夫庄海洲,一个长在上海,一个生在北京。上山下乡,他俩在黑龙江虎林兵团第一机械厂相识、相知、相爱,生育了可爱的女儿。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北方的寒气侵扰,也为她的健康埋下了隐患。终于有机会返沪,却因为当时的政策原因,无奈与丈夫办了假离婚才得以落户,一个人拉扯着小女儿艰难度日。
  “回来的时候女儿只有4岁。分到这个房子别提多开心了。但是住进去一看,周围都是臭河浜、粪坑。经济上又不富裕。唯一的欣慰就是女儿书念得不错。”邱凤梅说,“我清楚地记得是1990年6月2日,我一下病倒了。我头一天带女儿过六一儿童节,第二天就上不了楼,在楼梯口弯着腰,撑着身子直喘气,身体每个关节都嘎嘎响。我不得不向单位申请了长期病假。”
  邱凤梅请长病假,只拿基本生活费,母女生活都成问题。“重新站起来”——这是邱凤梅唯一的想法。她在4个月后终于可以下楼,看到邻居们在小区里打腿拍背,她就想着尝试一下,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别人练十分钟,她却咬着牙坚持好几个小时,经过一段时间运动,邱凤梅发现自己居然可以直起腰来了。没多久她就成了他们的老师。她动作学得比当时的练友们要快,而且一看就会。
  热心肠换热心肠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但是厄运并没有放过她。聪明伶俐的女儿,曾获上海市三好学生称号的女儿,在高考前夕却突患眼疾——“视网膜间隙性萎缩”。邱凤梅倾家荡产,四处求医,做了大大小小6次手术,还是没能为女儿留住半点视力,女儿彻底失明的那一天是1999年3月4日。
  这件事让邱凤梅重新认识了生命的意义和自己的价值。她终于找到自己的定位:“没有切身体会,是无法发现身边还有很多人因为生病致使思想包袱很重。健康对于一个人,对一个家庭太重要了。我要帮助有需要的居民重新站立起来,鼓励他们走出家门,去重新认识自己,也勇敢地被其他人所接受。”
  邱凤梅带女儿去北京求医还不忘健身,专门拜了一个太极拳老师,慢慢摸出门道。回到上海,她感觉心情不那么烦闷了,还教女儿打太极拳。一传十、十传百竟有了名气。太极拳、练功十八法、功夫扇……邱凤梅打拳,动作有板有眼,学生们愿意跟着她学。随着“徒弟”越来越多,街道聘请邱凤梅为专业教练,推广全民健身。几年下来,仅太极拳一项邱凤梅就带出学生几千个。
  除了拳脚的功夫,邱凤梅还教健美操和舞蹈。“老师,你跳舞的动作怎么像打拳?”起初,邱凤梅的舞蹈动作不标准,被学生拿来开过玩笑。邱凤梅是个不服输的人,攒钱买了一台DVD,白天在外教人健身,晚上回家对着电视,看片子学习舞蹈。“一点点摸索,动作没那么生硬了,看起来像跳舞了,学生也越来越多。”
  做事一丝不苟的邱凤梅从一窍不通,到后来通过一门门学习和考试成了国家级体育指导员。每天早上6时出门,晚上八九点才回家。“以前整天在室外教学生,一年365天,只有下雨天休息。”邱凤梅开玩笑,“下雨是老天放我假。”
  邻居们也没有忘记邱凤梅的苦楚,帮助她的女儿进盲校学习。在母亲的鼓励下,女儿庄丽各科成绩名列前茅,还学会了多国语言,经层层选拔,她获得了一个残疾人留学进修的机会。邻居们又热心捐款,为她凑了路费。在留学期间,乐观、聪颖的庄丽赢得了一名外国小伙子的爱慕,他们相恋结婚……
  “很多人帮助了我女儿。我更要求自己多做一点好事。”邱凤梅如此诠释自己忙碌的生活。 从幼儿园到养老院,从普陀到宝山等其他城区,从教中国人到外国人……邱凤梅的足迹越走越远,越走越宽。现在,她的学生甚至还包括阳光之家智障人士。“女儿生了病,我能体会到残障人的不易。”细心、耐心、爱心……所以,每次阳光之家里的孩子看到邱凤梅来,格外听话。
  妇唱夫随健身苑
  邱凤梅为癌症俱乐部编了健身恰恰舞;教敬老院老人练“十八法”;教残疾人轮椅太极拳,她自编的“京韵刀”、“京韵剑”健身操获“鲁班奖”,自编自导的“环保迪斯科”让周围人津津乐道。在社区运动比赛中该拿的奖全拿了,其中包括全国群众体育俱乐部先进集体奖。
  两地分居了20多年,邱凤梅和丈夫庄海洲8年前在上海团聚。现在,老庄在街道健身苑点做管理员。
  老庄原本是个车工,有把好手艺。健身苑点的器材坏了,他都是自己动手修。做管理员的这些年,老庄养成了一个习惯——走在路上捡钉子。
  “大大小小的钉子已经捡了不下几百个,都用在健身器材的修复上了。”邱凤梅说,自己跟爱人一样,走路也习惯低头捡钉子了。
  邱凤梅十几年如一日,早上6时出门带队健身。团聚的这些年,丈夫每天早上5时起床,给她做饭,支持邱凤梅的工作。“一个人在北京时,我是‘将军’,现在到了上海,天天给她做饭,成了士兵。”老庄还保持着北京人特有的幽默。“我喜欢看她打拳。”老庄现在心里很踏实,他知道妻子在做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而邱凤梅说自己见证了很多欣喜变化,小区里邻里吵架少了,因为“平时都在一起见面运动,不好意思红脸”;生病嘘寒问暖多了,你带个橘子,我提袋香蕉;特别是中老年人群体渴望来自邻里的温暖,甚至远远超越健身本身。
  (责编:孙展)
其他文献
中医认为,“耳主贯聪而通心窍,为心之司,为肾之候也”。通俗一点说就是,耳朵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息息相关。《黄帝内经》中有“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等记载,并认为耳与经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地经过耳朵,所以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的说法。清代的《厘正按摩要术》中也有“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的说法。现代生物全息理论也发现了耳朵与人体器官的对应关系,并确
期刊
综合各地最新进展,2014年,全国或有超过20个省区启动实施“单独两孩”这一新政。一些调查统计也显示有六七成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生二胎。但昂贵的生育成本,在逐渐改变多子多福观念的老年人心中也开始了新一轮纠结。  生两个?一个都不生!  马年春节,退休公务员老刘发现老友们讨论话题都集中在“你家生第二个吗?” 半年前,滚动播放的早间新闻里公布的“单独二胎”政策,挑动了这些老人的心思,他们的儿女中很多符合条
期刊
每年年初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都被视为全国两会的预热,透露着各地新的发展讯息。盘点今年地方两会热词,不少群众关心的问题有了推进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转变职能,要成为改革排头兵  去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35年间增长了71倍。遗憾的是,改革发展带来的GDP增长未能有效转换为百姓的幸福感,这使得“改革”成为老百姓最关心的名词。  在多个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被提及的平均
期刊
带上手机,在手机里存上家里的电话号码,最好设置好一些常用电话的快捷键。别忘记带上手机充电器,或者准备两块电池。  带上保温杯,旅游爬山常常出汗很多,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老年人会出现脱水的现象,血液会变得浓稠,血压也会相应地升高。多喝水也能增加机体代谢力,避免出现尿路感染等问题。  带上小药盒,药品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要携带一些防治慢性病的药,而有糖尿病的老人要记得随身带糖块。二是要带一些防止晕车、晕
期刊
家长莫低估身教的力量  李肇星说,中国有句古话叫“言传身教”,家长切不可低估身教的力量。有一次,为答谢一个朋友,李肇星和她交谈时多次提到了“感谢”。4岁的禾禾像是听懂了李肇星的话,第二天,李肇星给儿子顺手递了一下书包,禾禾竟然对李肇星说了声:“谢谢爸爸!”从那天开始,李肇星更加意识到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有多么大的影响力。  李肇星和夫人秦小梅订过一条纪律:当着孩子的面,从不说别人“不好”之类的话,也不
期刊
老年人摔倒,  整个社会也一起摔倒了吗  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新闻报道说,某地某老年人又倒在马路上了,或是没人敢去扶起导致老年人一个人躺在马路上;或是有人去扶了,却导致产生到底是不是他撞倒了老人、要不要他负责的纠纷。偶尔出现一个外国人扶起老人,或者老人原谅撞倒他的行人,新闻就赶紧拿他们当最美××来报道。  这类新闻密集出现已经有段时间了。以致相当一段时间,人们似乎都觉得老年人倒在路上,扶还是不扶是
期刊
近来,转基因这个词可以说太火了,连逛超市的大爷大妈都在议论。转基因食品为什么会引起巨大的争论呢?甚至有人忧虑:吃了转基因食品会不会改变人的基因?  吃转基因食品不能改变人的基因  把吃转基因食品当成是改变人的基因显然毫无科学根据。  因为,所谓转基因技术,简称GM,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优质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由于导入外来的基因,引起生物体的性状,可遗传的修饰改变
期刊
当生活遭遇困境,内心也能轻歌曼舞,说俗了,那是活得明白;说雅了,是一种境界。在烦恼的弯路险滩中找到快乐的视角,这样的智慧老人,就在我们身边。  在北京石景山, 76岁的故事奶奶韩月爱行走社区,搜故事、写故事、讲故事,11年来,活跃在民间,她上了报纸电视,成了社区名人。故事奶奶每天笑呵呵的,挖素材讲故事不亦乐乎,她是义务宣传员,更是邻居们的开心果。  从2002年开始,韩奶奶开始搜集别人的故事,从小
期刊
“快给你妈备一条裙子”  去年重阳节,在求是杂志与光明日报举办的第二届“新天地·阳光之星”中直、中央国家机关离退休干部才艺展示活动上,我的舞蹈,获得舞台才艺类“阳光之星特别奖”。当时,我的心情既欣慰又内疚。  作为个人报名参赛,一开始不过想试试水,玩玩而已;退休找乐,有奖更好,评不上也不会有什么压力。可我忽略了悦享每一事物过程情景的美好,远比评奖结果更耐人寻味。比赛当日上午走场时,中国歌剧舞剧院朱
期刊
大年初一我们一家吃过午饭,女儿悄悄掏出一个红包递给我,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妈妈,这是我给您的压岁钱,祝您蛇年大吉。”我故作生气地说:“瞎胡闹,天下哪有晚辈给长辈压岁钱的。”“妈,现在时代变了,晚辈给长辈压岁钱是合情合理的。您想想,‘压岁’不就是压住年岁,不就是晚辈期盼长辈健康长寿的意思吗?”女儿硬是把红包塞给我。 女儿工作还不到一年,这已是第三次给我钱了。第一次是她首次发工资,给了我200元,非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