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abc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在生物教学中教师提问存在的误区,来有效的改进教师的提问,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 有效提问 提高 教学效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于是,课堂提问成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成为生物课堂学习主体的主要形式。作为生物学教师应该讲究提问的艺术,以灵活多变、循循善诱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渐入学习佳境。那么,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问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在我们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存在一些误区:①忽视课堂提问的重要地位,将其看作课堂教学的附属品和“零头”,教师讲课时顾得上则问,顾不上就一讲到底,以讲代问。②课堂提问简单化,形式化,教师往往只是问“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等类似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课堂貌似热闹非凡,气氛活跃,实则提问和思维的质量低下,流于形式.学生也只能简单附和,没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课堂提问失去了根本的意义。③提问不看对象,不讲求变通。一个问题能毫无变化地问遍全班,全班必须毫无保留地遵循一个固定格式的答案。或者干脆让几个优秀生承包。针对以上误区,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 科学地设计问题,使问题包含着学生必须完成的比较繁重的智力操作的任务
  例如,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研读和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发现过鼠妇的影子?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要求学生从日常观察入手,并记在自己的观察日记本上。这样,学生就可以有理有据的进行综合分析,这时候的学生,一方面进行着从分析到归纳的思维活动,另一方面,又从客观事实上看到鼠妇的生活场景。当学生完成了解答这第一个问题的任务以后,教师紧接着提出第二个题:如何设置一个合理的实验来证实你生活中所看到的情景?教师这样提出问题之后,又让学生自行研读教材、探索思路、设计实验,并要求把自己设计的结果写在自己的课堂笔记本上。当教师观察到学生基本完成这个问题的解答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得出结论: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在完成第二个问题后,教师又提出第三个问题:在设计实验时,为提高设计实验的成功率,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经过师生共议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各小组的不同情况展开激烈的讨论,通过讨论,实验设计失败的小组,可以很快找出失败的原因,及时的总结失败的教训,在各组交换意见的同时,同学们也就掌握了实验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很明显,教师所提的三个问题,本身都包含着学生实地观察的任务,三个问题之间,又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前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个问题的提出作铺垫,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但是,三个问题又各有自己的侧重点,第一个问题着重要求学生从生活中直接找答案;第二个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考、理解、设计能力;在第三个问题提出时,可以说教师是使前两个问题有了一个升华:让同学们既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同时为以后解决相关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和思路。不但让学生学到了一点,更让学生看到了一个面。整堂课,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培养,都是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从自己的学习操作活动中完成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在感受教师所提问题的魅力的同时,充分感受到知识带给他们的无穷魅力。
  同样是这一教学内容,有的老师却是这样提问的:鼠妇是不是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呀?……如此等等,老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学生齐声叫喊作出同一回答。这样的提问,问题本身不包含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从而使问题本身没有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客观的事实对比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问,关键在于问题本身的科学设计。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问题性水平高,即是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重,具有较高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问题性水平低,即是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轻,甚至极少包含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具有较低的甚至根本不具有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当然,问题性水平高,必须有一个弹性限度,不能高到学生根本无法完成智力操作任务那样一种程度。问题性水平的高,应高到“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程度,这就足够了。用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观点来说,问题性水平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就足够了。否则,学生的智力操作难以启动,到头来是徒劳无益。
  2 必须由教师提出问题为主,逐步转到以学生提出问题为主
  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其意思是,这门课,教师对学生的教,就是要把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起来,最后做到不需要教师教,学生能独立地分析,思考,讨论。生物教学要达到这一步,没有培养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绝对不行的。在生物教学中,由老师提出问题,意味着“发现问题”这一环节是由老师完成的,不是学生自己完成的,我认为,教学的着力点应更多地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是否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又在于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生疑”。
  学生学习过程的一条规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知识的掌握是从生疑到解疑释疑的必然过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然过程。这条学习规律的提出,对于教学尤其是对于生物教学确实是很有指导价值的,但问题在于,学生在学习中生疑──发现问题的本领,不可能是先天具有的,也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只能依靠教师来培养。
  实践表明,引导学生作对比,不失为培养学生生疑解疑的重要手段。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会形成一种学习的心理定势──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 不断强化学生的提问动机,养成敢于提问的学习习惯,形成善于提问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敢不敢提问,学生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似乎有明显的变化:学生处在小学阶段,天真烂漫,无所顾忌,什么问题都敢提,所以人们说,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闭锁心理逐渐发展起来,心里的疑问(包括学习上的疑问),不愿展示在班级的众人面前;另一方面,爱面子,爱虚荣等不健康心理也滋长起来,由于怕人家笑话,又不敢提问。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渐渐减少了。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提问,可以用古今中外学者爱好质疑提问的实例启发和开导学生,使他们懂得质疑提问不但是好学上进的表现,而且是取得学业进步的关键,特别要使他们懂得,能提出问题意味着自己已经理解了问题的一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体味“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古训。
  另外,教师在对待学生提问的处理上应该是多鼓励多引导,不要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而表现出厌烦的情绪。事实上,当学生敢于提问的习惯形成之初,提问质量不高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如学生提出的问题过于细小和琐碎,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目标无关等等。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碰到上述情况从不指责,而是用和蔼的笑容,亲切的话语因势利导,及时指出毛病并恰当引导,对提问提得好的同学,及时表扬;另一方面,对凡是提问的学生,都给于记分鼓励,用打分的方法,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华裔美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曾经说过:“最重要的是会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国外教育家有一种说法: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就是他提出问题的水平,问题的深度即智力的高度。
  因此,教师在对待学生提问的处理上一定要多鼓励多引导,经过这样的长期培养,我们的孩子们才能提出更高质量的问题来。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课堂提问的处理,要结合具体实际,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氛围进行灵活的处理。教学过程离不开提问,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实践、多探索、多总结,我们的课堂就会少些枯燥,多些精彩,课堂教学也会事半功倍。
其他文献
经常写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小学儿童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说出来。教师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有意识的组织他们在一起聊一聊。由于部分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实践又少,写作文兴趣淡薄,视作文为畏途,以此为苦差事。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
期刊
【摘 要】 所谓“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非常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要求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同时还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
期刊
小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述出来。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才能越充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从丰富学生生活,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入手,多积累,多储备。  1 抓好早期识字教学,让学生尽早阅读  学前班要求掌握常用汉字1000个左右,到小学二年级掌握3000
期刊
通过8年的数学学习 ,我从以前的懵懂到现在基本掌握一些学习方法 ,数学成绩上升较快,先就学习方法与大家讨论:  1 按部就班  数学是环环相扣的一门学科,哪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影响整个学习的进程。所以,平时学习不应贪快,要一章一章过关,不要轻易留下自己不明白或者理解不深刻的问题。  2 强调理解  概念、定理、公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每新学一个定理,尝试先不看答案,做一次例题,看是否能正确运用新定理
期刊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新课改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勃勃生机。但也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中,教师“只管学生的分数好不好,不管学生的心情好不好”的现象比较严重,他们总是抱怨学生的脑子笨,学习不用功;把学生当成是一个容器,只是等待着老师的灌输。孩子们失去了许多童年的欢乐,充满稚气的孩子却背负着成年人沉重的期望,在紧张、疲劳的气氛中挣扎。苏霍姆林斯基断言:“儿童的心变成什么样子,变成鲜花还是枯树皮,取决于教师
期刊
【摘 要】 所谓“素质”是人在后天通过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所谓“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体为目的的基础教育。而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任务是完善幼儿的先天素质,进一步提高发展幼儿的后天素质,为完成这一任务,就我园所采取的方法,谈一下如何更新观念,探讨教育方法,完成民族素质
期刊
物理学是研究万事万物道理的一门学科。我们早晨起床用使用卫生间,照照镜子就是平面镜成像,水龙头是个简单机械,水箱里充、放水的装置包含了浮力、简单机械、压强、力等知识。每天我们都会看到很多的事、物、现象,你有细心观察过吗?思考过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吗?这种现象包含着哪些知识?物理学习的能力就在这种细心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一定要养成好习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1 多动手,勤探
期刊
【摘 要】 农村英语教学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体现时代的要求,学生应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在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中都要特别关注学生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均衡发展。加强法制、道德教育,做到 “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已刻不容缓。这也是继续推进“生命教育”,培
期刊
【摘 要】 21世纪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然,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教学实效性,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  【关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当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必须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才能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作用,分享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的魅力。达到学数学的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