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普遍应用。高校是国家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育综合型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在高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也逐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得到了重视。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产生许多优势。针对此,本文对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路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视域;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1-00-02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普遍应用,可以让学生享受到科技的便利,而且学生通过互联网技术会获得更多学习资源。在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中,高校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将新媒体技術与思政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实现科技化、智能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思想与时代同步发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其在未来的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1]。
一、互联网+视域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依赖互联网媒介
进入信息发展社会后,互联网术在人们生活中得到普遍应用,虽然给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利影响。信息技术突然介入学生生活,学生在短期适应后,会逐渐形成依赖互联网技术学习的习惯。不仅如此,互联网技术教学的便利,使教师教学任务相应变得轻松。信息和教学趣味性在互联网技术中得到满足的同时,学生和教师都会形成过度依赖互联网技术的习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会无法完成全面教育[2]。
(二)多元化信息对思政教育影响
在信息社会的影响下,高校学生思想比较开放,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点,任何新颖有趣的事,学生都敢于尝试。互联网科技使信息传递得更加快捷,同时也使网络信息平台的竞争日益强烈。为了获得高的点击量,信息发布者往往不重视信息真实度,甚至会利用虚假宣传,来得到更多人关注。高校学生思维活跃导致其成为众多网站争取的主要目标[3]。信息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不利影响,如果高校思政教育不能同多元化信息同步进行,势必会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此外,网络信息正逐渐在现实中被放大,如果高校思政教育还停留在传统教育内容中,缺少和现实社会相联系的内容,缺少实践知识的应用,学生在学习中会表现出逆反心理。学生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思政教学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
(三)教师思政教育水平不足
从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现状来看,目前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普遍较低,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往往是非专业教师团队组成,本身思政素养有待提升。尤其在互联网视域下,更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思政教学能力。如果教师对互联网教学技术应用能力较低,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就不能体现出来。
二、互联网+视域下开展思政教学的优势
(一)拓宽了思政教育空间
在互联网技术的便利下,高校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拓宽了教学和空间。即使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时间不统一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工作。这样就改变了传统固定的教学形式,使思政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变得灵活,且能达到对学生的针对性教育。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及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根据自己的需求,及时调整学习计划。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思政教学,实现了知识共享、教学课件共享的学习模式。在智能科技化的电子时代,学生只需要用随身使用的手机连接学校互联网就可以获取学校的各种信息,方便学生接收学校传递的新资讯,也便于学生寻找教学资源,使用软件交流互动,利用互联网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二)丰富了思政教学内容
信息时代的发展,只要有互联网就能使学生随时随地接触到新的思政教学内容,实现开放性教学。学生思政学习不受时间和地域的影响,可以随时接受新的思政教育,在利用多元化信息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利于帮助学生选择有价值的社会信息,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互联网技术时代,在实现信息获取便利的同时,也丰富了思政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和思政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和图片,也方便教师在教学中展现给学生。思政信息的及时更新、视频内容的形象,极大充实了思政教育内容。
三、互联网+视域下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一)改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学生对互联网教学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开展思政教学时,高校思政教师应及时改变自身传统的思政教学思想,利用互联网教学的便利,在教学中为学生带来智能的学习体验,将立德树人理念落实到高校的思政教学中[4]。高校思政教师要想有效结合互联网进行教学,自身的教学理念就需要与时俱进,要认识到互联网在思政教学中的重要性,对自身互联网教学经验有清晰的认识,正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提升专业能力。在科技社会不断进步的前提下,教师要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只有用较高的教学标准来要求自己,才能在多元化信息的影响下,给学生带来高水准的思政教学。作为高校思政教师,还要有社会信息的敏锐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找到学生心理问题的切入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才能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主体,因此不管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实践知识的学习,都应当让学生积极参与思政教学活动,采用引导教学形式,让学生正确学习思政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全球信息都在进行高效传播。社会信息的时实更新、社会观念的不断变化,都影响高校思政教学内容。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阵地,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品行的基础保障,因此高校思政的重要教学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要想让学生的思想与时俱进,思政教学内容就要与时代发展同步更新。在思政教学中教师要依据社会发展,变化思政教学内容,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向学生讲解其中的学习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时代新思想的影响下,让学生学会创新。在互联网信息传递的便利下,全球信息共享发展,西方国家的开放性思想是给学生心理变化带来了极大影响,负面的价值观念,如果不加以引导就让学生消化,很容易让思想不成熟的学生做出一些有悖社会发展规律的行为。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高校思政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以社会信息为背景,通过时事问题开展思政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要做到网络环境的清洁,让学生接受来自互联网的正面教育,对自我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从科技信息社会的发展来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内容的多样性的时效性对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保持与时代同步的思政教学,才能促使学生思政思想的提升。 (三)运用互联网技术,增强思政教学有效性
任何教育发挥其实用性、有效性才是成功的教学,尤其思政教学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更要发挥其有效性。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得到了提升,甚至学生的兴趣爱好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开展的思政教学工作更有时代影响力和信服力;在互联网全球信息共享下,学生构建的知识体系更具体,通过信息大数据分析,增加思政教学的权威性[5]。为了使高校思政教学和社会信息传递的价值取向一致,教师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内容,基于学校网站,达到对社会思政信息的更新,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
(四)结合互联网技术,提高教师思政教学能力
在互联网技术的教育背景下,只有提升教师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政教学的能力,才能开创高校思政教学的新局面。所谓提升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指的就是让教师依靠互联网技术,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不断对自身专业素养进行进修和提升,以保证将现代社会信息融入思政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平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以此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念。比如,借助云数据分析现代学生的思维模式,或者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实现与互联网教学设备的融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也将互联网教学技术落实到高校思政教学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挑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创新,从而使其发挥更重要的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凤梅.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24):93-94+103.
[2]陶飞.“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践路径探索[J].办公室业务,2020(21):51-52.
[3]唐王娜.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2):43-45.
[4]赵鲜梅,徐钟,蒋尊义.“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学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24):87-88.
[5]祁婧.“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路径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23):88-89.
(責任编辑:张咏梅)
关键词:互联网+视域;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1-00-02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普遍应用,可以让学生享受到科技的便利,而且学生通过互联网技术会获得更多学习资源。在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中,高校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将新媒体技術与思政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实现科技化、智能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思想与时代同步发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其在未来的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1]。
一、互联网+视域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依赖互联网媒介
进入信息发展社会后,互联网术在人们生活中得到普遍应用,虽然给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利影响。信息技术突然介入学生生活,学生在短期适应后,会逐渐形成依赖互联网技术学习的习惯。不仅如此,互联网技术教学的便利,使教师教学任务相应变得轻松。信息和教学趣味性在互联网技术中得到满足的同时,学生和教师都会形成过度依赖互联网技术的习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会无法完成全面教育[2]。
(二)多元化信息对思政教育影响
在信息社会的影响下,高校学生思想比较开放,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点,任何新颖有趣的事,学生都敢于尝试。互联网科技使信息传递得更加快捷,同时也使网络信息平台的竞争日益强烈。为了获得高的点击量,信息发布者往往不重视信息真实度,甚至会利用虚假宣传,来得到更多人关注。高校学生思维活跃导致其成为众多网站争取的主要目标[3]。信息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不利影响,如果高校思政教育不能同多元化信息同步进行,势必会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此外,网络信息正逐渐在现实中被放大,如果高校思政教育还停留在传统教育内容中,缺少和现实社会相联系的内容,缺少实践知识的应用,学生在学习中会表现出逆反心理。学生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思政教学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
(三)教师思政教育水平不足
从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现状来看,目前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普遍较低,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往往是非专业教师团队组成,本身思政素养有待提升。尤其在互联网视域下,更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思政教学能力。如果教师对互联网教学技术应用能力较低,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就不能体现出来。
二、互联网+视域下开展思政教学的优势
(一)拓宽了思政教育空间
在互联网技术的便利下,高校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拓宽了教学和空间。即使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时间不统一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工作。这样就改变了传统固定的教学形式,使思政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变得灵活,且能达到对学生的针对性教育。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及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根据自己的需求,及时调整学习计划。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思政教学,实现了知识共享、教学课件共享的学习模式。在智能科技化的电子时代,学生只需要用随身使用的手机连接学校互联网就可以获取学校的各种信息,方便学生接收学校传递的新资讯,也便于学生寻找教学资源,使用软件交流互动,利用互联网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二)丰富了思政教学内容
信息时代的发展,只要有互联网就能使学生随时随地接触到新的思政教学内容,实现开放性教学。学生思政学习不受时间和地域的影响,可以随时接受新的思政教育,在利用多元化信息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利于帮助学生选择有价值的社会信息,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互联网技术时代,在实现信息获取便利的同时,也丰富了思政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和思政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和图片,也方便教师在教学中展现给学生。思政信息的及时更新、视频内容的形象,极大充实了思政教育内容。
三、互联网+视域下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一)改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学生对互联网教学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开展思政教学时,高校思政教师应及时改变自身传统的思政教学思想,利用互联网教学的便利,在教学中为学生带来智能的学习体验,将立德树人理念落实到高校的思政教学中[4]。高校思政教师要想有效结合互联网进行教学,自身的教学理念就需要与时俱进,要认识到互联网在思政教学中的重要性,对自身互联网教学经验有清晰的认识,正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提升专业能力。在科技社会不断进步的前提下,教师要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只有用较高的教学标准来要求自己,才能在多元化信息的影响下,给学生带来高水准的思政教学。作为高校思政教师,还要有社会信息的敏锐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找到学生心理问题的切入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才能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主体,因此不管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实践知识的学习,都应当让学生积极参与思政教学活动,采用引导教学形式,让学生正确学习思政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全球信息都在进行高效传播。社会信息的时实更新、社会观念的不断变化,都影响高校思政教学内容。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阵地,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品行的基础保障,因此高校思政的重要教学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要想让学生的思想与时俱进,思政教学内容就要与时代发展同步更新。在思政教学中教师要依据社会发展,变化思政教学内容,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向学生讲解其中的学习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时代新思想的影响下,让学生学会创新。在互联网信息传递的便利下,全球信息共享发展,西方国家的开放性思想是给学生心理变化带来了极大影响,负面的价值观念,如果不加以引导就让学生消化,很容易让思想不成熟的学生做出一些有悖社会发展规律的行为。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高校思政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以社会信息为背景,通过时事问题开展思政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要做到网络环境的清洁,让学生接受来自互联网的正面教育,对自我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从科技信息社会的发展来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内容的多样性的时效性对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保持与时代同步的思政教学,才能促使学生思政思想的提升。 (三)运用互联网技术,增强思政教学有效性
任何教育发挥其实用性、有效性才是成功的教学,尤其思政教学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更要发挥其有效性。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得到了提升,甚至学生的兴趣爱好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开展的思政教学工作更有时代影响力和信服力;在互联网全球信息共享下,学生构建的知识体系更具体,通过信息大数据分析,增加思政教学的权威性[5]。为了使高校思政教学和社会信息传递的价值取向一致,教师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内容,基于学校网站,达到对社会思政信息的更新,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
(四)结合互联网技术,提高教师思政教学能力
在互联网技术的教育背景下,只有提升教师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政教学的能力,才能开创高校思政教学的新局面。所谓提升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指的就是让教师依靠互联网技术,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不断对自身专业素养进行进修和提升,以保证将现代社会信息融入思政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平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以此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念。比如,借助云数据分析现代学生的思维模式,或者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实现与互联网教学设备的融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也将互联网教学技术落实到高校思政教学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挑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创新,从而使其发挥更重要的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凤梅.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24):93-94+103.
[2]陶飞.“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践路径探索[J].办公室业务,2020(21):51-52.
[3]唐王娜.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2):43-45.
[4]赵鲜梅,徐钟,蒋尊义.“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学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24):87-88.
[5]祁婧.“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路径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23):88-89.
(責任编辑:张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