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思政教育创新路径探究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4242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普遍应用。高校是国家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育综合型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在高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也逐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得到了重视。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产生许多优势。针对此,本文对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路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视域;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1-00-02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普遍应用,可以让学生享受到科技的便利,而且学生通过互联网技术会获得更多学习资源。在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中,高校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将新媒体技術与思政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实现科技化、智能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思想与时代同步发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其在未来的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1]。
  一、互联网+视域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依赖互联网媒介
  进入信息发展社会后,互联网术在人们生活中得到普遍应用,虽然给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利影响。信息技术突然介入学生生活,学生在短期适应后,会逐渐形成依赖互联网技术学习的习惯。不仅如此,互联网技术教学的便利,使教师教学任务相应变得轻松。信息和教学趣味性在互联网技术中得到满足的同时,学生和教师都会形成过度依赖互联网技术的习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会无法完成全面教育[2]。
  (二)多元化信息对思政教育影响
  在信息社会的影响下,高校学生思想比较开放,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点,任何新颖有趣的事,学生都敢于尝试。互联网科技使信息传递得更加快捷,同时也使网络信息平台的竞争日益强烈。为了获得高的点击量,信息发布者往往不重视信息真实度,甚至会利用虚假宣传,来得到更多人关注。高校学生思维活跃导致其成为众多网站争取的主要目标[3]。信息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不利影响,如果高校思政教育不能同多元化信息同步进行,势必会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此外,网络信息正逐渐在现实中被放大,如果高校思政教育还停留在传统教育内容中,缺少和现实社会相联系的内容,缺少实践知识的应用,学生在学习中会表现出逆反心理。学生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思政教学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
  (三)教师思政教育水平不足
  从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现状来看,目前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普遍较低,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往往是非专业教师团队组成,本身思政素养有待提升。尤其在互联网视域下,更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思政教学能力。如果教师对互联网教学技术应用能力较低,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就不能体现出来。
  二、互联网+视域下开展思政教学的优势
  (一)拓宽了思政教育空间
  在互联网技术的便利下,高校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拓宽了教学和空间。即使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时间不统一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工作。这样就改变了传统固定的教学形式,使思政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变得灵活,且能达到对学生的针对性教育。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及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根据自己的需求,及时调整学习计划。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思政教学,实现了知识共享、教学课件共享的学习模式。在智能科技化的电子时代,学生只需要用随身使用的手机连接学校互联网就可以获取学校的各种信息,方便学生接收学校传递的新资讯,也便于学生寻找教学资源,使用软件交流互动,利用互联网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二)丰富了思政教学内容
  信息时代的发展,只要有互联网就能使学生随时随地接触到新的思政教学内容,实现开放性教学。学生思政学习不受时间和地域的影响,可以随时接受新的思政教育,在利用多元化信息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利于帮助学生选择有价值的社会信息,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互联网技术时代,在实现信息获取便利的同时,也丰富了思政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和思政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和图片,也方便教师在教学中展现给学生。思政信息的及时更新、视频内容的形象,极大充实了思政教育内容。
  三、互联网+视域下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一)改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学生对互联网教学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开展思政教学时,高校思政教师应及时改变自身传统的思政教学思想,利用互联网教学的便利,在教学中为学生带来智能的学习体验,将立德树人理念落实到高校的思政教学中[4]。高校思政教师要想有效结合互联网进行教学,自身的教学理念就需要与时俱进,要认识到互联网在思政教学中的重要性,对自身互联网教学经验有清晰的认识,正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提升专业能力。在科技社会不断进步的前提下,教师要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只有用较高的教学标准来要求自己,才能在多元化信息的影响下,给学生带来高水准的思政教学。作为高校思政教师,还要有社会信息的敏锐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找到学生心理问题的切入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才能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主体,因此不管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实践知识的学习,都应当让学生积极参与思政教学活动,采用引导教学形式,让学生正确学习思政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全球信息都在进行高效传播。社会信息的时实更新、社会观念的不断变化,都影响高校思政教学内容。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阵地,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品行的基础保障,因此高校思政的重要教学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要想让学生的思想与时俱进,思政教学内容就要与时代发展同步更新。在思政教学中教师要依据社会发展,变化思政教学内容,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向学生讲解其中的学习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时代新思想的影响下,让学生学会创新。在互联网信息传递的便利下,全球信息共享发展,西方国家的开放性思想是给学生心理变化带来了极大影响,负面的价值观念,如果不加以引导就让学生消化,很容易让思想不成熟的学生做出一些有悖社会发展规律的行为。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高校思政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以社会信息为背景,通过时事问题开展思政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要做到网络环境的清洁,让学生接受来自互联网的正面教育,对自我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从科技信息社会的发展来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内容的多样性的时效性对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保持与时代同步的思政教学,才能促使学生思政思想的提升。   (三)运用互联网技术,增强思政教学有效性
  任何教育发挥其实用性、有效性才是成功的教学,尤其思政教学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更要发挥其有效性。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得到了提升,甚至学生的兴趣爱好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开展的思政教学工作更有时代影响力和信服力;在互联网全球信息共享下,学生构建的知识体系更具体,通过信息大数据分析,增加思政教学的权威性[5]。为了使高校思政教学和社会信息传递的价值取向一致,教师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内容,基于学校网站,达到对社会思政信息的更新,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
  (四)结合互联网技术,提高教师思政教学能力
  在互联网技术的教育背景下,只有提升教师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政教学的能力,才能开创高校思政教学的新局面。所谓提升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指的就是让教师依靠互联网技术,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不断对自身专业素养进行进修和提升,以保证将现代社会信息融入思政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平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以此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念。比如,借助云数据分析现代学生的思维模式,或者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实现与互联网教学设备的融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也将互联网教学技术落实到高校思政教学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挑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创新,从而使其发挥更重要的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凤梅.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24):93-94+103.
  [2]陶飞.“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践路径探索[J].办公室业务,2020(21):51-52.
  [3]唐王娜.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2):43-45.
  [4]赵鲜梅,徐钟,蒋尊义.“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学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24):87-88.
  [5]祁婧.“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路径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23):88-89.
  (責任编辑:张咏梅)
其他文献
文章对照《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细致地分析了国内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情况.最后结合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美国《外语教师培养标准》等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希望《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能与时俱进,更好地协助高等院校培养能够应对突发情况、善于沟通的高质量人才.
独立学院专升本学生在学习经历、心理特点等方面存在特殊性,表现为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心理上自信与自卑并存、自主意识强、集体归属感弱等特点.独立学院应针对专升本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探索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本文分析了影响独立学院专升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从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辅导员队伍建设、拓宽思政教育新阵地、注重人文关怀、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实践育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七个方面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出对策.
基于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迎来了“微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与质量,是目前的重点研究课题,高校也在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将“微课”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在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此,本文将着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简要分析“微课”的相关应用路径。
生态话语分析是生态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旨在应用语言学相关理论分析语篇中的语言特征,批判有悖于和谐生态观的破坏性话语、鼓励符合和谐生态观的有益性话语,并揭示语言所传递的各类生态意识.本文基于生态评价系统,对The Guardian关于2019年森林大火这一生态问题的10篇新闻报道中的态度资源进行生态话语分析.研究发现,态度资源中情感资源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判断资源和鉴赏资源,其中有益性生态话语占57.92%,破坏性生态话语占19.89%.可见,The Guardian关于此次森林大火的新闻报道总体上传递出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发展下,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广泛,社会上众多企业也在应用互联网技术。而民办高校的党政办工作是面向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第一线,有着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所以在民办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为民办高校党政办工作树立新的教学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充分调动高校党政办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将其工作效率推上更高阶段。本文主要针对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党政办工作的创
摘 要: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到2021年,整整走过了一百周年。纵观建党百年史,促使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由少变多的重要原因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坚持和发展了“群众路线”理论。中国共产党诞生至今的百年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取得进步的历程[1]。随着时代发展到不同阶段,“群众路线”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将其注入了时代内涵并形成了时代特征。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创立
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论坛、短视频、微博等虚拟载体成为承载教学信息的新工具。高校须对互联网时代下衍生的新思想和新文化,将其科学渗入传统的语言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中,深度推进“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实现多载体育人。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向现实社会延伸和渗透,对既往活动载体的维度进行拓展;做好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夯实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积极引入传媒载体,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迈入“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很大程度促进了我国法律相关专业人才教育模式的变革,对建设法学实训基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一直是法学教学的基本风格和精神,法学教学课程的生命力起源于实用性.正如“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的道理一样,法学教育的实质来源于实践中,也一定要应用于实践中.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视野下校外法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并且提出相应落实的实践策略与建议,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对各所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培育提出了全新挑战和要求。本文基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基本特点,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培育困境,提出了促进话语内容体系与时俱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作用及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培育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 要: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该原理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只有不断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应用才能够使其永葆活力和生机。想要准确理解马克思基本原理,发展和运用是必要的前提条件。而人民群众的不断生产实践,是该原理能够得到创造性运用的实践基础,在实践的过程中不只反映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更是时代特征的真实流露。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