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古诗教学,可以发挥出提升学生文学素养,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受到新课改理念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主动摒弃传统的古诗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中心,围绕学生开展各类教学工作,营造出轻松愉悦、生动有趣的古诗学习课堂,将古诗课堂教学效果完全发挥出来。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策略作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基本策略
古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教学时往往以讲解为主,这种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用心去感受故事中蕴含的意境,也直接导致学生无法深刻理解古诗的内容,更不要说受到古诗高尚情操的熏陶。新课程标准下,古诗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端正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进来,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达成古诗教学的目标并得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
一、以情感作引领,架起通往文学殿堂的桥梁
包含情感、意境悠远、语言精练是古诗的重要特点,根据故事的目的,可以分为咏物寄情类、借景抒情类、托物言志类等,其共同特点为诗人借助文字表达情感或者当时的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古诗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搭建起一个桥梁,以便学生可以接触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感染下投身到语文学习中。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点燃起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和理解语言文字,最终得到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在这种教学规范的要求下,教师在古诗教学中需要扮演组织者、引导者以及促进者的角色,不同于传统单方面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端正教学观念,精准把握古诗教学中的每一个激情点,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完全调动起来。例如《静夜思》的教学中,反复朗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浓浓的思乡情绪跃然纸上;《登鹳雀楼》的教学中,抓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不仅描述了景物,而且抒发了志向,阐述了哲理。这些古诗作品都充满了诗人的个人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准确把握激情点,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成长,最终得到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着眼语言的积累,着力语文素养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更是开展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均具有很大帮助。语文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需要长时间的素材积累,新课程对九年义务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学生可以背诵240篇诗文,阅读量需要在400万字以上,这一标准的提出正是对学生素材积累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可以说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良好素材,对于饱受中华文化熏陶的学生来说,田园不应该单纯理解为种菜的地方,春雨不应该单纯理解为春天的雨,落叶不应该单纯理解为枯萎掉落的树叶。以《山居秋暝》为例,表面上是描述了初秋时节山居雨后黄昏时的景色,但无不透露着作者高洁的情怀,这些文学素材、语言的积累,能够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三、淡化诗意讲解,倡导自助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对古诗的个性化理解,不能夠局限于个人理解或者相关材料上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最好以独白的形式进行阅读,对于学生产生的独特感受,要给予充分的尊重,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去感受古诗作者所想、所感,使得学生受到古诗情感的熏陶。如《示儿》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旁白的角色,让学生自主诵读古诗,在一次次诵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古诗、感受作者的思想,那“死去元知万事空”却始终放心不下,只因“但悲不见九州同。”短短十四字,已将诗人的爱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特定的词语,教师可以给予解释来帮助学生感受诗意,如此学生得到了足够的尊重,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古诗教学效果也显著改善。
四、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在现代化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学设备不断完善,小学语文教师可利用的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多。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类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做到多元化教学,如在古诗教学中搭配多媒体设备,营造出适合古诗内容的情境,以便学生更好地融入进去,感受和理解作者的情怀。以《枫桥夜泊》的教学为例,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江南深秋夜景,搭配乌鸦的啼鸣声,给学生带来视觉上和听觉上的刺激,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在那样的情境下更好地感受作者的心情,去理解古诗想要表达的意思。
五、以“对话”促感悟
对话包括自我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四种,自我对话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对阅读文本的独特认识,这一认识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积累、文化素养以及情感体验等基础内容上,强调的是学生在阅读古诗的过程中思维上的转变,真真切切融入诗人创造的情境中。生本对话则是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在反复阅读古诗的过程中会对古诗产生自己独特的认识。基于这一认识,学生会不断地收集文本中的资料来加以证明,此过程就是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锻炼。生生对话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生生对话是建立在学生反复阅读古诗并产生独特见解的基础上,基于这项内容学生会产生相互之间交流的欲望,希望将自己对文本的认识传递给其他人,得到其他学生的认可,这一阶段尤为重要,是学生对自身认识整合的一种体现。最后是师生对话,这一阶段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去引导学生证明自身观点,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支持,和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沟通交流,最理想的状态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成为学生展示自己并得到成长的平台。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我并收获成长,这也是古诗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尤为重要,是对古诗的文学素养的有效开放,更是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成长。实际教学期间,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立足于新课程标准,挖掘小学古诗教学的开展手段,通过端正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式等改善教学现状,让学生在古诗教学中感受到古诗的文学魅力,从而推动古诗教学的有效开展,为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筱婧.小学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的基本策略[C].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2019.
[2]周佳佳.小学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的基本策略[J].中外交流, 2019(34):178-179.
[3]张燕燕.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导学, 2018(3):87.
[4]杨蕊.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探析[J].读天下(综合), 2019(13):206.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基本策略
古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教学时往往以讲解为主,这种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用心去感受故事中蕴含的意境,也直接导致学生无法深刻理解古诗的内容,更不要说受到古诗高尚情操的熏陶。新课程标准下,古诗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端正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进来,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达成古诗教学的目标并得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
一、以情感作引领,架起通往文学殿堂的桥梁
包含情感、意境悠远、语言精练是古诗的重要特点,根据故事的目的,可以分为咏物寄情类、借景抒情类、托物言志类等,其共同特点为诗人借助文字表达情感或者当时的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古诗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搭建起一个桥梁,以便学生可以接触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感染下投身到语文学习中。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点燃起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和理解语言文字,最终得到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在这种教学规范的要求下,教师在古诗教学中需要扮演组织者、引导者以及促进者的角色,不同于传统单方面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端正教学观念,精准把握古诗教学中的每一个激情点,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完全调动起来。例如《静夜思》的教学中,反复朗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浓浓的思乡情绪跃然纸上;《登鹳雀楼》的教学中,抓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不仅描述了景物,而且抒发了志向,阐述了哲理。这些古诗作品都充满了诗人的个人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准确把握激情点,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成长,最终得到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着眼语言的积累,着力语文素养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更是开展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均具有很大帮助。语文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需要长时间的素材积累,新课程对九年义务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学生可以背诵240篇诗文,阅读量需要在400万字以上,这一标准的提出正是对学生素材积累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可以说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良好素材,对于饱受中华文化熏陶的学生来说,田园不应该单纯理解为种菜的地方,春雨不应该单纯理解为春天的雨,落叶不应该单纯理解为枯萎掉落的树叶。以《山居秋暝》为例,表面上是描述了初秋时节山居雨后黄昏时的景色,但无不透露着作者高洁的情怀,这些文学素材、语言的积累,能够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三、淡化诗意讲解,倡导自助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对古诗的个性化理解,不能夠局限于个人理解或者相关材料上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最好以独白的形式进行阅读,对于学生产生的独特感受,要给予充分的尊重,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去感受古诗作者所想、所感,使得学生受到古诗情感的熏陶。如《示儿》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旁白的角色,让学生自主诵读古诗,在一次次诵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古诗、感受作者的思想,那“死去元知万事空”却始终放心不下,只因“但悲不见九州同。”短短十四字,已将诗人的爱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特定的词语,教师可以给予解释来帮助学生感受诗意,如此学生得到了足够的尊重,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古诗教学效果也显著改善。
四、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在现代化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学设备不断完善,小学语文教师可利用的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多。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类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做到多元化教学,如在古诗教学中搭配多媒体设备,营造出适合古诗内容的情境,以便学生更好地融入进去,感受和理解作者的情怀。以《枫桥夜泊》的教学为例,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江南深秋夜景,搭配乌鸦的啼鸣声,给学生带来视觉上和听觉上的刺激,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在那样的情境下更好地感受作者的心情,去理解古诗想要表达的意思。
五、以“对话”促感悟
对话包括自我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四种,自我对话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对阅读文本的独特认识,这一认识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积累、文化素养以及情感体验等基础内容上,强调的是学生在阅读古诗的过程中思维上的转变,真真切切融入诗人创造的情境中。生本对话则是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在反复阅读古诗的过程中会对古诗产生自己独特的认识。基于这一认识,学生会不断地收集文本中的资料来加以证明,此过程就是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锻炼。生生对话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生生对话是建立在学生反复阅读古诗并产生独特见解的基础上,基于这项内容学生会产生相互之间交流的欲望,希望将自己对文本的认识传递给其他人,得到其他学生的认可,这一阶段尤为重要,是学生对自身认识整合的一种体现。最后是师生对话,这一阶段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去引导学生证明自身观点,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支持,和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沟通交流,最理想的状态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成为学生展示自己并得到成长的平台。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我并收获成长,这也是古诗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尤为重要,是对古诗的文学素养的有效开放,更是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成长。实际教学期间,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立足于新课程标准,挖掘小学古诗教学的开展手段,通过端正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式等改善教学现状,让学生在古诗教学中感受到古诗的文学魅力,从而推动古诗教学的有效开展,为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筱婧.小学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的基本策略[C].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2019.
[2]周佳佳.小学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的基本策略[J].中外交流, 2019(34):178-179.
[3]张燕燕.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导学, 2018(3):87.
[4]杨蕊.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探析[J].读天下(综合), 2019(1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