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试通过在新时期对邓小平提出先富带动后富的共同富裕政策的再思考和探析,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是到了继续深入改革,推动改革转型,以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时候了,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先富带动后富 贫富差距 改革 公平正义
2012年,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20周年。20年前,邓小平提出要大胆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邓小平共同富裕政策的鼓舞和引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深入进行,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惊人成就。然而2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发展和社会的问题,尤其是中国的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邓小平当初的共同富裕政策逐渐引起一部分国人的质疑。因此,此刻对新时期中国的共同富裕政策进行探析,以正确认识现阶段中国出现的贫富差距问题,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问题,以坚持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共同富裕政策的提出
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认真总结包括我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并在社会主义中提出了共同富裕的宝贵思想。①应该说,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提出是有自己的历史背景和科学内涵的。
1.1共同富裕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相当严峻。国际上,1991年,苏联迅速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西方国家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国内,一方面,1989年国内政治风波平息之后,对我们国家还要不要坚持改革开放,如何防止经济滑坡和促进经济发展,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国内思想比较混乱;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制裁、封锁和孤立的政策,中国的计划经济也暴露出自己的缺陷,在思想政治上“左”的东西再次浮现。
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让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产生了困惑,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对改革开放提出姓“资”还是姓“社”问题,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动摇。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考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阐释,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1.2共同富裕政策的内涵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必须走上共同富裕道路。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是这个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但是如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發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
2. 共同富裕政策在新时期出现的问题
然而共同富裕政策执行到今天,似乎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尤其在先富带动后富方面,引起了一部分人的质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中国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
近些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有日渐扩大趋势。最近发改委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已达0.46,超过国际警戒线。这种贫富差距不仅体现在富人与穷人之间,也体现在城镇与农村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8.3%的人感觉和十年前相比,贫富差距变得更大了;84.6%的人认为,目前的这种贫富差距,已经让人不能接受。④
因此,人们相信,现在的确是先富了,但是已经形成了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让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了,只是后半部分让其他共同富裕还没有实现,不但没实现反而似乎差距越来越大。资源的分配不均,政府的调控不力等已经把当初美好的设想带进了恶性循环的怪圈里。
2.2财富集中以及带来的缺陷
三十多年来,确实有一部分人获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和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率先致富。但是当我们看到:
2.2.1中国先富起来的少数富人掌握巨大财富。
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城市居民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人口只拥有全部收入的2.75%,仅为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所拥有收入的4.6%。各占总人口20%的最高和最低收入两大群体,收入差距已达33倍。而近些年来关于中国富豪出国炒房、海外狂购奢侈品等穷奢极欲生活的报道也屡见不鲜。
2.2.2社会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富二代”现象。
近些年来,关于富二代飚车、炫富等负面报道屡见报端,把富二代渲染成恣意妄为、自甘堕落的违法违纪者。而普通家庭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在经济资本和关系资源上相较于那些天生优越的富二代们几乎为零,这种拼不过富二代的落差和无奈也让很多人愤愤不平。
2.2.3大多数富人移居海外
如果说,先富起来的富人在中国获取了经济利益,能够把钱再花在中国,为国内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内需,那也不枉全国人民创造财富的辛苦。然而事实是,大多数国人在口袋里有钱之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移民。2011年8月15日由国务院侨办与华侨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1)》中指出:大陆改革开放30年以来,移民海外人数逾450万,移民人数稳居世界第一。而且,移民潮在近两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
富人移民伴随着的不仅是大量的国内财富外流;由于这群人依然以中国为赚钱捞金的大本营,这样一来,对于国家的损失则是成倍增加。而这些人的“外逃”,也增加了中国精英的流失,中国如此可谓是“人财两失”。
这些现象肯定也是邓小平当时始料未及的,远离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政策的初衷, 也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种病态。 3. 对共同富裕政策的质疑
由于上述问题的出现以及长期的悬而未决,引起了一部分人的质疑,很多人一个很大的意见就是:在共同富裕政策的执行中,虽然实现了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但是先富并没有带动后富,因此心生不满耿耿于怀,开始怀疑起“先富带动后富”的初衷以及应该如何坚持发展这一政策。
事实上,现在的富人们很多都是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的获利者,但现在先富起来的人好像早就忘记了先人的思想了,而是只知道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不会考虑穷人了,这从根本来说对穷人就是非常非常不公平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先富没有带动后富的现象呢?先富带动后富的假设有个先决条件,就是人类完全没有私念贪念,可能么? 换言之,基于人的自私本性,先富为什么要带动后富?带动后富会对先富有任何好处么?具体分析如下:
3.1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当一个人得到了较多的物质财富以后,他一定会想办法去获取更多的,而不是大度地将已有的财富分给别人。最近这些年的现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富裕起来的人宁可为一只小狗买上几千块的粮食,也不愿意供一个穷困的孩子上学。
3.2人在富裕之后,必定剥削他人,所以我们看到东部在富裕起来以后,不仅没有考虑向中央少要点资金,反而是越要越多,贫困地区已经不可能指望富裕地区给他们带来什么改变。即现在的情况是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3.3中国社会在改革的过程中社会文化也在改变。经过数十年的改革,中国人已是现代政治文明意义上的“公民”, 中国人之间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联系中国人之间的纽带不再是家族情感与宗法,而变成利益与规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先富起来的富人不觉得自己有义务来帮助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
3.4富人作为改革开放和现有机制的受益者和既得利益者,安于现状并乐于保持现状,不肯分享这些利益果实给团体以外的人,不愿改变现有机制使近三十年的发展成果也受惠于人民。
因此,基于上述因素的考虑,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來,沿着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思路,我国经济实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近些年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出现和暴露了一些问题;加上近年来经济改革趋缓,政治改革更一直是进展甚微,改革似乎进入僵局,对先富带动后富政策的如何继续实施引起怀疑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4. 推动改革转型,实现先富带动后富
先富带动后富,在当时是最优的选择。邓小平深谋远虑,当初就预见到了两极分化就会产生(正是我国当前的现状)。现在是到了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先富带动后富,缩小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时候了。
那么应该采取那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有必要利用国家的权威职能,来调节财富的分配:
第一,从统筹区域、城乡的全面发展。
东部地区由于在改革开放中得到优先的发展,无论在发展速度、经济总量、生活水平等方面已经同西部落后地区拉开了一段距离,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社会矛盾已经逐步加深,面对着这个问题,国家的政策理应开始考虑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不抑制东部发展的前提下,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用东部的资金和技术装备中西部,让中西部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这也一定程度上减轻城市中外来人口的压力。在城乡之间,要打破城乡二元化的结构,组成一条紧密相连的产业链,互补各自的不足,转移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这样,社会有个全面的发展,挤掉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对建设和谐社会是必要的。
第二,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
贫富差距的拉大违背了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福的初衷。国家和政府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缓解贫富差距问题,不应该把财富聚集在小部分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通过税收这个杠杆来调节,建立完善的税收征管制度,让社会的再分配趋于合理,防止两极分化,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这也符合公平的原则。
第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需解决低收入群体的问题,增加就业,扩大就业;其次,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增加个人持续获得收入的能力;再次,在扩大就业的基础之上,建立对低收入者的保护机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最后,抓好慈善机构的建设,拓宽社会保障的渠道和扩大资金的来源,也是很重要的。
第四,大力发展农业,解决好三农问题
我国当前巨大的贫富差距,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有着几亿的广大农民,而农民的收入很难很快提高。这就需要国家继续关注三农问题,在政策上加以倾斜,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第五,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近些年来社会上仇富心理和现象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普通人和富人的发展机会和资源配置是完全不对等的。因此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使所有的人享受均等的发展机会,使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机会可以自由的流动和实现自我发展。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
总之,在应对如何先富带动后富的问题上,要利用国家的权威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建立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体制。
注释:
①郭红军、代林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院报 2006年12月 第5卷第4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 2008年12月版 p373.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 2008年12月版 p374.
④ http://view.news.qq.com/a/20060811
/000071.htm .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
[2] 蒋乾麟 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纲 南京政治学院, 2011年.
作者简介:赵政,男,出生年月:1990年4月,学校: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政治理论二系九队,专业:2011级国际政治硕士研究生
(作者单位: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政治理论二系九队)
【关键词】 先富带动后富 贫富差距 改革 公平正义
2012年,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20周年。20年前,邓小平提出要大胆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邓小平共同富裕政策的鼓舞和引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深入进行,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惊人成就。然而2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发展和社会的问题,尤其是中国的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邓小平当初的共同富裕政策逐渐引起一部分国人的质疑。因此,此刻对新时期中国的共同富裕政策进行探析,以正确认识现阶段中国出现的贫富差距问题,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问题,以坚持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共同富裕政策的提出
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认真总结包括我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并在社会主义中提出了共同富裕的宝贵思想。①应该说,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提出是有自己的历史背景和科学内涵的。
1.1共同富裕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相当严峻。国际上,1991年,苏联迅速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西方国家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国内,一方面,1989年国内政治风波平息之后,对我们国家还要不要坚持改革开放,如何防止经济滑坡和促进经济发展,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国内思想比较混乱;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制裁、封锁和孤立的政策,中国的计划经济也暴露出自己的缺陷,在思想政治上“左”的东西再次浮现。
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让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产生了困惑,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对改革开放提出姓“资”还是姓“社”问题,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动摇。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考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阐释,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1.2共同富裕政策的内涵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必须走上共同富裕道路。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是这个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但是如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發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
2. 共同富裕政策在新时期出现的问题
然而共同富裕政策执行到今天,似乎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尤其在先富带动后富方面,引起了一部分人的质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中国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
近些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有日渐扩大趋势。最近发改委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已达0.46,超过国际警戒线。这种贫富差距不仅体现在富人与穷人之间,也体现在城镇与农村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8.3%的人感觉和十年前相比,贫富差距变得更大了;84.6%的人认为,目前的这种贫富差距,已经让人不能接受。④
因此,人们相信,现在的确是先富了,但是已经形成了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让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了,只是后半部分让其他共同富裕还没有实现,不但没实现反而似乎差距越来越大。资源的分配不均,政府的调控不力等已经把当初美好的设想带进了恶性循环的怪圈里。
2.2财富集中以及带来的缺陷
三十多年来,确实有一部分人获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和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率先致富。但是当我们看到:
2.2.1中国先富起来的少数富人掌握巨大财富。
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城市居民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人口只拥有全部收入的2.75%,仅为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所拥有收入的4.6%。各占总人口20%的最高和最低收入两大群体,收入差距已达33倍。而近些年来关于中国富豪出国炒房、海外狂购奢侈品等穷奢极欲生活的报道也屡见不鲜。
2.2.2社会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富二代”现象。
近些年来,关于富二代飚车、炫富等负面报道屡见报端,把富二代渲染成恣意妄为、自甘堕落的违法违纪者。而普通家庭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在经济资本和关系资源上相较于那些天生优越的富二代们几乎为零,这种拼不过富二代的落差和无奈也让很多人愤愤不平。
2.2.3大多数富人移居海外
如果说,先富起来的富人在中国获取了经济利益,能够把钱再花在中国,为国内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内需,那也不枉全国人民创造财富的辛苦。然而事实是,大多数国人在口袋里有钱之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移民。2011年8月15日由国务院侨办与华侨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1)》中指出:大陆改革开放30年以来,移民海外人数逾450万,移民人数稳居世界第一。而且,移民潮在近两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
富人移民伴随着的不仅是大量的国内财富外流;由于这群人依然以中国为赚钱捞金的大本营,这样一来,对于国家的损失则是成倍增加。而这些人的“外逃”,也增加了中国精英的流失,中国如此可谓是“人财两失”。
这些现象肯定也是邓小平当时始料未及的,远离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政策的初衷, 也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种病态。 3. 对共同富裕政策的质疑
由于上述问题的出现以及长期的悬而未决,引起了一部分人的质疑,很多人一个很大的意见就是:在共同富裕政策的执行中,虽然实现了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但是先富并没有带动后富,因此心生不满耿耿于怀,开始怀疑起“先富带动后富”的初衷以及应该如何坚持发展这一政策。
事实上,现在的富人们很多都是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的获利者,但现在先富起来的人好像早就忘记了先人的思想了,而是只知道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不会考虑穷人了,这从根本来说对穷人就是非常非常不公平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先富没有带动后富的现象呢?先富带动后富的假设有个先决条件,就是人类完全没有私念贪念,可能么? 换言之,基于人的自私本性,先富为什么要带动后富?带动后富会对先富有任何好处么?具体分析如下:
3.1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当一个人得到了较多的物质财富以后,他一定会想办法去获取更多的,而不是大度地将已有的财富分给别人。最近这些年的现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富裕起来的人宁可为一只小狗买上几千块的粮食,也不愿意供一个穷困的孩子上学。
3.2人在富裕之后,必定剥削他人,所以我们看到东部在富裕起来以后,不仅没有考虑向中央少要点资金,反而是越要越多,贫困地区已经不可能指望富裕地区给他们带来什么改变。即现在的情况是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3.3中国社会在改革的过程中社会文化也在改变。经过数十年的改革,中国人已是现代政治文明意义上的“公民”, 中国人之间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联系中国人之间的纽带不再是家族情感与宗法,而变成利益与规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先富起来的富人不觉得自己有义务来帮助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
3.4富人作为改革开放和现有机制的受益者和既得利益者,安于现状并乐于保持现状,不肯分享这些利益果实给团体以外的人,不愿改变现有机制使近三十年的发展成果也受惠于人民。
因此,基于上述因素的考虑,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來,沿着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思路,我国经济实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近些年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出现和暴露了一些问题;加上近年来经济改革趋缓,政治改革更一直是进展甚微,改革似乎进入僵局,对先富带动后富政策的如何继续实施引起怀疑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4. 推动改革转型,实现先富带动后富
先富带动后富,在当时是最优的选择。邓小平深谋远虑,当初就预见到了两极分化就会产生(正是我国当前的现状)。现在是到了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先富带动后富,缩小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时候了。
那么应该采取那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有必要利用国家的权威职能,来调节财富的分配:
第一,从统筹区域、城乡的全面发展。
东部地区由于在改革开放中得到优先的发展,无论在发展速度、经济总量、生活水平等方面已经同西部落后地区拉开了一段距离,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社会矛盾已经逐步加深,面对着这个问题,国家的政策理应开始考虑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不抑制东部发展的前提下,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用东部的资金和技术装备中西部,让中西部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这也一定程度上减轻城市中外来人口的压力。在城乡之间,要打破城乡二元化的结构,组成一条紧密相连的产业链,互补各自的不足,转移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这样,社会有个全面的发展,挤掉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对建设和谐社会是必要的。
第二,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
贫富差距的拉大违背了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福的初衷。国家和政府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缓解贫富差距问题,不应该把财富聚集在小部分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通过税收这个杠杆来调节,建立完善的税收征管制度,让社会的再分配趋于合理,防止两极分化,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这也符合公平的原则。
第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需解决低收入群体的问题,增加就业,扩大就业;其次,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增加个人持续获得收入的能力;再次,在扩大就业的基础之上,建立对低收入者的保护机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最后,抓好慈善机构的建设,拓宽社会保障的渠道和扩大资金的来源,也是很重要的。
第四,大力发展农业,解决好三农问题
我国当前巨大的贫富差距,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有着几亿的广大农民,而农民的收入很难很快提高。这就需要国家继续关注三农问题,在政策上加以倾斜,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第五,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近些年来社会上仇富心理和现象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普通人和富人的发展机会和资源配置是完全不对等的。因此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使所有的人享受均等的发展机会,使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机会可以自由的流动和实现自我发展。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
总之,在应对如何先富带动后富的问题上,要利用国家的权威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建立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体制。
注释:
①郭红军、代林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院报 2006年12月 第5卷第4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 2008年12月版 p373.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 2008年12月版 p374.
④ http://view.news.qq.com/a/20060811
/000071.htm .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
[2] 蒋乾麟 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纲 南京政治学院, 2011年.
作者简介:赵政,男,出生年月:1990年4月,学校: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政治理论二系九队,专业:2011级国际政治硕士研究生
(作者单位: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政治理论二系九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