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市民素质是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这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形象,还关系到城市的活力和发展。随着我区城市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步伐的加快,针对大批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大量外来人口及城区居民集聚的实际,如何进一步提高新市民综合素质、提升区域文明程度,迫在眉睫。
如何加强新市民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新市民的综合素质进行探讨,以此找出相应的对策,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社会转型期加强新市民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意义
城市化首先是人的城市化,不仅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转变。市民化进程的快慢,取决于新市民素质提升的速度。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失土农民进入城市并成为“新市民”后,能否顺利就业,安居乐业,能否与当地居民和谐共处,直接关系到当地的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特别是遭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后,采用犯罪手段实施占有财产或报复社会来泄愤,自然就成了一些人可能的选择,从而引发社会治安问题。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往返于城乡之间,虽然在城市里工作,根却在农村。不少农民进城务工以后,转变了观念,掌握了技术,积累了资金,提高了素质。其中相当一部分返回家乡,并利用在城市里打工学到的技能和管理知识,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干事创业,成为推动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3.新一轮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失土农民作为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失土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无法胜任一些企业用工的要求。因此,产业优化升级迫切要求迅速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失土农民这些“新市民”的整体结合素质,要求他们尽快提高求职竞争力,不断接受培训,以掌握适应产业升级后的劳动技能。
4.城乡文明的同步发展的需要
就城乡关系和发展格局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往返于城乡之间,已成为城乡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营,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承担了城市建设中最苦最累的工作,为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对于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源源不断地流动,使城镇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为城乡实现阶段性融合创造了条件。
社会转型期新市民生存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分析
我们认为,目前城市“新市民”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城市户籍的,有自己的居住房屋的群体,如“城市郊区农村因规划拆迁失土农民”,这类“新市民”在直接转为城市居民人口后,在孩子的教育、就业培训、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都能够享受到普通市民的待遇。第二类就是没有城市户籍的,也没有自己的居住房屋的群体,即“进城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者”。虽然他们没有城市户籍,也无法享受市民的待遇,但他们已在城市居住和生存下来了,并逐渐成为城市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要做好这两类“新市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他们进行“市民化”的教育,必须要对其生存状况、人员素质、思想状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同时要结合社会转型期产生的问题,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政治思想工作才能做到位、做到有的放矢,做到分类指导。
从素质状况来看,这两类“新市民”在思想上、文明素质上与现代市民的要求相差很远。一是思想更新不快。旧的习俗、旧有观念、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城市意识缺乏,存在着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思想,眼界不高,开放意识、竞争意识不强。二是文明素质较低。身上陈规陋习较多,可以说人进城思想没有进城。主要表现在言行不够文明,习惯讲粗话、脏话公共场合上大声喧哗。在法制意识上不强。遇事用土办法解决,不能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纠纷,公德意识淡薄。三是劳动技能单一。
从思想状况来看,这两类“新市民”群体思想普遍呈现“四高”现象。一是对城市认同程度高。从调查的务工人员来看,城市优越的生活技术优势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市的经历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他们对家乡的关注度日益下降,对城市的喜爱程度逐渐升温,更多的年轻人更倾向于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虽然他们觉得在城市里生活压力大,但大多数都不愿意再回农村,还有不少中年进城的农民工,更多的是为了下一代,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希望能为后代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二是对职业期望值较高。从进城务工的新市民看,大部分的想法是在外面挣钱回家后购房,更倾向于回乡创业,能在当地找一份相对固定的工作,以改变自己长期在外漂流的状况;进城边带孩子边务工的,大多不愿到企业里去工作,也不愿意受企业管理的束缚,对家政服务、零散活方面要求较高;对城市规划中失地农民来说,对职业的需求比较迫切,尤其是在这部分群体中年纪偏大的,由于劳动技能单一,一方面企业不愿意要,另一方面又不愿意从事城里一些“不体面”的工种,就业相对困难。三是对享受市民待遇期望值较高。户籍制度仍然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其次是希望在就业、医疗保障方面能享受市民的同等待遇。四是对改善生活环境方面期待较高。
在社会转型期加强新市民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我们认为,加强新市民的教育,要针对新市民的素质现状和工作的薄弱环节,认真研究,科学分析,把握关键,突出重点,不断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新市民教育的有效途径。
1.找准新市民教育的切入点
提升新市民的素质是一项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领导重视,把加强新市民教育作为提升东山城市形象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一是成立专门领导机构,负责新市民教育的统筹规划、协调组织,建立由政府领导和主持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各部门、街道、社区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要落实领导责任制,防止责任悬空。三是加大投入,落实必要的保障经费,重点从落实各项保障措施政策入手,确保新市民教育有组织保障、经费保障,有部门支持、有社会影响。四是要对新市民要有一个明确的对象范围,新市民不是静态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群体。 2.找准新市民教育的支撑点
各社区搭建好广场文化平台,充分发挥好社区广场文化内容丰富,形式灵活,以及群众自发性强、受益面广的优势,让广大新市民在喜闻乐见、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一方面我们从环境绿化、美化、亮化广场,完善广场健身、娱乐、休闲等基础设施功能,为新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以新市民为题材组织策划专题广场文化活动。我们聘请了音乐、舞蹈、医保、太极拳、书法、绘画等方面的教师,配备了专(兼)职人员。今年共举办了24个学科、17个班级的教学培训近4820多人次。还定期开展广场舞、保健、礼仪、书画、健身、象棋、扑克、二胡等专题讲座或比赛活动,就推进城乡文化互动,把一些传统的民间表演带进城,更好的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此教育、感召、带动和教育新市民,为新市民提供良好的娱乐、休闲、学习教育的场所。
3.找准新市民教育的着力点
提升新市民素质,必须以培养城市意识、加强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提高劳动技能为重点。(1)打造母亲素养工程;(2)成立四个工作室(健康聊吧工作室、家和轩工作室、法律咨询工作室、心理百科工作室),为社区居民送上健康理念;(3)开办自主创业培训,让居民在社区教育中找到自我发展的目标;(4)推动社区教育的信息化,打造数字化居民学校办学模式。围绕工作目标,紧贴社区实际,解析了社区现状,明确了各项工作的着力点。从文化视角向居民普及和宣传各类生产知识、生活常识,让居民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引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满足居民的多种精神文化需求。
4.找准新市民教育的突破点
提升新市民素质,必须不断创新新市民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探索新市民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
(1)家校联手推进。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长期的培养和熏陶,因此,新市民教育应着眼于长远,以母亲素养工程为锲机,从孩子抓起,我们上坊社区研究的课题是0到3岁育龄妇女的教育探究,岔路社区研究的课题是中老年智慧妈妈教育探究等等,向她们宣传文明知识、城市意识、增强新市民教育的渗透力。
(2)部门联动推进。新市民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是靠几个部门、几个社区就能完成的,需要各级各部门建立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才能推进。一方面,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各尽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建立新市民管理和服务综合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深入企业、社区,强化对新市民各种需求的调研,我们社区教育中心开展学习型超市活动,了解新市民实际想法和需求,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做好政策、法律法规的宣讲,把送文化、送知识、送法律和送健康作为一项经常性的活动,真正让新市民融入城市。
(3)奖惩并举推进。一方面要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要内容,多管齐下,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如我们通过开展创新学习型社区和活力学习型社区等一系列的评比活动,树立一批典型,让他们走进新市民中进行演讲,对新市民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要进行奖励。另一方面要注重社会舆论作用,对新市民中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要通过适当的惩罚措施来加以规范和约束,让大家在参与过程中受到教育,自觉抵制不良风气,自律不文明行为,不断提升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
(责任编辑:王建国)
如何加强新市民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新市民的综合素质进行探讨,以此找出相应的对策,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社会转型期加强新市民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意义
城市化首先是人的城市化,不仅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转变。市民化进程的快慢,取决于新市民素质提升的速度。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失土农民进入城市并成为“新市民”后,能否顺利就业,安居乐业,能否与当地居民和谐共处,直接关系到当地的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特别是遭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后,采用犯罪手段实施占有财产或报复社会来泄愤,自然就成了一些人可能的选择,从而引发社会治安问题。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往返于城乡之间,虽然在城市里工作,根却在农村。不少农民进城务工以后,转变了观念,掌握了技术,积累了资金,提高了素质。其中相当一部分返回家乡,并利用在城市里打工学到的技能和管理知识,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干事创业,成为推动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3.新一轮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失土农民作为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失土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无法胜任一些企业用工的要求。因此,产业优化升级迫切要求迅速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失土农民这些“新市民”的整体结合素质,要求他们尽快提高求职竞争力,不断接受培训,以掌握适应产业升级后的劳动技能。
4.城乡文明的同步发展的需要
就城乡关系和发展格局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往返于城乡之间,已成为城乡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营,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承担了城市建设中最苦最累的工作,为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对于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源源不断地流动,使城镇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为城乡实现阶段性融合创造了条件。
社会转型期新市民生存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分析
我们认为,目前城市“新市民”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城市户籍的,有自己的居住房屋的群体,如“城市郊区农村因规划拆迁失土农民”,这类“新市民”在直接转为城市居民人口后,在孩子的教育、就业培训、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都能够享受到普通市民的待遇。第二类就是没有城市户籍的,也没有自己的居住房屋的群体,即“进城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者”。虽然他们没有城市户籍,也无法享受市民的待遇,但他们已在城市居住和生存下来了,并逐渐成为城市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要做好这两类“新市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他们进行“市民化”的教育,必须要对其生存状况、人员素质、思想状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同时要结合社会转型期产生的问题,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政治思想工作才能做到位、做到有的放矢,做到分类指导。
从素质状况来看,这两类“新市民”在思想上、文明素质上与现代市民的要求相差很远。一是思想更新不快。旧的习俗、旧有观念、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城市意识缺乏,存在着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思想,眼界不高,开放意识、竞争意识不强。二是文明素质较低。身上陈规陋习较多,可以说人进城思想没有进城。主要表现在言行不够文明,习惯讲粗话、脏话公共场合上大声喧哗。在法制意识上不强。遇事用土办法解决,不能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纠纷,公德意识淡薄。三是劳动技能单一。
从思想状况来看,这两类“新市民”群体思想普遍呈现“四高”现象。一是对城市认同程度高。从调查的务工人员来看,城市优越的生活技术优势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市的经历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他们对家乡的关注度日益下降,对城市的喜爱程度逐渐升温,更多的年轻人更倾向于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虽然他们觉得在城市里生活压力大,但大多数都不愿意再回农村,还有不少中年进城的农民工,更多的是为了下一代,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希望能为后代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二是对职业期望值较高。从进城务工的新市民看,大部分的想法是在外面挣钱回家后购房,更倾向于回乡创业,能在当地找一份相对固定的工作,以改变自己长期在外漂流的状况;进城边带孩子边务工的,大多不愿到企业里去工作,也不愿意受企业管理的束缚,对家政服务、零散活方面要求较高;对城市规划中失地农民来说,对职业的需求比较迫切,尤其是在这部分群体中年纪偏大的,由于劳动技能单一,一方面企业不愿意要,另一方面又不愿意从事城里一些“不体面”的工种,就业相对困难。三是对享受市民待遇期望值较高。户籍制度仍然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其次是希望在就业、医疗保障方面能享受市民的同等待遇。四是对改善生活环境方面期待较高。
在社会转型期加强新市民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我们认为,加强新市民的教育,要针对新市民的素质现状和工作的薄弱环节,认真研究,科学分析,把握关键,突出重点,不断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新市民教育的有效途径。
1.找准新市民教育的切入点
提升新市民的素质是一项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领导重视,把加强新市民教育作为提升东山城市形象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一是成立专门领导机构,负责新市民教育的统筹规划、协调组织,建立由政府领导和主持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各部门、街道、社区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要落实领导责任制,防止责任悬空。三是加大投入,落实必要的保障经费,重点从落实各项保障措施政策入手,确保新市民教育有组织保障、经费保障,有部门支持、有社会影响。四是要对新市民要有一个明确的对象范围,新市民不是静态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群体。 2.找准新市民教育的支撑点
各社区搭建好广场文化平台,充分发挥好社区广场文化内容丰富,形式灵活,以及群众自发性强、受益面广的优势,让广大新市民在喜闻乐见、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一方面我们从环境绿化、美化、亮化广场,完善广场健身、娱乐、休闲等基础设施功能,为新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以新市民为题材组织策划专题广场文化活动。我们聘请了音乐、舞蹈、医保、太极拳、书法、绘画等方面的教师,配备了专(兼)职人员。今年共举办了24个学科、17个班级的教学培训近4820多人次。还定期开展广场舞、保健、礼仪、书画、健身、象棋、扑克、二胡等专题讲座或比赛活动,就推进城乡文化互动,把一些传统的民间表演带进城,更好的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此教育、感召、带动和教育新市民,为新市民提供良好的娱乐、休闲、学习教育的场所。
3.找准新市民教育的着力点
提升新市民素质,必须以培养城市意识、加强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提高劳动技能为重点。(1)打造母亲素养工程;(2)成立四个工作室(健康聊吧工作室、家和轩工作室、法律咨询工作室、心理百科工作室),为社区居民送上健康理念;(3)开办自主创业培训,让居民在社区教育中找到自我发展的目标;(4)推动社区教育的信息化,打造数字化居民学校办学模式。围绕工作目标,紧贴社区实际,解析了社区现状,明确了各项工作的着力点。从文化视角向居民普及和宣传各类生产知识、生活常识,让居民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引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满足居民的多种精神文化需求。
4.找准新市民教育的突破点
提升新市民素质,必须不断创新新市民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探索新市民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
(1)家校联手推进。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长期的培养和熏陶,因此,新市民教育应着眼于长远,以母亲素养工程为锲机,从孩子抓起,我们上坊社区研究的课题是0到3岁育龄妇女的教育探究,岔路社区研究的课题是中老年智慧妈妈教育探究等等,向她们宣传文明知识、城市意识、增强新市民教育的渗透力。
(2)部门联动推进。新市民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是靠几个部门、几个社区就能完成的,需要各级各部门建立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才能推进。一方面,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各尽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建立新市民管理和服务综合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深入企业、社区,强化对新市民各种需求的调研,我们社区教育中心开展学习型超市活动,了解新市民实际想法和需求,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做好政策、法律法规的宣讲,把送文化、送知识、送法律和送健康作为一项经常性的活动,真正让新市民融入城市。
(3)奖惩并举推进。一方面要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要内容,多管齐下,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如我们通过开展创新学习型社区和活力学习型社区等一系列的评比活动,树立一批典型,让他们走进新市民中进行演讲,对新市民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要进行奖励。另一方面要注重社会舆论作用,对新市民中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要通过适当的惩罚措施来加以规范和约束,让大家在参与过程中受到教育,自觉抵制不良风气,自律不文明行为,不断提升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
(责任编辑: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