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恩师卢嵩高,是河南周口人,回族。他自幼习武,十多岁时就拜心意门第七代名师袁凤仪为师。他聪慧、果敢、好学并肯于吃苦,在明师指点下,26岁时已是武艺超群,被河南周口万胜镖局聘为镖师。他押镖去过河北、山东、四川等地。
由于旧中国世道黑暗,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卢师经人介绍,辗转来到上海,住在沪西英华里白玉坊(现长寿路),并在陈公馆当保镖,管理库房。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几位在上海的河南籍回民老乡慕名前来拜师学艺。其中有李尊贤、马孝海、马义芳、庞世品、穆清澜、孙少甫、许广恩、陈信义等,他们是卢师在上海的第一批入室弟子。
因缘际会,卢师又结识了心意门第六代弟子中年龄最小的丁仁前辈(河南桑坡人,回民,在沪从事皮货生意,住在五马路)。这位前辈是听人说卢师在上海传授心意门功夫,他经过多日察访后,才找到卢师。卢师也早就听说过这位小师爷,知道老前辈是买壮图先辈的小师弟,对其十分的敬重。丁前辈看过卢师的功夫后,说:我现在可以将担子卸给你了。在以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卢师每天都到五马路回民教堂的楼上,秘密跟着丁仁前辈学习本门秘术。(因为辈份不对,怕引起误会,遵丁仁前辈言,只讲是得一白姓前人再传。这件事的真相是卢师晚年讲给我和杨肇基师弟的。早期的师兄们只知道是得白姓前人再传,现在丁前辈、卢师都已过世,我觉得我有义务把这件事讲清楚,还历史一个真实。)卢师初在上海传授时称“心意门”,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才改称“心意六合拳”。第一批徒弟学的拳路是二把半,称心意六合拳后才改传四把捶。卢师是上海心意六合拳开山鼻祖,一代武学大师,亦为心意门一代宗师。
旧社会回汉之间有着很深的隔阂,相互之间交流很少。卢师当时也不肯外传,门户守的很严,只传授了少数几位回民弟子。我们有位师兄叫解兴邦,当时是地下党,在英租界巡捕房当教练,学过几句回语,为学拳就称自己是回民,拜卢师习心意六合拳。后来有师兄弟揭发他不是回民,卢师就问他为什么这么做,解师兄如实回答:“老师,我不是回民,是汉族,你看我这个汉族徒弟对你怎么样?”卢师说:“你这个汉族徒弟对我很好。”解师兄接着说:“我们汉族人对待老师特别尊重,像我这样的很多。”自此卢师才肯收汉族弟子,相信汉族弟子。我是1938年拜卢师为师的,那年我20岁,最初我在上海是跟着王效荣老师学习武术。王效荣老师和卢师同在上海外滩公园传授武术,又是同乡,王老师常请卢师来指点我们。因此,我知道卢师武艺超群,功夫更是出神入化。决心要学心意六合拳。所以在卢师的汉民徒弟中,我算是顶早的了。
解放初期,习武的人很多,跟卢师学习心意六合拳的也很多。有组织十人或几十人,然后请卢师来传授的,卢师称之为“社会徒弟”;有在公园里跟着习心意六合拳的,卢师称之为“马路徒弟”;过去是学别的拳种或同门师兄弟的徒弟,抑或亲友为路过上海,跟着卢师学过一段的,卢师称之为“过路徒弟”,这些弟子统称外门弟子。唯有给老师磕过头递过帖,长时间跟随老师,深得老师信任的,卢老师称之为:“入室弟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门里徒弟。在卢老师众多的入室弟子中,首推大师兄李尊贤的功夫最好。卢老师早年常带大师兄一道出外表演,也常拿大师的事例来鼓励我们:“你们大师兄一个单把,把新买来的皮鞋底都给打断了,功夫有多大!”汉族弟子中,数解兴邦师兄跟随卢老师的时间最长,功夫最大。
日伪时期,一位四川来的拳师在上海斜桥设擂,并为胜负许下重金,几日下来无人能胜。这时有位河南拳师姓李,也是回民,上擂比武,两人打几十个回合,不分上下,最后四川擂主被这位李某一腿打下擂台,自此李某在上海扬了名,日渐骄傲起来。后听人说卢师功夫厉害,很不服气。一日傍晚,他找到卢师教拳的地方,推门进来。当时卢师正坐在客堂间的椅子,上他便高声叫阵:“卢嵩高,听说你的心意拳很厉害,我看看怎么个厉害法?”卢师闻声后虎身而起,示等话音落下便喝到:“你站好。”一个过步践窜便来到一丈开外的李某身前,虎身而落插中门,紧接着一个挑领,梢随声起,声随梢落。只见李某从门里摔到在门外,腾空摔出丈远,他爬起后,满面通红,一声不响地转身走了。没过多久,李某离开了上海。
日本投降后,上海又来了许多美国兵,很是张狂。一日,我和卢师在复兴公园打完拳后出来经过淮海路,就见到两个美国士兵边走边挥动着拳头,像是在拳击,行人纷纷避让。卢师非常生气,对我说:“书文,你从旁边走,看我怎么教训这两个家伙。”只见卢师若无其事地双手插在黑长衫的袖筒里慢腾腾迎上去,挤到二人中间,胯部一个灵动,两个美国兵一个倒在左边,一个倒在右边。可能连他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要不是卢师提醒让我注意,我也会不知其所以然。两个美国兵倒在地上,看着这个干瘦老头头也不回的从中间走过,只是莫名其妙地转转蓝眼珠。路上行人纷纷侧目,不明白这是怎么了?
解放后,上海各行各业十分兴旺,习武的人也很多,武术协会也经常组织一些武术老师在上海各区的体育馆进行表演。有一次,卢师在跑马厅演示了一趟四把捶,深深地吸引了台下一位武术师——海灯,他当时不认识卢师,第二天便经人引荐,带着佛家四色礼品登门拜访卢师。卢师也曾带着我去看望过海灯老师,当时海灯住在虹口区一间阁楼里,他在上海期间主要传授梅花桩、长拳和器械套路,常表演二指禅功夫,在上海有很大影响。此后,海灯常到卢师家喝茶,并讨教心意六合拳功夫。一日,卢师一时高兴,便想试试海灯老师的功夫,一个“猴竖蹲”蹲在他身前,蹲得比海灯大师还矮,笑着说:“海灯大师,伸伸手。”海灯笑而不答,一动也不动。过去出了名的拳师是不会轻易与人动手的,卢师则不然,一生好武,喜欢与人交手,以至于有一位在上海很有名的太极拳家在介绍卢师时说:“这位老师是专门练打人的。”
卢师去世后,我与大师兄李尊贤、师弟杨肇基一起共同研习,当时我们共同感到这门拳中除了有一套四把拳外,别无套路。于是我们三人用了五年时间,编写完成了一套《心意十形连拳》。它具备心意六合拳的采、扑、裹、束、决的劲意,攻防合一、刚柔相济,保持了身成六式的基本特点,充分发挥了心意六合拳的灵活性、“三翻九转一个踢”的任意性及其刚猛性,突出了对头、肩、肘、手、胯、膝、足的应用。此新编拳路共计四十八式,当时是请形意名家姜榕樵老师、太极名家王守先老师作序,杨肇基师弟写的前言。
时至今日,我仍念念不忘师尊对我的教诲,卢师习武时的一招一式,就像电影一样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历历在目,难以忘却。□
由于旧中国世道黑暗,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卢师经人介绍,辗转来到上海,住在沪西英华里白玉坊(现长寿路),并在陈公馆当保镖,管理库房。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几位在上海的河南籍回民老乡慕名前来拜师学艺。其中有李尊贤、马孝海、马义芳、庞世品、穆清澜、孙少甫、许广恩、陈信义等,他们是卢师在上海的第一批入室弟子。
因缘际会,卢师又结识了心意门第六代弟子中年龄最小的丁仁前辈(河南桑坡人,回民,在沪从事皮货生意,住在五马路)。这位前辈是听人说卢师在上海传授心意门功夫,他经过多日察访后,才找到卢师。卢师也早就听说过这位小师爷,知道老前辈是买壮图先辈的小师弟,对其十分的敬重。丁前辈看过卢师的功夫后,说:我现在可以将担子卸给你了。在以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卢师每天都到五马路回民教堂的楼上,秘密跟着丁仁前辈学习本门秘术。(因为辈份不对,怕引起误会,遵丁仁前辈言,只讲是得一白姓前人再传。这件事的真相是卢师晚年讲给我和杨肇基师弟的。早期的师兄们只知道是得白姓前人再传,现在丁前辈、卢师都已过世,我觉得我有义务把这件事讲清楚,还历史一个真实。)卢师初在上海传授时称“心意门”,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才改称“心意六合拳”。第一批徒弟学的拳路是二把半,称心意六合拳后才改传四把捶。卢师是上海心意六合拳开山鼻祖,一代武学大师,亦为心意门一代宗师。
旧社会回汉之间有着很深的隔阂,相互之间交流很少。卢师当时也不肯外传,门户守的很严,只传授了少数几位回民弟子。我们有位师兄叫解兴邦,当时是地下党,在英租界巡捕房当教练,学过几句回语,为学拳就称自己是回民,拜卢师习心意六合拳。后来有师兄弟揭发他不是回民,卢师就问他为什么这么做,解师兄如实回答:“老师,我不是回民,是汉族,你看我这个汉族徒弟对你怎么样?”卢师说:“你这个汉族徒弟对我很好。”解师兄接着说:“我们汉族人对待老师特别尊重,像我这样的很多。”自此卢师才肯收汉族弟子,相信汉族弟子。我是1938年拜卢师为师的,那年我20岁,最初我在上海是跟着王效荣老师学习武术。王效荣老师和卢师同在上海外滩公园传授武术,又是同乡,王老师常请卢师来指点我们。因此,我知道卢师武艺超群,功夫更是出神入化。决心要学心意六合拳。所以在卢师的汉民徒弟中,我算是顶早的了。
解放初期,习武的人很多,跟卢师学习心意六合拳的也很多。有组织十人或几十人,然后请卢师来传授的,卢师称之为“社会徒弟”;有在公园里跟着习心意六合拳的,卢师称之为“马路徒弟”;过去是学别的拳种或同门师兄弟的徒弟,抑或亲友为路过上海,跟着卢师学过一段的,卢师称之为“过路徒弟”,这些弟子统称外门弟子。唯有给老师磕过头递过帖,长时间跟随老师,深得老师信任的,卢老师称之为:“入室弟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门里徒弟。在卢老师众多的入室弟子中,首推大师兄李尊贤的功夫最好。卢老师早年常带大师兄一道出外表演,也常拿大师的事例来鼓励我们:“你们大师兄一个单把,把新买来的皮鞋底都给打断了,功夫有多大!”汉族弟子中,数解兴邦师兄跟随卢老师的时间最长,功夫最大。
日伪时期,一位四川来的拳师在上海斜桥设擂,并为胜负许下重金,几日下来无人能胜。这时有位河南拳师姓李,也是回民,上擂比武,两人打几十个回合,不分上下,最后四川擂主被这位李某一腿打下擂台,自此李某在上海扬了名,日渐骄傲起来。后听人说卢师功夫厉害,很不服气。一日傍晚,他找到卢师教拳的地方,推门进来。当时卢师正坐在客堂间的椅子,上他便高声叫阵:“卢嵩高,听说你的心意拳很厉害,我看看怎么个厉害法?”卢师闻声后虎身而起,示等话音落下便喝到:“你站好。”一个过步践窜便来到一丈开外的李某身前,虎身而落插中门,紧接着一个挑领,梢随声起,声随梢落。只见李某从门里摔到在门外,腾空摔出丈远,他爬起后,满面通红,一声不响地转身走了。没过多久,李某离开了上海。
日本投降后,上海又来了许多美国兵,很是张狂。一日,我和卢师在复兴公园打完拳后出来经过淮海路,就见到两个美国士兵边走边挥动着拳头,像是在拳击,行人纷纷避让。卢师非常生气,对我说:“书文,你从旁边走,看我怎么教训这两个家伙。”只见卢师若无其事地双手插在黑长衫的袖筒里慢腾腾迎上去,挤到二人中间,胯部一个灵动,两个美国兵一个倒在左边,一个倒在右边。可能连他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要不是卢师提醒让我注意,我也会不知其所以然。两个美国兵倒在地上,看着这个干瘦老头头也不回的从中间走过,只是莫名其妙地转转蓝眼珠。路上行人纷纷侧目,不明白这是怎么了?
解放后,上海各行各业十分兴旺,习武的人也很多,武术协会也经常组织一些武术老师在上海各区的体育馆进行表演。有一次,卢师在跑马厅演示了一趟四把捶,深深地吸引了台下一位武术师——海灯,他当时不认识卢师,第二天便经人引荐,带着佛家四色礼品登门拜访卢师。卢师也曾带着我去看望过海灯老师,当时海灯住在虹口区一间阁楼里,他在上海期间主要传授梅花桩、长拳和器械套路,常表演二指禅功夫,在上海有很大影响。此后,海灯常到卢师家喝茶,并讨教心意六合拳功夫。一日,卢师一时高兴,便想试试海灯老师的功夫,一个“猴竖蹲”蹲在他身前,蹲得比海灯大师还矮,笑着说:“海灯大师,伸伸手。”海灯笑而不答,一动也不动。过去出了名的拳师是不会轻易与人动手的,卢师则不然,一生好武,喜欢与人交手,以至于有一位在上海很有名的太极拳家在介绍卢师时说:“这位老师是专门练打人的。”
卢师去世后,我与大师兄李尊贤、师弟杨肇基一起共同研习,当时我们共同感到这门拳中除了有一套四把拳外,别无套路。于是我们三人用了五年时间,编写完成了一套《心意十形连拳》。它具备心意六合拳的采、扑、裹、束、决的劲意,攻防合一、刚柔相济,保持了身成六式的基本特点,充分发挥了心意六合拳的灵活性、“三翻九转一个踢”的任意性及其刚猛性,突出了对头、肩、肘、手、胯、膝、足的应用。此新编拳路共计四十八式,当时是请形意名家姜榕樵老师、太极名家王守先老师作序,杨肇基师弟写的前言。
时至今日,我仍念念不忘师尊对我的教诲,卢师习武时的一招一式,就像电影一样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历历在目,难以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