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来咪”为何不“哆来咪”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哆来咪”是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里的插曲,人们首次玩弄乐器,首先自觉不自觉地寻找“哆来眯”的位置;在中国民族音乐里首先得弄懂“五音”——宫、商、角、徵、羽。足可见这第一步是何等重要。我在此借这个大家熟悉的面孔说说音乐课中的“哆来眯”,为何并不“哆来咪”?
  说起音乐课,人人都说音乐课很好上,太简单了;在许多人的眼里不屑一顾,不就唱两首歌吗,谁不会;不行再找个录音机放放音乐让学生跟着学,不就完了吗。再者说考试又不算成绩,何必那么认真,真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样观念的人不止一个层面,有学生家长,有学生,更又胜者还有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恰恰这样的念头害了多少音乐爱好者、音乐家、歌唱家和词曲家,不是吗?如我面对的七、八年纪学生,不识简谱,不知道音乐最基本的力度记号、速度记号和记谱法,更不用说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了。可出口会唱《老鼠爱大米》、《双节棍》、《该死的温柔》、《做你的爱人很难》和《你到底爱不爱我》等等,崇拜“超女”、“快男”。兴许还有几个会唱《上学歌》、《卖报歌》、《两只老虎》和《娃哈哈》等几首童年时的儿歌。当你问他们以前音乐课怎么上,异口同声的回答不是自习就是唱歌。
  这样的现状让我目瞪口呆。我记得我在上小学就能上唱歌课,学些儿童歌曲,如《北风吹》、《让我们荡起双桨》、《歌唱二小放牛郎》和《我们的田野》等。到初中没有唱歌课,音乐课变成自习课了。到高中没有音乐课,自己爱好音乐就专门拜师学艺。到大学音乐学院当然是步入音乐的殿堂,很系统又很专业的学习和训练;那期间由于《音乐教学法》课的安排,在西北师大附小和附中(一、二)去观摩听课,附中就不用说了。附小三年级去听课,上的是《月亮船》,学一首新的歌曲只有四遍就会唱了,第一遍老师范唱,学生唱谱,第二遍老师弹琴学生哼唱;第三遍填词,第四遍表演唱,一共也就需要十二分钟左右的时间,剩下的二十八分钟时间学生用来表演,讲一些简单的乐理,大家一同协作:有的弹琴,有的随即跳舞,有的用手拍节拍,有的拍节奏,老师参与到学生中;再讲一些与月亮有关的故事和天文知识。这样的课堂,我们都被深深地吸引和陶醉了,学生更不用说有多快乐,老师内心感到多成功,体现了音乐的本质,更不用说学生的素质提高。可是我现在天天面对的现实,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对玩耍最感兴趣,我对比了多次领悟到现状差别的原因很多。
  对于音乐“一穷二白”的学生如一张白纸,且上面有几个污点。原因是专业教师缺乏;多层次人的思想观念跟不上;音乐教具匮乏至极;各个层次的升学率、合格率的评比;考试科目的奖罚制度;学生自小的基础等,致使音乐教育屡屡遭到学生的排、斥。“学生们喜欢音乐但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甚至有的学生觉得上音乐课就是耽误和浪费时间,因为别的科目的作业没有时间做。学教材上的歌曲“太土”,“老掉牙”,就头痛没意思;我又不当音乐家,学歌曲还要学“哆来咪”,看到就烦;更不用说望而生畏的“豆芽菜”,因为我不是那块料。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随处随时可见。
  这样的现实不得不令我们深思!的确,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课专业教师少,学校只是谁会唱两首歌曲就可以充当角色;教具简陋单一且稀有,不得不落后于时代发展;老的教法死板,把音乐课等于唱歌课来上,这与音乐艺术的本质背道而驰;加上升学率这一座大山,还有各种奖罚制度的枷锁,就如“指挥棒”一样统领着教育教学阵地,为了评优选贤、职称的晋升,不得不抓“教学成绩是硬道理”。在这样的气候中,就是有几个富有音乐天赋的小苗也早被摧残地夭折了。因为我们的高中招生没有特长生招生,学生的文化课是“敲门砖”,文化课成绩不上录取线,再有特长,再有艺术天赋也只能是“望校兴叹”,学生不愿意这样的奋斗结果,家长也不赞成,班主任和其他课任教师更不乐意,就是音乐教师也得三思而后行,不然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反而“害”了学生的前程。
  我们承认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甚至我们以后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学生的教育是经不起等待的,时代的发展也不容我们畏首畏尾。写到这里,我感到基调反了,“哆来咪”是一个大三度音程,是大三和弦的骨架,应该是明亮、和协、向上,具有阳刚之美;由大三和弦形成的大调音阶,应该表现阳光灿烂、高亢激昂、奋力拼搏的时代旋律。对于“哆来咪”并不“哆来咪”,我们必须冷静的分析,勇敢的前行,在这里让“乐圣”贝多芬说一句话,“我将音乐比作花朵,把它铺满在人生道路上,让它散发着无尽的芬芳,让世人去慢慢享受。”
其他文献
口语是人们在交际、交往、言谈中必不可少的语言,它是区别于“书面语”的一种有声语言。口语能力是说话人谈吐、表义的一种语言能力。  历史上,孟子雄辩无敌,苏秦言动六国,孔明舌战群儒,他们凭借自己出色的智慧与口才得到了后人的赞誉。同样,放眼今天,有些人舌绽莲花,纵横捭阖,着实让人羡慕不已。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现代传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口语交际再电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一个人如果听别人说话而不能快速做出反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156-01  摘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的意向活动,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坚定性,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正是这个道理。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无一不是对所探讨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才获得最后成功的。  关
【摘要】培养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努力克服思维障碍,进行主动地学习。通过“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兴趣、自信心、意志等个性心理素质得到锻炼。  【关键词】  问题解决;模式化;课堂教学;兴趣    “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是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潮流,受到国内外数学教育界的普遍重视。美国全国数学教师联合会在80年代提出的《关于行动的议程》中指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
一提起作文,恐怕这是个令师生都感到头疼的话题。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甚至“头痛”,讥之为“挤牙膏课”;教师辛苦教,却收效甚微,自嘲日“背着沉重的蜗牛壳在爬行”。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下面我谈几点。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第一,作文的命题要从学生生活、思想实际取材。不超越他们的经验、意思的范围,让他们说、写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东西。  第二,在作文教学中,要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外语是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课程之一。”“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的过程,又是学生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
中学数学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进行数学教育研究,不应该仅着于某一个方面,而应该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在中学数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能够加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作为当今教师,要把教师与学生的角色相互转换,以前由教师一味地在黑板上灌输的做法已经落伍了。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远远要比教师满堂灌输要好得多。以下是我从事初中数学运用启发式
在十年的生物教学生涯中,有几件事让我内心产生了很大的震动。  事件一:  一次,我班一位学生(高三)在课间询问我:范老师,你说我现在还能不能长高?我想买一幅增高鞋垫,能不能实现我长高的愿望?我听了微微一笑: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你一定能长高,至于增高鞋垫,别去相信那些东西,要相信科学。你现在的年龄,骨骼还没有完全钙化,以后身体向上能发展多少还有很大的空间,只要你每天保持愉悦的心情,就一定能长高,相信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这是每一位数学老师一直关心并经常思考探讨的问题。其中加强对学困生情意素质的培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谈一点我的做法与体会,抛砖引玉。  一、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投身素质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大纲》指出:“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
英语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跨进了小学的课堂。由于小学英语面对的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较为薄弱。一旦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做小动作,在底下小声讲话等不良习惯。陶行知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又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学生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因此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理念,也必需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也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