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提升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要想切实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需要初中数学教师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提升初中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然后提出提升初中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
引 言
随着教改的推进,初中各年级的数学考试,尤其是中考,均会出现数学阅读理解题,学生往往望而却步,即便有学生能够把题目耐心读完,也难以理解其表达的含义.因此,需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对数学教材中的叙述和习题的理解能力,数学阅读与其他阅读存在很大不同,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提升课堂教学成效有很好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数学成绩,促进其自身数学的全面发展.
1 数学阅读理解题概述
1.概念
阅读理解是加工阅读内容的过程,以此类推,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解答过程就是阅读数学的过程,在阅读的数学材料中,包含新的背景、知识点、新的命题或解答过程等,通过加工理解阅读材料,包括感知认读数学公式、语言符号、术语等来解决问题[1].
数学阅读理解题通常具有信息量大、篇幅长、关系错综复杂的特点.其不仅是结合实际生活背景编写的阅读材料,还要学生寻找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理解题意,了解材料隐含的数学规律、新知识、新结论等,通过思考与迁移获得新知识与信息,解决问题.
2.提升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学习知识是永无止境的,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更需要提倡“活到老,学到老”这一理念,然而在学校接受教育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为此,学生在离开学校后就需要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学会阅读是实现自主学习的一个前提,充分利用当今社会各种渠道进行知识探索,比如书本、网络等,这些工具就是无言的教师,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提高一个人自主学习的效率.
(2)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数学学习思路
在新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册都有相应的阅读材料出现,而这些材料内容并没有直接联系教学任务,为此,教师处理这部分内容也不同,有的教师只是简单讲述,部分教师甚至不讲,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一般不会去看这部分内容.其实这部分内容对学生开阔视野有一定的帮助,还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笔者在进行教学研究时,经常见到教师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之后学生按照教师的方式进行练习,这种模式下,教科书只起到了练习册的作用,教材的可利用资源得不到充分发挥[2],导致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新课标也提出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的难点
1.数学语言理解困难
在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无法正确理解数学词语及其信息所传达的含义,厘清其间关系,或是错误理解数学符号与数学语言等,主要困难在于句子理解困难、词语理解困难、识别代数式信息困难、识别图形信息困难.
数学阅读理解区别于文字性阅读,语言不复杂,甚至十分简洁,但其中的数量关系与数学概念通常不明显.在文学阅读理解中,读者仅需要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地提取即可,过滤掉没用的信息.但是,在数学材料阅读中,需要结合题目含义与自身所学知识,补足和拓展题目信息,让其内容更加清晰[3].数学阅读的难点在于转换语义十分频繁,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思维敏捷度.
2.数学解题策略困难
解题策略困难主要在于学生难以结合题目要求寻找相关的解题策略,导致无法进行解题.具体在于逻辑推理困难、组织问题信息困难、应用阅读材料提供解题策略困难.此阶段中,学生已经拥有较为充分的程序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但是不了解如何选择相应知识点,联系问题要求,一次可以了解.尽管学生掌握了数学方法、概念及解题程序,但在具体应用中仍存在困难,并且学生对所学知识缺少组织,即学习中掌握的是“死”知识,缺乏灵活性,导致解题困难.
3.数学操作困难
数学操作困难是學生在应用数学语言实现运算、转换、证明、推理等操作中所表现的困难,具体是指数学公式操作困难与几何图形操作困难.另外,在数学表达中学生也存在困难,主要是由于审题不仔细、粗心等造成的,且学生普遍对学习数学知识兴趣不高,原有基础较为薄弱,导致理解阅读材料困难,难以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三、初中生数学阅读理解题能力的提升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理解题的阅读兴趣
有句老话“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足以说明只有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投入学习中.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题目的阅读兴趣,逐渐将这种阅读兴趣转变为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动力.其一,数学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所学内容以及学生所处的年龄和个性等多方面来进行情境创设,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这一年龄特征,在进行情境创设时适当地增加难度,促使学生产生对问题的求知欲望[4];其二,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情境创设,例如,设置一些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现象,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够保留一些悬念,促使学生产生想要解决问题的欲望,这对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兴趣有积极意义.
例如,在进行“数轴”这部分内容学习时,教材中所讲内容具有比较抽象的概念性特征,学生无法深入理解,这时候,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大家都知道新疆素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景象,假设新疆早上温度为零下二十摄氏度,中午为零上十摄氏度,那么这些温度如何表示在数轴上呢?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明白了数轴的概念,对之后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重视对学生阅读数学理解题的方法的指导
要想切实提升学生对数学题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能仅仅依靠学生自身,还需要教师在其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方式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对数学题的阅读效果.其一,教师引导学生对数学阅读材料标注,对数学理解题中的关键性内容和词语进行标注,弄清楚问题,一般情况下,采用符号的方式进行标注,以此达到提醒的作用,将原本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理解.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未知数是什么,条件是什么,已知数据(包含已知图形、已知数、已知事项等)是什么,确定未知数条件是否充分,条件是否矛盾、多余,还可以画张图,引入符号,将条件部分分开,寻找未知数与已知数的联系,如果无法寻找直接联系,则需要考虑辅助问题,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所学内容;其二,数学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分析题目中表达的意思,之后引导学生如何规范解题的相关步骤、格式以及如何利用文字表述解题过程,拟定计划.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思索:你是否见过它?是否见过同样的问题,形式有所不同?是否知道相关问题?是否知道能够用上的定理?是否能够重新叙述问题?如果无法解决提出的问题,可解决一个相关问题.你能不能想出更容易着手的相关问题?一个类比问题?是否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对各种类型的题目进行解答,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都有积极意义.
3.注重数学思维,构建数学模型
数学学习中逻辑思维是必备素养,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解答中同样如此,为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解答能力,必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提高其认知水平、主动探索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
学生面对阅读理解题时难以理解问题含义,如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若直接为学生展示二元一次方程组,则学生可以迅速求出它们的解,但是,当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时,对学生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考查,则难以做出,主要是由于找不出数量关系,读不懂题意,难以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因此,教师应当教导学生利用转化思想,将语言符号转化为熟知的图形符号、数学符号.
例如,在切线长定理的学习中,其定理是:从圆外一点引两条切线,其长度相等,则圆心与这一点的连线正好能够将两条切线夹角平分.在阅读中,学生难以理解此定理,则可将文字转换为图形(见图1).
条件:从圆O外一点A引两条圆的切线AB与AC.
结论:AB与AC相等,AO平分∠CAB.
这样学生就能理解切线定理了.因此,构建数学模型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
4.逐步提升学生对数学题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本身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进行初中数学学习时,学生应该逐步提升自己,由原本比较简单的知识一点一点提升难度,由浅入深进行学习.其一,学生应该掌握好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之后在实际数学教学中通过阅读提升自身的推理、归纳等能力;其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所学知识适当地为学生设置一些问题疑点,通过这些疑点,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怀疑,这样对学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其三,教师应该有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问题,然后解决数学问题,这样学生在进行数学题的阅读时能养成思考的习惯;其四,若学生有动脑探究的习惯,那么在进行阅读时也会进行思考,这时候教师应对此给予一定的表扬,通过激励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这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积极作用.
5.解答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注意点
(1)明确概念、公式、定理、公理等
在数学阅读题的解答中,学生必须掌握重要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公理等,此为解答阅读理解题的前提与基础,若学生无法弄清概念、定理、公理、公式,则无法明确题意,导致培养学生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能力障碍重重.并且数学教材中此类概念的叙述较为简洁,部分数学推理过程也被省略,还需要自己推导运算,证明过程较为简略,必须熟练掌握概念、公理、定理、公式,此为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的重点.
(2)做到阅读和写练结合
小说阅读中可进行跳跃阅读,无须注重细节.数学阅读理解题逻辑严谨,要求对每个术语、句子、图标均应细致分析,领会其中的含义与内容,做到手脑并用,读写结合也是提升学生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的重点.阅读中若跨度较大,则需要用笔纸演算进行推理,“打通关节”,便于阅读.并且,在阅读中还要列出重要数据、数学思想、解题格式与知识结构等,不仅能够加深印象,还能巩固知识,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解答能力,便于后续复习反思.
四、总 结
综上所述,要想切实提升初中生对数学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坚持,逐步提升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阅读理解能力,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新富.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有效性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7(82):128.
[2]潘涛.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策略探析[J].新校园(中旬),2017(12):65.
[3]王道勇.读出初中数学“策略型”阅读理解题的“步骤”[J].中小学数学:初中教师版,2020,000(1):68-69.
[4]白雪峰.提炼基本活动经验 感悟数学理性之美——以一道初中数学竞赛试题的多种解答与变式拓展为例[J].数学通报,2018,57(2):28-31.
【关键词】初中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
引 言
随着教改的推进,初中各年级的数学考试,尤其是中考,均会出现数学阅读理解题,学生往往望而却步,即便有学生能够把题目耐心读完,也难以理解其表达的含义.因此,需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对数学教材中的叙述和习题的理解能力,数学阅读与其他阅读存在很大不同,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提升课堂教学成效有很好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数学成绩,促进其自身数学的全面发展.
1 数学阅读理解题概述
1.概念
阅读理解是加工阅读内容的过程,以此类推,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解答过程就是阅读数学的过程,在阅读的数学材料中,包含新的背景、知识点、新的命题或解答过程等,通过加工理解阅读材料,包括感知认读数学公式、语言符号、术语等来解决问题[1].
数学阅读理解题通常具有信息量大、篇幅长、关系错综复杂的特点.其不仅是结合实际生活背景编写的阅读材料,还要学生寻找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理解题意,了解材料隐含的数学规律、新知识、新结论等,通过思考与迁移获得新知识与信息,解决问题.
2.提升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学习知识是永无止境的,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更需要提倡“活到老,学到老”这一理念,然而在学校接受教育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为此,学生在离开学校后就需要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学会阅读是实现自主学习的一个前提,充分利用当今社会各种渠道进行知识探索,比如书本、网络等,这些工具就是无言的教师,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提高一个人自主学习的效率.
(2)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数学学习思路
在新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册都有相应的阅读材料出现,而这些材料内容并没有直接联系教学任务,为此,教师处理这部分内容也不同,有的教师只是简单讲述,部分教师甚至不讲,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一般不会去看这部分内容.其实这部分内容对学生开阔视野有一定的帮助,还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笔者在进行教学研究时,经常见到教师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之后学生按照教师的方式进行练习,这种模式下,教科书只起到了练习册的作用,教材的可利用资源得不到充分发挥[2],导致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新课标也提出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的难点
1.数学语言理解困难
在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无法正确理解数学词语及其信息所传达的含义,厘清其间关系,或是错误理解数学符号与数学语言等,主要困难在于句子理解困难、词语理解困难、识别代数式信息困难、识别图形信息困难.
数学阅读理解区别于文字性阅读,语言不复杂,甚至十分简洁,但其中的数量关系与数学概念通常不明显.在文学阅读理解中,读者仅需要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地提取即可,过滤掉没用的信息.但是,在数学材料阅读中,需要结合题目含义与自身所学知识,补足和拓展题目信息,让其内容更加清晰[3].数学阅读的难点在于转换语义十分频繁,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思维敏捷度.
2.数学解题策略困难
解题策略困难主要在于学生难以结合题目要求寻找相关的解题策略,导致无法进行解题.具体在于逻辑推理困难、组织问题信息困难、应用阅读材料提供解题策略困难.此阶段中,学生已经拥有较为充分的程序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但是不了解如何选择相应知识点,联系问题要求,一次可以了解.尽管学生掌握了数学方法、概念及解题程序,但在具体应用中仍存在困难,并且学生对所学知识缺少组织,即学习中掌握的是“死”知识,缺乏灵活性,导致解题困难.
3.数学操作困难
数学操作困难是學生在应用数学语言实现运算、转换、证明、推理等操作中所表现的困难,具体是指数学公式操作困难与几何图形操作困难.另外,在数学表达中学生也存在困难,主要是由于审题不仔细、粗心等造成的,且学生普遍对学习数学知识兴趣不高,原有基础较为薄弱,导致理解阅读材料困难,难以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三、初中生数学阅读理解题能力的提升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理解题的阅读兴趣
有句老话“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足以说明只有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投入学习中.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题目的阅读兴趣,逐渐将这种阅读兴趣转变为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动力.其一,数学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所学内容以及学生所处的年龄和个性等多方面来进行情境创设,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这一年龄特征,在进行情境创设时适当地增加难度,促使学生产生对问题的求知欲望[4];其二,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情境创设,例如,设置一些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现象,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够保留一些悬念,促使学生产生想要解决问题的欲望,这对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兴趣有积极意义.
例如,在进行“数轴”这部分内容学习时,教材中所讲内容具有比较抽象的概念性特征,学生无法深入理解,这时候,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大家都知道新疆素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景象,假设新疆早上温度为零下二十摄氏度,中午为零上十摄氏度,那么这些温度如何表示在数轴上呢?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明白了数轴的概念,对之后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重视对学生阅读数学理解题的方法的指导
要想切实提升学生对数学题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能仅仅依靠学生自身,还需要教师在其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方式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对数学题的阅读效果.其一,教师引导学生对数学阅读材料标注,对数学理解题中的关键性内容和词语进行标注,弄清楚问题,一般情况下,采用符号的方式进行标注,以此达到提醒的作用,将原本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理解.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未知数是什么,条件是什么,已知数据(包含已知图形、已知数、已知事项等)是什么,确定未知数条件是否充分,条件是否矛盾、多余,还可以画张图,引入符号,将条件部分分开,寻找未知数与已知数的联系,如果无法寻找直接联系,则需要考虑辅助问题,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所学内容;其二,数学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分析题目中表达的意思,之后引导学生如何规范解题的相关步骤、格式以及如何利用文字表述解题过程,拟定计划.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思索:你是否见过它?是否见过同样的问题,形式有所不同?是否知道相关问题?是否知道能够用上的定理?是否能够重新叙述问题?如果无法解决提出的问题,可解决一个相关问题.你能不能想出更容易着手的相关问题?一个类比问题?是否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对各种类型的题目进行解答,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都有积极意义.
3.注重数学思维,构建数学模型
数学学习中逻辑思维是必备素养,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解答中同样如此,为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解答能力,必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提高其认知水平、主动探索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
学生面对阅读理解题时难以理解问题含义,如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若直接为学生展示二元一次方程组,则学生可以迅速求出它们的解,但是,当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时,对学生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考查,则难以做出,主要是由于找不出数量关系,读不懂题意,难以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因此,教师应当教导学生利用转化思想,将语言符号转化为熟知的图形符号、数学符号.
例如,在切线长定理的学习中,其定理是:从圆外一点引两条切线,其长度相等,则圆心与这一点的连线正好能够将两条切线夹角平分.在阅读中,学生难以理解此定理,则可将文字转换为图形(见图1).
条件:从圆O外一点A引两条圆的切线AB与AC.
结论:AB与AC相等,AO平分∠CAB.
这样学生就能理解切线定理了.因此,构建数学模型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
4.逐步提升学生对数学题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本身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进行初中数学学习时,学生应该逐步提升自己,由原本比较简单的知识一点一点提升难度,由浅入深进行学习.其一,学生应该掌握好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之后在实际数学教学中通过阅读提升自身的推理、归纳等能力;其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所学知识适当地为学生设置一些问题疑点,通过这些疑点,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怀疑,这样对学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其三,教师应该有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问题,然后解决数学问题,这样学生在进行数学题的阅读时能养成思考的习惯;其四,若学生有动脑探究的习惯,那么在进行阅读时也会进行思考,这时候教师应对此给予一定的表扬,通过激励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这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积极作用.
5.解答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注意点
(1)明确概念、公式、定理、公理等
在数学阅读题的解答中,学生必须掌握重要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公理等,此为解答阅读理解题的前提与基础,若学生无法弄清概念、定理、公理、公式,则无法明确题意,导致培养学生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能力障碍重重.并且数学教材中此类概念的叙述较为简洁,部分数学推理过程也被省略,还需要自己推导运算,证明过程较为简略,必须熟练掌握概念、公理、定理、公式,此为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的重点.
(2)做到阅读和写练结合
小说阅读中可进行跳跃阅读,无须注重细节.数学阅读理解题逻辑严谨,要求对每个术语、句子、图标均应细致分析,领会其中的含义与内容,做到手脑并用,读写结合也是提升学生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的重点.阅读中若跨度较大,则需要用笔纸演算进行推理,“打通关节”,便于阅读.并且,在阅读中还要列出重要数据、数学思想、解题格式与知识结构等,不仅能够加深印象,还能巩固知识,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解答能力,便于后续复习反思.
四、总 结
综上所述,要想切实提升初中生对数学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坚持,逐步提升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阅读理解能力,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新富.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有效性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7(82):128.
[2]潘涛.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策略探析[J].新校园(中旬),2017(12):65.
[3]王道勇.读出初中数学“策略型”阅读理解题的“步骤”[J].中小学数学:初中教师版,2020,000(1):68-69.
[4]白雪峰.提炼基本活动经验 感悟数学理性之美——以一道初中数学竞赛试题的多种解答与变式拓展为例[J].数学通报,2018,57(2):28-31.